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因為這條路,日軍放棄了進攻中國的原計劃

改變抗戰進程的一條路

如今的二十四道拐夜景

風物君語

1945年8月15日正午,

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廣播,

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投降,

8年抗戰,在72年前的今天正式結束。

但你可知道?

在抗戰期間的貴州,曾經有這樣一條大道,

它曾經震撼世界、改變抗戰的進程!

曾經震撼世界的「二十四道拐」

「二十四道拐」 是什麼?

二戰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畫史——史迪威的緬甸戰役》一書的封面上,「二十四道拐」第一次與世人相見,這一見,便震撼了世界!

老照片中的「二十四道拐」

顆粒粗糙的黑白照上,大山巍峨,道路曲折,一排老式卡車滿載抗戰物資,狀若蟲蟻,沿「之」字形山間回頭大彎,一個接著一個慢慢爬行。細數,這四公里長的砂石公路,竟有二十多個彎道。

這「二十四道拐」 ,不是單純的因山路崎嶇蜿蜒而聞名於世,更是因為它曾是中緬印戰區交通大動脈,這一輛輛運輸抗戰物資的卡車,便如緊張抗戰時刻的一顆顆救命稻草。

「二十四道拐」在哪裡?

但令人費解的是,後來,諸多二戰研究專家,沿當年的抗戰公路走了若干遍,竟未找到照片上的拍攝地段。就連時任美國駐華大使館新聞文化公使銜參贊裴孝賢,也說不出照片拍攝地。

照片中的大山如此厚重,山道如此險峻,曾震撼世界的「二十四道拐」究竟在哪兒?

半個多世紀的時間,人們一直在尋找它的身影,直到2002年3月,一位叫戈叔亞的二戰研究者,終於在這條道上的延伸段——晴隆縣,找到了二十四道拐。

晴隆縣二十四道拐

同一地點,同一景象,恍如時空交錯,只是曾經緊張救援的抗戰時光已逝,曾經繁忙的抗戰運輸車輛不再,但人們對這條「抗戰生命線」的崇敬之心卻從未改變。

為什麼叫「史迪威公路」?

這「二十四道拐」所在的公路便叫做「史迪威公路」,的公路為什麼要以外國人的名字命名呢?

原來,在1937年,抗戰爆發后,日軍很快便佔領了國內百分之九十以上工業區。武漢會戰後,抗戰進入相持階段,戰事成了消耗戰。

此時,大量戰備援助物資需要運輸,國民政府不得不向國際社會呼籲救援,當時唯有蘇聯願意對華提供援助,便在蘭州到蘇聯之間,開闢了二千七百餘公里救援公路。但遠水解不了近渴,這條路距日佔區較近,且援助物資遠遠不夠,路途遙遠、日機轟炸,運輸極其困難。

1940年至1941年,作為抗戰大後方,美國大兵駕駛印有「西南公路運輸局」的汽車在史迪威公路上。(供圖/王劍平)

此後,美國派駐國民政府的軍事參謀長史迪威建議,於西部開闢滇緬公路。國民政府採納了其建議,此路於1938年年初始建,時間緊、任務重、氣候環境惡劣、施工條件極差,時為公路建設史上最艱巨的浩大工程。國民政府於1937年10月下令徵調雲南民工20萬人,僅用8個月時間就搶修出了這條被美國總統羅斯福稱讚為「人間奇迹」的滇緬公路。

8月史迪威公路陸續通車。海外華人捐助、國民政府外購物資,諸如藥品、棉紗、汽車、石油、軍火等,維繫整個抗戰所需,不能生產的所有物資,均依賴此路供給。

史迪威公路由雲南抵安順、經貴陽,再由川黔線到重慶,故此路被譽為「抗戰生命線」。正是因為這條通道,迫使日軍放棄原進攻計劃,改由沿海越南、西北和緬甸封鎖。如此一來,疲憊的軍民便有了喘息之機,後來的研究者認為,這條路實際上改變了抗戰進程。

在後方修整的抗日將士與援華的美軍官兵,在貴州黃果樹大瀑布前留影 (供圖/杜應國)

後來蔣介石為了紀念約瑟夫·史迪威將軍,在緬甸戰役及修築公路過程中做出的卓越貢獻,而以他的名字為這條公路命名。

自此,這條充滿傳奇色彩的抗戰公路便有了它的名字——史迪威公路

貴安大道變遷史

「二十四道拐」所在的「史迪威公路」,其實便是如今貴安大道的一部分。「貴安」,因位於省會貴陽和安順之間而得名。它的名字看似安穩平和,實際自古便是西南地區交通要塞,被形象地譽為「黔之腹、滇之喉」。

貴安大道的歷史演變,也充滿了傳奇色彩,由漢朝艱難通過一人一馬的五尺道、到明朝承載千軍萬馬的西南大通道,再至清朝貨運繁忙的西南商道……

黔道難,難於蜀道

黔道難,難於蜀道。從豐子愷這幅作於抗戰時期的畫作,就能看出早期的黔道對汽車的損耗之大。

《史記》中記載的這條路,沿途皆是懸崖陡壁,地勢險峻,道路寬不過四五尺,僅容一人一馬過而已,故名「秦漢五尺道」。

而在一千七百餘年後,徐霞客行游貴州,看到的某些道路仍是「鐵鏈橋」:「以大鐵鏈維兩崖,鏈數十條,鋪板兩重,其厚僅八寸,闊八尺余,望之飄渺然踐之則屹然不動,日過牛馬千百群,皆負重而趨者。」

