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金一南:戰爭到來前,將辦公室將軍淘汰!

一支平素慕於虛榮而荒於訓練,精於應付而疏於戰備的軍隊,一支高級軍官無危機感、無緊迫感的軍隊,一支軍人忙著文過飾非、追逐利益卻不枕戈待旦的軍隊,兵力再多,裝備再好,無有不敗。

今天,不是為了歌頌誰,不是為了給大家提供一劑心靈雞湯,而在這個特定的時刻,也是困難的時刻,探討一下我對將軍的理解。我覺得,在今天這樣一個大背景下,我們探討關於將軍的話題,絕不是一個輕鬆的話題,而是一個沉重的話題。

衛國戰爭時期,蘇軍作戰部長什捷緬科大將講過一句話:「戰爭到來,首先要淘汰一批和平時期的將帥。」什捷緬科大將作為卓有成就的蘇軍作戰部長,他講要淘汰一批叫做「拼花地板」的將軍,就是和平時期在辦公室之間踱步,從這個辦公室踱到那個辦公室就成為將軍的。

謝爾蓋·馬特維耶維奇·什捷緬科

今天我們萬幸在這,在戰爭到來之前,我們開始變革,我們開始淘汰,否則,到了那一天,一切為時已晚。

將軍,在是官,在西方是道

將軍,什麼叫將軍?春秋戰國第一次出現將軍這個名號。最初以卿為統軍,卿即為將軍,相當於宰相這樣的大臣,是一個官職。所以我們將軍一開始,就定為官位,戰國時代有了前後左右將軍這樣正式的官名。到了漢代,大將軍、驃騎將軍,位次丞相;車騎將軍、衛將軍、前後左右將軍,位次上卿。這個規定是按照官員的等級規定的,將軍首先是一個官,是一個什麼樣的官呢?不同的將軍的名號有不同的位次。

《左傳》里講「豈將軍食之而有不足」,將軍還愁吃嗎?將軍還缺待遇嗎?將軍絕對沒有食不果腹的時候。將軍是一個待遇,是一個官位,我們自古以來就這麼定位的。這點我們和西方有差異,西方的將軍不是這麼定位的。

西方最早產生將軍是希臘伯羅奔尼撒,最初叫是Strategos,就是將軍;接著演化到Strategicon將道;再演化到Strategy戰略。西方的將軍不是官位,是什麼呢?是將道。當我們講「豈將軍食之而有不足」的時候,西方強調「將軍籌之而有不足」,將軍是一個籌劃,是一個管全盤、管總體、管大局的。

僅次於拿破崙、漢尼拔的腓特烈大帝講過一句話,他說,「有一批軍人,軍隊行軍之時,他跟著行軍;軍隊紮營之時,他跟著紮營;軍隊戰鬥之時,他跟著戰鬥。對絕大多數軍官而言這就是他們的軍旅生涯,跟著打仗,跟著從事日常歷行公務,直到鬚髮花白為止。很多的軍人日夜忙碌於各種瑣事,對於布陣之道,也就日漸生疏,這些人不放膽高翔雲端,而只知道如何在泥沼里照老樣子爬行,他們永遠不會感到困惑,也永不會知道他們致勝或敗績的由來。」

腓特烈大帝

一批軍人跟著乾的、跟著混的,覺悟的並不多,這種現象東方和西方都存在,這就是為什麼美國國會眾院軍事委員會,要規定未來到底要什麼樣的軍人。他們提出:軍人,首先必須具有分析能力,能夠超越孤立的事實或者是某一領域專長,看到並整理出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其次,必須是實用主義的,能夠有意識的重新構建自己的戰略模式,使之符合形勢和實際的需要。第三必須具有創造性,經常要挑戰現狀。第四,必須接受過多種教育,是通才,而不是專才。美國國會眾院軍事委員會專門提出,「職業軍事教育還在培養戰略思想家嗎?我們的軍隊是否在戰略和武器系統研究方面花費時間太多,沒有時間從戰略的角度進行思考」,他講Strategy 。將軍,一定是從這個角度完成統籌。

