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數據張忠培:考古人生八十年

今年(2014)8月初,故宮博物院前院長、著名考古學家張忠培先生度過了他80歲的生日。

他的這個生日過得像個」考古日「:故宮出版社出版了他帶學生們長期研究的大型課題成果《陶鬲譜系研究》一書,科學出版社出版了學生們獻給他的生日賀禮《慶祝張忠培先生八十歲論文集》一書。

沒有舉辦豪華鋪張的生日宴會,沒有邀請大批國內外的師友學生,他的弟子們只是召集了一個小型而簡樸的座談會,討論他的考古歷程和學術思想。作為他的弟子,我想與大家分享幾組和他的考古人生有關的數據。

張忠培

年數據:歲月之歌

張忠培誕生於1934年,那一年,考古界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後來成為張忠培導師的25歲的蘇秉琦,大學畢業分配到北平研究院史學會考古組,跟隨徐旭生到寶雞挖掘鬥雞台遺址,業界稱有史以來的」陝西考古第一鏟「。

歷史上,有很多巧合的數字。而張忠培和蘇秉琦之間的不少數字,我覺得更像是天作之合,他們都好像是為考古而生的:1952年,北京大學創辦考古專業,蘇秉琦擔任了考古教研室領導。這一年,18歲的張忠培從長沙長郡中學考入了這個考古專業第一班。長郡中學先後出過兩位故宮博物院院長,第一任院長是易培基,第四任院長便是後來學成的張忠培。

張忠培讀大學的4年裡,因買不起車票,只回過兩次家。假期,都用來在校閱讀當時僅有的約20種書報雜誌。有一學期上5門課,他有4門課得了5分,只有張政烺講授的《考古學史》得了4分,後補考得到5分。這使考古班獲得了北大」有全優學生「的班級榮譽。

1956年大學部畢業前夕,張忠培填報了三個志願,都是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77年社會科學院成立,考古所歸入社科院——編者注),堅決要求去田野考古一線工作。然而他被選拔留校,成為全班唯一被推薦的副博士(蘇聯時代的高等教育學歷制度,相當於的博士學位——編者注)研究所,入蘇秉琦門下。多年以後,師生二人先後擔任了考古學會理事長。

1958年,張忠培帶大學部生在陝西華縣、渭南率先進行了考古學上」拉網式「大規模區域系統考古調查,堪稱聚落考古學實踐的典範之作。在華縣元君廟遺址,全面揭露了一處仰韶文化墓地。他一改以往考古以一座房屋或一座墓葬為單位的做法,把整個墓地作為發現對象和研究單元,開創了考古史上全面揭露和研究墓地的新理念和新方法。這在當時乃至多年後的國內外同類考古中,一直是領先的範式。

1959年起,經過多年的反覆研究,張忠培終於搞清了元君廟墓地的社會組織及其社會性質。從此他開始了」以物論史,透物見人,代死人說話,將死人說活「的考古追求。他撰著的《元君廟仰韶墓地》報告也終於1983年面世。遂被海外學者稱為研究史前親族組織的典範,打破了」硬套社會發展規律教條的怪圈「。

張忠培是大學考古專業培養出來的第一代考古學人,但他不僅是這一代學人中從事考古教育的教師,還在考古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1961年張忠培學成畢業,被分配到吉林大學歷史系做教員。1972年他主持創辦考古專業,歷任考古專業副主任、主任,歷史系副系主任、主任,研究所院常務副院長,還參與創辦吉林大學研究所院。1984年獲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科技專家稱號,任吉林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席、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和教師職稱評定」五人「領導小組成員,協助校長主持重點學科及其學術梯隊建設工作。他創辦的吉林大學考古專業,踐行」田野考古是近代考古學的基礎「的認識,堅持走蘇秉琦、宿白等創辦北京大學考古專業摸索出來的道路。在林沄等的協助下,創造性地走考古科研、教學和人才培養的新路,從新辦的眾多大學考古專業中脫穎而出。使吉林大學後來和北京大學一起,成為兩個全國性的重點考古教研基地。

張忠培與一般的考古學家所不同的是,他不但是實踐自身學術之路的研究者,還是行業學會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早在1979年考古學會成立之初,他便成為考古學會最年輕的理事。此後他擔任了34年理事、19年常務理事、9年副理事長,並於2008年當選考古學會理事長,是服務於考古學會時間最長的一位考古學家。

