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成都高中補課1對1解析北大綜合營歷史測試真題!

今天成都高中補課1對1競賽事業部給了我一份2016年北大綜合營歷史真題,其中第二道題目非常有趣,今天我把這道題目分享給大家。從秦漢到明清兩千年間,哪些是分裂時期?請列出並闡明你判斷的依據。並分析分裂時期與統一時期有何不同之處(可以從政治、經濟、文化等角度論述,可以從一個角度深入分析,也可以從多個角度談談你的看法)。(50分)在解答聯考歷史試題時(無論是上海卷還是全國文綜歷史卷),考題分值是相當重要的提示,完全相同類型的題目會出現不同的分值,這就暗示了你要回答多少點內容,比如要求為:「能夠全面地從材料中提取信息,歸納完整。」有時候就是6分,就像2013年第38題第1問,有時候就是8分,就在同一年第40題第2小問。在簡答題方面,這個要素就更明確了,每年的要求都是「根據核心知識點回答問題」,但是每年分值都不一樣,有時候只有9分,有的時候會有12分。這都是基於「聯考沒有主觀題」的聯考真理進行的解題思路,因為聯考是選拔性考試,分數標準是有確定性的,不能說你言之成理就行,言之成理也是有答案範圍的。所以,用這種應試技巧去面對北大給出的這道題,顯然就掉坑裡了,因為這題給了你50分的分值,根本沒辦法從中判斷如何答題。我經歷過研究所考試,博士生考試,所以對於這種50分的看似很不負責任的給分非常熟悉。沒錯,這回我們真的碰到主觀題了!雖說如此,這卻又不是真正的主觀題,它還是有範圍的。這道題最難的地方在於審題,看你能否看破出題意圖。北大已經很客氣了,給了相當的提示告訴你不要往政治制度這個角度里一味地鑽。根據答題,學校基本能夠看清學生的歷史知識量,以及思維廣度,注意,現在大學學科里思想史劃歸歷史而不是哲學,因此歷史學強調思維廣度,換言之,歷史是嚴謹的,但是學歷史必須要有想象力。審題這道題目沒有材料,不是全國文綜卷的題型,全國文綜卷歷史大題都有材料,哪怕是分值比較高的第2小問也是結合材料分析的。這種題型在上海聯考里倒是有的,也就是沒有材料的簡答題,解題思路是「圍繞核心歷史觀點進行分析」。但是我前面說過,這是一道開放性的北大試題,不是聯考題,所以核心在哪裡就很成問題了,如果這是一道聯考題,那就是很簡單的政治史破題,一路順下去就行了。所以,我們還是要嚴密地審題,畢竟這可不是人教版3本書,華師大版第2,第3,第7冊就能簡單搞定的題目。題目劈頭蓋臉地就問,從秦漢到明清,哪些是分裂時期?從秦漢到明清也就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體系的時期,俗稱的「封建社會」,但是的「封建社會說」在上個世紀就被淘汰了,如果「封建」兩個字冒出來,就中計了,不錯,跑上來就是個大陷阱。這道題目指向分裂,究竟是指什麼分裂?是指政治上的分裂嗎?如果是這樣為什麼這道題不從春秋戰國開始考?那麼要指出時期,並且給出理由?顯然,這一問和前一問是扣在一起的,因為這裡有個關鍵詞叫「大一統」,破題的關鍵,如果沒有大一統,僅僅用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說法也不對,因為分裂時期大家各自有各自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這還遠遠不夠,我們只是解釋了政治史這一個角度,那麼從文化上來看能不能也是分裂的?經濟上也可以是分裂的?因為社會一直有農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經濟分裂,而在文化上就更是如此了。第三問題干給出了「統一時期」,還是模稜兩可的。但是,其給出了角度,是非常老套的政治,經濟,文化等角度,但是又不限於政治,經濟,文化等角度,所以其中有一個「民族融合」的重要維度就需要體現。破題有了這些疑問之後,面對這道題目有很多種做法,最穩妥的做法就是抓住大一統,專攻政治角度。從我的分析來看,這是最基礎的層次,也是一般人最容易想到的角度。