將軍,要能打仗,打勝仗

巴甫洛夫和朱可夫,20世紀30年代蘇軍兩顆新星,斯大林最喜歡的兩名戰將,他倆同時出任坦克實驗團團長、軍長、軍區司令。巴甫洛夫是蘇軍頭號坦克戰專家,斯大林對其重視程度超過朱可夫,一直把他放在最重要的方向擔任軍長、軍區司令。朱可夫是一個游擊隊、救火隊,哪有事去哪。大型對抗演習朱可夫從來擔任藍方司令,巴甫洛夫從來扮演紅方司令。

巴甫洛夫大將

作為蘇軍頭號坦克戰專家、長期研究實驗新型兵種的領導人,還當過蘇軍裝甲兵司令的巴甫洛夫,就這樣的人物,最後,你看他腦袋進水了,竟然向斯大林、向軍事委員會呈交了一份取消坦克軍的報告。致使蘇軍在二戰之前,德國的軍事閃擊計劃和裝甲集團大規模的閃電戰開始時,取消了坦克軍。為什麼這樣一個專業人士在這樣一個時候做出如此錯誤的決定?因為蘇軍大清洗。

1937年3月,提出大縱深作戰理論的圖哈切夫斯基元帥、基輔軍區司令亞切爾、白俄羅斯軍區司令烏保列維其、西伯利亞司令艾德曼、伏龍芝軍事學院院長柯爾克等高級將領被清洗。斯大林希望其他的高級將領與圖哈切夫斯基,與西方資產階級軍事思想劃清界線。巴甫洛夫的戰略思想,底子就是圖哈切夫斯基的大縱深作戰理論思想。這是非常敏感的時期,認為圖的理論是錯誤的,要跟圖哈切夫斯基劃清界限。於是巴甫洛夫從西班牙內戰回來后,向斯大林、向蘇聯軍事最高當局提出了報告——利用坦克集群奔襲不可能取得勝利。蘇軍在二戰之前犯下了致命錯誤,德國人正在組織裝甲集群,而蘇軍按照巴甫洛夫的建議取消了坦克軍,結果巴甫洛夫方面軍在德國裝甲集群大縱深機動下全軍覆沒。非常殘酷的教訓。

1941年6月22日,德軍「巴巴羅薩」計劃開始,就是兩個霍特第三裝甲集群和古德里安的第二裝甲集群,兩隻鐵鉗,五天之內,完成對巴甫洛夫最重要的西方方面軍的合圍,近40萬部隊被圍在裡面。巴甫洛夫一直不知道大難臨頭,他按斯大林的要求,指揮一線部隊,還把部隊往前面調,一線配置堅決堵住德軍的進攻。斯大林6月30日是從德國電台中收聽到西方方面軍被包圍的消息。立即要朱可夫通過無線電台與巴甫洛夫通話,詢問德方報告是否屬實?巴甫洛夫這時候才如夢初醒。立即調飛機到明斯克,把方面軍的司令、參謀長全部拉到莫斯科。

7月1日方面軍司令帕夫洛夫大將、參謀長等被送交軍事法庭。7月8日,包圍圈內蘇軍部隊消耗殆盡,30萬人被俘虜,包括數名軍長、師長,損失坦克2500輛、火炮1500門,西方面軍全軍覆沒。這是二戰初期最大的慘痛。西方面軍司令員巴甫洛夫和方面軍參謀長克里莫夫斯基赫自德軍開始進攻后驚慌失措,指揮無方,致部隊瓦解,大量倉庫武器流入敵手,擅離方面軍崗位,致敵有機可乘,突破方面軍防線。方面軍通訊處主任格里高利耶夫,理應在方面軍司令和作戰司令之間建立持續通暢通訊,但驚慌失措,無所作為,未採用無線電聯繫,致使作戰最初幾天,各作戰部隊處於無指揮狀態。第四集團軍司令科普洛科夫驚慌失措無所作為,可恥地拋棄信任他的部隊,致使該軍瓦解,導致巨大損失。