縱然在古代,這條道路崎嶇簡陋,但它在西南地區的發展史上,仍然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元代開闢了由湖廣通往雲南的站赤(蒙古語,驛道之意),但並未形成真正意義上的「西南大通道」。

直到明軍入駐,朱元璋沿元代站赤,置衛所守衛,每八十華里即設有一衛,使這條由貴州至雲南被稱作「貴州—雲南驛道」的通道,成為西南諸省最密集的防線。

為確保該驛路安全,化解矛盾,隨後,朱元璋又把屬於軍事建置的衛所和屬於民事建置的府、州混合起來,沿線布列,實行「軍政分管,土流並治」。如此排列布局,進一步開發了這條「西南大通道」。

這位吸著煙斗的仡佬族老人,坐在貴安新區大狗場村後面的山間小路旁。這條石頭鋪就的路現在看起來十分落後,但它曾經是通商大道,是通往雲南的西南大通道的一部分,是歷史上的官道。 (攝影/黃彬彬)

此時,這條道路東行貴陽、湖南、湖北、安徽、直到當時的首都江蘇南京;西行雲南,至緬甸、印度、寮國、柬埔寨等藩屬國,是西出東進、南來北往的必經道路,雲南稱之「東行通京大道」。按現在的說法,這可是一條國際通道啊!

清末民初,貴州山間驛道上的郵差是走路送郵件的。(供圖/王建平)

1927年,進入貴陽的第一輛車,因為沒有公路,是拆解后,到貴陽后再組裝的(供圖/王劍平)

清朝覆滅后,民國時期,周西成主政貴州,他於民國十六年(1927年)在朱元璋的西南通道的基礎上,修建了貴西路,而其資金的大部分來源,其實是來源於販賣鴉片。

見證故宮文物坎坷逃亡史

發生在史迪威公路上的故事,其實不止是關於抗戰裝備的火熱運輸,還有故宮至寶文物的坎坷逃亡史,及諸多北方高校的波折遷移史

故宮文物,從南京到長沙,再繞道桂林入廣西,如此一路輾轉,文物終於運至貴陽,並存放於貴陽中華北路的毛公館里。1939年,這批文物又由貴陽轉至安順華嚴洞存放。如此來來回回,走的都是這貴西路。

抗戰期間,諸多北方高校遷至湖南,組成長沙臨時大學。南京淪陷后,前方戰事節節敗退,長沙臨時大學續遷昆明。國立清華大學、國立北京大學、私立南開大學等幾所名校,聯合組建了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由聞一多率領的該校學生社會戰時考察團,從貴陽步行昆明,走的也是此道。

20年代動工,三十年代初步修通滇黔公路。圖為滇黔公路上的三岔河。(供圖 王劍平)

事實上,戰時,貴州也成了難民安置所,貴州史上的第三次大移民,及難民疏散,均與「抗戰生命線」相關。

穿越時光之道

1927年,貴西路建成開始,貴州西南片區結束了唯馱馬驛道的歷史;1986年,在此基礎上,貴陽至黃果樹段,修建了貴州第一條高等級公路,被稱為貴黃路。2004年9月,在此基礎上,清鎮至黃果樹段,又建成了貴州省等級最高、技術含量最高的公路,稱清黃高速。

行駛中的滬昆高鐵,拍攝於貴安新區轄 區內清鎮市。 ( 攝影/周建貴)

這三條在國家「三線」骨幹核心城市——貴陽與安順間并行交錯的公路,修建時間前後跨越了八十個春秋。如今,在貴黃公路的基礎上,又改建成了如今的貴安大道。一條路,經歷幾個世紀的滄桑,幾經改擴修補,加上時代變遷、改朝換代,沿途地名的更變,難怪找不著當年的二十四道拐。

歸途 拍攝於安順的兩所屯。屯堡主要分佈在交通線和田壩區。本圖就屬於交通線,交通發達,貴州歷史上交通最發達的地方之一。貴州最早的高速公路貴黃公路就從這裡通過。後來的鐵路、高鐵、新高速都從這裡穿過。 (攝影/李立洪)

從元代的站赤,明代的西南大通道、清代的西南商道,到民國的貴西路、抗戰時的生命線、解放后的320國道,再到改革開放后的貴黃公路、清黃高速、貴安大道,盤亘在歷史節點上的諸條道路合併、繞離、更新,時光於此變幻迭更,賦予過往厚重與深邃。

撰文/王劍平

本文出自地道風物的《風物誌·貴安》

導航

重慶甘肅可可西里鼓浪嶼

回鍋肉重慶小面消暑美食酸梅湯

書畫修復老北京鬃人葯香發簪

立秋大暑小暑夏至芒種小滿立夏

我們每天都會看哦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