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視野】三個項目看美國社會服務中的精準扶貧

前不久,筆者赴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市參加了哥倫布國際項目(Columbus International P r o g r a m)為期15 天的社會服務培訓項目,參觀了服務於長者、成癮人士、家庭、貧困人群、青少年等群體的各類政府組織、社會組織、養老院、行業協會、研究團體等,對哥倫布市的社會服務有了初步了解。其中印象最深的是美國社會組織提供的扶貧服務如此之「精準」,且不乏可供目前的扶貧工作借鑒之處。

項目一:「飯在輪子上」(Meals on Wheels)

該項目是哥倫布市生命關懷聯盟(LifeCare Alliance)的一個子項目,項目的名稱來源於志願者開車為長者或病患送餐,形象的說法是「飯在輪子上」。項目在哥倫布市設有多個中心,每個中心從表面上看是一個大型的餐飲場所,主要功能包含:接待外界的會議、餐飲等,並收取費用作為項目收入;為社區低收入長者或病患定製午餐,並由志願者開車送到他們手中;接受飲食及衣物等捐贈,並分發給有需要(貧困、獨居、健康狀況較差)的長者或病患。

其食物的製作及運送遵循了嚴格的程序,服務對象需求、食材選用、食物製作、食物保溫、食物運送及交付,形成了一條完整而有條不紊的服務鏈條。參觀完整個服務鏈條,筆者跟隨一位志願者實地開展了送餐服務。這位志願者56 歲,已經退休,在中心每天志願工作約2 小時,大約送15-20 份餐。由於每位服務對象家庭的距離較遠,志願者需要開車送餐,筆者一路上與志願者興高采烈地聊天,感受他那種油然而生的工作熱情。志願者熟悉他所服務的每個街區、每位服務對象以及他們的食物,志願者停好車,拿上食物,來到服務對象家門前,敲三下門,並高聲喊道「meals on wheels」,便耐心等待服務對象前來開門。服務對象開門接收食物,與志願者聊上幾分鐘,待服務對象簽字確認后,志願者就會前往下一家。待所有食物送完后,志願者驅車前往中心彙報當日的工作。中心大部分工作人員為志願者,他們憑藉責任感做著責任重大的志願服務工作,他們雖未經過正式任命,但工作熱情不亞於那些經正式任命的領薪水的正式員工。

該項目值得我們學習的有以下幾點:一是服務對象篩選、需求及變更。美國家庭收入是可查詢的,項目可查詢申請用餐人的家庭收入,基本不存在作假的可能,項目人員會了解服務對象的身體狀況、飲食結構等情況,並制訂相應的用餐計劃,而服務對象對食物的預定也是長期的,可以協助提高項目的持續性。二是經費來源的多元性。該項目大部分經費來源於個人和企業的捐助,而可接受的捐助包含了智力和物質層面,如捐助資金、辦公場所、送餐用車、競選承諾、服務計劃,甚至是股票等,這些捐贈均可抵稅。另外項目本身通過會議、餐飲及物品的售賣盈利並獲得運營資金。三是志願者與服務對象的交流。哥倫布市的郊區地廣人稀,多數服務對象是長者或病人,他們行動力有限,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家裡。志願者送餐的過程,一方面可以了解每位服務對象的情況,防止出現意外;另一方面是與服務對象聊天,增強服務對象與外界的溝通。

項目二:「食物與營養中心」 (Food and Nutrition Center)

該項目是聖斯蒂芬社區服務中心(St.Stephens Community House)的一個項目,聖斯蒂芬社區服務中心屬於哥倫布市大林登地區,是哥倫布市較為貧困的地區。「食物與營養中心」(Food and Nutrition Center)項目以農場作為服務載體,農場是由州政府以4 美元的價格出讓給聖斯蒂芬社區服務中心的,服務形式有社區教育、種植養殖、肥料互換及食物提供4 類。教育分為兒童農業體驗和成人種植培訓,前者免費、後者收費。農場種植各類蔬菜,養殖魚類、蜜蜂等,在家庭種植和養殖的產品也可以捐給中心,產品向貧困家庭免費供應,養殖和種植是類似桑基魚塘模式。農場生產種植農產品和養殖花卉的肥料,肥料可以向家庭出售,也可以與家庭互換。社工在本項目中主要使用個案管理的模式,為貧困家庭提供1 年左右的服務,使其擺脫貧困狀態。

