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社會工作本土化與本土性社會工作

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每一個社會都會形成自己的主體文化,即該社會有自己的經驗。社會工作的發展過程中,在引入西方社會工作知識體系之前,我們也是有自己的本土社會工作經驗的,那麼,這是什麼樣的經驗呢?這樣的經驗對於社會工作的發展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在社會工作本土化過程中,我們如何發揮這些本土性社會工作經驗的積極作用呢?本期我們繼續請三位專家就此話題進行討論。

主持人:當我們討論社會工作本土化時,隱含著一個社會脈絡的假設:社會的異質性影響社會工作的展開。我們需要關注每個國家的經驗,而非虛無主義地視而不見。那麼,本土性的社會工作是什麼?

童小軍:實際上,研究者們對「本土性社會工作」也沒有一致的界定。不過,大多數人都認為它是和西方社會工作相對應的,是指在西方社會工作進入之前,存在於本土且與其政治、經濟、社會制度和文化傳統相適應的有效的、制度化的助人活動。還有一些人認為「本土性社會工作」就是民政工作,和專業社會工作相比較,其助人活動具有半行政性和半專業性特點,由此將它歸納為三種類型:一是傳統政府社會工作,指存在於民政、婦聯和殘聯等社會福利部門的半行政性和半專業性的助人活動;二是傳統民間社會工作,指存在於草根民間組織的半職業性、半行政性和半專業性的助人活動;三是本土專業社會工作,指存在於有西方社會工作專業背景的高校或者機構的專業性和職業性的助人活動。

上述「本土性社會工作」的界定,在我看來,指的就是本土化的社會工作。它們並非簡單地將民政工作界定為本土性社會工作,而是強調必須有專業性助人活動的成分;只有加入了專業性助人活動的民政工作才是社會工作,是本土化的社會工作。

何雪松:推動社會工作在的發展,需要尊重歷史、傳統與實踐智慧。如何認識我們已有的扶貧救濟、救災、社區服務等領域的實踐和經驗,是重要的議題。將這樣的實踐與經驗理解為本土性的社會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合適的。而重點是如何將這樣的本土經驗和實踐整合進社會工作的實踐體系,這是我們今後一段時間需要解決的問題。

梁建雄:社會工作本來是從工業社會與市場經濟發展而來,它的出現、存在與發展都與各地社會的發展情況緊密相關。內地有一些社會工作的形式是國外沒有的,例如農村社會工作及黨群社會工作。就算是企業社會工作,內地的服務形式都跟美國有所不同。我認為社會工作作為社會發展的潤滑劑,社會工作者作為社會問題的工程師,在擁有獨特政治與經濟發展形態的,出現特別的形式也是正常的,因為不論是政府購買服務或是民間自發,這些比較有本土特色的社會工作形式都是為了對應例如農村改革、企業管理欠人性等問題,而只要這些社會工作項目仍然是以國際社會工作的基本標準和倫理運作,那麼所謂的本土性亦只限於是形式而不是本質上的差異。

童小軍:如果說本土性社會工作就是本土化的社會工作,那麼社會工作的經驗就是本土化社會工作的經驗。截至目前,內地的社會工作還處在完善的過程中,因此,本土化社會工作的經驗是過程經驗。然而,不論本土化社會工作距離成熟的空間有多大,它的知識體系和成熟的社會工作的知識體系是一樣的,包含專業價值理念、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方法技巧,只是這些知識體系與本土現實結合的狀態各有不同。我認為,在上述三大知識體系中,社會工作在理論知識體系和方法技巧體系的本土化比價值理念體系的本土化做得好一些。

何雪松:最近我們學院正與美國一個大學的社會工作學院籌備災害社會工作的國際會議,我注意到一個明顯的差別:美國學者的大會報告是圍繞創傷展開的,以個人為中心;學者的大會報告是圍繞重建展開的,以社區為中心。也就是說,中美雙方各有側重、各有特點,相互學習和借鑒之處頗多。的災后社會工作沿襲了強調基層、互助和社區的傳統,我們實際上圍繞這樣的主題建構了一套以集體主義為中心的知識體系。然而,這樣的知識體系尚未得以清晰地展現,這是我們研究者需要儘快完成的工作。

主持人:社會工作本土化中的「化」更多地強調外來物進入該社會系統后適應新場境併發揮作用的過程。在這個適應的過程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我們如何看待本土社會工作的經驗。您認為我們應該如何看待?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會對社會工作本土化產生怎樣的影響?

童小軍:在我看來,本土社會工作經驗和社會工作本土化是一塊硬幣的兩個方面。社會工作本土化是將現有西方社會工作植根於經濟、政治和社會,使之成為本土社會工作的過程;反過來,本土社會工作經驗既是社會工作本土化的過程,也是社會工作本土化的結果。因此,要想積累本土社會工作經驗,就必須特別關注社會工作與本國國情和社情的獨特之處,使社會工作能夠貼近和適應國情和社情,併發揮作用。換句話說,本土社會工作的經驗越豐富,社會工作本土化程度就越高。

梁建雄:其實社會工作本土化在內地的意義,不單是說國際或國外的社會工作變成特色的社會工作。由於各地社會工作發展步伐極不一致,社會工作在各地落地時都出現了不同的形態,例如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的社會工作,不論在服務購買形式、管理方法、專業側重和立法進程等方面都很不同,即使在廣東,一線城市跟二、三線城市的社會工作發展都會因其資金規模、人才供應情況及經濟發展程度而不同。未來如果要整合異質性極強的本土社會工作經驗,我認為應該先將社會工作經驗交流和研討的工作分地域進行,在取得一定成果后推向全國,如此自下而上的做法方能協助內地更好地完成社會工作本土化的過程。

何雪松:我一直都強調,要很好地把握本土的經驗,這是社會工作進入社會的重要切入點,也是建構社會工作理論的基礎。一言以蔽之,本土的經驗是社會工作本土化的內在組成部分。但這樣的本土經驗的確需要在專業的脈絡之中進行重新審視,要與社會工作的專業話語對接,我稱之為「轉型」,相信這個轉型過程需要一段時間。

來源

投稿平台:

新浪微博:@社會工作雜誌

友情提示:將自動識別敬請關注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