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海報中的韓國選舉史

Confabulation 閑談

選舉海報是韓國選舉歷史中最重要的一種宣傳形式,也是候選人贏取選民支持的關鍵手段。海報上簡練而有力的宣傳語不僅代表著候選人的思想精華,更是一段韓國選舉史的縮影。

民主化之前

宣傳標語之間的鮮明對立

一、1956年第三代總統大選

申翼熙用「活不下去了,推翻吧」這樣簡短而堅定的語句,不僅體現了對李承晚政府的批判態度,還提供了新的視野,在當時國民中贏得了很大的人氣。而另一面,李承晚宣揚「推翻了也只會更糟糕」的口號,傳遞出民主黨並沒有優勢的信息。得益於選舉口號的明顯對比,當時的投票記錄高達選民人數的94%。

但是,原本會十分激烈的投票對決因申翼熙在遊說中猝死,最終以李承晚的勝利告終。支持申翼熙的選民通過無效票,間接地表達了對李承晚的反對。

二、1971年第七代總統大選

10年勢道,政治腐敗忍無可忍,推翻吧!」金大中把自己相對年輕這一點作為優勢展開競爭,並且向民眾承諾了大膽的政治改革。與朴正熙提出的「確保更光明、更安穩的明天」這一強調穩步發展的宣傳語形成明顯對立關係。

金大中為了使自己的政治形象更加明確,提出了廢除預備軍、設立勞資共同委員會等破格性的政策公約。與此同時,朴正熙候選人則提出了經濟政策和安保問題,從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這種局面足以使之前以壓倒性的支持率輕鬆當選的朴正熙坐立不安,成為各種政策承諾話題的焦點。

從以上的兩次事例中,可以看出民主化之前的宣傳語信息呈現出明確的對立性質:想要長期執政的執政黨候選人強調的是「穩定」,而野黨候選人則強調自己是「與執政黨不同的嶄新的改革勢力」。那麼,民主化以後的宣傳語轉達方式又是如何改變的呢?

民主化之後

各階層利益代表之間的競爭

三、1992年第十四代總統大選

第十四代韓國總統大選是金泳三、金大中以及現代集團會長鄭周永三人之間的競爭。金泳三的「創造新韓國!」、金大中候選人的「這次,真正改變吧!」、鄭周永候選人的「經濟總統,統一總統」在這次大選中成為三個集團之間競爭的口號。

一方面,金泳三和金大中的口號在表面上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因為兩位候選人都一致認為「要建立新的韓國」。另一面,鄭周永候選人則強調自己是企業家出身,標榜「經濟增長」,提出了更為具體的政策議題。

選舉結果顯示,金泳三通過42%的得票率拉大了與金大中的差距,當選為總統。而鄭周永僅獲得了16%的選票。

四、2002年第十六代總統大選

這一年,李會昌、盧武鉉、權永吉等候選人分別提出「像國家的國家」、「全新的大韓民國」、「勞動人民的總統」等口號。單從宣傳語上就能看出各候選人政治價值觀的指向十分鮮明。我們能清楚地知道,與李會昌追求透明的保守派相反,盧武鉉有著進步的價值觀,而權永吉則是代表勞動人民的利益而發聲。第16屆總統選舉是歷屆最激烈的一年,第1位和第2位的候選人得票率僅僅相差2%左右。

如上所述,民主化時期的選舉標語傳達的信息相比以前出現了更多的階級利益。這是民主化以後選民需求多元化所導致的必然結果。隨著歷史的變遷,選舉海報濃縮表現了多種世代和階層的政治期望。而在這樣充滿強烈政治口號的選舉中,選民則通過投票給予了熱烈的響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