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新三板站在十字路口

金評媒(https://www.jpm.cn)編者按:這不僅表明企業對新三板制度改革紅利遲遲不肯落地的失望,亦加重了業內對新三板未來發展的擔憂。

高速擴容后的新三板正進入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

在A股IPO保持常態的大背景下,由於流動性、估值和融資便利性、額度等方面的巨大差異,不少優秀的掛牌企業從新三板摘牌,加入了IPO的行列。加上退市流程暢通於A股,大量的企業爭相逃離新三板。這不僅表明企業對新三板制度改革紅利遲遲不肯落地的失望,亦加重了業內對新三板未來發展的擔憂。

是淪為A股的純粹「苗圃」?還是真正成為大量急需發展資金的成長型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平台?需要時間去給出答案。

但我們相信,作為企業直接融資的重要渠道,新三板承擔的歷史使命,需要監管層在諸多領域加速推進改革。唯有如此,才能讓制度紅利惠及大量急需發展資金的中小企業,從而推動實體經濟的發展。

「負增長」時代即將來臨?

根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披露的數據,新三板掛牌企業規模自今年6月29日達到歷史最高峰的11316家后,7月份掛牌企業出現負增長,超過100家企業摘牌,單月摘牌數量創新高。

根據全國股轉系統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31日,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已經從6月份的11314家,減少到11284家,環比下降142.86%。新三板7月份新增掛牌家數僅為72家,而摘牌數量高達102家。

儘管8月份數據有所回暖,截至8月24日,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又創出新高,達到了11567家,比7月份增加283家,但據全國股轉系統8月18日發布的最新一期的掛牌申請表顯示,僅有394家企業在排隊序列中,這預示著未來新三板掛牌企業數量高速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從統計數據來看,今年1-7月份,月均新增掛牌企業數量僅為160家,遠低於去年419.5家的水平。

根據東方財富choice顯示,今年以來,已有288家企業因不同原因從新三板離開。而在今年7月,新三板共有102家企業摘牌,創單月摘牌數量歷史紀錄。從企業摘牌原因上看,有202家是公司申請終止掛牌,9家是因為公司被收購摘牌,6家是因為轉板摘牌,71家是因為其他被終止上市的情形摘牌。

今年7月,前後16個交易日,平均每天有近3家企業摘牌。不過,即使以這個速度退市,一年按250個交易日計算,總數量也僅為750家,相對於當前1.1萬家的總盤子,退市率也只不過為6.7%。這與2003-2007年之間美國NASDAQ 8%、英國倫交所11.4%的退市率相比依然存在差距,與美國紐交所6.2%、日本JASDAW 5.8%的退市率相近。

因此,對於新三板前一段時間的「摘牌潮」,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大驚小怪。反而,這是與發達資本市場接軌的新三板正常的市場表現而已。一個成熟的市場,只有有進有退,才能真正地發揮市場高效配置資源的功能。

對於此次不少企業加速離開新三板,綜合來看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疊加所致:一是企業的主動而為。主要是優質的企業摘牌后欲在A股IPO或在國外資本市場上市,抑或被其他公司併購或重組。

第二個原因是被動而為。新三板掛牌公司因經營狀況不佳,或被審計出具保留意見,或長時間融不到資金反而需要支付維護費用,不得已而退出。這是市場自我凈化必須出現的情況。

從較長的周期來看,擁有1.1萬多家掛牌企業的新三板,即使未來一段時間仍然保持正增長,但掛牌企業數量步入「負增長時代」已經不太遙遠了。唯一留下懸念的是,企業數量減少的斜率是多少?減少到多少家會維持穩定?

幾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大量的企業「摘牌」逃離、新三板做市指數再創新低(8月24日最低下探1014.601,收於1018.915,全天交易僅錄得1.42億元,僅為最高峰時23.08億元的6.15%)⋯⋯一系列的跡象表明,投資者和掛牌企業的信心已然是降至了冰點。

但是,不少新三板掛牌企業的質地其實並不差。已經成功轉板A股的企業自不待言。統計顯示,截至8月24日,已公布中報的6521家新三板掛牌公司,64家凈利潤超5000萬元;146家凈利潤超過3000萬元,佔比2.24%;盈利企業4710家,佔比72.23%。

那麼,監管層急需解決哪些問題,才能化解市場的擔心,安撫住這些優質企業的信心,避免新三板淪為A股的純粹「苗圃」呢?

首先,需要進一步明確新三板的發展方向。不少市場人士和專家對此都有所探討和爭論。在新三板自身的發展方向和制度推出的節奏不明確的情況下,優質的企業選擇逃離新三板,這對新三板的發展並不是一件好事情。在這樣的情況下,明確新三板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它的制度安排、節奏,顯得越來越迫切。

新三板做市指數頻創新低有三個重要原因:一是掛牌企業做市轉讓難以實現大宗交易、無法控制股東結構等問題給企業造成困擾;二是IPO審查對三類股東的態度不明,令有IPO打算的優質企業對做市交易心生警惕;三是新三板制度紅利遲遲不能落地,流動性和合理定價的問題讓大量優質企業逃離。

東北證券新三板研究中心總監付立春呼籲:在當前的金融環境下,新三板流動性一攬子解決方案應儘快推出。

付立春給出了一個「三步走」的建議:第一步,以新三板基金產品到期為契機推出大宗轉讓平台;第二步,對二級市場交易准入資金條件適時予以調整,在《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的框架下,儘可能降低個人投資者門檻;第三步,引入更多的投資機構,如引入保險資金等參與掛牌企業定增,引導公募基金在優質分層企業中提供交易流動性等。

安信證券分析師諸海濱建議,在做市轉讓基礎上,目前可引入大宗交易。至於合理定價,鑒於做市轉讓定價較為合理,建議先行引入集合競價模式。

他認為,在引入大宗交易和競價制度之後,隨著市場逐步成熟及投資人越來越多的需求,未來可以考慮就流動性進行制度改革,比如降低投資人門檻、為投資者提供多樣化選擇等。

不過,任何一個成熟的交易市場和交易規則,都需要時間去打磨。尤其是在當前市場處於政策的空窗期,我們尤其需要耐心。但我們也相信,監管層一定會在適當的時機,推出市場期待已久的改革方案的。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