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我是一個不合群的媽媽,不怕培養一個不合群的孩子

小豆是在美國出生的,當時是我讀研究所的最後一年。從他出生以後,我原本堅定回國的心開始變得猶豫不定。直到去年,老公在國內的項目忽然形勢變好,回國的時間越來越多,我們都覺得兩地分居無法接受,終於在去年6月,決定了全家「海歸」,回到了北京。

我們在北京租住在東四環外一個還不錯的小區,住戶普遍年輕,整體氛圍我很滿意。可能因為在美國鄉下呆了太多年,我覺得回國新認識的朋友都特別的洋氣、特別的熱情,再加上生活忽然變得很方便,剛開始的幾個月真是爽呆了,對新生活充滿興奮。

01

小豆回國的時候剛過兩歲,在此之前他已經在美國上了一段時間幼稚園。一回國,我的首要任務就是給小豆找新的幼稚園。由於他的年齡還不夠上公立,我們經過多方比較,最後讓孩子入學了一家性價比和口碑都還不錯的私立幼稚園,每月大約六千塊。

沒想到,我的「不愉快」自此拉開了帷幕。

最先出現的問題是「規矩」。幼稚園開學第三天,老師發微信問我:「XXX是不是聽不懂中文?」我說不會啊,我們在家都是跟他說中文的。結果老師說:「他非常不合群,也不聽老師的指令,不跟隨集體活動,很沒有規矩。你這幾天能抽空在下午來一趟嗎,我想和你談一下。」我看完信息頓時心跳加速——孩子被請家長,比我自己小時候被請家長的壓力還要大。

第二天去了幼稚園,老師的態度比微信上冷冰冰的文字看起來稍好些。她說,最大的問題有三個,一個是經常無緣無故脫鞋子和襪子,讓他穿上會犟嘴說「No」,第二個是不合群,自由活動時總是自己玩,第三個問題最嚴重,就是不服從集體安排,大家在室內做手工、畫畫的時候,他一定要去戶外玩,不讓他出去就自己扒著門哭,非常倔。

我聽完立刻明白這是因為國內的幼稚園和美國的幼稚園風格不同導致的。美國幼稚園裡很注重行為規範和禮貌,但是完全不在意「整齊劃一」和「服從管理」。其實我對小豆幼稚園的做法也沒有異議,國情不同,無所謂對錯,只是一個兩歲的孩子到了新環境,難免會不適應。我和老師懇談了自己家的情況,解釋了小豆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沒想到老師說:「人應該適應環境,不能讓環境來適應人,你這樣慣下去,以後受苦的是孩子。」

02

我能做的只有積極配合幼稚園的各項作業,什麼環保手工作品展啦,親子DIY繪本啦,每項都帶著小豆積極去完成;然後主動結識了他班裡另一個同小區的小朋友的媽媽,希望小豆有了朋友以後,能更快地適應新環境。但是,我和老師的關係一直不咸不淡,交流得也很少。

幸運的是,大概過了半個月,兒子的狀態變好了,開始喜歡幼稚園,哭得也少了。但接下來的事情,卻開始讓我越來越難受。

幼稚園的家長群是一個有老師的大群,全班家長都在裡面。然後我們小區同班的幾個媽媽又開了一個小群,最開始是為了互通有無、方便約著一起帶孩子下樓玩,後來的話題主要就是吐槽幼稚園、買買買和各種早教班。

平時在幼稚園的大群里,無論老師說什麼,哪怕是通知明天帶個什麼東西,都有一群家長在後面發各種活潑的表情表示響應,然後轉頭就在我們的媽媽群里吐槽:幺蛾子怎麼這麼多。

我在大群里的發言不算太多,除非確認老師的要求,很少說話。在小區的媽媽群里,一開始客客氣氣的就還好,熟了以後,第一次和大家出現分歧,是因為買玩具。

小區里的孩子大部分都互相串過門,小豆的玩具是最少的,裝不滿一個透明的塑料整理箱。因為平時如果沒有特殊節日和理由,每個月我只同意小豆買一個新玩具,他的每個玩具都是自己親自去商場認真挑選很久、和我反覆商量后才決定的。

所以家裡每一個玩具對小豆來說都很重要,都非常愛惜。

03

小豆的小朋友來家裡玩的時候,雖然他會把所有的玩具都拿出來攤在客廳,但是玩的過程中,如果有小朋友摔了他的玩具,他就會搶回去,護著不讓人家再碰。出於尊重孩子的物權意識,我沒有干涉過他的規則。

後來有一次,孩子們在小區里玩,我和一個媽媽坐在花壇邊聊天,她忽然說:「你們家玩具太少了,小豆那麼護著自己的玩具,就是因為有匱乏感,我們家XX從來不介意別人玩他的東西,上次他表弟來看上一個小火車,直接拿走了他都沒意見。」我:「買多了就開始亂扔了,收拾起來太麻煩,我還是希望他能珍惜自己的東西。」結果她說:「你買得多了他才能懂得和別人分享。小孩子的玩具值多少錢啊,你別太摳門了,多買一些,小豆就不會這麼護他的玩具了。」

因為小豆護玩具的問題,媽媽們帶孩子來我們家玩的次數越來越少。接著,我又在關於教育的話題上和大家起了分歧。

從經濟條件上來說,每個月拿出一兩千塊錢來報班,對我們家來說,不算是大問題。但是考慮到孩子回國以後,戶外活動的時間變得越來越少,以及相比美國,這些早教班動輒幾萬塊一年的價格,性價比實在太低了,我就決定,乾脆等再過兩三年,孩子大一些,看他自己對什麼東西感興趣,直接去上更專業的培訓班。

所以,媽媽們關於早教班的討論,我從來都沒有插過話。

後來有一天,大家忽然在群里討論起孩子以後上哪個國小,主要是對比附近的國際學校、私立學校,也順帶討論了搬到附近更好的學區、甚至搬到海淀的成本,每個人都卯足了勁,分享自己打聽來渠道和可能性。有個媽媽問我,小豆以後準備上哪個國小?

