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聽,中國畫里的"雨聲"

明 戴進《風雨歸舟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蘇軾

雨景作為一種自然現象,本無奇特可言,但歷代文人墨客往往藉其抒發情懷,於是雨也就隨之「文化」了起來。

熟悉美術史的朋友都知道,古代有很多名家畫過精彩的雨景山水作品,他們有的直接畫雨,有的畫雨雖不見雨,卻能使人產生下雨的感覺,這是因為他們研究了畫雨景的規律,比如:「煙中每有無根樹,雨外尤多沒骨山」。

雨景是不好畫的,因為雨沒有固定的形狀,也沒有明顯的色彩。不僅畫,就是西洋畫畫雨時,在技術上也有很多難處。正因為如此,雨景山水反而讓畫家們有了巨大的創作空間和創作的衝動。

這次書畫新風景共搜集整理從宋以來至近現代數十位名家的近60幅有代表性的經典雨景山水作品,為便於大家欣賞細節,大部分圖片為高清格式,所以還建議在WIFI下欣賞,這樣會更流暢一些。

南宋 蘇顯祖《風雨歸舟圖》

《風雨歸舟圖》繪近處巨崗高樹,中部為廣漠的江河,並置沙渚、坡岸、板橋、行舟、人物等,遠處山巒聳峙,景色具有江南水鄉山崇水闊的特點。

畫面又著意表現出風雨急驟時的特殊景緻,圖中樹木的枝葉在狂風中搖曳,板橋上的行人撐傘頂風冒雨艱難前行,河中小舟上的梢公費力地撐篙破浪行駛,形態都表現得十分生動。整個畫面把江南風雨景象刻畫的淋漓盡致、美奐絕倫。

南宋 夏圭《冒雨尋庄》大都會美術館

南宋 夏圭《風雨行舟圖》團扇

《風雨行舟圖》又名《雨江舟行圖》、《風雨山水圖》,波士頓藝術博物館藏。南宋書畫以團扇、冊頁或小幅畫面為主,摒棄了北宋以來大山主峰為中心的高山瀑布式構圖和細密繁複的筆墨,創新出以少勝多,以虛代實,以白當黑,以簡代繁的藝術風格。

南宋 馬遠《春雨富士圖卷》 納爾遜-艾金斯藝術博物館藏

宋 馬麟《芳春雨霽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描繪荒野平溪,窠石疏林。枝上嫩葉初露,春意濃郁。遠方煙靄出沒,隱約可見。畫中怪石用山斧劈皴,老樹用嚴謹的雙鉤填墨法,樹葉用淡褐色點染。全圖用筆瘦硬勁峭,構圖簡括,畫風學馬遠而又有自己的創新,為馬麟山水畫佳作。

米芾《雲起樓圖》美國弗利爾美術館

宋 米友仁《郭升歸魚圖》

元黃公望《溪山雨意圖》

元 黃公望《溪山雨意圖》

元 王蒙《溪山風雨圖冊》

元 倪瓚《雨後空林圖》

元 高克恭《春山晴雨圖》台北故宮博物院

元高克恭《春山欲雨圖》上海博物館藏

元 高克恭《林巒煙雨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這幅畫描繪豪雨降臨的瞬間,風雨交加,江面上小舟顛簸擺盪,行人迎風而行的情景。為了捕捉這大自然戲劇性的一刻,戴進運用寬闊的濕筆,快速斜掃過畫面,表現大雨滂沱如潑、雨霧翻騰的撼人氣勢,同時他也畫出翻折的樹葉、蘆葦,和逆風行走的小舟形成一種垂直逆向,加強整幅畫的動勢。

戴進這幅畫以自然中的風雨雲霧為創作主題,可以追溯到南宋夏珪的傳統。不過,和宋代繪畫相比,戴進的構圖動勢更強烈,筆墨也更加奔放縱恣,這件〈風雨歸舟軸〉影響了後來的明代宮廷畫家,成為他們描繪這類風雨山水圖的典範。

明 孫克弘《雨景山水圖》廣東省博物館藏

圖中畫遠山霧靄,近樹清波,板橋屋舍,點綴其中。用筆圓潤,墨色渾厚,表現了春天的雨後景色。此圖自題詩云:「僧房十日掩紫關,閑看浮雲自往還,無限天機心會得,起來磨墨寫房山。」全幅詩情畫意,皆含仿米之意。

