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當法律遇上人工智慧,將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知產力微信ID:zhichanli)

知產力是一家致力於「為創新聚合知識產權解決方案」的原創型新媒體平台。關注科技領域創新及相關知識產權問題,)、官方微博:知產力,亦可登錄www.zhichanli.com查閱更多精彩內容。

攝影 : 劉大為

7月28至29日,「法律+科技」領軍者國際峰會在杭州舉行。本次峰會由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浙江省司法廳等指導,上海百事通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杭州錢塘智慧城管委會主辦。國內外「科技+法律」領域領軍者近600餘人參與了本次峰會,聚焦「工業4.0趨勢下法律行業如何進行自我改造」這一核心,從「法律+人工智慧」「法律+公共服務」「法律+企業服務」「法律+保險服務」四個方面,圍繞法律行業的挑戰與機遇進行交流和碰撞。

主論壇

工業4.0趨勢下法律行業如何進行自我改造

在主論壇中,全球知名暢銷書《法律人的明天》作者、英國大法官首席信息技術顧問Richard Susskind;方廣資本管理合伙人及CEO,華為前副董事長、首席運營官洪天峰;IBM Watson Legal聯合創始人、首席專家Brian Kuhn;上海百事通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子豪先後圍繞「工業4.0趨勢下法律行業如何進行自我改造」發表主旨演講。

湯姆森路透法律市場情報部總監David Curle;美國德傑律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國際商會仲裁院委員陶景洲;美國亞太法學院研究院執行長孫遠釗與演講嘉賓進行了交流與討論。

Richard Susskind表示,展望未來,我們需要考慮如何提供更加創新的法律服務。如今,新的法律服務提供者不斷增長。除了傳統的大型律所或諮詢公司,全球已有超過2千家法律科技創新公司,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此外,公司內部的法務部門的數量不斷上升。這些法律服務主體均在探索創新的法律服務方式。人工智慧在經歷了兩次革命性發展后,為法律服務行業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人工智慧不僅可以幫助我們起草文書、分析法律條款,而且能夠通過數據分析做出有針對性的預測、幫助準備最準確的文檔,分析各種各樣的危險因素。可以預見,到2030年,人工智慧將更多的代替人工完成法律工作,這樣的轉變將發生在包括律所和法學院在內的所有法律領域。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辦公室規劃處處長何帆,美國德傑律師事務所管理合伙人、國際商會仲裁院委員陶景洲,美國亞太法學院研究院執行長孫遠釗上台與Richard Susskind進行了交流互動。

方廣資本管理合伙人及CEO,華為前副董事長、首席法務官洪天峰發言稱,法律服務的使命應該是「昔日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要落地、要便民、要讓法律成為人的生活習慣。如今,法律服務市場存在諸多問題,法律服務的客戶和對象,與法律服務產品之間的連接不暢;法律服務提供的產品門類較少,覆蓋和滲透率較低;法律服務水平很難把控,這些都是發展的契機。法律和科技的交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法律應當主動擁抱IT。通過運用成熟的IT技術,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同時連接數字化、信息化,極大提升法律服務的效率、滲透率以及產品多樣化。可以預見,未來十年知識工作將進入自動化時代,讓律師從繁複瑣碎事務中解放出來。

隨後,美國最大在線法律服務機構之一 LegalZoom聯合創始人Brian Liu,ROSS Intelligence創始人、CEO Andrew Arruda,分別與到場嘉賓進行了視頻互動。

IBM Watson Legal聯合創始人、首席專家Brian Kuhn發言稱,法律人士不需要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有過多的擔憂,人工智慧的運用更多的是為法律人服務。法律領域存在很多重複的環境或情況,我們可以針對這樣的情況推出適宜的產品。人工智慧的應用可以幫助我們獲得可行的、可以預測的商業成果。但需要指出的是,我們認為,增強現實並不是人工智慧,IBM把它稱之為認知計算,它可以幫助我們實現很多的商業目標。在人工智慧、認知計算在法律服務的應用方面,我們已經看到非常多積極的進展。