這場戰爭,蘇軍三個驚慌失措,方面軍司令、參謀長驚慌失措,通信主任驚慌失措,集團軍司令驚慌失措。

最後的處置是西方方面軍司令巴甫洛夫大將、西方方面軍參謀長克里莫夫斯基赫中將、西方方面軍通訊處主任格里高利耶夫少將、集團軍司令科普洛克夫少將立即槍斃。除了這些西方方面軍領導,還有以下將軍被解除軍職:第六步兵軍長阿列克謝耶夫少將、第五十六集團軍參謀長阿奴啥米樣少將、國防委員會委員伊萬諾夫中將、伏龍芝軍事學院明少將、總參謀部軍事學院梅德克夫少將、坦克師師長並任27集團軍參謀長紀萬諾夫少將、30集團軍步兵軍軍長謝德娃洛夫中將、列寧格勒方面軍參謀長謝娃施科夫少將、軍事交通局局長耶可耶夫斯基中將、15步兵師師長科奴尼夫少將。

斯大林在最高統帥部的文告里寫道:我警告,無論是誰,如果違背軍人的誓言、忘卻對祖國的責任,玷污紅軍戰士崇高稱號、表現懦弱和驚慌失措、擅離戰鬥崗位,以及未經戰鬥,即向敵人投降,都將受軍法最嚴厲的懲罰。此命令向團級及以上所有指揮員傳達。

衛國戰爭開始,蘇軍面臨巨大災難,西方方面軍全軍覆沒,對士氣影響巨大,但蘇軍統帥部對高級軍官的嚴厲懲處,又使失敗之中低落的士氣開始重新振作。高級指揮員認識到,必須照看好自己的部隊,必須消滅當面的敵人,必須取得戰鬥勝利。

斯大林最信任的兩名戰友之一——巴甫洛夫被槍斃了,他只能對朱可夫委以重任。但在一開始,斯大林反對朱可夫的作戰方案。1941年8月,德軍向斯博林斯科進攻,向南方面軍大幅度突擊,這時候,西南方面軍卓有成效的戰鬥,使德軍感到非常頭痛,打不進去。但是由於西南方面軍的兩翼都失敗了、西方方面軍全軍覆沒、南方方面軍作戰失利,西南方面軍就形成一個凸出部,非常危險,很容易被德軍隔斷,這個凸出部有蘇軍的部隊80萬。所以總參謀長朱可夫向斯大林建議放棄烏克蘭首都基輔。斯大林勃然大怒,「你說什麼?!把基輔交給敵人?簡直胡說八道。」朱可夫回了一句,「你如果認為你的總參謀長只會胡說八道,那麼請你解除我的職務。」斯大林當場把朱可夫解職,派到戰事最危險的列寧格勒擔任司令。朱可夫的預言不幸言中了,德軍古德里安的裝甲集群,和另一個裝甲集群,在烏克蘭的洛維尼察完成了對西南方面軍全軍合圍。德軍戰史記載,世界戰史上最大規模合圍戰——基輔合圍戰,生俘蘇軍60多萬。西南方面軍,衛國戰爭最卓有成效的指揮員吉爾波羅大將和參謀長戰死。

基輔戰役

西南方面軍全軍覆沒,德軍向莫斯科逼近。慘痛的教訓使斯大林真正認識到了朱可夫的價值。1941年11月,德軍中央集群突破加里寧方面軍的防線直逼莫斯科城下,斯大林親自打電話給負責莫斯科城防的西方方面軍司令員朱可夫:「我懷著內心的痛苦問你這個問題,就是能不能守住莫斯科?希望你作為一名布爾什維克誠實地回答我,你告訴我,守不住,你就說實話。」他知道朱可夫是個說實話的人。當時全部莫斯科外國大使館撤離到西伯利亞,斯大林沒有走,統戰部沒有走,能不能守住?作為西方方面軍司令,朱可夫握著電話聽筒沉默了一分多鐘,他在《回憶錄》中寫到「我能聽到話筒那面斯大林急促的呼吸聲」,最後告訴斯大林「我們能守住。」所以才有著名的1941年10月7日的紅場閱兵,閱兵完的部隊直接開赴前線,甚至是有幾輛坦克,剛剛開出紅場就掉頭,進入莫斯科的城防。在那個嚴峻的形式下,朱可夫發揮了傑出的作用。

悲壯的1941年紅場大閱兵

巴甫洛夫和朱可夫是斯大林最欣賞、最信任,也一直委以重任的兩名蘇軍高級將領。命運卻完全不一樣。巴甫洛夫,不認識戰爭模式已經出現了重大變化,主觀上將軍事問題政治化,用政治上與斯大林保持一致作為最高標準。最終使自己的部隊和自己都陷入了滅頂之災。朱可夫,則以奪取戰爭勝利為最高標準,雖經沉浮,卻最終成為衛國戰爭中最傑出的將領,四次「英雄」稱號獲得者,斯大林最欣賞的戰將。

