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好詩歌(2017年4月)

螞蟻雄兵

譚克修

夕陽將高壓線塔的影子不斷拉長

以迎接一支悶熱的螞蟻雄兵

它們從古同村長途跋涉而來

歷經四十年,才在無人問津的

洪山公園,找到新的巢穴

這些二維生物,視力一直沒有進化

看不見三維空間投來的眼神

它們根據經驗判斷

雲朵將在今夜完成一次集結

它們沿著高壓線塔的影子,一路往西

它們不知道,自己的爬行

正在使地球反向轉動

在高維度空間弄出了巨大聲響

陳先發

我有時想,讀一首詩何嘗不是一個二維生物向三維空間投去的一個眼神?那多出來的一個維度,是作者難以與閱讀者完全共享的隱秘個人經驗。寫作本質上是一種自我解碼,每一個擅於自省的寫作者都試圖用醒目的個人符號來向生存經驗的神秘性索取資源。詩中的洪山公園、古同村等,都是譚克修私人的符碼,他嘗試著用卑微螞蟻與反向運轉的地球間巨大物象的視覺衝突,來激活某種詩性。譚克修以萬國城為背景的系列作品,多數粘稠繁複,而這一首景象疏朗、內在動感十足。

最大的難題

姜念光

音樂是綠的,另外加上一點紅。

黑天鵝揚起長頸,曲線頂端,

也有一點紅。彷彿一個待解的難題。

人過五十,什麼難題

沒有遇到過呢?

但樂觀主義,一直是不可救藥的。

「天意從來高難問」,在我看來,

人們一再說到的深淵,也不過是

一些彎得太深的曲線,

它們終有一天,會彈起。

我遇到的最大的難題,在少年時代。

那位數學老師是個湖南人,

他總是把綠說成累。那些樹好累啊,

那些草地也好累!

他列出一個算式,作為必須邁過的門檻。

要求我們,必須求得出一個無限的少數。

他自負得像一隻天鵝,一再問:

你們覺得這個題目,藍不藍,藍不藍!

為了讓他高興,志存高遠的少年們都說:

好藍啊,真的好藍!

臧棣

新詩的革命,早期雷聲大,雨點也大。但到了上世紀後半葉,人們似乎對新詩發起的詩歌革命已有點處驚不亂了。詩歌革命,到後來差不多成了文學醜聞的代名詞。在人們的文學潛意識中,一旦有詩歌現象涉及詩歌革命,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有要拉大旗扯虎皮了。但從新詩和現代性的關聯著眼,新詩的書寫實踐中,其實從來就未缺少過文學意義上的「革命」。也許,觀感上,轟轟烈烈的詩歌革命,確乎已很少見到。但這並不意味著新詩的文學動機里就從此失卻了革命的衝動。事實上,範圍更大,動作更隱蔽的,悄悄推進的詩歌變革依然在當代的詩歌場域里普遍存在著。姜念光的這首短詩《最大的難題》,就可列入這種悄悄進行的不事張揚的「詩歌革命」中。首先,對保守的文學觀念而言,這樣的詩,算是詩嗎?按流行的閱讀反應,它的語言過於直白,句式鬆散,語義的邏輯關聯太偏向私人感受,在詩的意圖上又顯得過於俏皮,有點像但又沒達到「嚴肅的遊戲」的標高。其次,詩的基調也很私人化,帶有明顯的即興色彩。詩的形式也顯得過於隨意,缺乏起碼的修辭密度。這就觸及了另一個問題:這樣的詩,能算是好詩嗎?在我看來,這首抒情短詩,絕對堪稱一首好詩。它最大的好處,就在於它展示出了一種新的抒情態度:將生命中真正嚴肅的詩性關懷放置在日常的生存感受中。文本處置上,它的表達表面上顯得很隨意,但在詩的肌理上,這種隨意性是建立在詩人的機智之上的;更進一步的,這種詩的機智不僅體現在詩人對詩歌形式的當代性的敏感,而且反映出詩人對人生處境的深切的洞察。人生中,如果缺乏「最大的難題」,可能會導致一種墮落。而如果處處都是「最大的難題」,生命的情態肯定也了無樂趣。所以,詩人在詩的第二段中,用諧音消解了「最大的難題」給我們造成的壓力。但更深刻,正是這樣的帶有喜劇色彩的消解,反而向我們提示了「最大的難題」的存在。只是在面對它時,我們以前所慣用的解決方法本身,可能是不適當的,甚至有點愚不可及。這首詩中,最見詩人的文學功力的,其實是詩人對語調的駕馭。這首詩的抒情方式,源於內心的對話。這種對話的最精彩的地方,是對葉芝的「詩是自我爭辯」的點化。在結構上,詩人用記憶的喜劇演示了一個充滿觀念性的主題。

