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關於在平凡的工作中 如何「自我成長」的清單

關注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

1、抱有熱情

上班的第一周,遇到一位神奇的到訪者Fred。會後送他下樓,他問我你為什麼來這裡?他說恭喜你,這可真是一個非常有趣(interesting)的事業。受到感染,那天我暗下決心:雖然俺是一個打醬油的人,但咱這醬油也得向他這版充滿熱情地打,爭取打成李錦記。

再說了,認真對待工作時間內的那朝九晚五,本身就是在養生——鍛煉大腦。為什麼要讓拖延和消極怠工讓自己的大腦生鏽呢?

2、研讀政策

干一行,了解這行的方針政策、主流話語、趨勢走向非常重要。研讀政策法規,能給你帶來大局觀,讓你知道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出現的情況在戰略上孰輕重。作為文科生,專業跨度大,我入職之前才第一次聽說「生物多樣性」這個詞,因此剛入職就遇到大難題。我找到了這行的關鍵政策文件,如環保法、野保法、《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1-2030)、《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技術指南》等詳細逐條閱讀,標出關鍵詞(對俺這個菜鳥來說都是新詞)一個個查定義。由此來熟悉這行的主流話語、關鍵概念。

但看一遍不夠,因為人類的大腦無法在短期內記住大量的信息。所以需要把這一行重要政策文件編撰成一個「政策文庫」,用一個word文檔來做,且編製目錄,這樣方便日後進行關鍵詞查找。比如有一次看到澎湃一篇關於「極小種群」的文章覺得寫得好,轉載過來並且給加了一個編者按。寫的時候查政策文庫,發現它跟生態紅線、行動戰略的優先領域都有關,這是之前沒有想到的結合點。另一個例子是,前兩天跟某專家開電話會議,對方問到剛剛實施的《中醫藥法》,此前我完全沒關注過,一片茫然。此後它被列入了這個文件庫,今後不會再小白。

3、積极參加培訓

入職之後發現不少培訓,一些是不小心微信上看到別人轉發的,更多的是被領導安排的。不妨認真對待每一次培訓。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思維:這不是單位派你來完成一個任務;而是你走狗屎運,碰上了一個不用掏錢的學習機會。去年曾有幸參加號稱新聞發言人黃埔軍校的傳媒大學搞的「社會組織新聞發言人培訓」,那場培訓下來收穫不小。特別是敬一丹講到的一些原則和方法,是我從未有過的思考角度,也讓我反思之前一些錯誤的做法,也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後來的一些工作方式。

4、認真對待參加的每一次會議

加一次會議,相當於接受一次培訓。往往一個為了辦好一個會議,主辦方會邀請該行業頂尖的專家做報告、有影響力的人出席,否則它這場子就撐不起來。因此,參會往往可以接觸到這一行最牛的專家學者,認真聽他們所講,反過來又能提升你對於行業trend的理解

會前,做有準備的人。每次參加會議和活動,預先確立目標。先跟boss溝通,此行目標如何?若boss沒布置任務,就做些research,自己定目標。從結果導向來看,最好能找主辦方預先了解會議的主題、出席嘉賓。這樣可以提前研究,這個主題為什麼在這個時代很重要?我們單位的業務在這個主題上有哪些結合點?帶著目標、問題和困惑去參會。提前至少20分鐘到達會場,因為這往往是你進行社會交往的好機會,充分social。準備好單位宣傳材料和名片,找到機會向與會人員介紹我們工作,探討雙方可能感興趣的領域,尋求合作。如果你遲到,往往會錯失這些好機會,因為keynote speaker講完后就被眾星捧月了。會場認真聽,做好筆記,爭取提問、與keynote speaker形成互動。會後,主動跟進,建立聯絡,建立單位與對方的可能合作機會

5、集腋成裘:把零散的東西系統化

人類作為碳基生命,跟硅基AI沒得比,人類大腦容量和注意力時長相當有限。那麼,怎樣把擠牙膏版的碎片閱讀,變成為日後系統的積累可用知識?我覺得有一個詞非常貼切:集腋成裘。

