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調查】一組作戰數據的淬火之旅

有學者這樣說:未來信息化戰場,滑鼠是扳機,數據是子彈。數據雖無形,卻事關未來戰場上的勝負。

尤其在基層部隊,作戰數據採集不夠精、不夠全、不夠新,作戰數據研用不經常、不廣泛、不深入等問題不同程度存在,制約了部隊戰鬥力的提升。

以中部戰區陸軍某防空旅為樣本,觀察該旅官兵挖掘作戰數據潛力的探索,剖析基層一組作戰數據的這場「淬火」之旅,既能了解基層作戰數據建設之困,也能對基層作戰數據建設的破局,提供些許思考和啟示。

軍營

觀察

一組作戰數據的淬火之旅

■本報記者段江山通訊員李冬冬

在最近的一次對抗演習中,雷達號手賈祥玉以詳實的作戰數據為支撐,快速排除強電磁干擾,率先捕獲超高速靶彈,並引導某型防空導彈成功摧毀目標。 王毅苒、何苗攝

從理論值到實戰

———基層需要什麼樣的作戰數據?

初春,中部戰區陸軍某防空旅新年度裝備集訓開始了。面對眼前躍躍欲試的新晉雷達號手,教練班代賈祥玉顯得比往年更加自信。作為雷達號手中的佼佼者,他在掌握了大量實測數據后,終於摸透了這套雷達裝備的「脾性」。

賈祥玉不斷向新號手強調作戰數據的重要性。而在以往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他都認為作戰數據是指揮機關的事,跟自己關係不大。直到那一次實戰演練場上,遭遇了真正的複雜電磁環境,他才第一次感到對作戰數據的「飢餓感」。

換裝之後,該旅首次攜某新型防空導彈武器系統參與實兵實彈演習。賈祥玉操作某型雷達,擔負為防空導彈搜索、識別、指示目標的重任。

首輪對抗,藍方施放高強度電磁干擾。賈祥玉盯著雷達屏幕上團狀、輻射狀或雪花狀的雜波信號,竟然沒能識別出電磁干擾類型。直到隱藏在干擾信號背後的多架敵機近在咫尺,他仍未找到解決方法。

這並非賈祥玉武藝不精。他是旅里公認的訓練尖子。新裝備配發后,他最先吃透雷達裝備說明書和試用教材,但教材中只列出了電磁干擾的理論數據。在實戰中,受戰場氣象、地形、地物雜波等影響,電磁干擾的實測數值和圖樣顯示千變萬化,與理論數據差異非常大。

「戰場環境複雜多變,按理論數據打仗肯定行不通。真正具有實戰價值的作戰數據,往往是在複雜戰場環境中打出來的實測數據。」該旅旅長黃會倫坦承,新裝備的各項實測數據不足正是該旅的短板所在,從掌握理論數據到具備實戰能力,必須填補作戰數據的缺口。

數據需求不打不明。演習失利使全旅官兵對作戰數據採集運用有了更深入的認識。賈祥玉也意識到,隨著武器裝備的信息化程度不斷提高,每一名戰士都與作戰數據密不可分。

從自訓轉入聯訓

———基層如何採集有效作戰數據?

事實上,新裝備剛一配發,旅機關就有意識地組織各個戰位的號手進行作戰數據採集。

由於該旅本身不具備構建複雜電磁環境的條件,各營連組織反干擾訓練時,都以模擬敵情為背景,官兵們吃透教材就能應對自如。

但演習的失利令賈祥玉感到,這種「空對空」式的訓練與實戰要求還有較大差距,雷達號手們很難採集到有價值的抗干擾數據。

「要想填補作戰數據的巨大缺口,必須打破自訓所帶來的局限性。」該旅分析認為,基層單位「閉門造車」是導致作戰數據建設始終在低層次徘徊的主要原因,而訓練基地和院校具備優質的訓練資源和專業能力,尋求與他們的合作聯訓是必然趨勢。

新體制下,更多的跨軍兵種、跨地域演訓交流,為基層作戰數據建設提供了新的機遇。經請示上級批准,該旅與駐地某訓練基地建立了常態化聯訓機制,並依託該訓練基地組織雷達號手集訓。

