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美國盛夏里的「紅色風暴」

在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市小龍蝦狂歡節上,一盆色香味俱全的「卡津」小龍蝦讓人垂涎欲滴。東方IC

本報駐聯合國記者袁博

日前有一則新聞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夜之間小龍蝦泛濫成災,政府也無能為力,急需的吃貨們前去支援。而後一些網友猜測說,美國人不吃小龍蝦,完全是浪費了大好資源……其實不然,美國人吃小龍蝦的歷史,比還久遠,而且,他們吃小龍蝦的花樣甚至比還多。

風靡全美的小龍蝦狂歡節

似乎從來沒有一種食材,可以迅速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改變一代人的飲食偏好。從江浙滬、京津、兩湖、兩廣、雲貴川等地,到大洋彼岸的美國,每到夏秋兩季,小龍蝦就能掀起一股「紅色風暴」,成為城市大街小巷的餐廳、酒店乃至路邊攤的一道紅色風景。

真正愛吃的心是沒有國界的。放眼望去,除麻辣小龍蝦,遠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國「卡津」風味(美國中南部菜系)小龍蝦也是大名鼎鼎。從春到夏,正是小龍蝦在美國餐桌上「大展宏圖」的季節,而且在這段時間,美國各地都會舉行各式小龍蝦節,「紅色風暴」可謂是席捲全美。

小龍蝦不僅成為美國人舌尖上的美食,而且還擁有自己專門的節日。根據不同地方氣候的不同,全美各地的小龍蝦節日期也不同。每年的3月到8月,從南至北,從西海岸到東海岸,從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奧爾良、布洛布里奇到伊利諾伊州的芝加哥,從加州的洛杉磯、聖地亞哥到新澤西州的奧古斯塔,如火如荼上演著融入音樂和美食的各種小龍蝦節。

據說在1984年,一群勇敢的北路易斯安那人為「宣稱」自己作為路易斯安那人的地位,並且擺脫被本州人稱「不像路易斯安那人」的論斷,在該州西北部的什里夫波特市中心公然開煮小龍蝦。這也許就是美國小龍蝦狂歡節的鼻祖。

現如今,當年的街頭節日已經變成路易斯安那州最大並且最受當地民眾歡迎的節日之一。節日的表現形式也從單一的煮小龍蝦變成了多種多樣跨領域的結合:音樂會、美食品嘗以及各式比賽等。如有著「世界小龍蝦之都」美稱的路易斯安那州布洛布里奇市,在每年的5月初都會舉行為期三天的盛大小龍蝦節。

在這個人口不足萬人的小城,幾乎全城的男女老少都會在小龍蝦節期間登場。不僅如此,還吸引著全美各地五六萬人來參加小龍蝦狂歡。炸小龍蝦、煮小龍蝦、小龍蝦澆飯、小龍蝦湯、小龍蝦香腸、小龍蝦派、小龍蝦炒飯、小龍蝦三明治……就憑這些與小龍蝦有關的無數美食,就足以令吃貨們眼花繚亂、口水直流。

除各式龍蝦美食,會場還會有各種有趣的活動。對吃小龍蝦的技術有自信的小夥伴可以參加「小龍蝦吃貨大賽」,而想要輕鬆一點的就可以參加搞笑的小龍蝦賽跑,大家可以帶著自己的小龍蝦參賽。當然,作為美食節的慣例,音樂和舞蹈自然也是不能少的,每次有超過30個樂隊在現場表演。

記者有幸參加過一次在新澤西州奧古斯塔舉辦的小龍蝦節。鮮美的小龍蝦搭配地道的「卡津」醬,呈現出新奧爾良的美味傳統。組織方還為吃貨們提供了三日套票,並允許在節日場地內露營。人們架起露天大鍋,用鹽、檸檬汁、咖喱、肉桂粉和辣椒,摻雜著土豆和玉米,和小龍蝦一起煮好后,直接撈起倒在鋪著塑料膜的桌子上,所有人可到這座「龍蝦山」前各取所需,吃的那個叫張牙舞爪、熱火朝天。

美國人酷愛小龍蝦,一次普通的家庭聚會,幾十分鐘吃完十幾磅是正常發揮,而一場「小龍蝦節」至少吃掉3萬磅小龍蝦,也不值得大驚小怪。而在「小龍蝦吃貨大賽」上,美國有人用20分鐘吃完5磅小龍蝦的紀錄。小龍蝦早已風靡全美,不僅成為前總統歐巴馬訪問新奧爾良市時的工作餐,而且還吸引了美國著名樂隊卡朋特兄妹專門為其譜曲,在一首全美家喻戶曉的歌《什錦菜》里唱道:「(宴會上)有什錦菜、小龍蝦派、秋葵加魚片……」。