紅場上的朱可夫元帥

軍人之與國家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國家養軍隊到底是幹什麼的?我們說自戰爭誕生軍人這種職業,就不是承受失敗的,軍人生來為戰勝,但是戰爭的法則是鋼鐵一般的地位,戰場榮辱,不是軍人的選擇,是戰爭的選擇。一支平素慕於虛榮而荒於訓練,精於應付而疏於戰備的軍隊,一支高級軍官無危機感、無緊迫感的軍隊,一支軍人忙著文過飾非、追逐利益卻不枕戈待旦的軍隊,兵力再多,裝備再好,無有不敗。

我們有一句話,上級可以欺騙,部署可以欺騙,百姓可以欺騙,只有敵人欺騙不了。一旦發生戰事,敵人你欺騙不了,要吃大虧,要滿盤皆輸,這個時候我們還能說軍人僅僅是一個官,位次上卿,僅僅是一個待遇,衣食無憂?那軍人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甲午戰敗,水師提督丁汝昌自殺;定遠管帶劉汝成、鎮遠管帶林鎮宗、濟遠楊若營自殺,自殺了又如何,留下了一紙《馬關條約》,空前的割地賠款,就是對國家和民族有交代嗎?

八國聯軍侵華,李秉恆受命抗擊八國聯軍,京城從皇帝到百姓都對他寄予厚望。但剛到北京通縣張家灣,李秉恆就自殺,留下遺書「天下事從此不問鬼城」,全軍不戰自潰。反正我死了,管你們怎麼著呢。軍人就這樣完成責任了嗎?犧牲是軍人的最高付出,但不是軍人的最大奉獻,國家和民族養育軍隊,是讓你奪取勝利的,不是讓你關鍵時刻一死了之的,也就是習主席這句話,能打仗,打勝仗,這是對軍人最根本的要求,這是軍人存在於國家最大的意義,除此無他。當然能做到這一點也很難。

將軍,一定要氣盛,從靈魂里都是軍人

德軍名將施里芬,某次搭乘火車旅行,副官為了打破旅途沉寂,談起車外山川的景色如何美麗,施里芬唯一的答覆是「微不足道的障礙」。施里芬根本沒心思看什麼美麗山川,他看到的就是障礙的問題,能否克服的障礙的問題。像施里芬這類人,從靈魂里都是軍人。我們很多人穿著軍裝,吃喝玩樂,他的殼是軍人,靈魂一天都不在軍營里呆過。我軍的名將粟裕也是靈魂里都是軍人。勝利進城了,別人在繁華大街上逛商店,看商品,他卻琢磨這個街區怎麼攻佔,那個要點如何防守,他夫人都覺得他真沒情趣。和平生活十幾年,每晚就寢,他都將衣服、鞋襪仔細放好,一旦有事,可以隨時摸到,立刻準備,枕戈待旦。

粟裕(左二)在前線指揮

1958年,反教條主義,粟裕受到不公正的對待,調到軍事科學院當副院長,不指揮部隊了。但他思想一天都沒有鬆懈,還是這樣,隨時準備,枕戈待旦。生命垂危,在301醫院住院,靠別人幫助穿衣服,但他還是要按照軍隊條令的要求把毛衣整整齊齊緊緊的扎進褲腰,因為軍隊條令的要求。

絕不輕視勝利之前的準備,你看施里芬和粟裕的準備,這就是真正意義上的軍人,這些軍人對任何一個國家軍隊來說鳳毛麟角,非常少。拿破崙打了一輩子的仗,無數人跟著他成為了將軍,無數人願意成為他的將軍。但他最後感嘆,很少可以找到願意打仗的將軍。

