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艾灸百科丨艾灸基礎知識

艾灸基礎知識

或許你沒有聽說過艾灸,但你一定知道針灸。其實,平時我們耳熟能詳的「針灸」是個複合詞,「針」和「灸」指的是中醫的兩種療法——「針」指針刺,「灸」指灸法。我們平時總是誤以為針刺就是針灸,殊不知「針灸」除了「針」之外,還包括「灸」。

《說文解字》:「灸,灼也。」

灸指的是用明火貼附著(物體或人體)灼烤。楚國人用明火灼烤龜板占卜叫做灼龜,灸人體就叫做壯。後世用艾灸時總是以「壯」為計量單位,大概由此而來。

現在在日常生活中艾條灸和隔物灸用得比較多,兩者雖然都沒有直接貼著皮膚灼燒,但依照慣例同樣被稱為「灸」。

灸的原料為什麼是艾呢?

關於艾,《說文解字》中說:「艾,冰台也。」《博物志》:「削冰令圓,舉以向日,以艾於後承其影,則得火。」艾這種植物又叫冰台,為什麼叫冰台呢?是因為古人把冰削鑿成圓形的凸透鏡,把凸透鏡放在陽光下,把乾燥后的艾絨放在凸透鏡聚焦陽光的焦點上引燃,就可以得到火了。

為什麼一定用艾絨來取火呢?因為乾燥后的艾絨很容易燃燒,燃起來又不容易熄滅,且燃燒比較緩慢,自然使取火更加容易。

傳說,先人們在用火過程中,因偶爾不慎灼傷,結果卻使身體的一些病痛得到意外的減輕或痊癒,多次的重複體驗后,於是便主動以燒灼之法來治療一些病痛,因而逐漸產生了灸療法。有一次,某個人的病痛實在是太嚴重了,他痛得等不及去找樹枝或者別的東西來點燃,直接就用身旁作為引燃物的艾絨來灸治。這一灸,嘿,比以往用任何材料的灸治都有效,火力溫和持久,直達經髓。於是一傳十、十傳百,艾灸就這樣傳開了。

清代醫學家吳儀洛在《本草從新》中這樣寫到:「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亡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止諸血,溫中開郁,調經安胎……」並提到用艾做灸療的作用:「以之艾火,能透諸經除百病。」

所以,灸,離不開艾。

艾草晒乾后,千錘百鍊製成艾絨,艾絨可做成艾炷、艾條。

艾灸方法種類

直接灸

是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膚上施灸。若施灸時需將皮膚燒傷化膿,愈后留有瘢痕者,稱為瘢痕灸。若不使皮膚燒傷化膿,不留瘢痕者,稱為無瘢痕灸。

瘢痕灸

又名化膿灸,施灸時先將所灸腧穴部位,塗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加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後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置於腧穴上,用火點燃艾炷施灸。每壯艾炷必須燃盡,除去灰燼后,方可繼續易住再灸,待規定壯數灸完為止。施灸時由於火燒灼皮膚,因此可產生劇痛,此時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圍輕輕拍打,藉以緩解疼痛。在正常情況下,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膿形成灸瘡,5-6周左右,灸瘡自行痊癒,結痴脫落後而留下瘢痕。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哮喘、肺結核、瘰癧等慢性疾病。

溫管艾灸

溫管灸,是用葦管(或竹管)作為灸器向耳內施灸的一種方法。因用葦管作為灸具,所以也稱葦管灸。首載於孫思邈所撰之《備急千金要方》:「以葦筒長五寸,以一頭剌耳孔中。四畔以面密塞之,勿令氣泄。一頭內大豆一顆,並艾燒之令燃,灸七壯。」古代醫家主要用於中風口口咼的治療。現代不僅在灸具的製作上有較大改進,治療病證亦有所擴展。另外,近年還出現一種肛管灸法,亦屬溫管灸法。

無瘢痕灸

施灸時先在所灸腧穴部位塗以少量的凡士林,以使艾炷便於粘附,然後將大小適宜的艾炷,置於腧穴上點燃施灸,當灸炷燃剩五分之二或四分之一而患者感到微有灼痛時,即可易炷再灸。若用麥粒大的艾炷施灸,當患者感到有灼痛時,醫者可用鑷子柄將艾炷熄滅,然後繼續易位再灸,按規定壯數灸完為止。一般應灸至局部皮膚紅暈而不起泡為度。因其皮膚無灼傷,故灸后不化膿,不留瘢痕。一般虛寒性疾患,均可此法

艾卷灸

(1)艾條灸:是取純凈細軟的艾絨24克,平鋪在26厘米長、20厘米寬的細草紙上,將其捲成直徑約l.5厘米圓柱形的艾卷,要求卷緊,外裹以質地柔軟疏鬆而又堅韌的桑皮紙,用膠水或漿糊封口而成。也有每條艾絨中滲入肉桂、乾薑、丁香、獨活、細辛、白芷、雄黃各等分的細末6克,則成為葯條。施灸的方法分溫和灸和雀啄灸。

(2)溫和灸:施灸時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應灸的腧穴部位或患處,約距皮膚1.5-3厘米左右,進行熏烤。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處灸5-7分鐘,至皮膚紅暈為度。對於昏厥、局部知覺遲鈍的患者,醫者可將中、食二指分開,置於施灸部位的兩側,這樣可以通過醫者手指的感覺來測知患者局部的受熱程度,以便隨時調節施灸的距離和防止燙傷。

(3)雀啄灸:施灸時,將艾條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皮膚並不固定在一定距離,而是像鳥雀啄食一樣,一上一下活動地施灸。另外也可均勻地上、下或向左右方向移動或作反覆地施轉施灸。

