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文化綜藝的「一枝獨秀」不代表「春光正好」!

「總是『高!』『好!』

這些稱頌雖迷惑不了你,但混亂了你,作踐了你。」

這是藝術大師黃永玉寫給尊敬的前輩曹禺的信,也是一個傳統文化愛好者,想要對當前文化節目表達的情感。

從年初《見字如面》《詩詞大會》第二季及《朗讀者》等節目成為熱門開始,就不斷有人預言今年文化類綜藝將迎來空前繁榮。本月,總局發布《關於把電視上星綜合頻道辦成講導向、有文化的傳播平台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倡導鼓勵製作播出具有中華文化特色的自主原創節目,文化類綜藝大有「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之勢。然而,筆者就以「別人都說你好,我也盼你好,但我希望你更好」的心態,淺談一些感受,文章將分三篇發布,此為第一篇,敬請期待!

在對今年已播/在播的該類綜藝進行了簡要統計與盤點后,筆者得出的結論是,即使擁有商業價值和政策扶持兩項「利器」,當今的文化類綜藝春天仍未真正到來。

01

一枝獨秀不是春天

文化只有詩詞、成語、漢字?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鑄就了中華兒女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那麼,中華文化都包含哪些範疇?

傳統的觀念認為,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包括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心態文化四個維度。這也就意味著,從地理歷史、風俗習慣,到語言文字、文學藝術、哲學科技,皆是文化類綜藝可以涉足的題材。

但從今年已播/在播的文化類綜藝來看,核心選題主要集中於古典文學中的古詩詞和簡單的語言文字知識,導致文化類綜藝難免給人留下「只是聽寫、背誦、朗讀」的印象。

之所以現狀如此,一方面語言、文字、詩詞本身具有大眾化、門檻低的特點,極易為大眾所理解;另一方面「一個『詩詞大會』走紅,無數個『詩詞大會』都出來了」的羊群效應,反映的還是電視人缺乏狼性、開拓性的劣根性。年初領跑春節檔的《詩詞大會》、彰顯情感與文字之美的《見字如面》、弘揚人文精神的《朗讀者》是文化節目翹楚,但這不代表新的節目崛起需要依靠模仿前者,甚至不惜令視野被局限在語言、文學的條框內。

因為現實是,即使在語言和文學領域,漢字、成語、古詩詞也僅佔一隅,除了常見字詞,漢語寶庫中還有許多有趣的文字遊戲;除了唐詩宋詞,其他文體也各顯風騷。很多節目宣稱在選題上有所突破,也不過是從「古詩詞」拓展到「古詩文」。節目形式也形成了固定套路:與語言文字相關的必要「聽寫」,與古詩詞有關的少不了「背誦」,層出不窮的比拼背後是相似的賽制,最近朗讀又成為時尚。正如關正文在採訪中透露的,「你讀完信,就會有人讀日記。」

但是,電視人不應做跟風而上的烏合之眾,而應有自己的思考和心得。當年的電視,也曾開疆拓土,以碾壓性優勢戰勝紙媒走入尋常百姓家。文化類新節目亦如是,今日的爆款題材如漢字、成語、信件等,也曾發於微時,從零開始。中華文化寶庫龐大,從中發掘好內容,作出新傳播,一切皆有可能。

02

百花向一花也不是春天

忙壞了那幾位文化名人!

了節目內容題材的撞車,幾位文化名人的高出鏡率也成為了當前文化節目的一大特點。據澤傳媒不完全統計,2015至2017年間,酈波、康震和蒙曼三位老師每人參與錄製的節目均在6檔以上,酈波更是高達9檔,可謂文化綜藝熟面孔。然而,「臉兒熟」的文化名人並沒有真正發揮出名人效應和傳道水準,從而讓文化綜藝深入觀眾內心。

在澤傳媒不久前發布的有關90后眼中電視節目文化地域契合度的調查問卷中,給年輕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文化節目多集中於央視的幾檔「大會」和《朗讀者》,省級衛視推出的文化節目卻鮮有人關注,且在觀眾看來,央視文化節目最引人關注的亮點不是文化名人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而是參賽選手的實力風采與全民閱讀、全民熱愛文化的良好氛圍。

俗話說,是真佛就能嘮家常。文化名人便是這樣一種存在,他們與普通大教授不同,不僅學術造詣突出,更是架起高深學問和平民百姓之間的一座橋樑,這一點不容置疑。但在綜藝節目中,他們所能發揮的學術價值卻是有限的,因為以其一己之力,難以真正帶動整個社會對文化的熱愛和追捧。

同時,按照文化類節目的發展趨勢和其想要達到的傳播效果,文化名人的比重應該逐步弱化,與之相反,全民熱愛文化,百姓的情懷展現,才更應該是未來文化節目的側重點,也更能體現電視人做節目的價值、文化導師努力付出的意義。

觀察央視的文化名人啟用與文化節目傳播的規律,早些年的《百家講壇》只是文化節目發展的初級階段,由易中天、紀連海等組成的文化名人陣容,打開了老百姓了解歷史、文學、人文等傳統文化的窗口,是一個將文化之風吹入民眾生活的開始。這一波東風,僅僅是國家和民族文化傳播的一個借勢點。經過多年的發展,文化節目開始步入第二階段,文化名人坐鎮,文化素人唱主角,譬如在《詩詞大會》中走火的武亦姝、陳更、白茹雲、馮子一等。而文化節目的第三階段,則應該是脫離文化名人,全社會各行各業參與、全景式呈現民眾人文情懷的設定,譬如《朗讀者》,把電視的黃金時段留給閱讀,把人類最偉大的思想,最美好的心靈、最真摯的感情和最精彩的詩篇都留給成長中的年輕人。

央視的文化傳播思路值得研究和學習,《通知》中也特彆強調了電視台的文化屬性,同時還要求地方衛視頻道以中央電視台的節目為標杆。然而,在文化節目層面,向央視學習,學的應該是一整套步驟有序、邏輯嚴密的文化推廣理念,而非學一檔爆款節目,請幾位資深名人這等皮毛。更多好看的文化節目推出,還需要廣大電視人深入思考,上下求索。

廣電視界公眾號

合作、投稿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