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印度電影,總不免讓人聯想到寶萊塢電影。
雖然寶萊塢並不能覆蓋所有印度電影,但作為印度最大的影片生產中心,寶萊塢為印度立足世界電影大國之列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從某種程度來講,寶萊塢的發展史也就是印度電影的歷史。
寶萊塢(Bollywood)廣義上指「印地語電影」,狹義上即為孟買西北郊外的孟買電影城。印度人將「好萊塢」(Hollywood)打頭的字母「H」換成了本國電影之都孟買(Bombay)的字頭「B」,從此「寶萊塢」(Bollywood)的說法也就沿用了下來。
1931年,寶萊塢製作出印度電影史上第一部有聲電影,從此印度超過一半以上的電影製作都在寶萊塢進行。而之後的十年間,不少製片廠也如雨後春筍在寶萊塢成長起來。
和好萊塢不同的是,彼時大部分寶萊塢製片廠並沒有朝著垂直一體化的方向成功發展,製作、發行和放映系統的分散導致其破產率居高不下,「製片廠時代」在寶萊塢歷史上如曇花一現般短暫。
印度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商業歌舞片《流浪者》(1951)
二戰後,脫離了英國的殖民統治的印度成為獨立國家。之後的20多年內,寶萊塢製片廠受到各地湧入的新晉電影製作者的衝擊,這些獨立的電影製作商逐漸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寶萊塢電影模式,吸引不同地域、階層、宗教的印度觀眾積極圍觀。
而當時印度大部分群眾還屬於「無產階級」,選擇看電影這種奢侈的消遣方式當然希望影片能值回票價,於是集愛情、動作、歌舞、喜劇等元素為一體的影片套路應用而生——這種影片叫做「馬薩拉電影」(馬薩拉在印地語中有「混合香料」之意),從此開啟印度電影一言不合就尬舞的經典模式。
寶萊塢最具代表性的歌舞片《大篷車》(1971)劇照
而馬薩拉模式離不開受觀眾喜愛的明星演員和華麗的拍攝場所,這就導致電影製作成本的增加,使得寶萊塢製作公司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面臨著財政上的巨大壓力。
不過,從20世紀末開始,全球各地的大量印度移民為寶萊塢電影的崛起提供了大好時機,帶著濃郁的異國風情寶萊塢影片逐漸風靡東南亞、歐洲和美洲等地,製作公司也賺得盆體缽滿。
2009年上映的《三傻大鬧寶萊塢》(Three Idiots)海外票房收入高達2390萬美元,是迄今為止海外票房最高的寶萊塢電影;
《三傻大鬧寶萊塢》
《我的名字是可汗》(2010)和《追蹤再現Ⅱ》(2011)也分別以2215萬美元和1170萬美元的海外票房讓製作方笑逐顏開。
《我的名字是可汗》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大團圓結局、炫目的色彩、一言不合就尬舞的套路是寶萊塢電影的標配。開掛、跳舞、色彩好也成了很多人眼裡印度電影三寶。
因此不少人對印度電影的認知還停留在90年代的歌舞片階段也不足為奇。
但其實,歌舞雖然是寶萊塢電影中重要的敘事方式,但並不僅僅局限於驚艷的歌舞。
特別是近幾年來,寶萊塢電影從劇情、人物、情感、特效、腦洞到深度方面的精心打磨又圈了一票粉,並屢創票房奇迹。
比如阿米爾汗2014年主演的《我的個神啊》,
《我的個神啊》
薩爾曼·汗2015年主演的《小蘿莉的神猴大叔》都獲得了不錯的口碑和票房。
《小蘿莉的神猴大叔》
而雖然聽起來和「好萊塢」僅一字之差的「寶萊塢」經常被評論家視為「第二個好萊塢」,但在發展的過程中,寶萊塢電影並未完全照搬好萊塢的模式,而是在學習和借鑒中取其精華,堅持本土風格和信仰文化,始終保持著自己的特色。
如今寶萊塢已發展成全球最大的電影產業之一,不僅從僱員數量和影片生產量來看佔據世界第一的位置,還坐擁全球數十億「寶迷」,對好萊塢等西方電影市場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2011《雄獅》里吊炸天的腦洞特效
《時代》雜誌曾統計,海外電影在美國本土的票房前十里,只有六部亞洲電影。其中除了深受美國人喜愛的日韓泰片,一部片外,餘下的都是帶著濃濃「咖喱味」的印度片。
正如美國《國際財經時報》所言,發展至今,印度寶萊塢已成「有史以來全球最大的電影製作產業」。每年印度電影業製作約1000部影片,數量是好萊塢的兩倍,其中就有四成出自寶萊塢。
而正因寶萊塢對本土文化的堅持和對外來文化的適度吸收,使得印度在好萊塢席捲世界其他各地的同時,成為全球唯一一個好萊塢僅佔國內電影3.5%市場份額的國家。可見在世界電影的市場里,寶萊塢永遠都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本文來源於華誼兄弟電影
北 京 清 風 徐 來 文 化 傳 媒 有 限 公 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