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重組唐山恆通巨虧56億!中冶集團兩任黨委書記、原總經理等6人被開除黨籍!

國資委黨委、中央紀委駐國資委紀檢組3月22日召開案件通報會,對近期查處的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國有資產重大損失案件進行了通報。

經查,2007年,中冶集團原董事長、黨委書記楊長恆,原黨委書記、副董事長王為民,原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沈鶴庭,原副總經理黃丹,原總會計師李世鈺,發展改革部原部長李鵬程等人,嚴重違反工作紀律,在中冶集團併購唐山恆通集團公司過程中,違規決策和操作,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經中央紀委駐國資委紀檢組研究,國資委黨委決定:給予楊長恆、王為民、沈鶴庭、李世鈺、李鵬程開除黨籍處分,並由有關中央企業按程序給予相應行政處理。黃丹開除黨籍和公職移送司法機關處理。參與董事會決策的其他董事吳鳳山、韓長林、蔣龍生、文克勤、范英俊、林錦珍,未履行、未正確履行工作職責,違反工作紀律,給予黨內警告處分。

中冶集團草率收購釀惡果,恆通四年巨虧56億

自中冶集團2007年9月重組唐山恆通公司成立中冶恆通后截至2009年,中冶恆通虧損達46億元;其中,中冶恆通2009年凈利潤約-10億元。中冶恆通的虧損並未止步於46億元。中冶恆通2010年度虧損額再度超過10億元。其中,凈資產佔總資產的比重不到5%,總負債超過120億元。

中冶恆通位於河北唐山市海港開發區、佔地2784畝、員工4000多人、總資產約140億元。其最初是中冶集團與唐山恆通合資所建,股權易手后目前是中冶集團的全資子公司。當時中冶集團的目的之一是為上市增加資產規模。但未料此後中冶恆通反成為上市的包袱,中間經由港中旅短期託管又退出。這是中鋼集團在鋼鐵業敗走麥城之後又一起央企因投資管理不善導致巨虧的案例。

中冶恆通從被中冶集團收購到全面停產,前後不到四年時間。中冶恆通原名唐山恆通,為民營鋼貿商梁士臣所創立。2007年6月5日,中冶集團與唐山恆通簽訂協議,雙方共同組建薄板及塗層技術研發和中試基地,以及相關冶金裝備研發和製造基地。

2007年9月,中冶恆通正式成立,註冊資本16億元,中冶集團現金出資10.72億元,持股67%;唐山恆通實物出資5.12億元,占股32%;自然人梁士臣現金出資0.16億元,占股1%。

據一位中冶京唐項目管理人士稱,促成此次重組的關鍵人物有時任中冶集團董事長楊長恆、副總經理黃丹、首鋼項目總經理張哲英、唐山恆通董事長梁士臣等。其中,首鋼項目總經理張哲英成為中冶恆通第一任總經理。

中冶集團方面表示,當時是以承債方式重組成立中冶恆通。上述中冶京唐項目管理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冶收購唐山恆通有兩個意圖,一是藉助工程建設向生產轉型,二是為集團整體上市擴大資產總額。中冶原計劃通過增資擴股方式獲得恆通旗下機械業務51%股權,后經梁士臣遊說,合作擴大至冷軋基地建設,並計劃將其打包上市。

由於審計工作不到位,2009年中冶集團籌備將中冶恆通打包上市時,一系列此前未被發現的問題浮出水面。

中冶恆通的土地權屬存在法律瑕疵,是導致中冶恆通最終未能打包上市的主要原因。另外,中冶恆通的生產線及設備也不合格。儘管中冶恆通早已資不抵債,但中冶仍不斷追加投資,截至2009年6月,中冶恆通的總資產已由2007年底的70億元擴大至139億元。「追加的投資幾乎全部來自中冶集團,並且沒有按照股權比例出資。」

中冶收購后,中冶恆通邁向了更深的虧損泥潭。審計數據顯示,2008年中冶恆通凈虧損約5.7億元,2009年凈虧損額擴大一倍至12億元。

由於資產瑕疵及連續虧損,中冶集團未能將中冶恆通納入上市公司,並在招股書中承諾,中冶上市后的24個月內,即在2011年9月24日之前,擬通過轉讓所持該公司股權等方式予以處置。

四年換四任領導

中冶集團方面將中冶恆通持續虧損歸咎為「生產線和生產設備改造未完成、債務負擔過重、財務成本過高、原材料價格上漲過快、金融危機衝擊」等原因。深層次的原因在於中冶恆通「非同一般的管理混亂、盲目投資」。因為中冶恆通作為一家鋼材深加工企業,成本傳導能力比一般鋼鐵生產企業強,因此上游鐵礦石漲價給中冶恆通帶來的影響並不是最大的。

