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我們都渴望被看見,卻常常視而不見

有位朋友說,昨天和老公吵架了。吵架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老公回到家就一直捧著iPad玩遊戲,沒有理她,也沒有照料孩子。

也不是第一次因為這個事情吵架了。只是,昨天晚上,孩子吵著想要拿iPad來玩,老公被孩子鬧得心煩意亂,就讓孩子來找她要手機。想著平時都是自己帶孩子,老公卻在那裡逍遙自在。一怒之下,把老公的iPad給砸了,老公也把她的手機給扔了,這是他們結婚四年來最大的一次爭吵。

以前每次和老公聊天的時候,老公總是一邊玩著手機或者電腦,有一句沒一句的說話。每次這樣的時候,這位朋友總是很失落,她不知道自己究竟在失落些什麼?

很偶然的,她翻看到了我們公眾號之前推送過的一篇文章《孩子哭鬧,也許是要一個愛的證明》。

朋友說當她看完文章后竟然忍不住的哭了。她說,「原來,我一直想要一個愛的證明,我也渴望著被我的父母看見,被我的丈夫看見。」

為什麼這次會對老公有那麼大的憤怒,原來是因為,自己一直都沒有被看見。為了渴求對方的看見,這幾年來,卻已耗盡了自己對生活的熱情,憤怒終於壓制不住的爆發出來。

恨,是因為愛而不能;憤怒,是對鏈接的渴望。

我們每個人內在的孩子,都渴望被看見,因為看見,才有鏈接,才有愛。

孩子渴望父母的看見,戀人渴望彼此的看見,但生活中,我們卻往往視而不見。

看見是愛的證明

這讓我想起了以前在樓下小區散步時候看到的一個畫面。

一位媽媽帶著她的女兒在小區裡面散步。

「媽媽,媽媽,你看呀!」一個小女孩跟在她媽媽身後喊著。

「噢」。女孩的媽媽簡單的回應了一句。

「媽媽,為什麼這個水池的水幹了?」

「媽媽,媽媽...」

女孩一直在叫媽媽,她想和媽媽分享她發現的東西,她想媽媽能夠注意到。那位媽媽一直在聚精會神的盯著手機屏幕,漫步的走在前面,最多也是簡單的回應孩子一句。

小女孩一開始的聲音是興奮的,慢慢的,音調降了,再慢慢地,小女孩不再叫媽媽,她在地上揀了一根樹枝,拿著樹枝跟著媽媽身後,沒再說一句話了。

自體心理學關於客體情緒經驗中說到,當人在不能被很好回應的環境中,那即是精神之死亡或者停滯之地。人的精神世界,追求的是一種被理解和看見的情感。

無回應之地便是心靈的絕境。

我們成年人也很經常能夠感覺到,如果沒有被對方看見,自己的情緒難免失落,甚至起伏。就好比前面提到的那位朋友,想象下,如果你在和你的伴侶互動中,對方玩著手機電腦,有一搭沒一搭的回應著你,你的感受會如何?

曾在微博上看到的一則消息,是位小盆友的傷心日記,這位小盆友是國小二年級的學生,婦女節那天,他想要為媽媽做點事,以表示感謝媽媽每天對家庭的辛苦工作。

孩子寫的關於媽媽的日記

小盆友先是給媽媽講了個小故事,但是媽媽好像對這個故事並不感興趣,因為媽媽一直在看著手機,雖然心情打了折扣,但孩子想著,也許給媽媽祝福媽媽會喜歡吧,可是媽媽依然盯著手機。

孩子又繼續想辦法,給媽媽捶背,然後又給媽媽洗腳。媽媽的注意力還是在手機上面,孩子卻在費盡心機的渴望和媽媽產生一點鏈接,他只是想在這個特殊的節日里對媽媽表達自己的愛。

最後是,孩子很傷心的寫下了這篇日記。

有個很出名的實驗叫《Still Face》,關於嬰兒對情緒與表情的敏感,這個實驗錄製了個視頻。

視頻的前半段里,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愉悅的嬰兒,正在享受與媽媽之間的互動,孩子發出動作,媽媽開心愉悅的呼應,每次當媽媽回應孩子的時候,孩子面露笑容、開心滿足。這個過程中,媽媽始終都在呼應著孩子,圍繞著孩子的感覺,圍繞著孩子發出的信號。而孩子會覺得,自己是好的,有價值感的。他在媽媽的眼中看到了自己。

在後半段的視頻里,媽媽調整了一下,再轉過臉來的時候面無表情。仔細看看嬰兒的神情,孩子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嚇到緩不過神來。然後,孩子想試著用之前和媽媽互動的方式來呼叫媽媽。但是沒有效果,停頓一陣子后,他使用了討好、表演、大叫各種方式,但都無效,最後孩子傷心痛哭。

當孩子的感受不被媽媽看見時,孩子為了維持關係,孩子會圍著媽媽的感覺轉,然而就失去自我。當我們的感受不被看到的時候,這種感覺太可怕了。所以我們會形成各種各樣的保護層,發展出各種策略切掉自己的真實感受。

就像文章開頭的那位朋友說的,每次老公有一句沒一句的回應她的時候,她都會覺得失落,直到她看到自己真實的感受的時候,才觸發了她和丈夫結婚以來最激烈的一次吵架。

她才發現,原來自己一直都沒有被看見,原來自己是多麼的渴望一個擁抱

身體需要一個擁抱

那位朋友說,有時候在家和孩子的互動,好像自己也是這樣,對孩子沒有用心的回應,沒有留意孩子的情緒。反而更多的是因為和丈夫的爭吵中,孩子常常來安撫她的情緒,孩子好像變得特別堅強和懂事一樣。就像小時候,自己的媽媽一直要自己獨立,要懂事。

可以獨立,也可以懂事。可是,獨立了,懂事了父母卻並沒有換了父母的回應啊。朋友說,她多想媽媽可以哄哄她,她多想可以偶爾撒撒嬌、耍耍賴、發發脾氣,可是只有獨立和懂事才能換回一句誇獎,只是誇獎,只是因為給父母省事的誇獎,沒有情感,也沒有鏈接

朋友說,哪怕是誇我的時候,看著我也好,抱抱我也好。

我們都渴望被看見,我們卻常常視而不見。

如果可以,放下手機,放下不是特別緊要的工作,放出時間,好好陪陪你的孩子,好好陪陪渴望被你看見的人。

鏈接,是最好的回應;看見,便是最好的愛。

作者 | 吳在天,心理諮詢師,心理行業從業7年,始終在自我成長的路上。

微信公眾號:不懂點心理(ID:bddpsy)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