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說,為什麼社會越發展文章寫得越長?

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說,篇幅越來越長,其實是伴隨著文學越來越走向世俗化,以及造紙和印刷術不斷提高的歷史,而同步發展演變的。

在文字最初的年代,夏商周時期,刻畫在甲骨文和青銅銘文中的的文字大都是占卜內容。

最早的一部經典《易經》,內容也是龜甲蓍草之後留下的卜辭。這都屬於神學的內容,是最高高在上,與平民無關的內容。

春秋戰國,諸子百家。老子的《道德經》單篇的篇幅長度也就比甲骨卜辭長點,孔子的《論語》,語錄體的風格有時候甚至只有一兩句話而已(當然也有嗶嗶嗶說得停不下來的時候)他們面對的對象,是當時的統治者。

至於後來,莊子的汪洋恣肆,孟子的白話通俗,公孫龍的詭辯說理,荀子的理科生思維等等,篇幅都有了較大的提升,好像是個異類,其實是因為他們這類屬於論說文。這類文體,貫穿至今都是這樣,跟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的文學發展,是并行的。

唐詩以前,最流行的文學體裁是漢賦、駢文(楚辭傳統)以及四言、五言古詩(詩經傳統)

漢賦和駢文語句工整瑰麗,用詞佶屈聱牙,怎麼冷僻怎麼來,好像單純只是要體現作者的文采。那是因為當時社會實行察舉制(漢朝)和九品中正制(魏晉南北朝)士子的上升渠道,必須依賴自己的出身、才學和名聲。

而四言、五言古詩,可以說是唐詩的前身。中間曹丕帶頭出現了文人七言詩,一如李白偶爾也填詞一樣,是文學的承上啟下。因為他們,文學史發展演變才像一股涓涓細流,不至於有割裂之感。

以上所說的文體,包括唐詩,都是士大夫和文人的遊戲。但是,隨著文明的發展,城市的不斷興起,市民這一階層越來越成為人群中的大多數。

在那個被歷史大家陳寅恪教授定義為華夏民族之文化,曆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的宋朝,滿足市民需求變得越來越迫切。

於是,一種加入音樂屬性能夠唱出來的文體漸漸代唐詩興起,就是宋詞。

宋詞起初流行於瓦欄勾肆之間,宴飲中,逐漸取代了唐詩原來的位置(但詩並沒消失)。又經過周邦彥這樣的大晟詞人的加工規制,宋詞更加成熟,篇幅也超過唐詩,成為一種市民最喜聞樂見的內容形式。

元代,社會更加市民化。原來被唐詩鄙視的宋詞,又進一步被更世俗的的文體取代,就是元曲。宋詞進入高雅文體的行列,已經不那麼親民了。

一種不但有音樂性,而且還有故事性的新體裁——元曲,取代了宋詞的位置,在元以後的戲台上變得長盛不衰。元曲的篇幅也更長,一本折子戲,都遠遠超過以往最大的詞牌,而且它更有情節和畫面,語言更淺白,更加容易被市民大眾接受和喜愛。

明末清初,是小說爆發的時期。四大名著金瓶梅,幾乎都產生於這個時期(《紅樓夢》除外)

按照魯迅《小說史略》的說法,明清小說起源於先民神話、唐宋傳奇故事,相較於元曲,小說故事性更強,當然也可以上台演戲(看戲可以說古代市民生活娛樂的最重要組成部分了),還可以延伸出更多形式,適應各種場景,比如街談巷問,喝茶嘮嗑,也就更加適應市民甚至農民的需求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