首先,做好素材的積累,做好筆記,這是基礎。建立一個word文檔,先初步搭建一個框架,不同的筆記放到不同條目下。隨著積累多了,你就發現需要增強條理性,然後再慢慢搭建/調整框架,把不同類別的知識點放入。不怕閱讀的材料汗牛充棟、也不怕碎片閱讀,隨時可以往框架裡面填充。這樣做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你的文章產出既快又好(剪刀漿糊,能不快嘛)、而且不失全局高度。

其次,在針對某個問題/主題/項目時,可搭建類似於SWOT框架:如設置4個象限,針對優勢、缺點、機遇、挑戰,把相關內容往不同象限裡面填。隨著閱讀的增多、工作經驗的日積月累,這個主題你就研究得比較透徹了。那麼,接下來,完全可以寫文章、進而推出publications,促進從「量變到質變」的階段性自我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過程,是相當有趣的一個探究的過程。沒有人逼你,沒有誰管你,你也僅僅只是習慣了這麼做而已。但隨著水滴石穿,自己能收穫一種驀然回首、見燈火闌珊之成就感。

p.s. 今年3月我參加了UNDP「項目管理能力工作坊」,印象最深的是來自UNDP的張衛東博士的「如何按時按質地提交報告?」的分享。在項目管理工具上,他特別建議,我們項目管理者在每一件事情結束之後,就寫一句話上去,再短都不怕。這樣reporting每天都在更新。別忘了中英文都寫。別趕到月底再寫。Reporting要隨時輸入,最後的delivery會很好。本人深以為然。

6、鍛煉你的速記能力

你整理過錄音嗎?若yes,你一定知道錄音整理是多麼費時費力!一個小時的錄音,如果你事後再去整理的話,得四個小時的工作量。所以,開會時盡量用電腦現場做筆記,當場事當場畢。不建議用紙筆,因為後者效率太低。

我念書時導師要求:每一個學生在任何一場會議之後,當天馬上要把會議記錄整理出來。這樣一條看似不近人情的要求,造就了她的學生一個個出來都是「速記員」。基本上,第一年熬過去了,第二年打字速記就沒有問題了。所以,現在任何會議,我基本上都是會議一結束、電腦上的會議記錄同時也就出來了。此項技能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會議記錄中特別重要的一點,是要確定待辦事宜。因此,把word筆記中需落實的事情,隨時用背景色highlight。這樣有助於高效的進行後續跟進。事情落實了,會議的效果就出來了。

7、珍惜每一次翻譯的機會

我們單位國際部的工作常常需要翻譯,其實翻譯是特別能夠鍛煉人的。上次王博士在綠會能力培訓坊中提到這一點,我深表贊同。因為在認真做翻譯的過程中,往往要經歷推敲思考,查閱知識背景,等等。這些反過來促成了你的知識積累。

去享受翻譯這個過程。幾年前,我在參加一本培生教材的翻譯時,曾經遇到一個詞叫bullying」,是指學校裡面的以強凌弱的欺負行為。當時那個詞國內尚無標準譯法,我思考那個詞的翻譯,如切如磋,「僧敲月下門」般反覆斟酌。近兩年這個詞在中文裡面有了這樣一個翻譯「霸凌」,我第一次在報紙上看到這個譯法時,簡直是拍案叫絕!既諧音,又準確體現了內涵。那種欣喜不已,至今還記得。

經歷過大量嚴格筆譯訓練的人,往往能為英文寫作、語感、口譯、甚至是中文寫作打下一些的基礎。對於我們非英語專業的小夥伴來說,或許沒有機會進行專業的翻譯密集訓練,但是我們可以珍惜日常工作中每一個翻譯的機會,認真對待。

8、管理好你自己的日程

建立自己的calendar。確保不丟活兒。怎麼管?手機自帶日曆app雖方便,但是不便統覽。還建議另外單獨設一個文件、隨時update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暫時已經階段性完成的事項,是否徹底刪除?不急。不妨先分析它是否需要後續過一段時間值得再跟進、或進行後續拓展。如果可以,爭取讓一個事情產生持續效用、讓一個事項變成一串事情,層層上台階,這樣反而觀之,當初完成的那個事項的意義就更加豐滿了。