湯姆森路透社法律集團市場信息部總監David Curle、騰訊人工智慧專家曹建峰、美國法律科技企業Neota Logic 亞太區總裁Julian Ueberang上台與Brain Kuhn進行了交流。

上海百事通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子豪代表會議主辦方,感謝來自海內外的法律行業領軍者參加本次峰會,分享自己的心得。馮子豪認為,法律藉助科技的推動,引入千家萬戶,進入我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分論壇

法律+人工智慧」分論壇

本場分論壇由上海百事通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產品研發負責人夏澎主持。湯姆森路透社歐美市場部門負責人David Curle;IBM Watson Legal聯合創始人、首席專家Brian Kuhn;邏輯學會法律邏輯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熊明輝、東南大學人民法院司法大數據研究基地教授/博導漆桂林先後圍繞「法律+人工智慧」這一主題發表演講,並分別與到場嘉賓進行了交流互動。

David Curle介紹了人工智慧技術對海外法律市場的衝擊。Curle認為,人工智慧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涉及自然語言分析、人類神經學分析、機器學習等方面,並且所有這些領域都是相關的。人工智慧對法律行業的影響,使得法律從業者需要對整個法律流程以及訴訟流程進行再思考。隨著人工智慧技術在法律領域的應用場景增多,法律公司或律應當變革管理模式,積極與數據分析師、流程工程師等科技工作者合作,推出更為專業、優質的法律服務或產品。

Brian Kuhn介紹了Waston Legal人工智慧技術的運用。Kuhn認為,目前人工智慧還不足夠成熟的解決法律在實踐應用上的一系列問題。每一個法律領域都有它不同的語言,我們不能夠簡單的總結所有法律體系的不同語言。對於Waston而言,我們利用人工智慧提供的不是一個點對點的解決方案,而是像藝術家一樣理解客戶的需求,然後縮短客戶的需求,進而將各種各樣的需求結合在一起,去選擇最合適的技術。

熊明輝介紹了法律人工智慧的前世與今生。他介紹稱,在法律文本的自動分類和總結;從法律資料庫和文本當中自動提取一些法律信息;機器學習和數據挖掘;法律信息檢索等方面,人工智慧的應用已較為成熟。他引用一位英國詩人的觀點「我認為法律和邏輯是最親密的朋友」認為,法律與邏輯的關係問題,是我們建模法律人工智慧的核心問題,也是我們未來需要突破的難點。

漆桂林介紹了知識圖譜概念以及如何利用法律知識圖譜,推動法律智能化。漆他認為,知識圖譜是有一個有結構的知識庫,節點是一些概念或實例,概念與實例之間的關係將它們連接起來。任何一個工程都是需要由需求驅動,實現法律智能化也是同理。建設法律知識圖譜需要考慮到案件、事件、人物、法言法語知識庫等各種各樣的分類,以及如何將各種知識進行融合,進行推理、統計,最終實現輔助決策的功能。此外,法律知識圖譜一定要跟法律的邏輯、業務結合起來,才能產生它的作用。

企業服務分論壇

Part 1 :風險管理創新

本環節由賽尼爾法務智庫總裁,政法大學企業法務管理研究中心葉小忠主持。人壽保險法務總監李祝用、江蘇銀行深圳分行公司部副總經理陶歡、北汽集團總法律顧問張祖原、GE大中華區首席合規官和執行法律顧問朱湘蓮、美國摩根路易斯律師事務所律師葉小瑋、北京璽澤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劉新焱分別發表主旨演講。

李祝用介紹了金融領域法律風險和合規管理的最新趨勢和發展。他介紹稱,如今,整個金融行業都面臨著非常嚴峻的監管。總體上講,加強風險管控、合規管理只是避免金融領域法律風險的「治標」之法。金融業發展的目的就是要服務實體經濟,不符合這個目的相關的行為都要進行轉型都要進行整治。增強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的能力才是避免金融領域法律風險和合規管理的根本之道。

