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如果你是趙孟頫,又當如何?

趙孟頫

是書畫藝術史上罕見的全才,

同時也是爭議最多的人物,

就連 「用筆千古不易」這句話,

竟也莫衷一是。

趙孟頫 自畫像 大都會博物館藏

凡是喜歡書法的人

無不了解趙孟頫的書法藝術。

那出神入化、娟秀嫵媚的行草真隸,

不知令多少人為之傾倒、陶醉。

其實,他不僅僅書法好,

其詩詞畫樂律等均堪稱一流。

趙氏在文章、經濟、政治領域也卓有建樹。

據《元史》載:

「孟頫之才,頗為書畫所掩,

知其書畫者不知其文章,

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經濟之學,

人以為知言云。」

趙孟頫 秋郊飲馬圖 絹本設色 23.6×59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可見,趙孟頫是一位全能的才子。

另外,更令人稱羨的是

他還娶了一位詩賦俱佳、

姿容妙曼的可人夫人——管道升,

與他朝夕相伴、天倫承歡。

按理說,他對自己的人生

應當感到滿意了,

然而,人人都有一本

只有自己才能讀懂的心經啊!

趙孟頫 松陰高士圖

趙孟頫出身宋朝宗室,

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十一世孫,

秦王趙德芳之後。

南宋末年,他為真州司戶參軍

南宋滅亡后,

趙孟頫回到他的家鄉吳興苦讀詩書,

伴著自己的老母過著十分清貧的生活。

公元1286年,

忽必烈遣集賢赴江南訪求前朝人才。

趙孟頫、張伯淳等24人一起被選中。

在這24人中趙孟頫排在第一名。

他終於獲得了出山的機會,

當他行至杭州時,與其好友戴錶元相會。

戴作《招子昂歌》,勸他不要出仕元廷,

但趙孟頫沒有聽從。

他認為:難道一個在閑居苦悶

與憂愁中掙扎了多年、心懷鴻鵠之志,

欲有作為的青年,應該抱殘守缺,

為那個悲劇的朝代和家世殉葬嗎?

這一年他才33歲,尚未娶親。

或者,這才是趙孟頫晚年懺悔的根源。

趙孟頫 洞庭東山圖

驚呼為「神仙中人」

並給予他種種禮遇,

還被任命為兵部郎中。

後來,官至一品。

趙孟頫 謝幼輿丘壑圖 國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藏

朝代更替,先代宗族、勛臣

能否到新政權里當官?

如果去當官是否是「失節?

現在看來似乎不成問題。

比如,國共戰事結束后,

一大批國民黨元老不是也入仕新了嗎?

不是也被譽為棄暗投明的正義之舉嗎?

但在古代禮教森嚴、名節第一的社會環境中,

趙孟頫的做法是不被時人看好的。

他當時雖然是名噪一時的大師級藝術家,

但在士大夫眼裡,

他卻是漢奸文人的典型代表

因為,他作為趙宋的皇族後裔,

眼見漢人的鮮血浸滿自己的土地,

他卻臣服於蒙古屠夫的鐵蹄之下,

對元朝的統治集團屈服。

所以,他成了當時屈膝侍敵、變節儒林的代表

和元朝進行民族壓迫和殘暴統治的粉飾匠。

趙孟頫 紅衣羅漢圖

有人說他一方面為元朝的殘暴統治歌功頌德

以換取功名富貴;

一方面又對民間抗元武裝極盡污衊,

從精神上幫助元朝統治者

瓦解民間反抗壓迫的鬥爭。

元人虞堪《題趙子昂苕溪圖》亦批評道:

吳興公子玉堂仙,寫出苕溪似輞川。

回首青山紅樹下,那無十畝種瓜田。

顯然是在批評趙孟頫

未能像東陵候召平那樣

寧願種瓜為生也不願意出仕新朝的氣節。

正因為如此,

趙孟頫在宋元之後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

他一直遭到後人的詬病。

有不少人甚至對他的書法藝術也不予認可,

說他的書法是「書奴」、「俗書」、「軟眉無骨」

比如明代書法家董其昌、

元代書法家傅山均持以上觀點。

趙孟頫 調良圖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趙孟頫投靠忽必烈為官,

雖然在北京生活條件優裕,

但心情卻一直不好。

當時,宋後人看不起他,因為他叛宋;

元朝人也看不起他,因為他降元。

統治集團內部也藐視他,

有一次,忽必烈召見他,

問他大宋投降過來的兩個人

葉李和留夢炎兩個人誰好?

趙孟頫半天無法回答。

他知道這是忽必烈有意警告他,

要他在元朝做官時要老老實實聽話。

因為葉李、留夢炎都是大宋投降過來的,

等於他們二人一個是漢奸甲一個是漢奸乙,

而趙孟頫則是漢奸丙。

既然都是漢奸,還談得上什麼好壞?

他們的共同之處即都是漢奸而已。

趙孟頫 滾塵馬圖卷

這次談話后,

趙孟頫實在不願再呆在京城了,

他要求外調,企圖避開風口浪尖,

到一個十分邊遠的地方棲身。

回想自己自從出仕以來所遭的冷遇:

侄子同自己絕交了,

長輩友人畫家錢選也對他的行為不滿。

有感於自己背棄了家世之重託,

1289年他作詩《罪出》 以自譴,

宣洩自己胸中的隱痛與苦衷,

對自己的「降元」深表懺悔,詩曰:

病妻抱弱子,遠去萬里道。

骨肉生別離,丘壟缺拜掃。

愁海無一語,目斷南雲杳。

慟哭悲風來,如何訴蒼昊。

想想自己以前是可以自由飛翔的「水上鷗」,

而今卻變成了一棵

任人踐踏的「小草」,成了「籠中鳥」。

他投靠元朝無論是被迫還是被誘騙,

或者是自投羅網,

今天想來他都感到十分懊悔,

後悔自己當初的出山

成了自己一生一個難以原諒的過錯。

趙孟頫小楷《老子道德經卷》

34歲的趙孟頫休病於江南老家,

此後一直在江浙等處儒學提舉任上致力於書畫,

直到58歲才又回到大都(北京)

任集賢侍講李士(從二品)、中奉大夫。

管夫人也被封為吳興郡夫人。

公元1316年,63歲的趙孟頫官至極品,

是他一生事業的極盛時期,

但他心情依然沉痛,

這年他寫詩《自警》曰:

齒豁童頭六十三,一生行事總堪慚。

惟余筆硯情猶在,留與人間作笑談。

趙孟頫《太上無極混元一氣度人妙經》

1319年4月,管夫人在臨清舟中病逝,

沉痛的趙孟父子護柩還湖州吳興。

將她安葬於東衛里山。

趙孟頫為她親筆撰寫了《魏國夫人管氏墓誌》。

此後他一直在老家生活,每天應酬求書者,

體弱眼暗,老病交侵。

書《度人經》以悼念亡妻。

1322年6月16日,孟頫仍觀書作字,

談笑如常,至黃昏,逝於吳興。

這年他69歲。

其子將趙孟頫與管夫人合葬於

德清縣千秋鄉東衡山。

趙孟頫《真草千字文》

今天,依舊有很多人

仰慕趙孟頫書畫造詣,

也有不少人繼續質疑趙孟頫的人品。

只是很少人會換位考量:

如果你是趙孟頫,又當如何?

趙孟頫《臨蘭亭序卷》紙本行書 無錫博物館藏

趙孟頫 鵲華秋色圖(局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文章書畫界藝術整理,轉載需標明出處)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