該項目值得我們學習的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中心與居民的互動及居民對服務的參與,中心通過社區教育、肥料出售互換、種植及養殖產品收購等方式與社區居民互動,形成了「以中心為據點,以家庭為網路」的大食物供給中心,在這一過程中,服務對象既作為服務的享受者,又作為服務的提供者存在,社區居民的效能感、歸屬感油然而生;二是授人以漁的扶貧方式,社工通過本項目為每一個貧困家庭提供1 年期的個性化脫貧方案,使貧困家庭不是僅僅依靠項目提供的食物生存,在社工講述的案例中,極少有服務對象不能脫貧;三是兒童體驗式教育,該項目免費向兒童提供農業的體驗式教育,比如認識農作物、播種、飼養小動物、收割等,在此過程中不僅豐富了兒童的生活,還培養了兒童在種植過程中的責任感;四是對環境的保育,項目開展的各類種植工作,與早年宣傳的「桑基魚塘」模式較為相似,種植、養殖、肥料本身就是一個循環的系統,另外項目還飼養了當地蜜蜂等瀕危物種,以減少外來物種的侵害。

項目三:食物銀行(Food Bank)

該項目是哥倫布市生命關懷聯盟(LifeCare Alliance)的另外一個項目。顧名思義,項目收集、儲存各類食物,並分發給社區貧困居民。項目起因於浪費與飢餓並存的矛盾,一方面是社會上存在大量的浪費現象,如即將過期,但又賣不出去的食品或農產品,這些產品的處理需要耗費大量人力、財力;另一方面是社會上存在生計無法滿足的貧困人群,這樣一對矛盾促成了食物銀行的成立及運作。該項目在北美地區、英國、非洲及亞洲均有開展。

項目接受來自超市、農場的各類生鮮食物,集中檢驗、分配后再以最快的速度在社區內向貧困居民免費發放,基本採用先到先得的方式,排不上隊的居民可前往臨近的食物發放地領取,在食物銀行工作的員工基本是志願者,不收取報酬。

該項目值得我們學習的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利用社會資源解決社會問題,項目本身作為資源平台存在,項目連接食物提供者和食物需求者,並在其中起到資源整合者的角色,該角色也是美國社會工作者、志願者發揮的一種非常重要的角色;二是項目進行了社會資源的二次分配,使得食物資源在社會上的利用達到最大化,在項目中,捐贈的企業或個人能夠養成社會責任意識,並樹立節約、助人的社會氛圍;三是社區教育及飲食倡導,貧困人群除了考慮能不能吃到食物外,還需要考慮飲食的健康,較多的貧困人群在食品選擇及飲食搭配方面存在嚴重問題,造成肥胖等問題,因此該項目向社區居民提供飲食教育,以提高服務對象的健康水平。

上述三個項目都是哥倫布市社會服務中「精準扶貧」的典範,之所以如此,其一在於需求導向明確,作為社會服務機構提供的服務,其本身關注底線民生,滿足服務對象實際需求是項目的最大價值,而且這些服務的成效是可衡量的,如實際解決餐飲問題的人數、脫貧的家庭數等,「精準」二字就恰恰解決了「誰貧」和「為什麼貧」的問題。反觀我們,社會工作者所提供的服務有很大一部分並不是對接底線民生的精準服務,而是較為不可測量的服務,如歸屬感、樂觀感、能力提升等。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筆者以為與社會工作者對服務對象的調查研究不夠充分、過分強調所謂的「專業性」、不能整合和利用社會資源、對服務對象的實際需求視而不見有直接關係。其二是社會服務機構善於整合和利用社會資源解決社會問題,充分整合和利用社會物資資源和愛心資源,幫助貧困居民首先解決吃飯問題,然後社會工作者使用個案管理模式為服務對象增能,使服務對象擺脫依賴救助的貧困,「扶貧」二字就恰恰解決了「誰來扶」和「扶起來」的問題。反觀我們,社會工作者有其特有的「獨立性」,他不依附於原有的服務體系,也未能進行「嵌入式」的發展,這樣的獨立性導致了社會工作者與原有的服務體系有所隔閡,不能充分與社會上的各類服務資源對接,因此我們的社會工作者多數依靠自己的力量來解決微觀問題,不能以整合資源的方式從中觀和宏觀層面解決問題。

來源

投稿平台:

新浪微博:@社會工作雜誌

友情提示:將自動識別敬請關注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