對秦州文廟的復原建議書

葉梓

請於門前置立一牌坊:

上書「金聲玉振」四字;

且採用鄉賢胡纘宗書于山東孔廟的手跡。

請於東西兩側立兩塊牌坊:

木質。其左:道貫古今;其右:德配天地;

字跡要求:高古,遒勁,拒絕現任地方官員書寫。

請於院內補栽古柏數株:

一座古城的文脈

需要森森古木的悄聲呵護

請普及魯哀公和李隆基的歷史知識:

魯哀公:改孔子故居為廟;

李隆基:封孔子為文宣王,尊孔廟為文宣王廟。

請驅走市聲:

讓橫陳於文廟上下兩層所有的商鋪集體撤離

留下最古樸的寧靜。

請於門前修築一條溯回的歷史之路:

讓心靈卑瑣的人們依次回到

那個古風盈盈、設廟祭孔的久遠年代吧

雷平陽

設廟祭孔,不僅僅祭孔,祭古老文明中所有的神靈,那才是大祭。祭孔並不是說,又要把孔夫子的理論重新植入到我們今天的公共生活,今天的人類已經創造出了更具人道主義的,也更需要我們認真踐行的文明,此祭,乃是倡導一種祭祀傳統的再生。葉梓這首《對秦州文廟的復原建議書》,開門見山,出手就把一座文廟勾勒在我們眼前,且顧及了鄉賢的手跡、地方官員的書寫、撤走商鋪等等元素,收筆於古風盈盈,並向有著古樸寧靜的過去致敬。詩歌的訴求當然是眾生所仰,是常識,是理所應當的常態,之所以成了建議書,基於現實生活中的反常態與常識的喪失。不過,我喜歡這首詩的原因倒不是因為其訴求,而是它有感而發,單刀直入,一點也不拖泥帶水,並在短制之中融古收今,內在容量巨大,於簡單之中引出了繁雜的大話題,令人讀之便忍不住垂首沉思。

半夏

林珊

湖面還有漣漪,雷聲又帶來了大雨

天色漸晚,栽花的人投影於一面鏡子

而一棵棗樹站在雨水裡

已成為多年來,你緘口不提的名字

我早已忘記,這是立夏以來的第幾場雨

那些清淺的小歡喜,總是來得悄無聲息

恰如四月里,我途經一排蜂巢時

內心所獲得的安寧:

「我聽見暮色在花叢里唱歌,蝴蝶的翅膀

還很輕盈」

——這是我們的第一個夏天

我們深愛的塵世,草木蔥蘢

綉線菊開得毫無倦意

潘維

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詩,結構非常清晰:描寫---聯想---感受---總結,符合經典的起承轉合模式,但這類作品往往容易陷入「歲月靜好」的認識俗套,人的情在環境的景中是被動的接受者,或者說,人的情只是景的配合者,如何讓情與景互相創造性地突破、提升是現代詩要面對的問題。但不妨礙我被林珊的這首《半夏》打動,被清新永恆的安寧打動:「這是我們的第一個夏天/我們深愛的塵世,草木蔥蘢/綉線菊開得毫無倦意」。

為女兒而作

宋尾

咳嗽時

她突然歪過頭

怔怔地看我

第一次相遇,她也是這樣

筆直的瞳仁,瞄著我

看啊,這是誰,這是什麼

那一刻起,到若干年後

她會耗盡我的力氣

而這一刻是我唯一能竊取

並獨自擁有的紀念

那雙眼那麼漆黑

那麼光亮,它接連著

未完全消除的往生

就如凡不可捉摸的,我們

稱為命運,無法解釋的

被我們稱之為神秘

此刻那神秘的命運對著我

又無視我

李元勝

女兒咳嗽,父女雙目對視,生活中這司空見慣的細節,被敏感的詩人作為了詩的起點。很自然的,他把重點放到了從女兒出生後父女的第一次對視,讓我們看到了他的震撼和感嘆。但詩歌並沒有起於日常經驗,止於日常經驗。新生命的誕生,一件美好的事物在大地上的醒來,其中仍有我們未能解釋的神秘。我們經過了這些,仍然一無所知,而且一切不在我們把握之中。通過女兒眼中的漆黑,詩人的聯想逐漸在這首詩的後半部分進入了幽深地帶。整首詩放棄了戲劇性的寫法,樸素、乾淨,起伏曲致、自然,有如信手拈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