藉助基地品類齊全的電磁干擾設備和載體,賈祥玉和戰友一起,與基地「藍軍」進行了長達數月的常態化背靠背對抗,並全程進行作戰數據採集。

該旅與院校的聯訓也取得新突破。在上級統一組織下,該旅指揮機關開赴防空兵指揮學院,參加對抗演練。防空兵指揮學院專業「藍軍」對該旅發起攻擊。面對雷達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敵目標,該旅指揮部高速運轉,展開激烈對抗。

該旅與訓練基地和院校的聯訓收穫豐厚,採集到大量具有實戰價值的作戰數據。專家和機關參謀通力合作,形成了多份旅隊反干擾作戰數據分析報告,還製作了某型雷達抗干擾手冊。

如今,熟記整本手冊的賈祥玉,能從雜波信號的圖樣顯示特徵,快速識別出電磁干擾類型,反干擾操作本領大為提升。

當士兵遇到專家

———基層如何挖掘作戰數據潛力?

對於多數基層戰士來說,專家似乎很遙遠。但賈祥玉與專家的相遇,卻引發了數據建設的「化學反應」。

新型防空武器系統科技含量高,裝備一旦發生故障,往往需要請廠家技術人員上門維修。

一次,廠家派出專家組來旅隊調研新裝備使用情況。賈祥玉和幾名雷達號手藉機建言:能否由廠家牽頭,在全軍使用同型號裝備的單位之間建立裝備數據共享機制。

沒想到這條建議竟然被專家組採納。幾個月後,廠家送來一套技術交互手冊。這套電子手冊相當於一個巨大的資料庫,整合了全軍相關單位的新裝備故障數據,並能通過三維動畫、實拍視頻等形式,對裝備性能構造和維護保養進行直觀演示。

如今,再遇到雷達故障,賈祥玉的第一反應不再是聯繫廠家技術人員,而是求助於技術交互手冊。

第一次與專家的相遇,讓賈祥玉嘗到了「甜頭」,他和戰友們的自主維修能力大為提高。

類似的「化學反應」還延伸到演訓場。

在「火力-2016·山丹C」跨區機動演習中,該旅首次從渤海之濱轉戰西北戈壁。他們根據以往的演習經驗,快速構建了嚴密的防空網。但藍方出其不意,屢屢重創該旅。

演習中,一位防空兵指揮學院的專家鑽進賈祥玉所在的雷達方艙,一路觀察、記錄和測算,對該旅作戰行動進行了深入分析。

在復盤會上,這位專家直言不諱地指出,該旅雖掌握了大量的敵我數據,但沒能轉化為有效的戰術戰法。

聞聽此言,該旅立即集合幹部骨幹,召開作戰會議。賈祥玉作為雷達班代,也參加了這次作戰會,見證了基層作戰數據與專家的前沿理論之間的碰撞。

在專家的指導下,該旅通過前期採集的敵我數據,分析藍方進攻規律,推演我方各種作戰方案的利弊得失。

經過對作戰數據的深度挖掘,該旅推導出最優戰術方案。在隨後的對抗中,他們轉敗為勝。

對作戰數據建設的探索還在持續。

在近期組織的「首長機關主戰裝備集訓」中,該旅重點培養機關幹部對各種作戰數據學、研、用的能力。

在雷達操作課上,授課人賈祥玉與參謀長張峰的一場辯論,竟然催生出了一套雷達組網新方式。旅機關立即將這套雷達組網方式提請專家論證其可行性。與訓練基地的聯訓開始后,這套雷達組網方式還將進行實測。

如今,加強與訓練基地、院校和廠方專家的合作,已經成為全旅官兵的共識。雖然基層作戰數據建設依然任重道遠,但一個基層戰士竟能與各方專家產生如此順暢的聯繫,這讓賈祥玉感到,基層作戰數據建設的質變正在悄然發生。

看不見的「槍林彈雨」

實施電磁干擾的命令傳來,上等兵戰炳瑞沖向戰位。作為駐豫某基地專業電子「藍軍」大隊的裝備操作手,他和散佈於戰場各個點位的戰友們一起,啟動電子對抗體系裝備,對紅方施放強電磁干擾。