從秦漢到明清,經歷了如下歷史時期: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遼宋金夏、元明清這五個大歷史時期,其中漢末魏晉南北朝和五代遼宋金夏是政治上的分裂時期,這種分裂的依據一定要從「大一統」的角度出發解釋,既秦漢之後建立了龐大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王朝,這個王朝的政治理念以「大一統」為核心,其特徵是單一政權對一定範圍的控制,因此魏晉南北朝,五代遼宋金夏存在多政權並立的情況,雖然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還得到了加強,但是「大一統」的格局被破壞了。接下來解釋一下統一時期,也就是秦漢,隋唐,元明清與之區別,包括政治體制的區別,對外關係的區別,特別是民族關係的發展和融合,放在政治里講,這裡要強化一種回歸大一統趨勢的努力。這是一種解法,抓住大一統也可以多角度去打,結合經濟、文化角度。如果簡單說統一就是經濟穩定,分裂就是經濟凋敝,民不聊生,那也不行,我之前說過這絕不是一道高中歷史課本能夠搞定的題目,從細微史實來看,無論是統一時代還是分裂時代,的經濟主體都是自然經濟。所以要說經濟角度,仍然是經濟的融合,既傳統自然經濟對游牧民族經濟的吸收,游牧民族農耕化的相互作用等等。文化上就更複雜了,涉及儒家主線在秦漢展開的情況下人思想的碰撞與融合,在分裂時期往往是思想迸發和融合的時期,比如玄學的流行,佛教的傳入與化,又比如宋明理學的繁榮,或者是清末文字獄的封閉等等。當然,還有更加鋌而走險的解法,因為這個題目是沒有標準答案的,言之成理即可,所以也可以否認歷史上存在過所謂的「分裂時期」,將分裂與統一進行辨證統一,進行中華民族,中華文明的概念辨析。從邏輯上來看,分裂必定對照統一,既從一個統一狀態分裂后,復歸統一的狀態,遵循同一的觀念,然而這是不符合歷史的,因為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中華文明的傳播範圍越來越大,這和歐洲封建歷史根本不是一個概念,比如唐朝時的唐蕃關係,是不是一種分裂關係?而宋和遼金元是不是一種分裂關係?如果我們用大一統角度來打馬後炮,顯然這種分裂和統一也是站不住腳的。細節問題歷史題答題是要史實的,否則就是大空話。歷史回答和史實往往是一一對應的,特定影響僅僅對特定史實負責。這是一道非常非常大的題目,可以說幾十篇博士論文都說不清楚這個問題,因此符合在有限的時間內通過細節表現自己就很厲害了。比如說,分裂時期的具體細分,把明朝中後期也判定為分裂時期也是合理的。又比如在大一統的時候,要把其特徵表現完整,並且強調其在分裂時期和統一時期的細微不同,因為分裂時期的東晉,南朝,兩宋仍然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體制,問題在於在具體內容上有什麼區別?而且這種區別是要有一定共性的。又比如文化異同上,需要對整個思想史有非常明確的認識,如果簡單地說「存天理,滅人慾」那肯定不行,因為北大的確是在用大學部生,研究所的要求來考高中生,書獃子做這種題是要掉坑裡的。地雷還有一些角度是不能碰的,涉及價值觀問題,如果你的回答價值觀出了問題,那就踩到地雷了。最不能踩的雷叫「漢族中心主義」,也就是以漢民族作為一個出發點來判斷分裂與統一,分裂既少數民族與漢族對抗,統一既少數民族向漢族屈服,融合,看上去簡單明了,但不符合歷史觀。我們現在的歷史觀強調融合,發展,進步,和平,民族主義也要遵從這些價值,極端民族主義是危險的價值觀,也不被主流所承認。還有一個地雷叫做大排隊。古代史題目常有這種全局題目,而這種題目最忌諱的就是這個朝代說一點,那個朝代說一點,來個朝代大排隊,這樣並沒有回答問題,因為問題問的是理由,這需要史實和條件支持,需要重新整理史實而不是排隊,而第二個問題是區別,需要抽象提煉不能照搬照抄。如果在這道題上大排隊,飆歷史故事,顯得自己很懂歷史,那就反過來顯得自己很無知了。歷史不是講故事,吹牛皮。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