「小亂不治、大亂隨至、內亂不斷、外亂日盛」。一位中冶恆通的下遊客戶一語道破箇中原因。

四年間,中冶恆通的管理層接連換了四任,首任總經理是張哲英,第二任是外部招聘的韓繼征,第三任是港中旅派出的張震,第四任為韓繼征。導致中冶恆通發展規劃缺乏連續性。「每一任的管理風格都不一樣,導致改來改去,越改越混亂。」知情人士稱。

例如,中冶集團派駐中冶恆通的首任總經理張哲英在其任期內大力精簡部門,10個月後,由於中冶恆通業績不但不見好轉,反而虧損加大,中冶集團從唐鋼外聘韓繼征接任張哲英。韓到任后,以「引進唐鋼模式」為由,重新增加近十個部門,並大量引入中層管理人士,「科長以上級別就佔一個部門總人數的一半」。

然而,無論是哪一任領導者,都沒能夠對中冶恆通的弊端進行根本改善。

「幫派林立」是中冶恆通給其上下遊客戶留下的深刻印象。中冶恆通的一位經銷商對本報記者表示,中冶恆通同一批產品有兩個甚至三、四個銷售團隊,互相壓價時有發生,不但降低了企業成本,還增加了銷售費用。

中冶恆通的實際生產還與客戶需要嚴重脫節,大量非計劃生產造成原料、資金、人力浪費。2009年,在現有庫存居高不下、下游需求萎縮之時,中冶恆通仍計劃投資70億元在河北樂亭建立一個500萬噸精品板材項目,該項目後來由於資金不到位夭折。

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中冶恆通依然將大量工程外包給關聯公司,這些工程後來大多撂荒。2008年至2010年間,中冶恆通開始大量投入固定資產擴大產能至500萬噸,但實際產量與配套產能相差甚遠。據本報記者獲得數據,2009年和2010年,中冶恆通的實際產量分別為113萬噸、100萬噸。

由於盤根錯節的關聯交易,中冶恆通內部改革經常不了了之。例如,2008年3月,中冶恆通為拓展東北市場並創新鋼材銷售模式,與遼寧鋼材貿易公司萬雄集團簽訂產品分銷合同,但這一合同打破了中冶恆通原有依靠產品營銷獲取灰色收入的利益格局,導致執行艱難。2010年8月,中冶恆通藉助被另一家央企港中旅託管的機會,單方面廢除與萬雄集團的合同,導致萬雄起訴中冶恆通。

這場官司也直接導致了中冶恆通停產。萬雄集團起訴中冶恆通后,瀋陽中院凍結了中冶恆通3056萬現金流,致使中冶恆通資金徹底斷裂,2010年底被迫全面停產。

誰來承擔虧損苦果?

停產半年多的一個直接後果是,中冶恆通4000多名職工被告知「公司無法恢復生產,解除勞動關係」,而中冶集團還在為兌現上市承諾甩手中冶恆通資產而發愁。

為了能在承諾期限內順利處置中冶恆通資產,2010年8月,在國資委的支持下,中冶集團與河北國豐鋼鐵大股東港中旅集團達成資產託管協議,約定由港中旅集團對中冶恆通進行託管。但三個月後,港中旅宣布退出託管。

知情人士告訴本報記者,港中旅集團是抱著「完善國豐鋼鐵熱軋產業鏈條」的目的來託管中冶恆通,並計劃分期投資40億元,其中,第一期投資15億元。但港中旅提出的重組條件是全資控股,並且辭退所有中層以上領導及部分員工。

雖然中冶集團隨後儘力滿足了港中旅提出的要求,但港中旅任命的管理層進入中冶恆通后,發現中冶恆通「債務龐雜,資產不符合法律程序,生產設備安排不合理」,果斷選擇退出。

儘管港中旅方面對本報記者表示,在短暫的託管中,港中旅方面沒有任何損失。但據本報記者調查了解,中冶恆通為國豐鋼鐵的下游核心客戶,國豐鋼鐵主要為中冶恆通提供加工鍍鋅板所需的卷板,2009年,中冶恆通是國豐鋼鐵第一大下游協議客戶,交易額超過10億元。

港中旅退出后,2011年,中冶集團開始與河北鋼鐵集團洽談重組中冶恆通,並在內部提出,「在抓緊完善中冶恆通資產手續的基礎上,強力推進該企業與河北鋼鐵集團的聯合重組」。但河北鋼鐵集團方面目前尚未決定是否重組中冶恆通。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