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古人從不泡茶喝 他們的喝茶方式實在特別

話說這上古時期,神農氏嘗百草時就順道嘗過了茶。

好奇的他發現,這種綠色的小葉片其實是一味良藥,

有清熱解毒、提神、醒腦之功效。

於是他把這記錄在《神農本草》中:「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這裡的荼,就是茶。

為何這麼說呢?《衡州圖經》有云:「荼陵者,所謂山谷生茶茗也。」

這裡的荼陵,就是今天湖南的茶陵,此地以產茶聞名。

在神農氏的帶領下,先秦時代的人民將茶葉直接放進嘴裡嚼,以此解除一天之疲乏。

這是飲茶的第一形態。

到了春秋時期,人們從將枝條和芽葉從茶樹上摘下,並放在水中燒煮。

煮沸后,將茶湯一飲而盡。

這種飲茶的方法,稱為「粥茶法」

楊華在《膳夫經手錄》中寫道:「晉宋以降,吳人采其葉煮,是為茗粥。」

所謂粥茶法,就是把茶葉和煮菜葉一樣煮成菜湯。

這種茶葉「菜湯」味道苦澀,由此被稱為「苦荼。」

到了西漢時期,人民生活有點好起來了。

苦茶那麼苦,人家喝不慣了,

於是,就琢磨著怎麼改良一下飲茶方式。

他們在煮茶時,添加了「蔥、姜、棗、橘皮、茱萸、薄荷」等同煮,

依靠這些佐料和刺激性調味品的氣味,來掩蓋茶葉自身的苦澀,

但是究其本質,依然不過是加了調味料的菜湯罷了。

這種飲茶方式,和如今的擂茶頗為相似。

到了晉代時,人們不再煮完整的茶葉了,而是將其碾成粉末。

晉代的品茶大神杜育,就在《荈賦》中寫下了美輪美奐的句子:

「惟茲初成,沫成華浮,煥如積雪,曄若春敷。」

這篇賦是極好的,

也是茶葉史上第一篇完整地記載,茶葉從種植到品飲的全過程的作品。

文中講從環境、種植、生長以及到採摘時節,

還有勞動場景到烹茶、選水及茶具的選擇和飲茶的效用等。

從這個時期起,飲茶之風逐漸進入了上流社會。

孫皓、桓溫、左思、劉琨等,都留下了和飲茶有關的軼事。

到了唐代時,以茶葉粉末煮茶的風俗早已流傳開了。

這種飲茶之法,被稱為「末茶法」

從此,飲茶告別了「粥茶法」的年代。

而「末茶法」又一路東渡扶桑,

到了日本后,被奉為至寶並一路發揚光大,稱為「抹茶」。

沒錯,你吃的抹茶冰淇淋、抹茶布丁都是這麼來的。

唐代的茶聖陸羽在《茶經》中有云:

「末之上者,其屑如細米。」

又說:「碧粉縹塵非末也」。

可見此時的茶末雖然已經很細,但還沒到細碎如粉的狀態。

他還在《茶經》提到一種流傳甚廣的「煎茶法」

即先在「風爐」上的茶釜中煮水,

待水微沸之後,將碾好的茶末投入釜心之中,

隨即用特製的竹筴攪動,等到茶沫滿溢之後,

將茶汁酌入茶碗中飲用。

煎茶的過程中,還需依照個人口感加鹽調味。

使用這種煎茶法,飲茶時以舀出的第一碗茶湯為最好,稱為「雋永」,

以後依次遞減,到第四五碗以後,如果不特別口渴,就不值得喝了。

煎茶法所用的「風爐」,是陸羽親自設計的一種茶具。

其狀如古鼎,有三足兩耳,多為銅或鐵鑄造。

爐內為泥壁,爐腹有三具窗口,用以通風,是以稱為「風爐」。

窗孔上分別鑄有「伊公」、「羹陸氏茶」字樣,

只因「伊公」伊尹是公認的烹飪始祖,開發出用鼎做飯的方法,

而陸羽則認為在懂得生活方面,自己與他並駕齊驅。

唐朝時,人們還將茶葉製成茶餅。

茶餅的製作方法相當複雜,

分為「采」、「蒸」、「搗」、「拍」、「焙」、「穿」、「封」七道工序。

需要在春季的晴天清晨,趁太陽還沒升起,露水未乾之時,

「采」下茶葉,放進專用的甑釜中「蒸」煮,

隨後,將蒸后的茶葉用杵臼「搗」碎,

再把它「拍」製成團餅「焙」干,最後將茶餅「穿」起,「封」存。

唐朝拍制茶餅,必須使用相應的模具,稱為「規承」。

這其中,「規」為鐵制,形狀為圓型或方型

「承」也稱「台」,一般用石頭做成。

到了唐代後期,一種更加新穎的飲茶方法被發明了出來.