明 沈周《雨夜幽寂圖》

明 董其昌《雲藏雨散》

清 王翚《溪山雨霽圖》大都會博物館

清 惲壽平《秋雨煙巒》

清 金農《風雨歸舟圖》

《風雨歸舟圖》畫面縱向,上方是雨中迷濛的遠山和山腳下岸邊隨風雨起伏的葦叢。中間留白處是大片的水面。畫面右下方,工細寫出峭立的山岩和岩石上經受狂風驟雨的樹木。而這一切作為鋪墊,襯託了風雨交加的水面上,一葉孤舟正在頂風逆水而行的場景。船頭一人撐傘蜷縮,船尾艄公身裹蓑衣在奮力搖櫓。畫面全以淡墨勾描渲染,風雨大作的氣氛和小船趕路心切的情態躍然紙上。

徐悲鴻認為,金農的《風雨歸舟圖》是畫中的奇迹,也是山水畫的支柱之作。

清 石濤《堤畔煙雨》

清 石濤《煙樹漲村圖》

清 弘仁《雨余柳色圖》上海博物館藏

清 龔賢《夏山過雨圖》南京博物院藏

一般畫人求墨韻往往以濕墨塗抹,而龔賢明確指出:「墨言韻,明其非濕也,潤墨鮮,濕墨死」,具體指出;「皴法先干后濕,故外潤而有骨,若先濕后干,則死墨也。」 以其言論參其畫法,可知龔賢之「潤」 ,實乃濕度適可,關鍵在於皴染之時能見筆,如太濕,則墨汁粘滯,筆墨相礙,渾沌一片,是為「死墨」。

龔賢的這幅畫,也是潤濕得體,筆墨融融,層次分明,足證其所畫「先干后濕」、不是「先濕后干」,「外潤而有骨」,他用積墨法,一層層點染,一層層地積,其韻無窮,無怪乎時人曰「半千之所以獨有千古更在墨」。

清 龔賢《溪山欲雨圖》

清 樊圻《江干風雨圖》上海博物館藏

張大千《溪山過雨圖》1981年

張大千《雨後嵐新》1967年

張大千《蘇花攬勝圖》卷

張大千《蘇花攬勝圖》卷 1965年作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幅為大千讀了好朋友的詩文「蘇花行」之後,趕在下雨天遊覽蘇花公路,事後再追想當時濛濛雨景寫入畫圖,時年六十七歲。張大千還在畫上題字,讚頌蘇花景緻可稱為世界第一奇境。

齊白石《煙雨人家》1922年作

款識:不教磨墨苦人難,一日揮十日閑。幸毫有楊枝慰寒寂,一春家在雨中山。壬戌四月,白石山翁制並題。印鑒:白石翁

白石老人常言:「用我家筆墨,寫我家山水」。其作品常具有獨特的風格,也突出了他獨立的創造性。

此幀水墨淋漓,雨景山水,一氣呵成。遠處畫雲山,近景畫叢樹村舍,再配以小橋,層次分明。山外煙雨蒙蒙,為整幅山水格外增添了生氣。

白石老人的山水畫是參入了花鳥篆書筆法寫成,氣勢雄渾,趣味高古;而且他的構圖,大膽奇絕,又新穎絕倫,展出出人意料的奇想,其藝術成就絕不亞於他的花鳥草蟲畫作。從花鳥寫意入手,再加以轉化成文人畫風的山水意境是19世紀之後山水畫的畫龍點睛之筆,齊白石便是悟出此類畫法,並取得高度藝術成就的山水意境畫家。毫無疑問,民國的山水畫家之中,齊白石應該是最具有特殊地位的藝術家之一。

齊白石《雨中歸來》

齊白石《雨後煙雲》

齊白石《雨後雲山》

齊白石《雨後雲山》

齊白石《雨後雲山圖》 手卷

此幅《雨後雲山圖》畫面墨氣十足,寥寥幾筆便描繪出雨後雲山朦朧荒寒的意境,筆雖簡而意不簡,墨色俱致,氣足味濃,給人以言己盡而意無窮之感。齊白石運用大面積潑墨,並趁濕焦墨點樹榦,形象生動。煙雨山林之間,又信筆勾勒幾個小房子,使得畫面增添了些許生氣,創造出動人的意境,而又不失親近之感。雨後的青山,好像淚洗過的良心。

徐悲鴻《灕江春雨》

在此圖中我們可以看到,水墨淋漓的山水間帶有明顯的素描式光影效果,用筆輕快、松秀,保留了傳統筆法的提按頓挫的節奏感、韻律感,最大限度發揮了國畫用紙和用水的特點,注重烘染氣氛,營造空間的迷濛清幽的氣息,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

