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餓了么吃掉百度外賣,是怎樣一場權力的遊戲?

聽聞餓了么要收購百度外賣,外賣O2O的大戰愈演愈烈。競爭靠的是什麼?低價!準時!慢著……這哪裡是什麼高大上的群雄逐鹿,單純就是對外賣小哥的高標準嚴苛求嘛!本文作者親自來到外賣行業「權力的遊戲」場,給大家揭開競爭的實質與黑幕。

.

作者:孫一平

編輯:默默然

美編:黃山

.

北京夏日午後。悶熱。我坐在一家餐廳里,一個美團的外賣小哥走進來,面色黝黑。他喘著粗氣走到前台,給顧客買飲料,被告知沒有冰鎮的。

「沒冰的不早說?」

他撈起電話:「喂你好,我是美團送餐員,您要的飲料沒有冰的。… 常溫的有,好的,那就給您常溫的。… 好,很快就到。」

「快點吧,就一個土豆絲。」…「哎我的那個土豆絲好了嗎?」他不時朝著后廚嚷嚷。

「今天送了多少單了?」我問他。

「21了。」

「你怎麼胳膊上全是汗?」

「媽的,我可能中暑了。頭疼。」

.

.

餐來了,他皺著眉頭,對了一下號碼,繫緊塑料袋,快步走了。

這是每天都在各種餐飲店上演的場景。這是繁榮的外賣經濟,也是互聯網異軍突起的平台業務,更是千千萬萬外賣小哥的故事演繹。

他們很好辨認:黃色的是美團。藍色的是餓了么。紅色的是百度。

外賣市場聚攏了「有資本」和「無資本」的兩群人。但這種說法太過粗糙。在這場權力的遊戲里,參與者多多:擁有技術和理念的初創網路平台,層出不窮的美食店家,瞄準勞力市場的眾包外賣,被工作和懶惰等糾纏的依附外賣的消費者,還有各種顏色風馳電掣的外賣小哥。關係網多元而複雜。

有資源的和有需求的

自互聯網平台經濟熱起來,O2O已經創造了無數的企業神話。平台經濟以驚人的力量將各方資源整合聚攏在一起,使得以往更注重線下銷售的餐飲企業開始依附於線上平台。本著「不上線就淘汰」的恐嚇性原則,諸多餐飲店加入到平台遊戲中。也很快發現,這場遊戲利益和風險並存。

.

.

雖然三家平台壟斷國內外賣市場,但是暗地角力和惡性競爭依然存在。搶奪互聯網市場的開端幾乎都始於「砸錢」。從餓了么2009年開始瞄準大學生群體做外賣,到現今的日均100萬訂單,餓了么已經砸進去140多億人民幣。為了搶奪市場,美團、餓了么、百度三家外賣平台在初期頻繁砸大錢做活動,給予店家和消費者優厚的補貼優惠。於是,利用技術的漏洞,商家瞅准刷單的機會,賺了一筆。

「一開始的時候,誰不刷單?傻子才不刷。」

「什麼是刷單?」

「每訂出一份餐,平台會給你一份補貼。所以你可以用多部手機,在店裡讓自己的員工給自己店鋪下單啊。一開始的時候,每家店幾乎都這麼做。」

市場爭奪戰初期,三大平台給予店家平台費上的優惠,以擴充平台資源。但是資源一旦集結,壟斷形成,退出門檻增加,店家便騎虎難下,變成明明知道遊戲不公卻必須繼續玩下去的冒險者。根據筆者的調查,三大平台從店家那裡抽取一成到三成不等的平台使用費,同時以促銷為名壓低食物價格或者要求店家出資以資助活動。背後的遊戲話語很簡單:「我有資源,你有需求。我們要合作嗎?」如此一來,商家賺人氣,平台賺數據。但是平台經濟下從來沒有過真正的互利共贏,如意算盤總是在雙方的收益和代價權衡中發揮作用。外賣平台發展壯大后,三家外賣平台和餐飲店家的關係就好比是周瑜和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我的一個受訪者說的:「… 要不然你怎麼辦?點外賣的很太多啦,必須得做這筆生意。… 你不做人家也會做,那你就要倒閉。」

有錢的和有閑的

對於百度外賣的配送員來說,消費者變成了決定他們業績很重要的部分。最明顯的就是來自顧客的好評。好評直接與工資、績效、訂單配送掛鉤。於是,這種奇特的遊戲規則開啟了一場對來自農村、草根階層、沒有太多文化的流動群體的「規訓」:送餐的時候,要雙手呈上食物,並說「祝您用餐愉快」,要面帶微笑,並微微鞠躬。消費者如果不滿意,可以取消訂單、投訴,或者打差評。但是送餐員在這一出遊戲中沒有反擊和迴旋的權利。他們被遺忘在遊戲規則之外。其中一個外賣小哥說,「五個好評才抵消一個差評。但這不是最狠的,關鍵是一個差評會拉低你的總體好評率,可能200個好評也補不會來。」

.

