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術后不能吃「發物」?別再被這個傳言嚇到了!

要說外科醫生給病人做完手術后一定會被問到的問題,那必然是「有什麼忌口?」,我們一直被灌輸蘑菇、魚、海鮮類的東西是發物、不利於傷口癒合的觀念,那麼術后忌口究竟有否科學依據?手術后,又應該怎麼吃呢?

「發物」的傳說

相傳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大明江山後為了坐穩龍椅,開始大肆屠殺功臣。開國第一功臣徐達雖幸免於難,卻成了朱元璋心頭之患。後來徐達身體患病,後背長了一個大膿瘡。朱太祖聽聞徐達不可食用發物,便令太醫給徐達送去一隻肥溜溜的蒸鵝。最後徐達因為食用了發物,膿瘡擴散、加重,不治而亡。

這當然是一個不靠譜的傳說,但足以看出「發物」觀念之根深蒂固。民間也有 「吃藥不忌口,壞了大夫手」的諺語。那麼這種說法有沒有科學道理呢?

「發物」到底是什麼?

在民間定義中,發物是指具有刺激性、容易誘發某些疾病或加重已有疾病的食物。比如有些人認為,魚蝦是發物,病人吃了傷口不容易癒合;有些人認為羊肉狗肉是發物,吃多容易上火;還有些人認為辣椒,蔥蒜等也是發物,吃了容易引發腸胃問題。而各個地區,甚至同一地區的人對發物的定義也是五花八門。要是真寫一本綜合全國各地發物大全,可能就沒有什麼不是發物了。

仔細分析會發現民間發物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具有刺激性的食物,比較典型的比如說辣椒、蔥、蒜等;還有一類屬於高蛋白,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蛋,海鮮,牛羊肉則屬於這一類。重大疾病手術后忌食發物是民間廣為流傳的說法,不可否認某些特定人群在食用某些食物時確實要加以控制,可是傷口癒合時真的不能吃所謂的發物嗎?

發物影響術后傷口癒合是不科學的模糊認識

我們之所以產生這樣的認識,並不是這些食物真的有什麼問題,也不是這些食物遇到特定的人就會產生神奇的變化。實際上是由於早年科學技術不發達,對很多現象沒有正確的認識,被錯誤的總結成了生活經驗併流傳了下來。

如很多海鮮被歸結為發物,主要原因就是海鮮過敏。海鮮是高蛋白食物並且很多蛋白是人類自身不具有的,因此很容易被人體的免疫系統誤認為外來入侵者從而引起過敏反應,如皮膚瘙癢,風疹團等,少部分人還可能拉肚子甚至發生過敏性休克等。

如果海鮮過敏,不管手術不手術,都是不能食用的。但是對於海鮮不過敏的人來講,手術后食用海鮮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相反,海鮮中的高蛋白也是人體傷口修復必須的,是可以加快傷口癒合的。

至於像辣椒,大蒜等具有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本身也是因人而異。術后病人身體承受能力差,或者睡眠不好,腸胃不適等,食用辣椒等辛辣食物可能會影響消化系統的功能。但如果術后腸胃沒有受到什麼影響,可以按平常習慣吃,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傷口的癒合受什麼影響?

重大外傷或者大手術后的我們的身體處於應激狀態,機體以分解代謝為主,病人也很虛弱,我們要想採取正確的措施加快傷口的癒合和身體的復原,首先應該明白傷口癒合是由什麼決定的。

1.年齡是影響傷口癒合的主要因素

組織的再生能力隨年齡的增長而減退,加之血管硬化等使得局部血液供應減少,而且皮膚成纖維細胞的增值能力隨著年齡增大而降低,致使傷口癒合的過程延遲,甚至不癒合。

此外,老年人雌激素分泌減少,而雌激素也是傷口修復的主要調節物。所以老年人的傷口癒合速度要遠遠慢於年輕人。這也是為什麼,面對很多年齡過高的人,醫生都會非常謹慎的選擇是否手術。

2.營養的供給對傷口癒合也十分重要

經歷過較大手術后的人身體經歷很大創傷,身體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來修復傷口。已有研究表明,消瘦患者手術后短時間內體重損失大於10%將明顯增加傷口併發症的幾率。毋庸置疑,補充營養物質是非常必要的,那麼我們到底應該了補充些什麼呢?

