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為什麼美軍能打贏日軍卻打不贏中國志願軍

過去有一種觀點認為,不怕苦不怕死是軍人最寶貴的品質,所以軍隊越能忍受差勁的後勤補給,越不怕犧牲,軍隊就越強,這是真的嗎?把這種刻板軍事觀念貫徹到極端的典型,就是二戰中的日軍,這隻「獸軍」極端強調精神力量。認為軍人吃苦是應該的事,越能吃苦越能打贏仗。

為什麼美國能打敗日本卻敗給解放軍嗎

比如日本現代史學家藤原彰,曾是駐華北的基層軍官。他寫的《戰線從軍記》中,對戰爭期間各條戰線調查,證明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死亡的230 萬日本軍人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實際上都不是戰死的,而是餓死的,其中主要原因是因為後勤供給斷絕,很多士兵患上了戰爭營養失調症而導致死亡。日軍的」不怕苦」表現在他們輕視後勤,」作戰優先、輕視補給「的日本軍隊的作戰行為特性,在於即使沒有糧食,也要憑藉氣力作戰的軍國主義精神。雖然明治維新後日本努力向法國德國學習近代軍事,但也許因為歷史上他們太缺乏長距離作戰經驗(日本戰國國土狹小,而且戰爭持續時間一般很短),所以日軍一直有嚴重的輕視後勤的思想。再加上他們缺乏清楚的戰爭戰略思想,最後導致日軍的戰鬥精神和吃苦精神 就像發動機空轉一樣無用武之地。而相比起來,志願軍同樣是不怕死不怕苦,卻在日軍「戰略指揮」」後勤重視」這兩個弱項上表現完全不同。為什麼這麼說?戰略指揮我這次不談,就談談重視後勤吧。

日軍的後勤保障不完善

開戰之前東北軍區已經儲存了足夠三十萬人食用3個月的主副食,至少一個戰役的彈藥,包括糧食1.67萬噸,食油430噸,各種乾菜罐頭920噸,馬料9000多噸,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鴨綠江邊始終都有大批物資囤集。920噸乾菜罐頭!那種以為志願軍只能吃炒麵戰鬥的說法,是片面的。餅乾和乾菜罐頭雖然不多,但也絕對不等於零,只是因為缺乏制空權和運輸能力的情況下 要受很大損失才能運輸到前線而已。但絕對不是沒有。等到五次戰役后,轉入陣地戰時,伙食其實有較大改善,後方部隊可以吃熱飯,餅乾和少量的罐頭,一線部隊不能生火,除了夜間炊事員可以從後方送上一頓熱飯之外,可以吃餅乾或者乾糧。

解放軍後勤史上最完善

跟歷史上的任何一隻軍隊比,志願軍的後勤配備水準已經是無法想象的」豪華」配置(當然無法和美國相比):有過統計,志願軍的每個軍擁有汽車約100輛,正是這看似不多的汽車運輸,遠遠超過了抗戰時期完全靠肩膀挑牲畜駝的後勤效率。彭德懷自己承認,抗美援朝能打成最後的結果,有40%的作用要歸功於後勤運輸,在最困難的情況下也沒有被美軍切斷。這和放棄重要補給任務,去攻擊美國軍艦的二戰日軍,形成鮮明對比。而二戰時期是什麼樣? 37年抗戰爆發時,1個軍擁有的汽車數量則是0。當時國民政府在全國只能找出卡車2789輛來。

不要小看這幾百輛汽車的差距,這將直接導致戰鬥力的巨大差距。抗戰時期軍隊1個師,沒有任何車輛,所有輕重武器,子彈炮彈,口糧飲水,帳篷炊具,電線行李都必須士兵肩挑人背,攜帶能力極其弱小。一般最多只能攜帶0.5-1個基數彈藥和數天口糧,這在戰鬥中直接表現為,軍隊哪怕僅經過數十公里短途行軍,也會疲憊不堪。而數量不大的彈藥攜帶量,也只能保證部隊進行1-3天的戰鬥。而朝鮮戰爭中,志願軍的配備基本達到每個軍100輛汽車的水準。在靠近鴨綠江的補給基地時 有最強的戰鬥能力,到後期越向南進攻,後勤補給能力逐步被美軍空中優勢削弱,最後只能進行7天的攻勢作戰,所以只能推進到三八線,但這也已經比抗戰時期的國軍強了N倍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