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全面「頭條化」的互聯網

韋物主義:解讀互聯網、創新商業。

2014年,《創業家》系列深度報道全面解構了「今日頭條」的商業模式。報道一出即引起了罵戰。

當時被移動互聯網革命了的媒體人們拿今日頭條出氣——控訴張一鳴偷了他們的內容做了一個「5億美金的大公司」。

而張一鳴用福建普通話解釋說今日頭條不是偷內容,「而系(是)移動端的推薦搜索引擎,和百度在PC給網站倒流(量)的概念一樣的!是一個流量入口平台」。

2014年夏,並沒有巨頭Care這家5億美金估值的「小公司」吹的牛X,移動互聯網主戰場尚在O2O(事後被打臉啪啪啪),李彥宏還沉迷於百度外賣,後來宣布要拿200億做糯米網,當然阿里騰訊也一樣,各種沉迷O2O不可自拔。

總之,沒人認為「頭條」模式有啥牛X的,一個用來看新聞的APP,其中包含的個性化推薦、爬蟲抓取等技術,都是早已存在的「雕蟲小技」,那個互聯網老梗又出現了「你這樣的東西,我們分分鐘可以做!」。

這給了頭條2~3年的喘息機會,張一鳴說:「最開始的兩年,別人認為我們就是又一個新聞客戶端,沒有足夠的重視」,然後這個APP就像野草一樣肆虐。

頭條模式的價值

2014年被《創業家》報道時,今日頭條目前下載激活用戶1.2億,日活躍用戶超過1300萬。2016年,今日頭條公布的用戶數是5.3億,近7000萬日活。

2014年至2016年,是大家真正意識到「頭條模式」價值的兩年。

也許是安逸日子過得太久,前幾年的百度都已經快忘了自己成為「流量入口」的原因:精準的抓取全網內容並做被動分發(用戶主動搜索)。

而在移動互聯網中後期,今日頭條、微信公眾號等「主動內容分發」的不斷衝擊下,用戶獲取信息的習慣正在悄悄變化。

百度前期依靠機器抓取全網內容依靠,依靠阿拉丁(深度內容合作),打造的是開放型、被動式的內容連接方式。而張小龍總結,人性是懶的。百度的製造的信息與人連接的方式,處於「被動1.0」時代。

設想一下,如果機器演算法已經知道某互聯網高管熱愛鹿晗,每天上百度80%關鍵詞是搜索鹿晗有關的新聞,那麼,今日頭條直接給她推送鹿晗最新的新聞,那幹嘛還要打開百度。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的用戶數據沉澱,可以挖掘到她最喜歡鹿晗的相關內容是什麼(萌照?視頻?生活習慣?),這會產生「上癮效應」。

天使投資人Jessie認為,互聯網的上半場已經證明,一個有「雪球效應」(不斷積累價值)的應用,要麼沉澱用戶、要麼沉澱數據、要麼沉澱資金,而今日頭條無疑很好的做到了前兩點。

目前看來,移動互聯網時代「2.0內容分發」有兩個特徵:

①信息主動連接人

②製造內容生產閉環

關於②,是因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大家已經不習慣在各類分散的Web端(中小型BBS、個人網站、個人博客)生產內容,而是去某個社交網路或者APP(例如知乎、微信、微博等),內容有封閉性。

因此今日頭條期望以此來建立自己的「內容閉環生態」,目前正在給內容生產者分成(加上補貼),而這場分成大戰從去年年中一直漫延,不但今日頭條、各種垂涎「頭條模式」想建立內容生產閉環的玩家如百度、騰訊、網易、、UC等等都已經開啟瘋狂補貼,已經達到了一個普通內容生產者如果天天堅持更新能賺得比在媒體機構工資還多的程度(平均月收入1萬以上)。

以下是一個朋友給我發了一個騰訊內容生態分成的截圖,他在目前在各個平台內容補貼分成平均每月能達到10萬人民幣以上,目前他已經離開北京回到廈門老家,招兩個編輯在各平台做內容靠分成賺錢。

張一鳴在酷訊的老領導,梅花資本合伙人、黑馬營導師吳世春也在兩年前點評過這個戰略方向:「今日頭條應該變成平台,而不是閱讀工具。如果給內容生產者一個好的生存壞境的話,這個平台會越來越強大。」

根據官方數據,今日頭條合作的媒體機構超過11000家,「頭條號」自媒體賬號總數超過30萬,今日頭條的內容其實已經從早期的抓取推薦,進化成了內容鏈條的閉環生態。

「頭條模式」的玩家們

聰明人總會醒悟,只是時間問題,李彥宏在2017開年內部信中大聲宣布:「百度從本質上來講,最核心的東西還是在做內容的分發」,向今日頭條宣戰。當然,醒悟的不止李彥宏,還有所有幾十家大大小小互聯網公司。

內容分發的意義,不僅僅是文字或者視頻的聚合推送,而是人與互聯網世界的介面,也是社交網路運行的驅動力——人們會在社交網路通過生產內容與他人互動,或者因為內容而產生互動。這是內容即入口的真意。

2015年馬化騰在琢磨了許久互聯網下半場之後宣布,「騰訊只做兩件事:連接器和內容產業」。

2016年第三季度獵豹移動利潤下滑49%,傅盛並沒有提出如何補救主營業務工具型產品的營收,而是強調:「我們要做好內容產品」,獵豹移動旗下的News Republic 正是「海外版」今日頭條。

大家都心照不宣:只有頭條模式才能拯救流量,創造用戶粘性,這是互聯網公司長跑的生死線。

搜狗CEO、黑馬會副會長王小川認為在未來工具類APP將會式微,沉澱不了用戶和數據。各大應用商店和調查機構的數據也顯示,近兩年,移動互聯網的內容和社交類(最終也是內容驅動社交)APP和用戶活躍度和粘性遠高於其他類型APP。

目前看來,移動互聯網時代「內容分發」最優模式還是頭條模式。馬化騰說他看好一個方向就會啟動「內部賽馬」機制,所以目前騰訊至少有4款應用跑在「頭條模式」的跑道上。

以下是「頭條模式」的玩家們,他們都有兩個特徵「頭條模式」的兩大特徵:①信息主動連接人②製造內容生產閉環。

百度系:百度百家、百度新聞

騰訊系:微信公眾號閱讀APP(未上線)、天天快報、騰訊新聞APP、QQ訂閱號

門戶系:搜狐新聞APP、網易新聞APP

工具系:獵豹移動News Republic 、UC、WiFi萬能鑰匙、暴風體育

垂直領域:創頭條、體育頭條、房產頭條、娛樂頭條

相同模式:

2016年,尚未「成長完全」的今日頭條的年營收已經達到了60億,達到了百度年營收1/10左右的規模。

李彥宏宣布了百度的今年的戰略重點是內容分發。而騰訊仍然扮演著「沉默獵手」的角色,馬化騰已經不聲不響開啟了4個產品戰線,而另一條暗線由「產品之神」張小龍秘密研發「微信公眾號閱讀APP」。

而後面,是眾多等著瓜分頭條模式的玩家,曾經我們以為「內容分發」這個流量重要戰場已是定局,但這就是互聯網有趣的地方。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韋物主義:互聯網科技趨勢、創新商業分析,也聊好故事好產品。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