此法將茶末置於茶盞之中,另在茶瓶之中煮水,

待水煮沸后,再持茶瓶注入茶盞中沖點,

由此,被稱為「點茶法」

此法最早見載於晚唐蘇廙的茶書《十六湯品》。

所謂《十六湯品》,是將茶的煮法分解為十六種,

將煮水的沸滾程度分為三種,注水的緩急又分為三種,

茶器種類的不同再分為五種,連煮水用的薪炭燃料也可分為五種,

由是共計十六湯品,且都是點茶之法。

點茶法格外重視點湯的技法,強調注水時水流的通暢,

水量的適度,落水點的精準。

在點茶的過程中,還要用特定的工具不停地擊拂,

以求生成濃郁而懸浮的泡沫,

如細膩的積雪般覆蓋在茶麵上,經久不散

頗有點卡布奇諾的調調……

要做到高顏值的茶湯,就需要更細的茶末。

在蘇東坡的筆下,細碎的茶末被稱為「飛雪輕」、「瑟瑟塵」。

細膩的茶末製成的茶餅,被稱為「茶團」,

其中最出名的,是福建建安鳳凰山所產的「北苑茶」。

由北苑茶製成的茶團,分為「龍團」和「鳳團」,

供北宋皇家和高級官員享用。

宋徽宗時,著名茶師鄭可聞以茶葉「銀絲冰芽」製成的「龍團勝雪」,

只取新茶當中的一縷,再以清泉水洗滌,

使其閃耀著光芒,根根如銀絲一般。

這種茶餅,每一團都要賣到四萬錢之多,摺合到現今約一萬兩千元。

嗯,一團「龍團勝雪」,就抵得上一個LV包包。

仁宗時,蔡襄所製作的「小龍團」,一斤就價值黃金二兩,摺合現今約六千元。

關於點茶法的講究,那是一本書都寫不完的。

誰讓宋代的文人社會,個個都愛附庸風雅呢……

這裡王老師就揀兩個說說:

我們知道的大藝術家宋徽宗趙佶,

就是那個一手締造出「瘦金體」和「靖康之恥」的皇帝,

也是個飲茶的宗師。

他在《大觀茶論》中提出「香、甘、重、滑」四字,

以個人喜好作為全國的飲茶標準。

他認為茶色務求「以純白為上真」,並認為「壓膏不盡,則色青暗」。

也就是說,他要求茶葉要在茶碾中研磨一整天,

直到糊狀物均勻而細膩為止,

如此一來,茶本身的汁液被盡數壓榨出了,

茶葉中的苦味也幾乎蕩然無存。

此外,在製作茶團中,還要添加澱粉和香料,

更高檔些的,甚至還要加入龍涎香。

這種甘甜香濃的乳狀茶湯,和如今我們喝的茶著實大相徑庭。

點茶的過程,更加瑣細而嚴苛。

備好茶末,燒好熱水之後,先要以小火預熱茶盞,

以避免注入的開水在冷茶盞中變涼。

再用一種叫「茶則」的長柄小勺,

從茶罐中舀出一錢七分茶末,傾倒入茶盞。

先加入一些水,調勻茶末,稱為「調膏」。

怎麼說呢,大概就跟攪合黑芝麻糊差不多的感受……

然後再用茶瓶向內注水,水溫務必要適中,

因為偏涼的話,茶末會浮起,偏熱的話,茶末又會下沉。

注水的同時,還需用「茶筅」擊拂。

「茶筅」是一種竹制茶具,外形和打蛋器有異曲同工之妙。

擊拂的動作也大有講究,要漸進式發力,

以手腕的力道旋轉茶筅,來回打擊拂動,

在宋徽宗《大觀茶論》中是這麼說的:

「勢不砍猛,先須攪動茶膏,

漸加周拂,手輕筅重,

指繞腕旋,上下透徹,如酵櫱之起面。」

你們感受一下……

北宋時,點茶法發展到了「鬥茶」。

鬥茶,又名斗茗、茗戰。始於唐,盛於宋,是古代風雅人士的一種雅玩。

具體就是兩人互相點茶,比拼點茶之技的優劣。

鬥茶的比拼,也大有學問:

只有當茶末極細,調膏極勻,火候適中,水溫精確,

水與茶末的比例恰到好處,預熱時時機拿捏到位,

沖點時水流緊湊不斷,擊拂時動作嫻熟連貫,

最終點出的茶才能呈現完美的懸浮膠著狀態。

形成的湯花勻細,就可以緊咬盞沿久聚不散,

這種最佳效果,名曰「咬盞」。

反之,若是湯花泛起卻不能咬盞的話,就會很快散開,

湯與盞相接的地方,就會露出茶色的水線,稱為「水痕」。

最終比拼的勝負手,就是看水痕出現得早晚。

水痕越晚出現者為勝方。

此中任何一步沒有做到位,就很有可能在「鬥茶」中敗下陣來。

到了明朝時,明太祖朱元璋提倡節儉,否定了奢靡的「點茶法」。

他親自下詔,令「罷造龍團,惟芽茶以進。」

所謂芽茶,就是指我們現在所用的散茶葉。

從此,飲茶進入到了「散茶法」時期,並延續至今。

直接在壺或盞中沏泡散茶,就成了飲茶的主流形態,

也便是我們常說的「泡茶」

從此以後,飲茶方式發生了重大變革,

人們對茶的利用簡單而方便了。

飲茶方式簡約化了,人們只好轉而追求茶葉自身的高檔程度了。

這些關於茶的歷史,都是王老師用上好西湖龍井換來的。

想想都是淚啊~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