陶歡從實務角度,介紹了企業如何完善風險管理和合規管理。他表示,為企業建立一個風控模型,一方面,需要分析它的現金流、資產狀況、信用情況、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等基本情況。另一方面,還需要分析容易出現不良情況的客戶的特徵。江蘇銀行致力於成為一個最具有互聯網大數據基因的銀行。我們建立了一個開源式的數據處理平台。未來,將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實現部分業務「線上化」。

張祖原介紹了北汽合規管理創新的一些做法。他認為,合規工作相比公司傳統法律工作具有更強的主動性,涉及內容更加廣泛。以北汽為例,在沒有建立法律合規部門之前,合規涉及內控、審計等部門,各個部門合力探討合規建設。合規管理需要注重三個方面:第一,堅持本土與國際並重;第二,注重做前提工作;第三,全面部署重點推進。公司應當對所有有關合規的問題進行統一的梳理,了解本公司合規的側重點,形成統一的防範機制。

朱湘蓮分享了近年來合規領域的最新趨勢和動態。她介紹稱,美國政府、歐盟反壟斷委員會給企業開出的罰款金額越來越大。罰款的金額與企業是否具備有效的合規體系,是否主動配合披露,是否配合政府調查有很大的關係。隨著「一帶一路」政策的推行,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走出去」。然而,我們很多EPC公司登上了世界銀行的「黑名單」,收到警告信等。可以看出,企業在「走出去」之前,企業的合規管理工作並不到位,亟待完善。

葉小瑋結合自身做的一些涉及企業「走出去」的合規管理項目的經驗,從律師的角度分析了國際合規的新趨勢和特點。他介紹稱,越來越多的企業在今後的發展規劃中涉及到海外投資、併購、設立新的企業。合規管理以及今後的監管問題,都將影響到公司在這些投資項目中的成敗。在一些海外投資項目中,公司投資的實體不僅需要經過一系列的稅務安排,而且需要履行極為詳細的披露義務,涉及每一級公司高級管理層個人信息的披露。能否將這些信息披露出去,最終落實到企業內部審批程序更為複雜。企業需要制定一個較為寬裕的時間表,以保障海外投資項目的順利推進。

劉新焱介紹了國內企業合規管理的情況。他介紹稱,在《網路安全法》出台後,很多企業開展了關於個人信息保護的培訓。但在培訓之後,很多企業並沒有真正的進行關於個人信息保護合規的完善工作、部分企業在受到相關處罰之後,訴求更多是如何降低罰款數額,並沒有意識到應當如何完善相關合規管理工作。一些互聯網企業為了更便捷的開展服務,需要在全球做伺服器布局,這裡不可避免的涉及到數據跨境的問題。相關的合規管理工作如何展開,對於新興互聯網企業來說是很大的挑戰。

企業服務分論壇

Part 2:案件管理創新

本環節由東航集團總法律顧問郭俊秀主持,招商局集團高級法律顧問王春閣、金光集團總法律顧問徐新林、內蒙古電力集團法律事務室主任劉海龍、浙江澤厚律師事務所副主任滕衛興、知產寶CEO普翔先後發表演講。

王春閣結合自身實務經驗,介紹了「如何處理企業法務跟社會律師之間的關係」。他介紹稱,招商局集團的訴訟案件基本上通過定向委託的方式,單獨指定一個律師事務所來處理。如今,國資要求不能定向委託,必須進入採購平台。平台上包括所有中介機構的聘用、物資採購、合同工程的承包、招標等方面。但是對於採取保全措施等突髮狀況,通過採購平台進行將影響效率。在這種情況下,經過總法律顧問特批,可以採取定向委託的方式。對於訴訟案件、非訟業務,企業法務都需要與律師共同出謀劃策,完成訴訟方案。對於每一個項目都需要進行跟蹤,及時彙報有關情況。

