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社交平台的傳染力:朋友圈「戲」太多,讓寶寶也染上「小情緒」了!

編者按:大家都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刷個微博、朋友圈,也會被別人「帶節奏」,「畫風」有時還會被嚴重「帶偏」。實際上,社交網路對情緒和個人觀點的衝擊和重塑,其威力之大,可能你根本都沒發現。VICE的一篇文章"Facebook Is Making Us All Live Inside Emotional 'Filter Bubbles'"向我們揭示了其中奧秘。

社交網路:情緒的「過濾氣泡」

什麼是「過濾氣泡」?你上網買個東西、點個贊、留個言,電腦就會自動給你推送所謂「你可能喜歡」的相關資訊。這種現象就是「過濾氣泡」 ,是網站演算法的結果。這種「氣泡」會根據用戶習慣「過濾」出你「喜歡」的東西,這看起來「智能」了,但純粹是「自作多情」。覺得互聯網「懂你」?硬算出來的吧……

這種「自作多情」現在已經蔓延到了社交網路:隨便刷個新聞、看個熱評,那種群情洶湧的架勢,有時真的是「戲太多」。「戲」一多起來,自己的情緒也會深受感染,有時還不自知。

情緒的傳染力

最近《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發表的研究指出,社交網路上普遍存在情緒傳染現象。有人可能認為,每天刷微博、朋友圈的時間畢竟不是太多,我們仍然活在現實世界,但其實社交網路會有選擇性地影響我們的情緒狀態。

但是,PNAS的研究人員指出:情緒狀態能過通過情緒傳染的過程在人們之間轉移,因此人們會不知不覺地帶有他人的情緒。他們研究了689 003名英語為母語的Facebook用戶,在實驗中故意減少他們朋友積極、消極貼子的數量。結果顯示,他們會受到這些貼子的影響:看到朋友的消極內容少了,他們也會少發消極的內容,多發積極的內容;而看到朋友的積極內容少了,他們也會受到影響,少發積極的內容,多發消極內容。

線上的情緒會蔓延至線下

當然,社交網路還不至於左右人們的情感。雖然帶情緒的內容可以瞬間傳遍網路,但是以上實驗畢竟經過人為改動,影響範圍有限。但如果把實驗人數無限擴大,就會發現事情並不簡單。社交網路本身就是巨大的試驗場。其中,憤怒是最容易在網路上傳播的一種情緒。

前人大量研究顯示,情緒會影響身體健康。而社交網路的情緒傳染也同樣會有更大的波及範圍:近年來,社交媒體不斷引發網路暴力和騷亂、教唆未成年人酗酒、肆意篡改語言文字。有的用戶還會無病呻吟、悲觀厭世,甚至不懂明辨是非。

極端化、單一化的情緒和觀點

「標題黨」和色情的遊戲廣告誘騙了大量的用戶點擊,也助長了這股網路情緒風暴。這些內容之所以存在,部分原因在於,它們本身可以吸引大量流量,符合當今網路媒體「流量為王」的贏利模式。

這種自帶情緒、瘋狂傳播的內容,應該引起重視。這些內容容易促使大家只用一種觀點理解世界。只要是傳播量最大的觀點,就容易成為主流,從而扼殺邊緣的創新理念。許多媒體也對此不滿,紛紛抱怨媒體同質化現象。

情緒傳染的後果

情緒傳染會導致大眾情緒的同質化,不同情緒在不同受眾之間的流動速度會因此而減慢。你在朋友圈或微博看到大家抱怨老闆、政府、自己的伴侶,雖然你不知道這些內容是真是假,但是你都會因此染上負面情緒。

除此以外,我們還會感覺,似乎沒有什麼東西是我們能夠真正「原創」的。在網路時代,基本不可能完全創造出全新的東西。而且,所有資訊都日以繼夜地翻滾流動,互相融合,沒有太大的局部影響力。我們的情緒對社交網路不是免疫的,朋友圈上的氣氛會影響我們當天的心情。

不過,這種情緒傳染有的時候也是好事。比如:有的時候看到朋友在分享度假和寵物的照片,自己的心情也會變得更好。這是因為:我們會有同理心,哪怕看到的僅僅是他人的照片,也會因此而受感染。

編譯組出品。編輯:郝鵬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