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抑鬱症會遺傳嗎?

傾聽你的故事,探討人生困惑

作為家庭中最偉大的成員,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是貫穿一生的。可是,如果母親患有抑鬱症的話,對孩子會有怎樣的影響呢?

研究顯示,母親如果患有重症抑鬱,那麼孩子在童年或青少年時期出現心理問題的概率是一般人的3倍,而且這些孩子最可能出現的疾病之一就是重症抑鬱。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個臨床研究,看看母親是怎樣將自己的抑鬱癥狀「遺傳」給下一代的。

研究背景

什麼是經驗性迴避?

經驗性迴避是接納承諾療法(ACT)的病理模型之一,指個體避免接觸自己的某段特定經歷(如身體感覺、情緒、想法、記憶、行為傾向等)並採取行為改變這些經歷出現的形式、頻率和相關情境。

這其實是我們長期進化發展出來的生存策略。比如看到蛇,我們本能的反應就是退縮,就是躲避。然而很多時候,我們也會用對待外界物理世界的方式對待自己的這些內心體驗。

假設你錢包里有兩張照片,一張照片捕捉到的你跟孩子相處愉快的瞬間,想象一下這樣的瞬間引發的你的感受;

另一張照片是你跟孩子相處糟糕的瞬間,想象一下這個瞬間引發的你的感受。

您可以覺察一下,是不是對於積極的瞬間的照片,更願意去看它,更願意沉浸其中。而對於消極體驗的瞬間,則會抗拒和壓抑。放在錢包里的話會始終不想拿出來看。甚至不想把這張的照片放到錢包,想把它丟掉,這就是經驗性迴避的體現。

經驗性迴避和抑鬱的關係

不少研究已經表明,經驗性迴避和許多心理疾病的發展和癥狀嚴重程度都有關係,在對重症抑鬱的研究中發現,經驗性迴避會改變個體情感經驗,從而提高心理抑鬱程度,加重抑鬱癥狀

針對成年人的研究表明,經驗性迴避與抑鬱之間存在很強的聯繫,而且這種聯繫還存在於情緒低落但未達到臨床診斷標準的抑鬱情況中。另外,許多研究顯示,在青少年中,經驗性迴避與抑鬱的關係與成人基本一樣,而且與男孩相比,經驗性迴避與抑鬱的關係在女孩身上表現得更明顯。

既然經驗性迴避與抑鬱之間存在關係,那是不是因果關係呢?

家庭中,母親的經驗性迴避與家庭交流之間是負向的關係,這表明母親的經驗性迴避可能破壞了孩子的成長環境。而且研究表明,母親經驗性迴避,母親煩躁,以及孩子內化的癥狀三者之間存在相關。那麼,母親的經驗性迴避是否是通過影響孩子的經驗性迴避,來影響孩子的心理狀況的呢?

基於這樣的背景,William Mellick等人在2016年進行了一項研究,來調查經驗性迴避與抑鬱之間的因果關係以及孩子的經驗性迴避對母親經驗性迴避與孩子心理癥狀之間的調節作用。

研究過程

由於研究表明,女孩的抑鬱與經驗性迴避之間的相關聯繫大於男孩,而且青春期表現出抑鬱癥狀的女孩多於男孩,所以研究中選取母女作為被試,招募母親在女兒出生後患過重症抑鬱的且女兒患有(過)重症抑鬱的被試為抑鬱組,母親在女兒出生後患過重症抑鬱,女兒無病史的被試為高危組,招募母女都沒有病史的被試為對照組,對所有被試進行抑鬱癥狀和經驗性迴避水平的測量。

實驗假設是如果經驗性迴避是抑鬱的原因,那麼抑鬱組和高危組的女兒都應該表現出經驗性迴避,因為她們都從自己母親身上繼承了這方面的基因或者習得這樣的行為方式;如果經驗性迴避是抑鬱導致的結果,那麼就應該只有抑鬱組的女兒身上表現出經驗性迴避,而高危組的女兒身上則應該沒有經驗性迴避的特點。

研究結果

對女兒的測查發現,抑鬱組女兒的抑鬱癥狀和經驗性迴避水平均最高,高危組女兒的這兩項水平均位於第二。抑鬱組和高危組的母親在抑鬱癥狀和經驗性迴避水平上沒有表現出現顯著差異,但是與對照組都有明顯差異。因此,可以認為經驗性迴避是抑鬱的原因之一。進一步的數據分析顯示,當母親經驗性迴避水平高,女兒的經驗性水平受到影響,女兒身上的抑鬱症狀就會越嚴重。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個研究結果告訴我們,心理問題的「遺傳」,更多的是因為孩子從父母身上習得了僵化的認知模式。因此,為了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和創造一個幸福的生活環境,請放棄迴避,選擇接納吧!

想知道怎樣才能提高心理靈活性,怎樣才能更好的養育自己的孩子嗎,告訴你哦!

參考文獻:

Mellick, W., Vanwoerden, S., & Sharp, C. (2016). Experiential avoidance in the vulnerability to depression among adolescent females.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497-502.

Hayes, S. C., & Wilson, K. G. (1996). Experiential avoidance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 a functional dimensional approach to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Journal of Consulting & Clinical Psychology, 64(6), 1152-1168.

如果您有想交流的問題,歡迎給我留言。我會精選出一些問題,專門撰文回答。

如果您想預約諮詢請聯繫:010-57730993 或18511379827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

更多閱讀

點擊閱讀原文,聽我講給兒童的催眠故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