徐新林介紹了案件管理和企業危機管理的關係。他認為,案件處理不好可能會引發公司危機。一般來講,公司會將案件管理和企業危機管理通道打通,並對案件進行評估,如果案件有可能引發公司危機,將納入到企業危機管理體系中。在案件發生后,企業應當分析公司管理制度是否存在漏洞、人員操作是否存在問題。同時,企業應當協調法務部門與公關部門在危機管理上的銜接與溝通。

劉海龍認為,技術驅動法律的趨勢是不可逆轉的,我們應當主動擁抱變革的時代。舉例來說,大數據技術在裁判文書分析中的應用,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分析主審法官的思維導向,在外聘律師選取中,還可以幫助我們分析該律師是否是某一領域的專業律師,他的真實能力與用戶心目中的期待能力是否相符。對於律師、法務來說,如果我們真正的掌握了技術軟體背後的迭代思維,將極大的提升我們的案件管理能力。

騰衛興結合團隊實務經驗,分析了企業案件管理的新特點。他介紹稱,澤厚律師團隊主要服務於「阿里系」企業。近些年,相關案件數量呈幾何數增長。對於企業來說,如果不採取科技手段,按照傳統的方式處理案件,工作量是不可估量的。2015年,阿里與百事通平台達成合作。百事通開發了一套案件管理系統,利用科技手段,為類型化案件制定標準化的管理流程。通過百事通案件管理系統可以很快得出一個訴訟案件的類型和基本事實,將案件簡化,提升律師與法務的工作效率。

普翔從司法機關的角度分析了案件管理與人民法院之間的關係。他認為,科技的運用應當更加人性化,讓使用系統或者技術的人能夠主動使用它而不是排斥它。的訴訟成本低廉,案件審理周期快。知識產權領域的案件一審平均耗費三個月左右,在國外類似案件可能需要耗費兩三年。30萬法官每年審理2千萬件案子,這樣的分配比例,法官的工作量和壓力可想而知。將科技融入法院案件管理中,可以極大的減輕法官的壓力與工作量,讓他們集中到更具有創造性的工作中,利用他們的經驗和智慧解決更為複雜的法律問題。

企業服務分論壇

Part 3:知產保護創新

本環節由上海百事通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法務副總裁呂長軍主持。中糧集團高級法律顧問周多,東方希望集團總法律顧問劉毅,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主審法官蘇志甫,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顧問白小莉,國家版權局巡視員(專員)許超,美國亞太法學研究院執行長孫遠釗先後圍繞「知識產權保護創新」發表主旨演講。

周多結合自身工作經歷,圍繞「人工智慧時代的知識產權保護和創新」發表演講。他介紹稱,在知識產權管理方面,中糧集團實現了自身知識產權資源管理的線上化,將商標、專利進行分類,並實現了檢索智能化。以商標管理為例,資料庫會對與系統中商標類似的商標申請情況進行智能監測,省去了很多人力監測成本。在知識產權案件管理方面,中糧也進行了新的嘗試,建立案件管理系統,包含起訴狀、答辯狀等法律文書,相關案件判決文書,以及律師的起訴、應訴方案等內容,方便法務人員調取案件信息,並為優化前端業務提供數據支撐。

劉毅圍繞「法律科技的發展對企業風控的作用」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在集團化的企業中,隨著產業的多元化發展,行業的數據和相關項目資料信息非常龐大。有了科技作為輔助工具,能夠幫助企業建立一套集成化、標準化的線上管理模式。以合同管理為例,傳統的合同審核工作,過多的依賴於每個人的專業判斷和職業素養,規避一些問題。如今,運用科技手段,在線生成標準的合同模板,什麼類型的合同開放什麼樣的管理許可權,需要進行哪一類的業務申辦,合同如何審核,都存在統一的標準。這既避免了人工的隨意性,又提升了合同管理的效率。