我只好說出自己的想法:「國小不重要,小豆就上XX(我們小區對應的公立學校,在朝陽區算中等),主要入學不太難。」結果群里熱火朝天的討論,瞬間安靜了下來。

04

後來,我在媽媽群里參與的話題越來越少。有個媽媽開玩笑,說我是「話題終結者」。

轉眼孩子上幼稚園大半年了。小區里這七八個總在一起玩的孩子,凡是過生日都會請所有的孩子,幾乎每個生日Party都是10個孩子以上的規模。我只帶小豆參加過和他關係最好的那個小女孩的三歲生日會,是在小區里一個私房烘焙課的教室舉辦的,進門就嚇了一跳——那種充了氦氣的粉色氣球填滿了房間的天花板,還有一個專門設計的背景板。因為是Peppa Pig主題,整個房間就是一片粉色的海洋。不僅如此,烘焙課的工作人員還全都穿上了Peppa Pig的卡通服。只是孩子們太小了,烘焙基本都是媽媽們完成的,雖然大家的確都玩得很開心、都吃了很多甜點,但是出門以後我還是忍不住感嘆,真的是太勞民傷財了。

05

於是上個月小豆三歲生日,我對他說:「你可以點三個班裡最好的朋友來家吃飯,給你過生日。」小豆點了兩個我們小區的孩子,還點了另外一個小男孩。

生日當天我和老公一起炒了幾個菜,還烤了一個生日蛋糕,給兒子開了人生第一個、但是也很溫馨愉快的小派對。

隔了幾天,我在樓下和那個來給小豆過生日的小女孩的媽媽聊天,她對我說:「你要麼不辦生日派對,要麼就把所有的孩子都請上,就請三個人,你讓別人怎麼想啊?」我說:「因為家裡就那麼點兒地方,孩子多了確實跑不開啊。」其實我心裡想的是,因為我覺得沒必要啊。

後來我輾轉得知,原來小區的媽媽們沒有料到我只請了她們中的兩個,所以沒被邀請的媽媽也參與了給小豆買什麼生日禮物的討論,直到臨近生日前,才發現我家的派對只準備請三個孩子來家裡吃個晚飯,有一個曾經跟我關係還不錯媽媽,因為這件事非常不高興,對我屏蔽了朋友圈。

再然後,這個媽媽群也沒有人說話了。再遲鈍我也明白,她們應該是拉了新的群,廢棄了這個有我在的、畫風不和諧的群。

就這樣,我被媽媽群踢了出來。

06

要說我完全沒感覺,肯定是假的。我問老公:「我是不是情商特別低?是不是能把這些事情處理的更圓滑?」

老公安慰我說:「我覺得國內的環境,把情商看得太過重要了,大家都在費勁琢磨別人怎麼想、別人怎麼看,活得多累啊。做你自己,別judge別人的生活,就好了嘛。」

小豆後來和幼稚園另一個不是我們小區的好朋友關係越來越好,而我正好也和那個媽媽聊得來。我常常帶著小豆走很遠的路去找他玩,並不覺得辛苦。

其實那也是個卯足了勁給孩子提供最好條件的媽媽,大環境如此,人人如此。只是,她從不把自己的理念強加給我,人各有志,在其它的事情上,我們還是有很多的話題。

平時和小區里媽媽們遇見,大家仍然是和和氣氣的。孩子們不懂大人的變化,還是和從前一樣,湊在一起就瘋玩。

我不是個「各色」的人。我只是覺得,孩子有權利做主自己的事情。而且,我是多麼怕我自己跟風在微信群里拿老師的評判和情緒當聖旨、跟風買了玩具、跟風上了某個早教班、跟風給孩子辦了奢侈的生日派對以後,慢慢就變成「凡事都要比較的焦慮媽媽們」中的一份子。

兒子班裡的很多小朋友,生病了都還要哭著堅持去幼稚園,就是為了拿到「全勤獎」,每當看見這些媽媽發朋友圈慶賀的時候,都提醒著我,從眾的心理有多可怕。我也很慶幸,兒子現在已經明白,不舒服就得乖乖呆在家裡,不能去公共場合傳染別人,帶病上學不感人,全勤獎不重要。

在為孩子花錢的這件事情上,我和老公都篤定地認為,像我們這種尚未實現財務自由的家庭,目前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努力給孩子「最好的自己」,讓孩子看見父母的勤奮和平和。

踏踏實實地掙錢,做好長遠的財務計劃,等孩子自己將來想上特長課、想出國、想上昂貴的大學昂貴的專業的時候,我們能做好準備。這是我們做父母的選擇。

至於小豆將來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那是他自己的事情。考名校、掙大錢,很好;普普通通,也能快樂。做一個有主見、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最重要。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