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給孩子想要的教育(鄭重推薦,家長必讀)

人在情緒中是聽不進任何道理的,急於和處在情緒中的人講道理也是徒勞無功的。情緒來了又會去的,我要接納孩子對我的不滿的負面情緒,讓彼此情緒都緩一緩。

01

故事

不要只關心我的肚子,請關心我的心情

「媽媽,今天我都餓死了,我們老師好嘮叨,延遲下課了,我都沒有吃到午飯……」

「啊?那怎麼行呢?那你趕緊去買點吃的啊。」

「好啦,我不跟你說了!」啪的一聲,女兒把電話掛了……我納悶了:我不是一直在關心她有沒有吃飯嗎?怎麼她不領情還生氣地把電話掛了呢?

評析誤區、解決辦法:

傳統的父母,總是關注孩子是否穿暖吃飽。殊不知,現在物質豐富的今天,孩子最關心自己的情緒是否被關注,做父母的要善於將孩子的言語解碼,了解言語背後隱藏的情緒。

女兒都這麼大了,肚子餓自然知道吃。之前,她給我打電話只是需要向我傾訴老師嘮叨拖堂。我卻出於媽媽的慣性,沒有關注她的情緒,更擔心她的身體,關心她有沒有吃飽。於是我便給出建議。女兒感覺雞同鴨講,無法繼續話題,交流中斷。

想到這裡,我把電話撥過去:「崽崽,你們老師沒有按時下課?」(我澄清、反饋接收到的信息)

「是啊,打鈴了還在喋喋不休地說呢……」(女兒被理解了,有了繼續傾訴的慾望)

「是讓人難以接受」(我共情)。

「嗯」(女兒感覺被接納,情緒平靜下來)。

02

故事

讓我慢慢體會消極情緒,「彎路」也是我的人生

剛進入國中名校的女兒在期中考試失利后每天都要打幾個電話給我,情緒非常低落,還說不想讀書了……

我滿腦子都是想著剛滿12歲的她小小的心正在承受對她來說無比巨大的壓力,我多想給她分擔一點啊……左思右想,我突然想起女兒說起最喜歡數學老師的幽默、和善,我何不發個簡訊求助他?

傍晚,在我們約定的時間,等來了女兒的電話。一接電話,女兒劈頭蓋臉地質問:「媽媽!你都跟我們數學老師發什麼信息啦!……你還和誰發了?……我不想和你說話了!……」

雖然我很想和女兒多說幾句,可是,她還是掛掉了電話……我又第一時間跑到學校,在安慰她的同時也質問她的衝動……

評析誤區、解決辦法:

慢慢的,我靜下來,我跟自己對話。我上午發信息給數學老師表面上是關心女兒、為了滿足女兒,實際上還是我自己有不安全感,有一定的控制欲吧?我替孩子安排各種道路,或者想盡量縮減她「不愉快」的「彎路」,是不是另一種「拔苗助長」? 而且已經弄巧成拙了?

另外,我一面告誡她考試失利要忍耐,沉下心繼續努力,我自己卻急匆匆趕過去,想馬上處理自己的不安不滿的情緒。我自己都無法忍耐,想得到即時的滿足,又如何教育她忍耐?是不是我希望一切都在我的掌控中?

另外,人在情緒中是聽不進任何道理的,急於和處在情緒中的人講道理也是徒勞無功的。情緒來了又會去的,我要接納孩子對我的不滿的負面情緒,讓彼此情緒都緩一緩。

03

故事

我雖然小,但是有辨別能力,讓我自己做出選擇吧

幾周前臨上學時,女兒說:「你說我是帶手機呢,還是不帶?」

我說:「你自己看著辦吧。」其實我內心是不想她帶手機去學校的。

「帶呢,給你打電話方便。」女兒慢條斯理地說,「不帶,因為學校不允許,生活老師已經發現過我一次……」

她自言自語后又幾次追問我:「你說我是帶手機呢?還是不帶?」

我看她難以抉擇,就說:「你很想帶?但是也想我同意你帶?」

「是的,我就是想你高高興興同意我帶……」聰明敏感的她看到我說出了她的想法,很開心。

看著她裝手機和充電寶進書包,我心裡有點隱隱擔心。

但是,我沒有說出我的擔心。

最近這幾周,她上學去了,手機卻靜靜地躺在她的書桌上……

評析誤區、解決辦法:

假設,她第一次問我,我就斷然否定,結果是有可能她會聽我的話,但是她帶手機的這個需求就會沒有被滿足,一直壓抑。有可能她強烈要求帶,那麼母女會不歡而散……

當父母用權威強迫一個孩子去做某事時,他們就剝奪了孩子學習自律和自我責任感的機會。我們做父母的不要那麼焦慮擔心,要學會稍微放放手,讓孩子自己決定是否帶手機,讓孩子自己走過帶手機的日子,然後自覺自律自願不帶手機。

大而言之,人生的每一段路都必須由自己走過,無論你如何描繪此路是如何的美好,彼路是如何的兇險,那都是你的感受……所有的路,只有孩子親自選擇、走過,才是真正屬於他們的人生路。

04

故事

謝謝父母讓我自己解決問題

女兒寄宿去了,第一周回來很鬱悶,說和臨床的謝同學最開始關係很好,一起聊天,後來不知為什麼越來越不開心,她睡覺就把腿架過來,害得自己睡不著……

我理解她的鬱悶,鼓勵她嘗試改善與同學的關係。第二周女兒又打電話來,說起不愉快的點點滴滴,情緒非常激動,還說會「用拳頭」解決問題……「兒行千里母擔憂」,我沒有責怪女兒過激的言語。我說:「不管怎麼樣,媽媽都是和你在一起的,會一直支持你,也會想辦法幫你解決問題……有什麼事我們周末回家再說吧……」

周末了,娘倆躺在沙發上開始絮絮叨叨地聊起此事。「媽媽想聽聽,你為了改善關係做了什麼努力……」「我找她談話——我承認了我做得不好的地方,也講了她讓我不舒服的地方。我說我希望我們和好如初。她也說了她對我的意見。但是第二天,我們又因為窗戶鬧得不可開交。她要關,我要開。她一關,我就起身去開……哼,我離窗戶近,她搞不贏我。」女兒憤怒中又有一些得意。

評析誤區、解決辦法:

孩子這些問題就像人的一次感冒發燒,不要輕易吃藥打針,要靠休息、調動自己能量戰勝疾病。父母出手相助如同吃藥打針,也許很快擊退病菌,但是,以後每一次病菌來了,都需要外援,因為本身的肌體沒有成功的經驗……

親子溝通時有衝突非常正常。有時候,父母的願望和孩子的願望是不一致的。服從父母,孩子內心有抗拒、不滿;遷就孩子,父母內心也會不高興,積累對孩子的不滿情緒。和孩子商談、決定事務,能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視,能夠體現自我的存在價值,只有被尊重的自主的孩子才是有動力的孩子。

文章來源:教育文摘周報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