「紅軍」的指揮通信網路、預警雷達網和火力制導網受到了全面的電磁干擾和壓制。藍方戰機隨即劃破天空的靜謐,在紅方毫無還手之力的情況下,進行了多輪攻擊。

如果電磁信號是可見的,戈壁上空除了槍林彈雨,也一定布滿了電磁「火花」。基地訓練中心工程師吳桐就是採集這些「火花」的人。演習伊始,紅藍雙方各型電子裝備一開機,海量的參數、指標就如浪潮般,從各個點位向他湧來。

電子藍軍如何對目標進行搜索、跟蹤、捕捉、干擾,紅方裝備受到干擾后又如何移頻、跳頻等,這些電子對抗作戰中的攻防動作都轉化為一行行數據,在吳桐眼前的電子屏幕上不停滾動。

這些數據來源複雜、數量巨大、關係交疊,而他的工作之一就是對這些數據進行初步收集整理。

「其實,我的工作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吳桐解釋說,對作戰數據的分析和應用才是真正的考驗。

據該基地訓練中心數據實驗室負責人葛啟東介紹,工程師們會採用分類、聚類、關聯、預測等方法,對數據進行深度挖掘,開展最佳干擾樣式分析、決策習慣分析、數據關聯分析等。

「我們綜合所有數據,形成一份完整的報告反饋給參訓單位,用於指導部隊科學組訓。」葛啟東說,他們還依託訓練中心信息作戰實驗室的模擬推演平台,推動戰術戰法創新。

每次對抗演習結束,吳桐就與訓練中心其他工程師一起,將分析處理后的作戰數據輸入模擬推演平台。作戰數據在這個「虛擬戰場」上生成一個個數據模塊,這些數據模塊根據各種作戰想定被組合起來,最終得到千變萬化的模擬對抗結果。

複雜電磁環境下的仗要怎麼打,混編配置、組織協同如何開展,戰法訓法怎樣創新等重難點問題,在模擬推演平台上一目了然。

葛啟東總結說:「在虛擬『靶場』磨礪打贏真功,正逐步成為電磁對抗領域的新常態。」

能力怎麼樣數據說了算

———空軍航空兵某團飛行員能力評估由定性向定量轉變

■陳名琳劉剛

如果沒有「達標訓練大數據監控平台」,飛行員林占偉也許就沒有機會參加空軍突防突擊競賽,「金飛鏢」也就只能是遙遠的夢想。

林占偉所屬的北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團,常年擔負戰備任務。以前,飛行員能力評估主要通過籠統的定性分析,存在人情分、「水分」大等弊端,難以精確反映飛行員的真實水平。

一次,團隊受領赴西北某地參加重大演習的任務,並明確要求他們儘快上報能力最強的飛行員名單。

在挑兵選將時,團領導發現,由於平時缺乏可靠的數據支撐,每名飛行員的能力評價都大同小異,一時左右為難。無奈之下,他們只得通過抓鬮決定人選。

此事雖然過去了好幾年,但全團至今警醒:「平時不能精準評估飛行員的能力現狀,戰時怎能打勝仗!」

為有效解決定性評估的弊端,該團成立專題攻關小組。他們經過3個多月的集智攻關,成功研製出「達標訓練大數據監控平台」。

據該團團長楊紹波介紹,該平台設置了起降、突防、突擊等6項能力指標,每項能力指標下設相應的數據分析評估欄。只要把飛行員訓練或遂行任務的相關數據,輸入相應能力分析評估欄內,轉瞬間系統就會自動顯示評估分值,並自動生成幾何圖形狀的能力評估模型。

精準高效的能力分析評估,為提高部隊戰鬥力提供了有力信息支撐。

去年6月上旬,團隊根據上級要求,挑選上報參加空軍突防突擊競賽考核飛行員名單。這一次,團領導把決定權交給了大數據平台。

7月下旬,該團通過大數據平台選出的幾名飛行員,在突防突擊競賽考核中協同作戰,一舉奪得強擊機團體總評第一名。

一路走來,感謝有您!

感覺不錯請點贊,轉載請註明出處!

本期編審:楊清剛

責任編輯:張志偉、向雄、胡耀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