蘇志甫從自身審判實踐的角度,分析了互聯網技術應用到法院審判過程中需要攻克的問題。他認為,互聯網法院的成立將如何通過科技手段解放法官,是值得期待的變革。隨著智能庭審、電子卷宗的推廣,未來我們可能不再需要書記員。互聯網公司經常談到「用戶思維」一詞,希望未來法律科技能夠將「用戶思維」應用到審判服務中,找准自己的定位,解決法官長期以來渴望解決而沒有得到解決的問題。以知識產權領域為例,送達難、舉證難、賠償數額的認定等,是法官們希望通過科技手段能夠解決的問題。

白小莉結合此前在法院從事多年審判工作的體會,以及目前在律所的工作經歷發表演講。她認為,人工智慧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輔助律師工作,而不能從根本上代替律師。人工智慧的運用替代的不是律師和人工勞動,替代的是我們的時間。從目前她所在團隊的分工來看,基礎的證據收集以及粗加工是由律師助理負責。如果人工智慧能夠分擔他們的工作,不僅工作效果更好,而且可以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從事創造性的工作。

許超從著作權的角度,探討了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的影響。他認為,所謂人工智慧模擬人的思維過程和治理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習」人的機器。無論是美圖軟體、新聞寫作軟體、還是計算機作曲,實際上都是按照一定的演算法,然後歸納出一定的規則,進而套用這些固定的模塊或模板。這個過程與《著作權法》所保護的創作過程不同,《著作權法》保護的主體是自然人,受益人是人,而不是機器。

孫遠釗列舉一起驚動美國總統的337專利訴訟案件,認為如果沒有法律技術的支持,浩如煙海的訴訟材料的處理工作將極為漫長。在肯定人工智慧在法律服務上的價值的同時,應當意識到人工智慧只是一種輔助工具,不要將它「泛人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工智慧不是萬能的,它的應用還存在諸多局限,還有很多地方需要我們去探索和完善。

分論壇

法律+公共服務分論壇

《法律人的明天》作者、英國大法官首席信息技術顧問RichardSusskind,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品新,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劉克勤,上海百事通運營總監石珍,先後發表演講。

Richard Susskind圍繞「外國法院的互聯網發展趨勢」發表演講。他介紹稱,由他擔任主席的英國民事體制協會的首要任務是研究在線非訴訟糾紛處理(Online Dispute Resolution,ODR)。2015年,英國民事體制協會發布研究報告,推薦了一種新型的在線法庭,核心是讓法官通過郵件接收信息,在線上完成對一些低價值案件的審理。從而減少法院開庭數量,提高審判效率。目前,報告的成果已經被英國最高法官和政治家所接受,政府也為此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可以預見,未來人工智慧與其他新技術將更多的應用到法律領域。

劉品新圍繞「大數據司法的使命與問題」發表主旨演講。他認為,如今,大數據司法的最大難題是司法責任制如何落地、保證司法公信力。大數據司法需要考慮兩大問題:一是,司法大數據從何而來?海量的裁判文書、案卷資料、同步錄音錄像、智能語音資料等內容,不僅應當讓司法機關實現對上述內容的共享,還應當實現行政資料庫的共享,以及大數據公司的數據接入。二是,大數據司法需要生態構建。大數據司法的實現離不開法律人才、技術人才,將需求轉化為技術方案,並由公司實現相應的技術方案。同時,相關專家應當發揮積極作用,促進大數據司法的落地。