.

送餐遊戲的首要規則是守時,顧客可能會因為送餐太慢而不滿。但是對於大多數外賣小哥來講,守時的規則並不受他們個人控制。很多時候,等餐的時間過長導致了送餐超時。但店家的責任卻是要外賣配送員來承擔。也因為如此,很多外賣小哥都是步履匆匆,為了趕時間,不遵守交通規則、亂停車、或者出現交通事故,危及個人生命安全。面對消費者,他們有時候很無奈,卻也沒有辦法。

「用戶從後台可以看到我們走到哪裡了。」

「他們真的會看嗎?」

「會。有些真的看。」

「因為你們手機上裝有GPS。」

「嗯。比如說,我手上有兩單,一單下的早,但路程遠;一旦下的晚,但路程近。你就會考慮先去送遠程的,因為要不然就要超時了。但是路程近的顧客會在後台看到我跑的路程,發現你經過他(她)家卻沒進去送餐。就會問你:為什麼我家近你不先來給我送?… 他們不理解。」

點菜的人和快遞小哥因為平台的存在被扯入到一種關係之中。往往這種關係並不平等。它體現的邏輯更像是「金錢萬能」。與實體經濟不同,平台經濟的背後都有一個奇特的邏輯:遊戲規則的制定者不再是人際關係拉鋸的結果,而是編碼與程式。一行行的字元串和程序碼決定了送餐的時間、路程規劃、顧客反饋、外賣小哥的工資等級……所有的遊戲標準被數字化和程式化,「錢」和「閑」之間似乎沒有了人情味。

有技術的和有動力的

最不缺廉價勞動力。同時,技術和資源的壟斷使得三大外賣平台能在短時間內招攬來巨大的勞動力群體。這群外賣小哥多是年輕力壯、能夠使用手機和互聯網、同時熟悉大城市的路線和居住區。他們大多是在城市呆過一段時間,他們以前可能幹過快遞、建築工、保安、停車管理員……而現在他們選擇外賣這個行業,大部分都因為一個原因:掙得相對多一些。根據筆者的調查研究,一個正常工作的外賣配送員一個月可以拿到5000-8000元的工資,遠遠比在小區當保安或者在餐廳當服務員掙得多。他們大多是農民工階層,來到大城市的目標並不是定居,而是掙錢養家。這群年輕人在經濟壓力驅使下動力十足,卻也不得不面對自身危險的、不穩定的工作狀態。他們有時候也會發牢騷,但大部分時間選擇忍耐,努力地在炎熱的天氣送更多的訂單,拿到更高的補貼。

雖然筆者並不知道外賣平台是如何系統的規範配送員的獎懲機制,但通過多次訪談拼湊起來的內容並不樂觀。他們被平台控制、規劃、限制。他們在這個城市的流動遵從於程式和編碼的規則。可是有些規則在他們看來並不准確,或者可行:

「這個系統只計算直接距離,點對點。但是我們又不是飛機,可以升起來,飛過去,直接落到點上啊。道路都是彎彎曲曲的,不好走。它(系統)計算的就是這裡到那裡。不對的。比如我昨天中午接到了一個單,上面寫了5公里,但實際上我跑過去遠遠不止,大約要6公里。」

……

「有時候人家店裡忙,顧客多,做不出來,或者沒空做。但是系統還是按照平常估計的出菜時間算,根本不對。…時間基本都耗在出菜上。其實只要能做出來,我們就能送到。但出菜有時候太慢了。」

.

.

對他們而言,在外賣平台上工作的實踐其實也是一場控制和反控制的鬥爭。可相比之下,外賣小哥的反抗和不滿很快就消失在堆積如山的外賣訂單之中。

外賣行業中「權力的遊戲」規則複雜多變。它拷問互聯網經濟下誰是最終的受益者,也拷問平台經濟下勞動與尊嚴的辯證關係。它關注這個社會流動人口的走向,也關注平台經濟的發展趨勢,同時也進一步讓我們思考技術、社會、勞動的關係。就像我們開文章中一開始所說的,像諸多其他產業一般,欣欣向榮的平台經濟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這個遊戲。但是遊戲從來不是平等的,區別就在於你是刀俎還是魚肉。

.

本文首發於土逗公社

轉載請聯繫土逗獲得內容授權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