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今日印度經濟實力究竟如何,會有一天超越中國嗎?

最近一個多月,印度以一個極端分裂的形象出現在各類自媒體的版面。在許多把印度視為與一樣的「文明古國」的「人口大國」人眼中,它是一個正在崛起的龐然大物,「的今天就是印度的明天」。

而屢次見諸報端的「強姦大國」「種姓制度」「火車掛人」等報道則讓另一些人覺得,實在不該過於謹慎,面對印軍非法入侵,一旦憤然開火,必能像1962年自衛反擊戰一樣,如大水崩沙摧枯拉朽,一路如入無人之境。

印度到底是像很多國人眼中的落後國度,還是西方人眼中的冉冉新星?這個人口世界世界第二的龐然大物是迅速騰飛的大象,還是很多人眼裡一踹就倒的泥塑巨人?

印度

已非吳下阿蒙

很少叫囂應馬上開火的人少有功夫去認真思考印度國防部長那句「今日印度已不是1962年的印度」的真正含義。不少人喜歡把中印關係描繪為「龍象之爭」,龍早已騰飛,但大象其實也正在起舞。

1.

經濟增速世界領先<<<

全球自07年底爆發次貸危機經濟滑坡以來,復甦一直緩慢,而與印度的GDP增長率遠高於美歐的增長率。而印度的經濟增速,雖然在去年第三季度後有所回落,但從趨勢上來看,自2015年起已經追上。

2.

外資加速流入印度<<<

據世界銀行數據,近年印度的外商直接投資凈流入已展現出迅速增長的勢頭。近年來的稅改將解決過去令外商十分頭痛的錯綜複雜的稅制,更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提升外資投資印度的熱情。

3.

基礎設施建設快速發展<<<

莫迪政府上台後大力加大基礎建設支出,主要投入到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機場港口、光纖網路等領域。印度財政支出中基礎設施投資項目佔比大幅提升。印度2016年財政支出預算中,基建支出佔比將提升至 39.64%。落後的基礎設施一直是印度發展路上的絆腳石,如果清掃了這個障礙,將能創造一個人人渴望的投資環境。

4.

推動製造業全面崛起<<<

印度產業結構以第三產業為主,工業較為落後。但在全球製造業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印度受益於勞動力供給充分,工資低廉等條件,具有成本優勢。

聯合國《2017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報告認為,今年世界經濟仍將保持低速增長,預測增速為2.7%。對美國的經濟增長預測為1.9%,歐洲為1.8%,為6.5%,而對印度經濟增速的預測為7.7%,而且,印度這個經濟增速,大概率能維持多年,甚至加速。

飛速增長

內外因素雙重作用

當前印度經濟表現「靚麗」,既有銳意改革的內部因素影響,也有國際經濟環境的外部作用。

一、政府積極推進改革、努力改善營商環境。印政府撤銷計劃委員會,成立更為靈活的「國家轉型委員會」,吸收各邦首席部長加入,加強中央與地方政府溝通,調動地方積極性,利於改革推行。加大對外開放力度,放寬對國防、鐵路、零售、保險、建築、傳媒、民航、種植業等領域外國直接投資限制。印政府積極推動商品和服務稅法案,統一全國稅制,改善目前各自為政的局面。總理莫迪還借出訪大力推介「印度製造」,吸引對印投資。

二、國際油價低迷使印度經濟從中受益。與俄羅斯、巴西等國家不同,印度為石油進口大國,國內七成以上原油依賴進口。隨著國際油價走低,印度進口支出減少,經常項目赤字縮小。但這是一種一次性的獲益,它給經濟增長帶來的好處難以長久。

超過?

玩弄數字的「GDP」戲法

雖然近年印度發展迅速,但短期內實在難以追平三十多年領先積累的發展成果。去年,印度報道第四季度GDP增長率為7%,這讓西方媒體為找到了下一個世界經濟引擎而彈冠相慶。從數字上看印度的增長率超過了,但這與其說是印度經濟增長領跑全球,不如說是一場玩弄數字的GDP戲法。

GDP對應的是一國或者地區所有有效經濟活動的總和,統計起來難免有錯漏,一點統計誤差就會被放大。2015年初,印度政府曾直接調整統計方法,將2014財年的增長率從4.7%上調至6.9%。印度GDP總量只相當於1/5,按總量沒法跟相提並論,只有在增長率上還能想點辦法——只要加點小調整,把6%調整成7%,就能說經濟增長率超過,宣稱在世界主要經濟體里增速最高,前景一片大好!