溫針灸

是針刺與艾灸結合應用的一種方法,適用於既需要留針而又適宜用艾灸的病症。操作時,將針刺入腧穴得氣后,並給予適當補瀉手法而留針,繼將純凈細軟的艾絨捏在針尾上,或用艾條一段長約2厘米左右,插在針柄上,點燃施灸。待艾絨或艾條燒完后,除去灰燼,取出針。

溫灸器灸

是用金屬等材質特製的一種圓筒灸具,故又稱溫筒灸。其筒底有尖有平,筒內套有小筒,小筒四周有孔。施灸時,將艾絨或加摻藥物,裝入溫灸器的小筒,點燃后,將溫灸器之蓋扣好,即可置於腧穴或應灸部位,進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膚紅潤為度。有調和氣血,溫中散寒的作用

間接灸

是用藥物將艾炷與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膚隔開,進行施灸的方法。如生薑間隔灸、隔鹽灸等。

隔鹽灸

隔鹽灸,也是臨床上常用的隔物灸之一。最早載於《肘後備急方》,主張用食鹽填平臍窩,上置大艾炷施灸,用以治療霍亂等急症。後世的醫籍《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及元·危亦林的《世醫得效方》等都有介紹。如《本草綱目》卷十一「霍亂轉筋,欲死氣絕,腹有暖氣者,以鹽填臍中,灸鹽上七壯,即蘇」「小兒不尿,安鹽於臍中,以艾灸之」。現代,在施灸的方法上有一定改進,如在鹽的上方或下方增加隔物;治療的範圍也有相應的擴大,已用於多種腹部疾病及其他病證的治療。

【操作方法】 令患者仰卧,暴露臍部。取純凈乾燥之細白鹽適量,可炒至溫熱,納入臍中,使與臍平。如患者臍部凹陷不明顯者。可預先有臍周圍一濕面圈,再填入食鹽。如須再隔其他藥物施灸。一般宜先填入其他藥物(藥膏或葯末),再放鹽。然後上置艾炷施灸,至患者稍感燙熱,即更換艾炷。為避免食鹽受火爆裂燙傷,可預先在鹽上放了一薄薑片再施灸。一般灸3~9壯,但對急性病證則可多灸,不拘壯數。

隔姜灸

隔姜灸,在明·楊繼洲的《針灸大成》即有記載:「灸法用生薑切片如錢厚,搭於舌上穴中,然後灸之」。之後在明·張景岳的《類經圖翼》中提到治療痔疾「單用生薑切薄片,放痔痛處,用艾炷於姜上灸三壯,黃水即出,自消散矣」。在清代吳尚先的《理瀹駢文》和李學川的《針灸逢源》等書籍中有亦有載述。現代由於取材方便,操作簡單,已成為最常用的隔物灸法之一。灸治方法與古代大體相同,亦有略加改進的,如在艾炷中增加某些藥物或在灸片下面先填上一層葯末,以加強治療效果。

【操作方法】 取生薑一塊,選新鮮老薑,沿生薑纖維縱向切取,切成厚約0.2 ~ 12.5px厚的薑片,大小可據穴區部位所在和選用的艾炷的大小而定,中間用三棱針穿刺數孔。施灸時,將其放在穴區,置大或中等艾炷放在其上,點燃。待患者有局部灼痛感時,略略提起薑片,或更換艾炷再灸。一般每次灸5~10壯,以局部潮紅為度。

灸畢用正紅花油塗於施灸部位,一是防皮膚灼傷,二是更能增強艾灸活血化瘀,散寒止痛功效。近年來,亦有針灸工作者採用隔姜行化膿灸法,對某些病證有較好的效果。其施灸方法及灸后護理可參照化膿灸法。

隔蒜灸

隔蒜灸,又稱蒜錢灸。本法首載於晉·《肘後備急方》。而隔蒜灸一名,則最見於宋陳自明的《外科精要》。古人主要用於治療癰疽,宋代醫家陳言在所撰《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四中有較詳細的論述:癰疽初覺「腫痛,先以濕紙復其上,其紙先干處即是結癰頭也……大蒜切成片,安其送上,用大艾炷灸其三壯,即換一蒜,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時方住。」該書還提到另一種隔蒜灸法,即隔蒜泥餅灸:「若十數作一處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餅鋪頭上,聚艾於餅上灸之」。在明·《類經圖翼》中又作進一步的發揮:「設或瘡頭開大,則以紫皮大蒜十餘頭,淡豆豉半合,乳香二錢,同搗成膏,照毒大小拍成薄餅,置毒上鋪艾灸之 」,發展成隔蒜葯餅灸法。

現代在灸治方法上基本上沿襲古代,有醫者將其發展為鋪灸(將作專節論述);在治療範圍上則有所擴大,如用以治療肺結核及疣等皮膚病證。

【操作方法】 分隔蒜片灸和隔蒜泥灸兩種。

隔蒜片灸:取新鮮獨頭大蒜,切成厚約0.1~7.5px的蒜片,用針在蒜片中間刺數孔。放於穴區,上置艾炷施灸,每灸3~4壯后換去蒜片,繼續灸治。

隔蒜泥灸:以新鮮大蒜適量,搗如泥膏狀,製成厚0.2~10px的圓餅,大小按病灶而定。置於選定之穴區按上法灸之,但中間不必更換。

溫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世 界 這 么 大 , 卻 讓 我 們 相 遇

希 望 你 們 可 以 把 我 分 享 給 你 的 朋 友

誰 讓 我 有 一 顆 想 捕 獲 全 人 類 的 心 呢 。哈 哈 . . .

大象洛陽

關注我們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