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盤點法國另類教育法 精英青睞互動式

【歐洲時報記者周軼倫編譯報道】蒙特梭利教育學校、斯坦納教育學校、自主管理教育學校、綠色教育學校……這些實施另類教育法的學校越來越吸引法國家長的目光,尤其是精英階層家庭。2016年,67家「體制外」互動式學校開業,其中大多為蒙特梭利教育學校。這一趨勢由來已久。法國蒙特梭利協會管理人丹尼爾勒.杜維維爾(Danièle Duvivier)表示,「5年來,每年有10-20家蒙特梭利學校成立。」在一些大城市,特別是巴黎,這些另類學校擁有很長的等待入校學生名單。

蒙特梭利教育法創始人心理學家兼教育學家瑪麗亞.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

社會名流偏愛的蒙特梭利學校

據《Les Echos》報道,每天早晨9點,一群學生已開始在一間寬敞的教室活動。他們正在研究化學,並用吸管將液體滴入不同的試管。另一邊,一位孩子正在畫畫,在他身旁,打扮成公主模樣的孩子正在做針線活。這間教室的負責教師瓦內莎.蕾蘇爾.卡米納蒂(Vanessa Lesueur Carminati)介紹道,「這裡雖然有些喧鬧,但每個人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這裡就是位於塞納河畔的巴黎蒙特梭利雙語學校(école bilingue Montessori de Paris),學校每年學費在8100歐元至12200歐元之間,參加瑞士為期一周的滑雪活動還需另外支付1300歐元。

在記者格里尤斯(Aurore Gorius)和多里昂(Anne-Noémie Dorion)於2015年合作創作的《他們的兒子和女兒》(Fils et filles de……)一書中,他倆指出這種「另類」教育法廣受精英階層家庭喜愛。在這些學校,常常可以看見律師、銀行家以及上流社會人群的身影,米其林三星主廚阿蘭.杜卡斯(Alain Ducasse)、威望迪多媒體集團(Vivendi Universal)前總裁讓-馬利.梅西埃(Jean-Marie Messier)以及法國知名設計師菲利普.斯達克(Philippe Starck),他們的孩子都就讀於這類學校。雖然學校的數量遠低於公立學校,但人們已漸漸顯露對它們的偏愛。「創立學校」協會主席、發展「體制外」學校基金會負責人安妮.科菲尼爾(Anne Coffinier)介紹道,「近幾年來,『體制外』學校發展勢頭迅猛,尤其是蒙特梭利教育法成為趨勢。」

全法大約有170家蒙特梭利學校,全球已達約2萬家。蒙特梭利學校大多設立在北歐和英美國家。英國喬治(Prince George)小王子去年進入了蒙特梭利學校就讀。谷歌創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和維基百科創始人吉米.威爾(Jimmy Wales)都出自蒙特梭利教育法。更有傳言,矽谷的工程師們都紛紛想讓自己的孩子就讀這類學校。

將孩子視為與眾不同的個人

蒙特梭利教育法源自心理學家兼教育學家瑪麗亞.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教我如何獨立:和父母解釋什麼是蒙特梭利》(Apprends-moi à faire seul : La pédagogie Montessori expliquée aux parents)一書的作者夏洛特.普桑(Charlotte Poussin)強調,「在20世紀初,蒙特梭利教育法主要針對有缺陷或條件差的孩子,這一點必須說明,因為現今公眾都將這一教育法與精英聯繫在一起。起初,蒙特梭利教育法專門為生長在貧困街區的孩子設立。」

蒙特梭利教育學校教室通常被分成幾個教學區,孩子們按照自己的能力選擇參加的活動,而非按年齡。這裡大量提供的活動主要針對培養孩子的感官能力,比如著名的「字母遊戲」(lettres rugueuses,孩子可將字母花樣的彩色紙片粘貼在木板上)。「孩子們通過玩樂來學習」,教師理查德(Richard)說道,「傳統教學下,孩子們必須坐在板凳上,面朝黑板,認真聽老師講課。這裡完全不是這樣。」 安妮.科菲尼爾表示,「這裡沒有所謂的優生差生。我們陪伴孩子,並將他們視為與眾不同的個人,而非正在被我們改造的未來的成年人。」

蒙特梭利著名的「字母遊戲」。

注重手工實踐的斯坦納教育法

除了蒙特梭利,還有斯坦納學校也同樣受到精英階層青睞。斯坦納教育法的創始人是魯道夫.斯坦納(Rudolf Steiner),1919年,德國企業家、時任斯圖加特華德福-阿斯多里亞捲煙廠經理依米爾.默特為他工廠的職工子弟建立了一所基於斯坦納人智學理論進行教育的學校。這便是第一所斯坦納教育學校。斯坦納教育注重學生手工實踐和藝術活動。「我們並不僅僅重視傳統學校關注的學生智力問題,我們嘗試去培養學生的情商和感官能力」,斯坦納-華德福聯盟(Fédération Steiner-Waldorf)主席雅克.達雷(Jacques Dallé)說道。斯坦納-華德福學校每年學費為3000-4000歐元。「我們沒有國家經費,所以沒有辦法降低學費。教師們收入很低,有一半教師只拿法國最低工資Smic收入」,聯盟秘書說道。

