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一零后寶寶——想要抱錯不容易

不久前一起上海某婦兒醫院28年前疑似抱錯嬰兒事件,引發人們熱議。

1989年2月27日,張女士在上海第一婦嬰保健院剖宮產生下了兒子王業(化名)。此後多年,兒子一直被說長得不像父母。丈夫王先生懷疑妻子出軌,2004年,兩人離婚。2011年,王業的父親拉著母子去做了一次親子鑒定,結果顯示,王業與父母都不存在血緣關係。

7月29日上午,涉事醫院已成立特別工作小組,協助法院調查這一事件。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母嬰管理並沒有那麼規範,沒有健全的新生兒識別制度,分娩登記不規範,出生證可以隨意塗改,那時候實行母嬰分離制度,分娩后的寶寶在新生兒室統一餵養三天,新生兒抱錯事件屢有發生。然而這種事情,在一零后出生的小朋友身上,已經再難發生。

原因一:母嬰同室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推行母嬰同室,並在90年代末期全面展開。由原先的母嬰分離、新生兒集中管理、人工餵養的護理形式,轉變為母嬰同室的形式。也就是說,除非早產兒或新生兒患病需要進入NIUC觀察和治療,在分娩之後的住院期間母子一直生活在一起,醫療和其他的操作每天分離不超過1小時。

這樣的管理模式,不僅有助於母乳餵養,也增進了母子感情,同時24小時的產後不分離模式,也讓新生兒抱錯成了一件難事。

原因二:新生兒腕帶

近年來新生兒出生后實行腕帶識別制度,在每一個新生兒的一側手腕和腳踝綁有寫著出生信息的腕帶,在新生兒衣服或包被上繫上具有身份標識的胸牌,腕帶和胸牌上詳細寫著孕母姓名,新生兒性別、出生日期、出生體重等信息,多重環節避免了新生兒的抱錯。這種腕帶和胸牌被要求在住院期間全程佩戴,腕帶的設計更是讓人無法隨意摘取,出院時必須在家長在場的情況下方能剪去。

原因三:新生兒腳印的採集

在新生兒一出生后,便需採集新生兒右腳的腳印和母親的右手大拇指指印,並留樣在新生兒出生記錄上。這張留有新生兒腳印和母親手印的記錄單,會隨病史一起在醫院存檔,並成為記錄新生兒身份的第一手記錄。

原因四:嚴格的交接制度

2013年9月3日,國家衛計委辦公廳印發《加強產科安全管理十項規定》,該通知第六條規定:醫療機構要建立新生兒身份識別、交接制度和流程。新生兒交接時須由交接雙方的醫護人員和家屬簽字確認。新生兒檢查、治療需離開原病區的,必須有家屬陪同。醫療機構應當加強產科、新生兒科等關鍵區安全防範能力建設,並建立嚴格的24小時監控和管理

在此規定的實施下,新生兒的監管變得尤為嚴格。新生兒在任何情況下離開或進入病房,就必須雙方負責交接的護理人員核對胸牌、腕帶和新生兒性別,即使新生兒的父母在身邊。而母嬰醫院的24小時監控,更是讓新生兒抱錯成為不可能。

如今,在如此嚴格和健全的新生兒管理模式下,像本文開頭講述的28年前疑似抱錯嬰兒的事件再難發生。但我們仍需注意安全管理中的「乳酪原理」,避免多個環節同時出現短板,從而造成無法挽回的事件發生。

更多婦產科及醫學訊息,請關注DR祝佳微信公眾號!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