新奧爾良沒有烤翅,只有「卡津」小龍蝦

據說,16世紀的瑞典人就有吃小龍蝦的傳統,難辯真偽。就眼前來講,比利時、芬蘭、丹麥、瑞典和美國都是小龍蝦的消費大國。事實上,小龍蝦的市場是全球性的,北美、歐洲、澳洲、非洲和亞洲多國,都有吃小龍蝦多年的歷史。

日本大正與昭和時期給天皇做菜的御用廚師長秋山德藏曾著書寫到:日本大正天皇1915年登基時,為向外國賓客展現實力,專門從北海道運來小龍蝦款待各國首腦。為讓西方各國首腦在日本國宴上吃到當時西方人才吃的小龍蝦,並因此覺得日本是世界一等國家,日本不惜動用駐北海道的軍隊去抓小龍蝦。

火爆餐桌的小龍蝦學名克氏原螯蝦,原產於北美洲,主要棲息在墨西哥灣沿岸,特別是密西西比河口附近的區域,也就是現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所在地。那裡沼澤湖泊眾多,正是小龍蝦生長的最佳地點,全美90%以上的小龍蝦都產自該州。所以小龍蝦也俗稱路易斯安那鰲蝦,後來被引進到亞洲、非洲和歐洲。

小龍蝦成為路易斯安那州最受歡迎的經濟物種之一,每年營收超過3億美元。不僅如此,路易斯安那州在1983年甚至將小龍蝦選為本州代表動物,路易斯安那小龍蝦與緬因州龍蝦、馬里蘭藍蟹一樣,大名鼎鼎。

提到小龍蝦烹制方法,人愛吃麻辣小龍蝦,而美國的吃法更多,但在人們心中,其故鄉路易斯安那州的口味自然最為正宗和流行。新奧爾良是路易斯安那州的最大城市,許多人都知道以其名字命名的烤雞翅。但就像加州沒有牛肉麵一樣,新奧爾良也沒有烤翅,他們只有最頂級「卡津」做法的小龍蝦。

在歐洲殖民者來到路易斯安那州之前,這裡的美洲原住民就已經開始廣泛食用小龍蝦了。歐洲人的到來,將自己的文化和烹飪技法帶到了這裡。特別是阿卡迪亞人帶來的以辛辣為主的「卡津」更是風靡全美,而「卡津」的主打菜就是小龍蝦。「卡津」食物的做法源於法式鄉村烹飪,以烘烤煮為主。阿卡迪亞人來到路易斯安那之後,取材於本地盛產的海鮮,又融入了加勒比、義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飲食習慣,加入了許多以草藥為基礎的配料和各種辣椒,調製成了香辣濃郁的「卡津」美味。

除了「卡津」口味,還有許多新口味可供選擇,蒸煮都有,而其中的蒜蓉水煮做法很常見,也最簡單。美國普通民眾通常會將水放入一口直筒鋁鍋,加入一包現成的小龍蝦調料,小龍蝦入鍋后加入幾瓣蒜,再放進蘑菇、洋蔥、玉米、檸檬、紅土豆和香腸等其他食材一起煮,煮熟后瀝干湯水就可以享用了。

因為這種製作方式,去美國酒吧吃小龍蝦都是用桶來計算的。「老闆,來一桶小龍蝦」已成為習慣用語。此外,在美國吃小龍蝦,很少會有人戴塑料手套,甚至這一做法在美國人眼裡會顯得很怪異,因為戴塑料手套既不能防止在吃的過程中滿手是油,而且穿戴特別麻煩,最重要的是影響吃小龍蝦的體驗。美國人喜歡親手掰開蝦身,體驗油脂流過皮膚,夾帶著滾燙的快感。也許全世界的小龍蝦愛好者都有一個非常默契的共同點:吃完后愜意地吮一下手指,享受小龍蝦最後的精華。

(本報紐約8月23日專電)

吃貨們,且慢對入侵生物大快朵頤

本報記者陸益峰

美國密西西比河的亞洲鯉魚、丹麥的太平洋生蚝……一聽到這些讓其他國家政府頭痛的入侵生物,相信的吃貨們都會眼泛綠光,大喝一聲:「讓我來!」尤其得知小龍蝦這個入侵生物在居然「淪落」到要靠養殖的地步,吃貨們更是信心爆棚。

不過,事實果真如此嗎?吃貨們真的能解決別國的難題嗎?

