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無人駕駛汽車:一場重構汽車產業的革命

2017年4月20號,在蓋世汽車舉辦的主題為「技術驅動、汽車未來」的第九屆全球汽車產業峰會上,眾泰汽車副院長潘世林先生接受了蓋世汽車專訪,其就無人駕駛汽車現階段的研發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與記者進行了一番探討,並針對無人駕駛汽車發展的制約因素進行了詳細分析。以下是訪談實錄:

蓋世汽汽車:現階段,無人駕駛汽車在國/內外處於怎樣的研發現狀?您何如看待無人駕駛汽車未來的發展趨勢?

潘世林:現階段國內外的無人駕駛汽車總的來說還處於概念設計階段或功能樣車測試階段,互聯網或科技公司國外有谷歌、特斯拉、國內有百度等企業均推出了各自的無人駕駛汽車;傳統的汽車企業國外有賓士、寶馬、通用等,國內長安、上汽、眾泰等企業均推出了各自的無人駕駛汽車,且正在積極開展功能的開發與驗證工作。

無人駕駛汽車是未來汽車工業的主流發展趨勢之一,2016年發布的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中對無人駕駛的目標和實際計劃進行了明確的規劃,各大主機廠也分別發布了自己的無人駕駛汽車開發計劃,我認為無人駕駛汽車產業的發展大有可為。

蓋世汽車:近年來,主機廠、零部件供應商、互聯網造車企業在無人駕駛汽車上動作頻頻,您認為誰最具優勢?無人駕駛是否形成了統一的行業標準?

潘世林:在無人駕駛汽車開發領域除了傳統的OEM外,互聯網企業、核心零部件供應商也加入了這個隊伍中。傳統整車廠有成熟的整車開發經驗,完善的供應鏈和售後體系等先天優勢。零部件供應商通過關鍵部件的技術壟斷,也希望在這場競爭中獲得話語權,典型的案例就是Mobileye的技術模式。而谷歌等互聯網科技公司更是憑藉其軟體和演算法的優勢在影響汽車行業格局。

未來,競爭加合作會是主流方向,企業廠商間形成優勢互補,最終形成無人駕駛汽車的產業化革命。此外,智能網聯、無人駕駛行業目前尚處於起步階段,仍缺乏公認統一的標準以及相關法律法規,這無疑不利於行業發展,接下來統一的行業標準將成為無人駕駛汽車發展的方向之一。

蓋世汽車:哪些因素制約著無人駕駛的發展?業內有何應對舉措?

潘世林:除了上面提到的缺乏行業標準外,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還受以下幾大因素的制約。首先,是技術瓶頸,自動駕駛所必須的感測器、激光雷達和攝像頭,目前尚未產業化,控制和決策系統還不夠成熟,部分核心技術還處於壟斷狀態。第二,基礎建設無法同步,在不久的未來自動駕駛的感測器會更加精確,但對斑駁不清的車道線、道路標誌和交通信號燈仍然無法精準識別,即使是在美國也有65%的公路需要重新修整,擋自動駕駛發展更成熟的階段,我們的道路設計包括路寬、護欄、減速帶等都要做出相應的改變。第三,成本因素也成為無人駕駛汽車發展不可避免的一大問題,現階段,無人駕駛汽車用到的激光雷達、多功能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等核心零部件的價格過高。第四,與之相關的法律法規還需建立和完善。

儘快困難重重,但是我們仍看到國內外不少汽車廠商和互聯網企業都在大力開發無人駕駛技術,國家政府層面也明確了對無人駕駛汽車發展的指導規劃,相關基礎配套設施的建設還需要一個過程。且隨著核心技術的突破和產業化進程的加快,相關零部件成本也將變得可控。而法律法規方面,我們知道,2016年4月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宣布了《國際道路交通公約(維也納)》新的修正案,這項修正案的生效使自動駕駛首次在法律層面上得到許可,駕駛的責任人不在一定是駕駛員,還可能是汽車本身,這開闢了自動駕駛合法化的先河。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也會出台與之相關的法律法規。

蓋世汽車:對於近一段時間頻繁發生的無人駕駛事故,如特斯拉、Uber等,會不會阻礙無人駕駛的發展?

潘世林:交通事故的發生會帶來一定的不利影響,但是不會阻止無人駕駛發展的大趨勢。我們需要認識到,無人駕駛不是一蹴而就的,中間還需要克服很多技術難題,整個行業仍對其抱有很高的期待,

蓋世汽車:最後,您預測無人駕駛距離實際上路還有多久?

潘世林:無人駕駛上路運行時一個系統工程,除了技術突破外,還需要各項配套條件的同步完善,國家技術路線圖中將實現無人駕駛的時間定在2025+,但是我仍然認為無人駕駛汽車產業化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