湘軍悍將胡林翼講,「兵事畢竟歸於豪傑一流,氣不盛者,遇事而其先懾,而目先逃,而心先搖,平時一一稟承,奉命惟謹,臨大難而心中無主,其識力既鈍,其膽力必減,固可憂之大矣。」胡林翼強調軍人一定要氣盛,將軍一定要氣盛。平時很聽話,凡事一一稟報,一到大難臨頭,一點兒辦法沒有,表面上與中央保持一致,你說怎麼干,我怎麼干。一點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都沒有,完全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你說這是將軍嗎?將軍和士兵都是一切行動聽指揮,就這麼簡單概括了將軍的全部特質了?我覺得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到,也可以真正體會一下將軍的意義。

將軍,要有智慧,有勇氣

克勞塞維茨講,「面對戰爭中不可預見性,優秀指揮員必備兩大要素,這兩大要素在和平時期一個也看不出來,但在戰爭時期是絕對管用。第一,即便在最黑暗的時刻也具有能夠發現一線微光的慧眼。第二,敢於跟隨這一線微光前進的勇氣。前面是智慧,後面是勇氣。在戰爭中才能完成這樣的選擇,才能激發出在平常、在公開、在審視、在公布,大家提意見,也不能發現的潛在的區別。」

我軍指揮員--韓先楚,他沒有讀過《戰爭論》,肯定也不知道克勞塞維茨的這種理論,但是他絕對是一個在黑暗中可以發現微光,並且敢於跟隨這一線微光前進的優秀指揮員,他是我軍上將軍銜中作戰效能最為傑出的,雖然對他的宣揚不是很多,但海南島戰役,如果當年沒有韓先楚的決心、「一意孤行」,現在哪會有海南島國際旅遊的開發啊!什麼海南島房地產、什麼到三亞曬太陽,這些根本就不要想了。

韓先楚

當年海南島戰役發起的時候非常危險,我們不知道朝鮮戰爭要爆發。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6月27日,美軍割斷台灣海峽。我們在朝鮮戰爭爆發之前,如果不拿下海南島,美軍同樣還要割斷瓊州海峽。大陸今天面臨的首要問題,就不是台灣問題,而是海南島問題了。我們從擦著邊緣險境走過來,我們戰將的主戰意識使新避免了幾乎難以避免的災難。

1950年1月10日,毛澤東正在蘇聯訪問,突然發電報給參與解放海南島作戰的將領:鑒於三野攻擊金門、攻擊東部島兩次失利損失很大,四野打海南島要特別注意,渡海登島作戰跟過去國內戰爭完全不一樣,要謹慎,要等登陸艇,不要著急。所以原定春節解決海南島問題的作戰計劃推遲,爭取於春夏兩季解決。

1950年2月1日,葉劍英元帥領導的廣州軍政委員會開會,傳達毛主席領導指示,宣布戰役發起時間推遲至6月份。2月9日,鄧華領導的主攻海南島的15兵團,報軍委「爭取1950年完成任務為原則」,15軍團黨委覺得6月份都並不一定行,1950年底打下來就不錯了。6月份?若推遲至6月份,朝鮮戰爭爆發,就來不及了。若按15兵團推遲到年底,更是黃花菜都涼了。15兵團攻擊海南島的兩個軍,43軍和40軍,43軍的李作鵬回去按照上級要求,傳達作戰時間推遲的指示;40軍的韓先楚違反上級黨委傳達到團以上每一個人規定,他一個都不傳達,就自己知道,還是要求部隊3月底以前完成作戰準備。

當時軍委和15兵團的意見:「我們的意見以購買登陸艇為好,爭取買一百艘,可能買兩百艘,平均每艘20萬港元,共需要4000萬港元。渡海作戰為新問題,困難多,但還有辦法,目前主要是錢的問題,裝備問題。」現在我們普遍講錢的問題,裝備問題,當年也是這麼講。韓先楚說不是錢的問題,不是裝備問題。3月20號,韓先楚致15兵團及四野令,主動請戰,渡海登陸作戰估計無大問題。毛主席都不知道朝鮮戰爭要爆發,韓先楚也不知道,那他為什麼請戰?韓先楚說,只有四月份的季風,順風順水,一旦過去就只有九月份的季風了,要隔五個月。他感覺到情況不好,未免夜長夢多,不如及早干。

