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月17日,對於很多人來說只是生命中很普通的一天而已,哦,說句題外話,今天是【國醫日】,請各位自行去百度,回來以後一定要給我一個旋轉的贊~
但前天是3月15日,萬眾期待的315.....
在打假晚會上,雖然沒有歌舞昇平,但你能看到眾多企業的無良商品;雖然沒有明星大咖,但你能見識到最大規模的公關大趴。在這場打臉與被打臉的故事中,誰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小編並不想評價,但是我注意到這麼一件事:
這款央視曝光的卡樂比麥片的製造者顯示為:東京都。
(小編提示:這樣的麥片千萬不能吃!)
315晚會後第二天的早會上,小編的小夥伴們聊起來這件事,都不約而同的在問東京都是個啥?和東京不一樣嗎?他們的區別是什麼?日本的地方行政區劃制度到底是什麼樣的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
走 進 科 學 ~~
一名日本網友在網站上留言,
「用Ok Google問日本首都在哪」,
而答案竟然是——
日!本!沒!有!首!都!
在1950年6月28日,日本曾經頒布過一部《首都建設法》
其中第一條就明確規定
「東京都是我們和平國家的首都」
1956年6月9日這部法律就被廢止了.....
之後一直沒有新的替換法律
因此,在法律意義上,日本是沒有法定的首都的!
1871年,隨著明治政府實施的廢藩置縣政策,日本的地方行政區劃制度就建立了起來,一般被分為都、道、府、縣以及市、町、村這兩級。
(日本地方行政區)
現在的日本一共有47個一級行政區,分別是:一都(東京都)、一道(北海道)、二府(大阪府、京都府)、四十三縣,這些下面再設立了市、町、村。
(東京23區)
各位看到這裡就更加的頭暈了,怎麼又出來一個東京都區部?!東京和東京都更是傻傻分不清楚,別急~
東京都區部,其實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所指的東京,狹義上廣泛使用的「東京」所指範圍,由東京都的23個特別區構成,俗稱都內,是地名,不是行政區名。
而東京都呢,是由上面那23個特別行政區和26個市、5個町、8個村所組成的自治體,行政區域包括23個特別行政區和多摩地區(26個市、3個町、1個村)的狹長陸地部分,以及分佈在東京灣南部海域的伊豆群島和小笠原群島(2個町、7個村)。
我們常說日本的首都是東京,但其實東京都才是日本首都。是通常在一些新聞或聲明中才會用到的說法。 (就是你們看到的那個包裝袋上的)
(東京都全域)
所以東京都不是一個市,請不要把它拿來和北京市、上海市來比較,真正應該比的是整個上海市。
還有一個概念需要告訴大家,那就是東京圈。
(東京首都圈在日本本州島內的位置)
這裡的東京圈可不是甜甜圈哦~而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群!
東京圈又被稱為東京都市圈、東京圈、一都三縣。是以東京都區部為中心,除東京都之外加上千葉、神奈川、埼玉、茨城、群馬、栃木、山梨等縣所組成的城市群。人口總數占日本全國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靈魂畫手小編為大家畫了個圈圈來解釋一下,A代表東京,B代表東京都,C代表東京圈。
東京都只是東京圈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說,每次說到東京的GDP時,大家不要說得太誇張,那個數據不單單隻是東京哦~
日本的一都一道二府四十三縣,作為自治體是完全同等的存在。只是因為歷史上的稱謂不一樣而已。在現行的「地方自治法」中,它們各自完全沒有區別,完全是「同等資格」的存在。
明治時代,原本只有「府」和「縣」,「都」和「道」都是後來才產生的稱謂。「府」和「縣」的不同是根據以前社會的重要度而被劃分。對於明治政府來說比較重要的東京、京都、大阪這三個城市稱為「府」,以外的地方都稱為「縣」。明治元年,新政府推行「府番縣三治制」,將舊幕府直轄的城代、京都所司代、奉行的支配地封為「府」,除此之外全部命名為「縣」。那個時候,北海道叫做函館府、東京都叫做江戶府(后改為東京府),其他還有長崎府、神奈川府、奈良府等。