當心美國亞洲鯉魚有毒

美國人口中的亞洲鯉魚並非傳統文化中「鯉魚跳龍門」中的那個鯉魚,而是包括青草鰱鱅鯉等這一類魚的統稱。由於泛濫成災,在密西西比河上隨隨便便都能抓到非常大的亞洲鯉魚,那種無數條魚躍出水面的場景更是讓吃貨們垂涎欲滴,甚至有人在網上發起了「到美國去吃剁椒魚頭」的號召。

不過,密西西比河的亞洲鯉魚真的好吃嗎?首先得知道這些亞洲鯉魚是如何漂洋過海來到美國的。20世紀上半葉,美國是當時的「世界工廠」,有機化工、冶金等行業的企業在密西西比河沿岸如雨後春筍般地建立起來。當時,人們也沒有環保意識,工業廢水就直接排入河流中,導致了密西西比河富營養化,DDT、汞以及其他重金屬超標。由於水質富營養化,水草和藻類泛濫成災,於是美國人在20世紀70年代引進了亞洲鯉魚來消滅水草。沒想到的是,水草和藻類雖然被遏制住了,但是沒有天敵的亞洲鯉魚瘋狂繁殖,威脅到了當地魚類的生存,從而導致了一場人為的生物入侵事件。

如果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這些亞洲鯉魚肯定不能吃,畢竟重金屬在魚體內富集,對人造成嚴重危害。那麼密西西比河耗費約4000億美元、耗時40多年的治理后,現在的水質如何,魚還能吃嗎?

根據一份連續追蹤密西西比河水質的報告顯示,目前絕大部分水段的水質已經恢復正常,但仍有少數局部區域(主要是上游)的河床淤泥里還殘存污染。此外,密西西比河在上游通過運河與五大湖連接,而五大湖的水質有些堪憂。據2011年一份由美國環保署資助的報告稱,儘管過去40年裡五大湖地區的汞水平全面降低,但汞含量仍然超出了人類和生態系統所能接受的臨界值,而且在某些魚類和野生動物體內積聚的汞含量還在上升。因此,不排除五大湖地區的汞、重金屬等污染物通過運河流入到密西西比河,從而影響亞洲鯉魚的品質。此外,曾為了遏制亞洲鯉魚,美國相關部門還曾經投放滅魚葯。這些滅魚葯會不會在魚體內富集,對人體是否有害,還有待研究。

面對密西西比河的亞洲鯉魚,吃貨們至少要看一下正規檢驗機構的報告,如果沒有問題的話,再大快朵頤吧。

吃掉500多個生蚝才能回本

今年4月,丹麥駐華大使館官方微博發布了一篇名為《生蚝長滿海岸,丹麥人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的文章,這又讓吃貨們坐不住了。文章稱,一種名為太平洋生蚝的物種入侵了丹麥,對海岸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丹麥自然保護局鼓勵大家通過「吃」來消滅這些生蚝,但丹麥人似乎都沒什麼興趣。

微博一經發表,立刻在網民中炸開了鍋,紛紛表示放著如此美味不吃,簡直是暴殄天物。有人甚至半開玩笑地表示希望丹麥發放「生蚝簽證」。沒想到這一訴求還得到了丹麥官方的回應。6月19日,丹麥首相拉斯穆森表示:「我們非常歡迎你們來到丹麥,幫助我們吃掉這些入侵者。目前並沒有特殊的生蚝簽證———但是我們已經儘力讓公民能夠更容易地獲得丹麥旅遊簽證了。」為此丹麥還在新開了兩家簽證中心,可謂誠意滿滿。為什麼丹麥人自己不消滅太平洋生蚝呢?會不會也有污染問題?去丹麥吃生蚝合算嗎?

其實,丹麥人喜歡吃的是歐洲生蚝,太平洋生蚝卻少有人問津。在哥本哈根超市裡,太平洋生蚝每個售價約18丹麥克朗(約18元人民幣),而小一點的歐洲生蚝要40丹麥克朗。此外,丹麥人大都在3月到5月以及9月到12月之間吃生蚝。這是由於5月底到9月是生蚝的生長季節,需要大量捕食,海藻是生蚝的主要食物之一。但海藻中含有藻毒素,因此這一時間段里的生蚝也含有大量藻毒素,從而危害食客的健康。

吃貨去丹麥吃生蚝,成本也是不得不考慮的重要因素。去一趟丹麥,一般簽證費620元,往返機票8000元,丹麥國內交通費用大約1500元,另外住宿費用也不便宜。當然可以選擇在海邊露營節約成本,不過人均一萬元是「窮游」標準。按照在丹麥每個太平洋生蚝18元的標準,短短三四天內也需要吃掉555個生蚝才能勉強「回本」,而這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當然,如果去丹麥旅遊,順便體驗一下生蚝之旅,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