支持者不乏名人

斯坦納教育法的支持者不乏名人:加拿大作家南錫.休斯頓(Nancy Huston)為聯盟期刊撰文。此外還有老佛爺商場市場部主任約翰-菲利普.馬拉扎尼(Jean-Philippe Marazzani)。德國統計學家安德烈亞斯.施萊謝爾(Andreas Schleicher)曾是斯坦納學校學生。

斯坦納教育法的創始人是魯道夫.斯坦納(Rudolf Steiner)

從另類學校「回歸傳統」並不困難

如果說多年前,家長們害怕孩子日後無法適應傳統教育體制而猶豫是否將孩子送往「另類」學校就讀,現在這一問題不再顯得那麼嚴重。家長們不再猶豫將孩子從一類學校送往另一類學校,比如家長們通常希望孩子們在蒙特梭利學校待到6歲,再進入公立學校就讀。

實施另類教育法的學校越來越吸引法國家長的目光。

「從目前的案例來看,這種教育體系的轉換並沒給孩子帶來長期的問題」,瑪麗-洛爾.維奧表示,「許多研究者對互動式學校就讀的學生今後在傳統國中學習的案例感興趣。研究結果顯示,學生們大約需要幾個月的時間適應,不過一旦過了適應期,他們融入得很順利。因為他們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曾經在互動式學校學習的學生同樣可以取得優秀的成績,甚至比傳統學校出身的學生獲得更好的成績,這主要受益於他們良好的學習方式。通常,他們懂得如何組織學習,並且擁有自主學習的能力,懂得如何尋找有用的信息。」

記者皮特.剛貝爾(Peter Gumbel)認為,「這些孩子剛進入傳統學校會感到困難,因為他們習慣了自由活動以及自由選擇想乾的事。但他們通常很有自信,愛與人打交道,很快就能在學校找到自己的位置。即使在學科成績上落後很多,但他們能很快追上來。」

對「教育平等」的反思

據經合組織報告,「在法國,比起2003年,低階層人群擁有更少的成功機會,比經合組織國家平均水平更令人堪憂。」這一結果在法國這個國家教育投資相當高的國家令人震驚(2016年教育預算為657.2億歐元)。「共和國學校在對抗教育不平等方面很失敗。這是對整個教育體制的批評」,記者皮特.剛貝爾說道,「2014年,超過11萬年輕人走出教育體制時沒有文憑、沒有受到應有的教育。法國有種奇怪的思想,認為平等就是學生在同樣的時間學習同樣的東西。但我認為可以有其他的做法。」

去年夏天,皮特.剛貝爾出版書籍《這些學校與眾不同:認識教育界的「異端」》(Ces écoles pas comme les autres : A la rencontre des dissidents de l'éducation)。書中介紹了法國的斯坦納、蒙特梭利及其他另類教育法學校。這些學校都有個共同的目標:「幫助每位學生以最大程度發展其潛能。」作者呼籲下放教育權力。「為什麼不給教師們更多的權力?他們比部長們更了解學生。」

皮特·剛貝爾出版書籍《這些學校與眾不同:認識教育界的「異端》一書封面。

一些公立學校也開始嘗試另類教育理念,不過往往由於經費原因最終放棄。

從1982年起,在巴黎有四所實行「自主管理」的高中,LAP就是其中一所。這所學校共招收約240名學生。在2015年《L'Express》雜誌的高中排行榜中,這所學校在2301所高中排名2285位。高中畢業會考(bac)文憑獲得率在35-40%之間。學生們每天8小時可以自由活動,他們可以自由選擇是待在花園還是上課。學校對學生沒有測驗評分,學生擁有一本手冊,記錄自己對學習的總結,並進行自我評價,接著再由教師分析。

32歲的法比安(Fabien)在18歲進入LAP學習。「我當時想放棄學習,開始工作。但我知道這很難。我花費了一年半時間什麼都沒做來找尋自己的方向。這在其他學校不可能被允許。」法比安最終在21歲獲得高中會考文憑,進入法律系學習。如今他成為了一名律師,他承認,「當時,我認為不強迫高中生上課是個錯誤的方式,現在,我理解了學校的目的並非僅僅幫助學生獲得高中會考文憑,而是讓學生重拾信心,找到自己的人生道路。」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