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輝煌70載 內蒙古生態文明建設成果豐碩

2014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時強調「內蒙古的生態狀況如何,不僅關係全區各族群眾生存和發展,也關係東北、華北、西北乃至全國的生態安全。要努力把內蒙古建設成為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大膽地先行先試,積極探索建立可持續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

3年來,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始終牢記總書記的殷切囑託,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施實策,抓實效,加快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和建設工程,不斷加強環境突出問題治理,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建設和改革,大力培育生態文化,堅決築牢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綠色內蒙古建設呈現出嶄新的局面。

自治區黨委、政府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準確把握內蒙古在國家生態安全大局中的戰略地位,堅定不移地走綠色富區、綠色惠民道路,著力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2014年,自治區黨委九屆十一次全委(擴大)會提出,要按照總書記的要求,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到各項事業發展過程中,努力建設美麗內蒙古,築牢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並從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工作部署。2015年,自治區黨委九屆十四次全委會議上強調,築牢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總書記的重要囑託,是內蒙古肩負的重大責任,是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長遠大計,必須以對人民群眾、對子孫後代高度負責的態度,堅持不懈地抓好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

2016年,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進一步指出,綠色是內蒙古的底色和價值,生態是內蒙古的責任和潛力;強調要守住生態底線,堅持美麗與發展雙贏,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以綠色化為引領,加快經濟轉型升級,優化區域發展布局,築牢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

自治區黨委書記李紀恆多次要求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重要講話和有關批示指示精神,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提出「保護好內蒙古草原、守護好這片綠色,是我們肩負的重大責任」,「以鐵的決心、鐵腕治理,把各項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措施落到實處」,讓內蒙古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空氣更清新、人民更開心。自治區成立了生態文明建設委員會,制定了《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意見》,編製實施了《構筑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規劃綱要》,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內蒙古堅持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最大的基礎建設和重大民生實事來抓,自然生態狀況進一步趨於好轉。自治區黨委、政府秉承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的理念,以草原、森林為主體,重點建設大興安嶺、陰山和賀蘭山生態防護屏障,建設沙地防治區、沙漠防治區、草原保護與治理區、黃土高原丘陵溝壑水土保持區,加強濕地等禁止開發區域保護和地質環境治理,努力推動形成「三屏四區」的生態安全屏障。

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生態保護與建設成績作出重要批示「內蒙古、甘肅、寧夏三省區是土地沙化、荒漠化治理的重點區域,近年來三省區生態保護取得了明顯成效,應保持定力,再接再厲,不斷鞏固和擴大成果」。

加強林業生態建設。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三北」防護林建設、退耕還林還草等工程,開展公路沿線、城鎮周邊、嘎查村屯、礦區園區、黃河兩岸、大青山前坡等重點區域綠化,全區每年完成營造林1400萬畝以上。我區森林面積、活立木蓄積量實現了「雙增長」,由「十一五」末的3.6億畝、13.6億立方米,提高到3.73億畝、14.84億立方米。

加強天然草原恢復與治理。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將10.2億畝可利用草原全部納入保護範圍,禁牧休牧4.05億畝、草畜平衡6.15億畝。實施退牧還草、京津風沙源草原治理等工程,重點加強呼倫貝爾、錫林郭勒、科爾沁草原建設,每年完成草原建設4500萬畝以上。全區天然草原生態逐步好轉,植被蓋度達到44%,比「十一五」末提高7個百分點,已接近上世紀80年代中期最好水平。

加強重點湖泊濕地保護。呼倫湖流域治理,報請國家批複了《呼倫湖流域生態與環境綜合治理實施方案》,頒布了《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條例》,出台了《呼倫湖生態與環境綜合治理一期工程(2016-2017年)實施方案》,實施了草原保護、濕地恢復、水利工程、環境治理、管護能力建設5大類20項工程。

2016年,呼倫湖水域面積從2012年的1750平方公里擴大到2044平方公里,蓄水量由40億立方米增加到107.2億立方米,濕地面積恢復近300平方公里。烏梁素海治理,編製完成了《烏梁素海綜合治理規劃》,提出了結合分凌減災進行生態補水、強化外源污染控制、加快內源污染治理、加強管理與能力建設等綜合治理措施,目前已啟動生態補水、工業點源污染治理等11項工程,湖區整體水質由2008年的劣五類接近地表水五類標準,局部區域水質達到四類標準。岱海治理,編製了《烏蘭察布市岱海水生態保護規劃》,提出加快岱海電廠直流冷卻機組改造成空冷機組,推進岱海流域20.9萬畝農田「水改旱」和滴灌改造。

目前已實施岱海湖流域5.9萬畝農田「水改旱」,每年節水1000萬立方米。全區實施濕地保護、退耕還濕等工程,建立起較為完善的濕地生態監測和管理體系,25%的重要濕地得到有效保護。

加強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沙化土地封禁保護等工程,通過禁牧休牧、退耕還林還草、生態移民等綜合措施治理,內蒙古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實現了「雙減少」,據自治區第五次荒漠化沙化監測,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分別減少625萬畝和515萬畝。

加強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制定出台《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辦法》,建立完善礦山環境治理和生態恢復保證金制度,開展「一礦一企治理一山一溝」行動,加大採空區、沉陷區、露天剝離坑等礦山地質環境修復治理力度。三年累計治理礦山地質環境面積451.4平方公里。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