毛主席要推遲,武漢指揮所的林彪要推遲,廣州軍政委員會的葉帥要推遲,15兵團司令鄧華要推遲,韓先楚有四級領導在上面,一個軍長說要打,電報上去無人理。3月31日,韓先楚與40軍黨委致15兵團——大規模渡海作戰條件已經成熟。照樣沒人理他。到4月7日,再發電報的時候,軍政委都不敢和韓先楚連署在一起了。他自己寫電報,一而再,再而三的建議,這是干擾軍委的決心。

4月7日的電報,是韓先楚自己拍發的,致15兵團、四野、軍委,要求立即發起海南島戰役,如43軍未準備好,願率40軍主力渡海作戰。一個軍打下來,沒問題。韓先楚咄咄逼人。當然這份電報比較巧,為什麼?他知道直接發15兵團肯定不行,他主要是發林彪、主要是武漢,通過林彪說服毛主席,他抓住了主要地方。韓先楚在一種什麼樣的情況下積極求戰呢?像我們今天拍的電影一樣,全軍將士歡呼雀躍,決心書、請戰書一大堆都要請戰嗎?不是。40軍當時牢騷怪話滿天飛,很多幹部說你韓軍長15兵團副司令當的好好的,兼什麼我們軍長啊,我們就要跟你革命到底,革命到海里去了。

當時四野從長白山打到海南島,新已經成立了,別的部隊都在轉業複員,當地方的鄉長、鎮長,都在結婚生孩子、過日子,我們還在打仗,很可能黎明之前,最後一撥倒下的是我們。而且再看金門渡海登島戰例,都感到犧牲的可能性非常大,當時的部隊不是積極求戰。這種情緒不要說一般的官兵,40軍參謀長林賢文自傷,想躲避這場戰爭。他說:「特務把我打傷了」,把警衛員叫來審,警衛員保證:我保證我的首長不是被特務打傷,首長怎麼傷的,我也不知道。軍參謀長自己搬石頭把自己腳砸了,傷了,不能上前線。林賢文,40軍的虎將,韓先楚當三縱隊司令的時候,他是下面三個師的師長之一,並且優先提到參謀長。林賢文看見了毛主席指示的電報,講攻擊金門失利,很大的失誤是師級指揮班子沒有上去,上去的三個團各自為戰,最後的統一協調步驟也不是很好。毛主席要求,攻擊海南島第一撥,軍指揮班子必須上。韓先楚軍長積極求戰,林賢文作為攻擊部隊軍參謀長,誰上?第一撥肯定是我上啊。他害怕了,把自己傷了,最後被撤了40軍參謀長的職務。1955年授銜,林賢文本來少將是絕對沒有問題,後來很多人出來求情,勉強授了個大校。韓先楚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積極主戰的。我們從不否認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但是更不能否認關鍵的時刻主官是中流砥柱,沒有這樣的中流砥柱,聽大家的意見,聽黨委會的意見,大家都不打,都說不行,領導也不打,都推遲,我們何必積極呢?

4月10日,中央軍委下達大舉強渡作戰命令。韓先楚的電報起了作用,說服了林彪,林彪說服了主席,然後通知四野15兵團開始干。4月16日,海南島戰役開始。43軍之前已傳達作戰計劃推遲,來不及做好準備,船也不夠,水手也不夠,只有一個半團登島。40軍韓先楚事先不傳達,各級都不知道作戰計劃推遲,40軍第一撥六個團登島,軍的指揮班子,他第一個登島。當時韓先楚開著會,自己也講,傷心,黨委會自己報名第一批登島。他說那一刻很多幹部他都不認識了,韓先楚看誰,誰把腦袋低下來,都不想報第一撥,誰能想到那麼大的勝利。

5月1日,海南島全境解放。原來沒登島的全上去了,40軍的師長鄧悅氣得要死,海南島解放那個大照片,鄧悅不照。為什麼?因為第一撥那些人都不敢上,現在全上來了,還站在前面。韓先楚說:「老鄧啊,照相吧,都勝利了大家都好,照照。」 韓先楚不計較這些問題,勝利了大家都好,過去的事不計較。4月16日,海南島戰役開始,登船的時候,我們有的團的主官說,「哎喲,我有東西忘帶了,我下去先看看」,上個廁所,就跑了。在這種困難的情況下,我們僅僅是靠上級的英明指示獲得的完全勝利嗎?

