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年,成吉思汗率軍西征。1243年,鐵木真之孫(朮赤之子)拔都征服俄羅斯。蒙古對俄羅斯的統治由此開始。
13世紀末期莫斯科公國誕生在蒙古統治下的俄羅斯,由弗拉基米爾大公國分封而成,首都莫斯科。從14世紀初起,該公國陸續合併四周王公領地,國勢漸強。1480年,莫斯科公國在伊凡三世的帶領下從蒙古的統治下取得獨立,這就是今天我們看到的俄羅斯的前身。伊凡三世就是俄羅斯獨立后的首位大公。
黑色部分是相對比較重要的君主
一,伊凡三世
伊凡三世,莫斯科大公,1462年~1505年在位。1480年,伊凡三世在烏格拉河戰役中,迫使欽察汗國分裂后的大帳汗國阿赫馬特汗撤退,從而結束了蒙古人對俄羅斯歷時238年的統治,取得獨立。1485年,他兼并了特維爾公國,首次採用了「全羅斯大公」的稱號。
二,伊凡四世
又稱伊凡雷帝,他對內改革,削弱地方權力,加強中央集權,頒布新的法典,對外軍事擴張,吞併附近多個國家。在位期間加冕為沙皇(意思是東羅馬皇帝的繼承者),伊凡四世就成了俄羅斯第一位沙皇,從此,莫斯科公國改稱俄羅斯帝國。
俄國擴張圖
三,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即彼得一世,作為羅曼諾夫朝僅有的兩位「大帝」(另一位是葉卡捷琳娜二世)之一,彼得大帝一般被認為是俄羅斯最傑出的皇帝。
他繼位時,英國、法國、荷蘭的資本主義經濟已經取得很大發展。彼得大帝認識到俄國與西歐各國的差距,積極推動改革,彼得大帝的改革是使俄羅斯變成一個強國的主要因素。
他繼位后積極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和人才,建立工場,發展貿易,向西歐國家派遣大批留學生,發展文化教育事業,同時改革軍事,建立正規的陸海軍,加強中央集權制。繼而發動了戰爭,贏得北方戰爭的勝利,奪得波羅的海出海口,興建新首都彼得格勒,為俄羅斯帝國的崛起打下堅實基礎。
四,葉卡捷琳娜二世
葉卡捷琳娜二世在俄羅斯又被稱為葉卡捷琳娜大帝,原名索菲亞•奧古斯特,是德意志一個小公國的親王之女。被俄羅斯女皇伊麗莎白二世選為王儲彼得三世的王妃。彼得三世繼位后,很快失去貴族和平民的支持,葉卡捷琳娜發動政變上台,成為俄國女皇。
葉卡捷琳娜二世飽讀歐洲各國歷史,精通權術,善於用人。在她在位期間,俄國經濟、文化、軍事取得巨大發展,與普魯士三次瓜分波蘭,發動兩次俄土戰爭,擊敗土耳其,佔領黑海沿岸和克里木半島,俄羅斯帝國成為歐洲第一強國。
五,亞歷山大一世
亞歷山大一世時期,拿破崙派60萬大軍進攻俄國,並佔領了莫斯科,但是拿破崙大軍受不了俄國冬天的嚴寒,後勤補給被俄國游擊隊切斷。俄國人趁機發動反攻,拿破崙大敗,近乎全軍覆沒,拿破崙只帶一萬多人逃回巴黎。
由於亞歷山大一世在戰爭中擊敗拿破崙,復興歐洲各國王室,因此被歐洲各國尊稱為歐洲的救世主,俄國成為「歐洲憲兵」。亞歷山大一世其實是個廢柴,真正打敗拿破崙的是名將庫圖佐夫。
六,尼古拉二世
尼古拉二世與表哥德皇威廉二世,兄弟倆在一戰中大打出手
俄國末代沙皇,最倒霉的沙皇,也是死的最慘的沙皇。在位期間拒絕徹底的改革,維護貴族利益,不斷鎮壓革命,曾提出瓜分的「黃俄羅斯計劃」,在1905年日俄戰爭中慘敗。
尼古拉二世一家
1914年,尼古拉二世積极參加一戰,被德國打的大敗,死傷數百萬人。尼古拉二世再次大規模徵兵時,國內爆發了革命。1918年,沙皇全家與僕人等10人被革命者集體處決。
(歡迎關注看一下我的其他百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