黃賓虹《雨過雲猶濕》

黃賓虹畫雨景堪稱高手。他畫雨景,既有雨中之景,又有雨後之景,亦有雨後初晴之陰山,更有深山夜色之雨景。此畫用他那純熟的積墨、破墨、淡墨諸法,任意潑瀉。再以花青、淡赭色作為適當鋪設,使之濃淡相宜,色墨交融,渾然一片,傳神般地傳達出「雨過雲猶濕,平橋水亂流。莫言風浪急,野岸有漁舟」的溪山晴靄的動人境界。

《雨過雲猶濕》此畫描繪的是山村野渡的景緻,幾叢小樹,幾重山石,幾間茅舍,獨木橋橫卧兩岸。兩位山野逸人在坡坪上熱切交談,一條溪澗直貫畫中,悄然無聲地向遠處流去。那幾筆濃淡相間似隨意抹成的浮雲,呈現出雨後初晴的神奇妙境。

黃賓虹《青城山中坐雨》

黃賓虹《山雨濕蒙 》

黃賓虹《西泠遇雨》

黃賓虹《孤城寒雨圖》

黃賓虹《深崖秋雨》

黃賓虹《溪山過雨》

《溪山過雨》表現雨後的山川景緻,雖渲染不多卻有筆有墨,給人以蒼鬱滴翠、靈秀空靈之感。圖中重巒疊嶂,林木蓊鬱,樹法多樣,各種點法交施互用,以營造雨後山青水秀的意境。樹木、山川、溪流被濛濛雨霧籠罩著,使人心歡悅,山如笑,樹如舞,是一幅清新靈秀的優美畫面。

畫家既師古人,亦師造化,生平遍覽名山大川,盤桓於大江南北,因而胸襟豁達,探勝擷景,搜盡奇峰,心慕手追,使山水畫達到真情外溢,如臨其境,雄奇秀偉,別有一番風姿。

李可染《杏花春雨江南》

李可染《春雨江南》

李可染《雨中灕江》1977年 家屬藏

潘天壽《溪山煙雨》1920年作

潘天壽《煙雨樓閣》1922年

潘天壽《雨後千山》1962年

傅抱石《萬竿煙雨》1944年

這幅畫中,蔽空的竹,漫天的雨,大自然在混沌中顫抖,以雷霆萬鈞的力量和雄渾的氣勢,表現出繪畫中從未有過的境界。除了遠山和占畫面一角的溪水,小橋上撐傘佝僂前進的人物,半幅是濃重潑墨,正如石濤題畫詩中所描寫的:「墨團團里黑團團,墨黑叢中花葉寬,試看筆從煙里過,波瀾轉處不須完。」

傅抱石《萬竿煙雨》1955年

傅抱石《瀟瀟暮雨》1945年作

《瀟瀟暮雨》也是寫生與詩意結合的典型,取自明人李東陽《樂麓寺》前四句詩意:危峰高瞰楚江干,路在羊腸第幾盤。萬樹松杉雙徑合,四山風雨一僧寒。是將優美的詩詞意境與四川真實的山川境象結合起來醞釀而成的一幅雨境精品。

傅抱石《西風吹下紅雨來》1956年

傅抱石《風雨歸牧》

傅抱石是寫雨景的大師,有「傅氏風雨下鐘山」、「一半山川帶雨痕」的美稱。

傅抱石筆下的雨景,魅力無窮,風格獨特。他用大筆破鋒,快速運筆,掃出的雨絲,蒼蒼茫茫,恢恢蒙蒙,飄灑逸宕,氤氳和融。他的雨景畫大氣磅礴,氣勢過人。

——月雅往期經典,點擊以下鏈接直接閱讀——

宋代折枝花鳥畫構圖程式剖析 石濤的偉大與媚俗

悖論董其昌:大師、淫棍和惡霸?

「西泠八家」篆刻印石128方原印照【珍藏版】

金農 | 精品《人物山水冊》 《二湘圖》,亮瞎你的眼

齊白石早年《花鳥冊》(老舍舊藏)

十八歲的千里江山圖,流傳千古的絕唱,每一部分都是一副經典的山水畫

看了陳巨來的原石印,你才知道印章到底有多美

不會被遺忘的大家——憶學仲先生(附高清作品集)

李鱔 |《花鳥冊》百圖詳解

八大山人的心路歷程 石魯 | 寫生冊

國人看不懂當代水墨,就是不懂藝術么?

美的極致!——敦 煌 手 姿(600勢)

敦煌早期彩塑的犍陀羅影響 繆谷瑛 | 百 花 圖 集

巨獻 | 815張高清大圖帶你走進《清明上河圖》中815個人物造型細節

盈盈水間,脈脈不語 | 畫中的水

陸儼少圖式梳理——含陸儼少先生最全的寫生作品

沉默的大師! 去世七年後作品公諸於世,震撼整個畫壇(附作品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