1871年根據廢藩置縣,「府」被集中在最重要的3個城市上,其他的「藩」、「府」全部被置換為「縣」。後來,為了消除「府」和「市」的二重行政,便作為「都」將其一體化了。
其實在古代,也有著較為繁瑣的區域劃分。倒是和日本現在的行政區劃有點像呢~
-郡縣制-
縣是最早出現的行政區劃單位名稱,始於春秋初期。最初設置在邊緣地區,據現有文獻記載,最早設縣的是西方大國秦。
商、周王朝實行的是分封制,即「封邦建國」,各個領主在自己的封國內獨立為君主,整個商、周王朝無所謂任何行政區劃。但是,到了春秋時期,周室衰微,一些諸侯國逐漸強大,開始發展中央集權制度。他們在新開拓的疆土上不再進行分封,而由君主直接統治,為了便於統治,開始萌生了縣、郡等行政區劃的單位。
(秦)
春秋末年以後,各國開始在邊地設郡,據《左傳》記載,魯哀公二年(前493年)趙簡子曰:「克敵者,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但當時郡名還是很少見的。主要為滿足軍事防衛之需要,各諸侯國開始在邊遠地區置郡,由國君的重臣率軍駐守。戰國時代,郡的設置逐漸增多。
從秦始皇統一開始,正式確立郡縣制為全國統一的行政區劃,到魏晉時期實施州制行政區劃制度,郡縣制經歷了秦、漢四百多年。
-洲制的出現-
在21世紀以前,人們普遍認為夏、商、西周王朝存在著「十二州」、「九州」、「五服」等行政區劃。實際上,所謂夏、商、周代的「十二州」、「九州」、「五服」之說都僅是種種傳說而已。在行政區劃中真正地出現「州」一級,始於西漢武帝。他也算是圓了戰國時期人們的一個理想吧!
(漢)
漢武帝首創的行政監察區,在郡、國之上增設十三刺史部,即十三州。東漢末年,州由虛的行政監察機構變為一級政區實體,開始出現州—郡—縣的三級行政區劃制度,的行政區劃也終於演進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然而到了南北朝的後期,州、郡、縣三級行政區劃制度已混亂到了極點,郡一級形同虛設。隋文帝面對這種局面,於583年果斷地「罷天下郡」,實行以州領縣的兩級行政區劃制度。
-道府時期-
唐初,李淵一度改郡為州,恢復州領縣制。742年至758年又改州為郡,實行了16年郡領縣制。因此,唐朝與隋朝一樣,州、郡兩名曾經迭相改用。
不過,唐朝後期的最高行政區劃不是州或郡,而是「道」了,宋朝的最高行政區劃是「路」。「道」和「路」最初都是監察區的性質,然後轉化為行政區。
(唐)
在唐代的行政區劃中,不但有唐太宗新開的「道」,還有唐玄宗新開的「府」。最早設府是在開元元年,玄宗升國都雍州為京兆府,升陪都洛州為河南府。
以後,設置和改置的府增多,成為唐朝行政區劃中的一個重要的單位。終唐之世,此類府有10個:京兆府、興德府、鳳翔府、河南府、興唐府、河中府、興元府、成都府、太原府、江陵府。
都護之名起自西漢,當時在西域設有都護。唐太宗平定高昌后,始設安西都護府,其後漸次增置,至唐中宗時共有6都護府:安西都護府、安北都護府、單于都護府、安東都護府、安南都護府、北庭都護府。
-省的出現-
自元代開始,又出現了一種新的行政區劃制度,其最高一級的行政區劃單位為行省,簡稱省,該時期從13世紀後期至20世紀初,歷經元、明、清三代。
(元)
省的起源其實很早,魏晉時期已有尚書省、中書省之稱,但是都是中樞要署,不直轄地方。金入主中原之初,曾出現過行省制度,在外地設立行尚書省,但為時短暫。
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後,仿金實行行省制度,一方面將尚書省並為中書省,總理朝政。另一方面,在地方設立若干行中書省,作為朝廷中書省在外地的代理機構。最初是一種臨時設置,並只管軍事,后演變為兼管民政,其長官也由中央官吏演變為地方官吏。
看到這裡,大家有get到東京和東京都的區別嗎?有沒有對中華燦爛的文化感到驕傲呢~
相關鏈接
溫馨提示微信推出新功能了,
你知道嗎?
想要第一時間接收內容推送?
點開本文右上角,選擇查看公眾號,
就能跟「光明網」成為好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