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果病人蛋白質攝入不足,尤其是含硫氨基酸缺乏時,常會導致組織細胞再生不良或者生長緩慢。傷口的修復需要大量的蛋白質,從這角度上來講,那些所謂的發物如蛋類,羊肉,豬頭肉,鵝肉等都是很好的進補品;此外,如果沒有海鮮過敏的情況,魚蝦蟹等都是高蛋白食物,也可以放心大膽食用,對傷口的修復大有裨益。

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饅頭、麵條、米飯等。我們知道碳水化合物主要負責為我們提供足夠的能量並維持一定的血糖濃度,這對於細胞的增殖非常必要。

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維生素B1 具有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維生素C是蛋白膠原合成所必須的物質,維生素A是糖蛋白和蛋白多糖合成的必需物質。由於傷口代謝增加,維生素消耗增多,特別是禁食或者進食量較少的患者,容易發生維生素缺乏而影響創傷修復。

水果蔬菜等都富含豐富的維生素,適當的吃水果蔬菜也能加快傷口的癒合。

富含微量元素,主要是富含鋅元素的食物:鋅在蛋白質和成和成纖維細胞及上皮細胞增殖中起重要的作用。鋅的缺乏可以導致傷口癒合的延遲。富含鋅元素的食物主要是一些動物性食品比如 瘦肉、豬肝、魚類、蛋黃、牡蠣等。

3.如果身患糖尿病傷口癒合也會比較慢。

高血糖會使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局部血流量減少,血氧供應不足,從而延誤傷口癒合。此外,其他全身性疾病。變態反應性疾病或者艾滋病等,一方面可以使機體免疫功能受損,另一方面影響傷口營養的供給,也會影響傷口的癒合。

4.吸煙、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會減慢傷口的癒合。

香煙中的尼古丁可使小動脈收縮,血流減慢,增加血小板黏附,形成血栓,堵塞微循環。同時吸煙還可導致血液循環系統中一氧化碳含量增加,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結合降低了氧的運輸能力。

大量飲酒可引起肝功能,消化功能受損,影響維生素的吸收,長期酗酒可能引起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也可減緩傷口的癒合。

5.心理因素

適度的心裡應激反應或有助於調動集體免疫系統的功能,但若心理反應過於激烈或長期心理壓抑,緊張焦慮,則會抑制機體的免疫功能。心裡應激可導致免疫系統發生調節異常,細胞免疫反應下調引起傷口恢復減慢。

6.注意傷口不要感染

傷口發生感染時,炎症加劇,滲出物很多,可能加重感染。

理智看待所謂「發物」,走出術后忌口誤區

較輕的淺表外傷對全身的影響微乎其微,癒合時並不需要動員很多的營養儲備,所以這種外傷不必刻意追求高營養。重大外傷或者大手術后的病人傷口的癒合需要動員大量的營養儲備,此時應該給患者補充足夠的營養,尤其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即便患者因為病情所限不能進食,醫生也會對此類患者靜脈補充高營養液。

此外,針對那些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蔥蒜等,如果病人的腸胃沒有不適,並不排斥適量攝入。發物的神秘源自於傳統中醫理論中對食物進行「性味歸經」的感性認識,並沒有科學證據證明其對於傷口癒合存在影響。實際上,現代醫學的臨床實踐並不支持忌食發物的觀點。隨著人們對食物進行了科學分析,對食物的成分了解較為透徹,發物影響傷口癒合的固有觀念必然會逐漸淡化。

那麼,術後進補還有哪些需要引起重視或者予以糾正的誤區呢?

1. 不要迷戀湯類

人認為湯乃大補,但實際上,乳白色的湯看起來很有營養,很補的樣子,其實是乳化的脂肪、調味料、嘌呤、少量的氨基酸等等,真正的蛋白質還是都在肉里,所以與其喝含有大量脂肪的湯,不如選擇吃肉。

2. 少進補一些平日沒有吃過的食物

如果食物會引起過敏,無疑應該避免攝入。但是食物過敏一般只出現於很少接觸的食物。如果平常經常吃的,引起過敏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小的。因此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手術后不要亂進補,平常吃什麼,保持這些菜單就好。亂補一些平常很少接觸到的食物,反而會加大過敏的風險。

3. 嚴格遵醫囑

每種手術都有自己的特殊性,針對不同部位的手術,需要注意的情況也不一而足。比如腹部胃腸類手術,醫生術后都會告訴家屬不要吃東西喝水。很多病人或家屬會擔心營養跟不上。實際上病人的營養需求醫生會通過靜脈輸液來補充了。

出品:科普

製作:繆子文化 王曉澤

監製: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

「科普」是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