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強拆的消息鋪天蓋地 養殖強拆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原標題:強拆的消息鋪天蓋地 養殖強拆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最近媒體和社交媒體上強拆的消息鋪天蓋地,充斥了各大網站、朋友圈和微信群,討論很激烈,雖然觀點不盡相同,但總體來說,大部分人是既憤怒又無奈。環保拆遷是國策,既然是國策,一般的民意就很難改變,最多只能是有一定的影響。對於國家和政府來說,養殖場的環保拆遷是任務和工作,而對養殖場來說,拆掉的可能就是一家人的希望和生計了。也許我們改變不了什麼,但還是應該大聲說出自己的觀點,因為,這是我們真實的想法,也是我們的權力。下面,我們來探討一下環保強拆後面的本質是什麼?
一、究竟該不該拆?
1、合理的拆遷是治理的需要
養殖業的污染很嚴重,這是事實,只是過去很少有人提及。據說,一頭成年牛排放的廢氣和一台轎車的污染大致相等;一頭豬一年約產生2噸的糞尿。我不知道這些數據是否準確,但的確,過去在沒有大力治理之前,很多豬場周邊,有很嚴重的污染,夏天,讓鄰居們無法忍受。
不過,以前這都不算事。在,過去凡是和「三農」有關的,基本上會執行的標準會低一些,執法會松一點。因為,「農」總是和「弱者」所聯繫。也正因為這個原因,關於農民的執法,大家都不想干:容易被罵是以強凌弱,又沒有什麼好處。但今天不同了,關於養殖污染治理的法規、文件、治理細則相繼出台,從上往下壓,成了政治任務。那麼,各級執法部門和責任單位就不得不來硬的了,否則便是不作為,要受到懲處。
2、管理者有淘汰散小養殖形態的主觀意願
散小養殖形態不好管理,污染分散,這僅僅是環保因素。其實,很多的企業環保都有問題,但地方政府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為什麼?因為可以帶GDP和稅收,至少從地方政府的層面是有好處的,而散小則帶不來這些。一個只帶來麻煩,又不能給地方財政創收的產業,很多管理者在主觀上就是不歡迎的。所以,隨著國家政策層面的加壓,地方管理者的這種主觀意願就成為強拆的動力。

3、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
除了一些土地資源緊張,環保壓力巨大的經濟發達地區(如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不太歡迎養殖業外,很多地方其實還是在大力推動養殖業發展的。如東北三省、內蒙、新疆、雲南、貴州、四川、河南(部分地區)等地,只是,他們更歡迎集約化的、環保型的、能夠帶動當地養殖業健康發展的,能夠帶動當地農民致富的。尤其是大企業如溫氏、中糧肉食、正邦養殖、天邦漢世偉,反而在這一輪產業升級中抓住了機會,迅速地擴大了產能。簡單的說,這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事實上,被拆遷掉的產能遠不如大企業新增的產能多,這說明了什麼?
二、環保強拆為何引起公憤?
我們不得不承認,很多地方的強拆已經引起了大家(主要是行業內)的公憤。尤其是那些網路上廣為流傳的視頻中,帶著頭盔、揮舞著大棒、伴著挖掘機轟隆隆的聲響、動物被殘忍處死、雞飛豬叫的場景,刺激了大家的感官,也引起了從業者的嚴重不滿。
那麼,強拆為何會引起公憤?
1、拆遷中的暴力行為
過去,房屋拆遷早已成為詬病,深陷輿論漩渦。如今涉及環保的養殖拆遷重新點燃了群眾的不滿,而社交媒體中大量傳播的視頻,讓大家感覺到暴力拆遷彷彿是一種普遍現象。
2、翻書翻的比臉快
前幾年搞養殖還被地方政府鼓勵,建養殖場政府還給各種補貼,彷彿就在一轉眼,昨天的風光就成了今天的棄兒,這種冰火兩重天的感受,讓人一時轉不過彎來。
3、沒有給適當的緩衝時間
現在雞鴨魚都不怎麼賺錢,甚至進入深度虧損,催命似的拆遷令又養殖場雪上加霜。實際上,養豬業也經歷了幾年的深虧,好不容易盼來了高價,現在因為拆遷,眼睜睜的看著能夠賺錢誰都想挺一下,看能否通融一下,再養一段時間。現在看來,幾乎是不可能的。
另外,很多的養殖場裡面存欄很多。豬的生長周期長達5個月,而蛋雞的養殖周期更長。它們不像肉雞肉鴨,一批清欄,下一批不養了,損失不大。不給適當的緩衝時間,讓人覺得不近人情。
4、一刀切的做法
雖然拆遷有法可依,但卻不近人情。環保治理的目的是消除污染,但卻不給人家消除污染的機會。有些養殖場硬體投入巨大,基礎條件很好,只是環保暫時沒有達標。如果給點時間、給點指導、給點支持,則很容易實現產業升級。很可惜,我們沒有看到這樣的寬容,而是採取一刀切,造成大量的社會資源和財產浪費,真是「崽賣爺田心不疼」。
別說很多養殖戶的環保不達標,就是當年由政府主導的養殖小區,又有環保設施嗎?環保排放達標嗎?
三、環保強拆背後的解讀
1、合法但不合理
養殖業環境污染非一日之功,那麼治理就不應當是一時之間的事情。20年甚至更長時間帶來的問題,想用2-3年就徹底解決,這是大躍進的思維。這種思維本身就不是以人為本,雖然可能合法,但絕不合理。管理者在養殖場投資前不制止、經營中不警告、拆遷前不寬延(時間遠遠不夠),然後一個「限時」不拆就動用暴力,是在是令人氣憤!將心比心,如果是你的父母兄弟,你能下得了手嗎?
2、是對弱者的碾壓
我認真看了一下關於廣東省的一組數據:廣東省共清理豬場2.5萬個,涉及315萬頭豬。很多人都看到了這組數字,卻未必深究下去:315萬÷2.5萬個=每個豬場126頭,什麼概念?絕大部分都是散戶或小豬場。
大規模養豬場有環保意識,跟相關機構關係密切,最早得到消息,能獲得較長的整改時間。除非沒有改造價值的場子,大部分都進行了改造,而且,改造還能獲得大量的補貼,甚至不用花一分錢就可以實現環保達標。而散戶和小養殖場,很多得到消息后,不知道從何處下手,只能眼睜睜的被拆。事實上,並非不能解決。浙江龍游也是傳統養殖大縣,但龍游的豬場就得到了相對合理的解決,乃至成為養殖環境治理示範地區。在那裡,我們研究了很多成熟高效的環保治理方案、經驗和設備。
有人說,你可以遷走啊,異地養豬。大家想一想,這些小規模養殖者資本積累少,政府人脈少,獲得土地困難,遷往異地談何容易?

四、對有關單位的建議
1、僅對在禁養區內已產生嚴重污染的養殖場進行立即拆除;
2、禁養區內環保達標的養殖場可以給相應的外遷時間;
3、鼓勵非禁養區內的養殖場成立合作社,以合作社為組織建設養殖聚落;
4、為中小養殖場提供科學、經濟的環保治理方案;
5、為中小養殖場一視同仁的提供環保治理補貼
6、劃定養殖用地供中小養殖場遷建;
7、給予2-3年的緩衝期,屆時仍不符合要求的予以拆除。
畢竟,很多中小養殖者是社會的弱者,弱者永遠是應當照顧的對象,這是社會管理和和諧的基礎,養殖業也不例外。我們希望看到的是在國家嚴肅執法下的人性化,是基於引導和科學管理的產業升級,是基於解決、基於提升,而不是簡單的「消滅」。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