劉克勤以「智慧法院建設的實踐」為題,分享了浙江智慧法院的建設成果。他介紹稱,浙江法院大力推動「互聯網+審判」改革。第一,推動審判業務的網上辦理。舉例來說,餘杭法院的數據一體化平台,實現了法院和公安、交警、保險公司數據的貫通,解決了長期以來數據孤島和數據壁壘的難題。第二,推動審判業務「陽光化」。浙江法院推出的律師服務平台,可以實現網上立案、網上閱卷。2015年以來,平台的瀏覽量已經接近5萬多人次。第三,構建審判智能化平台,推進全方位服務。浙江法院在全國率先實施了以庭審錄音錄像取代庭審記錄的改革,利用智能語音識別系統自動生成庭審筆錄。今年,將在合議庭、審委會以及調解文書製作中,全面推廣語音識別系統,實現「機器換人」。

石珍圍繞「企業如何助力智慧法院建設」發表演講。她介紹了百事通針對法官群體推出的智能輔審系統。該系統利用大數據分析,借用了爭議焦點模型下的相關要件事實庫,同時匹配證據的模型,達到法律適用的精準解讀。此外,系統可以幫助法官實現證據的快速認定,排除非關聯證據、聚焦核心證據,極大降低法官的工作量。在實現「同案同判」的基礎上,讓法官發揮更大的價值。她認為,法官最後的工作體現在裁判文書的撰寫中,如果我們可以通過資料庫的演算法為法官自動生成一個裁判文書的草稿,讓法官在草稿的基礎上加以修改和完善,可以避免法官的案牘勞形。

隨後,Susskind教授、劉品新教授與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副處長陳志宏、杭州市西湖區人民法院副院長陳遼敏、廣州仲裁委員會網路事業部部長鍾曉東,進一步圍繞「司法改革下智慧法院的創新」開展了圓桌交流。

分論壇

法律科技+保險」分論壇

本場論壇由上海百事通保險業務部總經理張帆致歡迎辭,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法官、民一庭庭長董濤主持。人保財險理賠事業部人傷管理處處長趙曉鵬、上海百事通保險訴訟SaaS服務平台運營交付負責人蔣慧琴、平安財險總部責任險產品負責人安怡亭等先後發表演講,並與到場嘉賓進行了互動。

趙曉鵬圍繞「法律科技在道交人傷理賠中的應用」,以「餘杭模式」為例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他介紹稱,道路交通事故理賠一直是保險理賠業務中的難點。對保險條款、保險流程服務等專業知識的不了解,增加了當事方對保險公司的信任缺失。對於保險客戶來說,不僅需要從道交事故中獲得經濟賠償,更加需要獲得綜合性的解決方案,其中就包括對於保險理賠法律服務的需求。然而,我們保險服務供給仍存在嚴重不足。此外,道交事故各相關方之間存在非常深嚴的數據壁壘,也使得法律資源無法流動,從而形成了信息孤島。他認為,應當推動建立統一的道交事故賠償規則,建立一體化道交事故數據共享平台,將各個板塊的數據打通,增強各方互信。

蔣慧琴圍繞「人傷訴訟管理創新模式」發表了演講。她介紹了百事通推出的人傷訴訟工業化4.0創新管理平台,包括核心資源、流程管控以及案件運營數據中心等。平台將所相關案件信息進行自動化拆解,進行工業流水化的操作,杜絕主觀因素對於案件處理的影響。同時,平台整合相關律師、專家資源,將這些資源信息數據化、標籤化,沉澱在系統中。利用互聯網技術,打破區域壁壘,實現相關資源的高速調度。

安怡亭圍繞「法律服務保險化發展」發表演講。他認為,國內的法律保險產品較為單一、覆蓋面較窄,仍處於初級階段。隨著國內司法體制改革的深入以及法律服務的日趨多元化,法律類保險將成為一個發展趨勢。法律類保險在保障被保險人利益的情況下,同時將帶動律師、鑒定或評估等相關行業。針對企業在交易、生產運營、勞動糾紛等方面的諸多風險,法律更多提供的是糾紛解決與法律風險決策支持;保險則更多的通過轉嫁企業經營風險的方式,促進企業發展。法律與保險行業應當達成合力,集約式解決企業風險。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