他還曾任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委員會考古學科組成員、國家文物局考古專家組成員、國務院長江三峽工程驗收委員會委員、國家南水北調工程考古專家組組長、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等。1987年,被國務院任命為故宮博物院院長,從教育界轉至文化界,開始把很多精力投入到文物管理工作中。1991年被定為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國務院津貼。

文數據:著作等身

1955年,21歲的張忠培開始寫考古文章,迄今已有60年。已出版了21部獨著和主(合)編的著作,已發表了不下250篇學術文章,總字數超過500萬字。

張忠培不是職業作家,科研寫作也不是他的主業。60年來,他用手寫的方式一字字、一頁頁地寫作完成了幾百萬字的考古論著。在電腦寫作與便捷檢索的當今,80歲的他依舊堅持用圓珠筆行文、用塗改液修正以及用剪刀剪貼,甚至完全要憑熟讀記憶和翻閱書刊來查對資料。

張忠培搞科研還有一個顯著特點,那就是他關注的問題,常常多於研究的問題;他研究的問題,又往往多於寫出的文章;他寫出的文章,又都是有原創性的觀點。他認為只有這樣,」寫出探索問題的論著,才能達到深透「。

如果說,張忠培60年來的這些論著的數據,客觀記錄了他筆耕不輟的學術軌跡;那麼他通過挖遺存、建框架、解文化、續譜系、修國史、尋規律、創學說、求真理等發現創新與研究創新過程,則得出了許多符合歷史發展實際的科學結論。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他的《考古學——走近歷史真實之道》一書。該書作為第一部研討考古學方法論的個人專著,成為出版界重點推出的《文庫》第一輯的重要書目之一。該文庫主要精選了20世紀以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名家名著,考古學方法論的名著唯有這一部。

考古學是廣義的歷史學的有機組成部分,重建古代社會並尋找歷史發展進程中一般規律,一直是考古學的責任和使命。1985年,蘇秉琦應總主編白壽彝邀請,擔任《遠古時代》的主編,組織張忠培、嚴文明等,歷經五年左右,撰寫完成這一曠世之作,把史前考古學轉化為史前史,實現了幾代學者修國史的夙願。該卷出版后,被稱作」全景展現遠古歷史,探尋中華文明源頭「的典範之作。2010年,該卷更名為《遠古時代》單冊出版。這兩種版本發行近10萬冊,影響相當廣泛。

去年,國家有關部門組織編寫錢偉長生前任總主編的《20世紀知名科學家學術成就概覽》,我有幸被推薦寫作張忠培。我對他所從事的研究是這樣認識的:

他通過發展和創立考古學理論與方法,推進了考古學科學化進程,踐行了務實求真的科學精神;通過考察社會結構與形態變遷,探尋文明起源與形成及其走向秦漢帝國道路;通過構建考古學文化的序列和時空框架,從」譜系論「視角揭櫫了多元一體和一統多元的基本國情。他提出的」國家論「,闡釋與表述了發展的歷史規律;他提出的」文化論「,指出了傳承、吸收、融合、創新是人類社會歷史文化演進的規律。他的學術思想承前啟後,見微知著,論以載道,自成體系,基於考古學又超乎考古學,代表了考古學前進的主流方向,引領了考古學新時代,擴大了考古學在學術界以及社會的影響力,標誌著考古學已形成適合本國歷史實情的理論體系,並以此站到了世界考古學的先進行列。

說起來,除了上面撮要提到的」年數據「和」文數據「外,在張忠培80年的考古人生中,還有很多在治學、學識、學風、學品、人品方面的一組組數據。譬如」一數據「,他從不爭第一,也從未想過成為唯一,但他卻不斷地創造了考古學上的一個個」一「;再譬如」零數據「,他一直堅持」三不寫論文原則「:不為會議寫文章,不為職稱寫文章,不為稿費寫文章;等等。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為人示範,實至名歸。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數據,和還有很多沒有提到的數據,彙集成了張忠培的考古道路、考古故事、考古人生——考古學,因為有了張忠培的學說而豐富;張忠培的人生,也正是因為從事了考古學而精彩!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