人民解放軍戰史總結:軍委領導正確,前方部署得當,部隊作戰英勇。裡面的精彩點在哪裡?勝敗的轉折點在哪裡?人的作用在哪裡?主官的作用在哪裡?主官的意志在哪裡?就是林彪講的那句話:戰術有千百條,頭一條就是肯打,離開了肯打,其他的全是白扯。理論玩得非常漂亮,天花亂墜,離開了肯打,一切皆空。

韓先楚最大的特點就是肯打。就是林彪所講的:強烈的吞掉敵人的企圖心,一名優秀的指揮員,一名將軍若是沒有強烈的吞掉敵人的企圖心,只有我強烈的要求提升的企圖心,這絕對不是一個優秀的將軍的條件。

1946年5月,東北戰場最困難的時候,發起鞍海戰役,開創東北殲敵一個師戰場起義先例。

1946年10月,新開嶺戰役,開創東北戰場一仗全殲一個師。當時韓先楚是縱隊副司令,縱隊司令都說:撤。他說:「要撤,你們撤。」硬是把敵軍25師包圍了,敵人又把我們包圍了,不迅速把敵人吃掉,我們就完了。這時候,大家都覺得不行了,韓先楚說:「要走,你們走。」他這時候是副司令,把司令的家都當了。

1947年3月,四保臨江,開創一仗全殲敵一個精銳師又一個團。

1947年冬季,奇襲威沿鋪。奇襲威沿鋪,到現在都是我們保留的攻勢作戰的戰役戰例。

1948-1949年,參加平津、遼瀋、兩廣戰役。1950年,推動海南島戰役,提前發動、率先登島。

1951年1月,指揮志願軍3個軍突破三八線,佔領漢城。

手機微信有個段子就是描繪他的,說一個老同志到了漢城:「你怎麼沒有護照,沒有簽證,怎麼來的漢城?」回答說:「老子以前就來過,是開坦克來的。」那次,韓先楚是開坦克去的。美第八軍軍長沃克、中將、美軍著名的將領,歐洲戰場第四裝甲軍軍長,以迅猛強悍出名,有「猛狗」的稱號。1950年12月23日,在韓先楚指揮的38軍追擊下,翻車身亡。朝鮮人民軍說,我們把沃克打死的。美國人回憶,志願軍追的太緊了,逃跑的時候吉普車翻溝里去了,摔死的。我經常講,韓先楚是傑出的將領。後來很多人採訪他,請他講作戰要能、作戰技能、致勝要點。韓先楚認識的字都不是很多,我覺得正因為這樣韓先楚沒有任何的理論的羈絆,他講的話非常實在、非常直接,就是一句話,「對手不知道我們的厲害。」

今天,我們將軍千萬不能造成對手不知道我的溫柔,對手不知道我的和諧,對手不知道我的顧全大局。這不是將軍。韓先楚,對手不知道我的厲害。這一類人物,就非常像漢高祖劉邦當年講的「大風起兮雲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里的猛士。

朝鮮戰場回來,毛主席下令:韓先楚到福州軍區當司令。他不想去,因為福州軍區都是三野的部隊。毛主席說,不想去也要去,一定要把一個解放海南島的人放在福州當司令,讓台灣看看,打下海南島的人,現在到福州當司令了。領袖用人的方略,威懾是僅僅是東方31、巨浪2、東風21丁這些兵器嗎?毛主席把韓先楚放在福州就是威懾,這是指揮員達到的最大效能。

戰爭年代韓先楚這樣的將領在我軍比比皆是,那是一批傑出的將領。南京的作家朱蘇軍講過一句話,「就是這批人,被苦難所逼,被迫扯起戰旗,投奔共產黨鬧革命,別無選擇而後成大器。」這句話多好啊。今天我們選擇的太多了,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我們難成大器。他們背水一戰,他們一意孤行,他們只有一條道走到黑,他們終成大器。他們是為求生,而不是出世為將坦然從容的。這就是他們戎馬生涯帶有以命相搏的徹底性。他們身上濃濃的凝聚著東方的、民族的、黨性的、血緣的精神內涵。必須深刻地理解他們,研究他們,信仰他們,然後才可能正確的繼承他們。