9、走出你的心理舒適區

人之初,性本弱,趨樂避苦,喜易惡難,所以大家都願意待在自己的心理舒適區。不過,驢子拉磨,一年到頭原地踏步踏;而駿馬於途,敢風雨無阻地向一個方向邁進,終年或能行千里之遠。

有效的學習是什麼樣兒的?不是天天待在心理舒適區做自己早已擅長、得心應手的事情,而是適當地去挑戰一些新事物,主動找抽。教育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理論,叫做「最近發展區」(不贅述,請自行渡娘)。如果希望工作中實現個人快速成長,不妨給自己設立一個「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目標。

10、保持高度自律,堅持一兩件枯燥無味的事情

其實我覺得,學東西最好老實一點,別抱投機取巧的心態。比如英語什麼速成法啊,多是騙錢的狗屁。馬可姆曾提出一個10000小時定律」:只要在任何領域認真練習10000小時,每個人都能從平凡到超凡。在口譯裡面,也講究一個100小時」定律,當你口譯訓練的有效練習時間積累到100小時的時候,基本上可以做個自由譯員了。

一言以蔽之:投入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功畢成。在這個信息爆炸、娛樂極為豐富的時代,不妨見素抱樸,閉目塞聽,自律一點,每天給自己留下一段時間(哪怕只有半個小時),去堅持一兩件枯燥無味的事情。

雖然我現在仍然水平很爛,但是我在朝著正確的方向走。因為,某良師益友之贈言猶在耳邊:你今天的日積月累,早晚會變成別人的望塵莫及。

11、藉助外力,建立自己學習的反饋機制

為什麼有的人看起來很努力,天天背單詞,卻沒進步?很可能缺失了反饋/考核機制。不信,你試試拿「有道單詞本」每天做測試,保證高效的多,因為它的系統程序對於你每一個錯誤會事後追加再測試。這就是有效的反饋。

有效的學習,不是漫無邊際把你誇成一朵花,那些太輕飄飄的東西沒用。做得對就肯定,做錯了馬上指出來、要求立即改正,建立起形成及時、準確的反饋機制。就這麼簡單。

外力,可以是工具(見#12),也可以是人類(如父母/教練/輔導老師)。我曾經接受過球類訓練,教練的方法很簡單:像機器人一樣的重複一個動作地練,無聊極了。但是任何一次有偏差或者錯誤,他一定會指出來,要求你馬上改正。接下來繼續。無聊至極,但是非常有效 - 肌肉記憶力就是這樣練出來的。

12、非能者善假於物,推薦幾個好用的App

minimalist優點:免費,界面簡潔,可以完成一項就刪除一項,幹完了就斷舍離。而且可以根據重要程度調換不同task的位置。可以對一個既定項目進行定時,監督自己不受干擾地、在限定時間內去集中攻克一項任務。推薦用途:每天用來做日程規劃。

打卡程序:iHabit。推薦用途:培養習慣。這是一款簡單打卡軟體,能幫助你養成一種勤於打卡的好習慣,每一天的計劃,每一天都打卡記錄,當你制定了你的計劃之後iHabit app就能為你做最好的記錄,每次完成都打一次卡,記錄你的努力歷程。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還有一個不錯的APP叫做「iHour」。推薦用途:積累時間。如想挑戰10000小時定律?這個app很好使。每天把自己當天在一個事情上花的時間輸入進去,它會自動統計總的時長。且提供數據分析,可查看自己過去的記錄、努力的趨勢等等。

本文為即興之作,僅代表個人觀點。該去打醬油了,看官請自便……

/Linda /綠宣 責編/Angel

瀕危野生動物是指在其整個分布區或分布區的主要部分中處於有滅絕危險的野生動物

—環境投訴—

—投稿、建議、項目合作—

郵箱:[email protected]

綠髮會

ChinaGreenExpress

戳原文,更有料!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