和印度,自1980年以來的實際GDP增長歷史

的國內生產總值為11.4萬億美元(2016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為2.25萬億美元(2016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這兩個經濟體完全沒有可比性。經濟是印度的5倍還多,按人均來算,的富裕程度也是印度的5倍。

如果印度的經濟增速為7.5%,那麼其人均經濟產出會增加129美元。相應地,如果經濟增速為6.3%,其人均經濟產出會增加520美元。按人均絕對價值計算,印度要想超過其經濟增速需要超過30%。我們假設印度的經濟能以7.5%的速率持續增長,以6.3%的速度持續增長,那麼從現在算起,印度需要127年的時間才能在人均經濟產出增長上開始超過。

印度

是下一個超級大國嗎?

在很多西方媒體眼裡,印度已然是下一個了。

優勢

與相比,印度確有一些發展優勢:一是印度有大量講英語的技術人才。印度科學技術人才庫位居世界前列,且薪酬明顯低於美國等發達國家,為印度信息技術服務行業的發展奠定優良基礎。二是印度經濟增長將受益於「人口紅利」。與社會的老齡化不同,印度人口構成較為年輕,約33%人口低於14歲,只有5%在65歲以上。印度的贍養比率逐年降低,有望從2005年的50%降至2020年的47%,進而降至2025年的44%。每年有大量勞動力進入市場,使印度發展從中受益。此外,與公司相比,印度的公司治理模式國際化水平高、資本回報率高,而且印度資本市場較透明,運作狀況良好。比較強大的銀行體系和資本市場也為印度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印度有1200萬凈人口加入勞動力大軍

制約

以此預言印度將成為下一個超級大國則為時過早。在經歷了數年高速增長后,印經濟發展面臨供給瓶頸,基礎設施落後,勞動法過於苛刻,稅收混亂等問題掣肘國內外投資。根據來自「經濟學人智庫」的數據,印度2012/2013-2015/2016年均固定資本形成率(投資率)僅為3.3%,明顯低於2003/2004-2011/2012財年的12.6%。

1.

民主制度or民粹主義?<<<

西方世界及其機構比起更加青睞於印度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印度追尋的是西方民主。然而印度選民缺乏經濟方面的教育,這就使得印度領導人易於推行民粹主義的經濟政策,進而擾亂了印度的自由化進程。國家利益常常讓位於某些利益集團的特殊利益,很多急需的改革因利益集團的反對而陷入停滯。民粹主義的氛圍下尤其盛行特殊利益。在過去20 年間,印度實行了多種政策以提供價格低廉的食品、免費的電力以及補貼貸款……它們給整個經濟造成了沉重的負擔。

2.

腐敗的官僚制度<<<

人們經常會強調印度的的制度機構,認為這是印度優於的原因。現實是,在過去的70年中,印度已經系統化地破壞了英國留下來的制度機構。今天印度的司法、立法和行政機構與過去比起來已經不具可比性了。由於印度的部落制度和集權主義的趨勢,這些機構已經變異了。中印兩國都飽受腐敗問題的困擾,但印度官僚主義的繁文縟節比更嚴重,對效率的削弱性更強。錯綜複雜的規章制度,嚴重的官僚主義,令人感覺如墜霧中。

3.

人口紅利or人口負擔?<<<

從人口年齡組成情況來看,印度看起來似乎處在了一個很有利的位置上。但是這卻可能會成為一個負擔,因為印度大部分年輕人不具備技能,無法參與進現代經濟。每年,印度有1200萬凈人口加入勞動力大軍,但是印度的失業率仍在增長。多數人缺乏產生財富的能力,這帶來的結果是犯罪率在上升。

4.

國內政治因素<<<

目前,印度亟需推進經濟改革,改善營商環境。但由於總理莫迪所在的印度人民黨在聯邦院不佔多數席位,最受投資者關注的商品和服務稅法案、土地徵用法修正案停滯不前,新近推出的《破產法》法案正接受議會委員會審查、前途未卜。為增加席位數,印度人民黨努力籌劃邦議會選舉,卻在2015年的德里和比哈爾邦議會選舉中接連失敗。短期內,印度人民黨難在聯邦院佔據多數席位,為改革蒙上陰影。

雖然目前「印度威脅論」過於危言聳聽,但我們也不能被鋪天蓋地矮化印度的消息洗腦。印度雖窮但不弱,它的地理位置,它的面積人口,它的大國雄心,決定了它的一舉一動必將對我們產生重要影響。如果我們一直用居高臨下的俯視態度看待印度,一定會失去了解我們這個並不友好的龐大鄰居的機會。

文章來源:《人民論壇》第2月下期 總第 510 期《印度經濟會超越嗎?》

參考文章:鳳凰國際《印度想超越幾乎不可能,兩經濟體沒有可比性!》;瞭望智庫《印度經濟增速超過?別搞笑了,庫叔教你識破GDP「詭計」》;《李光耀早就戳中了印度的要害》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