為了應對強大的對手、實現偉大的目標,必須解決將軍的差距

我們一方面講軍事教育、軍事訓練,我們過去有多少財富,我們這些人是怎麼衝殺出來的?這是我們今後取之不盡的財富,是我們的軍事教育取之不盡的財富。尤其今天,我們和過去再也不一樣了。近平同志講,中華民族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接近民族復興的目標。現在全世界國民生產總值超過十萬億美元的國家只有兩個,第一,美國,17萬億;第二,,10.5萬億。全世界國防開支超過一千億美元的,只有兩個國家,一個是美國5900億美元,另一個是1500億美元。我們應當非常欣慰有這麼強大的對手。我的前任跟我講他跟美國打了40年交道,最後退休之前說了這句話,「不經過一次嚴重的較量,美國永遠不會承認應有的地位和作用。」也可能我們做好了準備,他知難而退,這個較量一定要到。如果我們沒有做好準備,就知隱而進。南海、東海,尤其是南海,較量已經開始了,不是說接觸一下就完了。

今天我們面對強大的對手,一定要彌補我們的差距,我們的差距是什麼?2012年,軍委領導在國防大學講:「我們今天關鍵是人的差距,關鍵是領導幹部的差距,關鍵是高級領導幹部的差距,關鍵是將軍的差距。」

解決這些差距方面,國防大學責無旁貸。我們的軍官能否具有大國軍官的歷練、素質、胸懷,這一代軍人必須邁過去。這不僅僅是我抓多少錢、控制多少地皮、找了多少人、多少人聽我的話、多少人是我提拔的,絕不是這個。我們有前衛軍人,我們也有很好的榜樣,像空15軍軍長李良輝,充滿了缺點的軍人,走到哪,哪掀起戰備訓練的高潮,到15軍,15軍這樣;到寧夏省軍區,寧夏省軍區也這樣。

李良輝

再如,南海艦隊502編隊指揮員陳偉文,1988年3.14海戰,積極主動創造性的登陸到南海,挽回被動局面。今天的南海,他有重大貢獻。打了這場仗,他受到非常大的壓力,他指揮海戰的時候是副軍,退休的時候他還是副軍,他不是按照軍銜,而是業績來完成。

二炮司令李旭閣,對發展洲際彈道導彈,做出了重大貢獻。80年代中期和末期,軍隊最困難的時期,當時軍委領導、中央領導都對發展洲際彈道導彈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提出很大的質疑,花那麼多錢搞這個建設,對不對?是李旭閣他們保證我們戰略導彈沒有斷代。如果當時我們斷代了,今天會非常被動。回想起來,我們非常感謝這些做出傑出貢獻的軍人。海軍副司令員張永毅,航母艦載機訓練的總指揮,退休前兩個月,「遼寧」號航母完成艦載機著艦,整個期間全力以赴,鋒芒畢露,得罪了不少領導,總部領導對他也不屑一顧,但是他對我軍做出了重大貢獻。

新艦載機成功著艦

剛才說的這些人,都是充滿缺點的軍人,他們都不是完人,很多的缺點,一抓一大堆,但是他們在自己的主業上、在歷史上留名,他們真正做到了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

古代的《六韜》中講:

「將不仁,則三軍不親;

將不勇,則三軍不銳;

將不智,則三軍大疑;

將不明,則三軍大傾;

將不精微,則三軍失其機;

將不常戒,則三軍失其備;

將不強力,則三軍失其職。」

軍官隊伍素質,尤其是將軍隊伍素質決定了全軍命運,進而決定了國家和民族命運。

一代一代軍人從眼前掠過。以前的軍人,以犧牲為人民服務,以忍耐為人民服務,以忠貞為人民服務,以任勞任怨為人民服務,但是軍人最終必須以勝利為人民服務。我們這一代軍人,插過秧、割過麥子、修過機場、什麼都干過,但在今天軍隊發展的黃金時期,軍人再不幹這些了,要一門心思謀打仗,就是要最終獲勝。軍人必須秉承這樣的宗旨,以勝利為中華民族服務。

庫叔福利

庫叔的贈書活動一直都在!悅讀名品出版公司為庫叔提供40本著名歷史學家威廉·曼徹斯特的《黎明破曉的世界》贈予熱心讀者。

每天都送,請大家在文章下評論,點贊最高者(數量超過三十),庫叔會在評論區回復並通知得獎。當然,評論的質量庫叔會進行把控的。),)。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