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當法醫成為網紅

原標題:當法醫成為網紅

在2005年熱播的《大宋提刑官》,就讓人們知道北宋不僅有宋詞,還有宋慈。此後十多年層出不窮的法醫劇無疑助推了對法醫行業的社會關注。說起法醫劇,全世界同好。港劇有《鑒證實錄》、《法證先鋒》;日劇有《ZERO的真實》、《法醫物語》,韓劇有《死因》、《神的測驗》,英劇有《屍研所》、《無聲的證言》;美劇更多,《犯罪現場調查》、《不死法醫》、《嗜血法醫》、《逝者之證》……就說那一部《識骨尋蹤》,和《大宋提刑官》同一年開播,到今年拍了13季才算完結。這些法醫劇往往被稱為「燒腦神劇」,大家討論其中的各種法醫技術細節,然後不免會問道:現實中的法醫工作也會像電視劇中那麼酷嗎?

朋友問法醫:「當初你可以去外科,最後為什麼選了法醫?」 法醫深沉地說:「為了生存。」朋友納悶:「法醫整天接觸死人,工資也不算高啊?」 法醫搖搖手,深吸一口氣解釋道:「醫患關係比較穩定。」

這只是網上流傳的一個段子。比如在知乎網上,可以找到很多關於法醫的提問。和上面這個段子中的一樣,流於表面問題,不外乎是「做法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或是「身為法醫曾經接觸過什麼離奇的案子」。

去年開播的網劇《法醫秦明》又開啟了一波法醫熱。該劇上線后,穿著西裝、開著豪車、住著大房子、拿著解剖刀吃小龍蝦的男主角還是給人違和之感。有人在知乎網上向法醫秦明提問「當一個顏值很高的法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法醫秦明的答案有點冷:「邀錯人了。」要讓影視劇講故事,還要合乎現實,有些強求。美劇里的豪斯醫生成天拄著拐棍,不修邊幅,穿著牛仔褲運動鞋;《嗜血法醫》里的德克斯特白天是笑容迷人的辦案專家,晚上卻變身冷血殺手,堪稱法醫版的蝙蝠俠;到了《不死法醫》里的亨利·摩根更邪乎,風流倜儻,人見人愛,而且自帶重生技能,活了200歲還依然年輕,比之《法醫秦明》一劇更屬天馬行空。如果電視劇里的法醫們都是一張大眾臉,處理的都是交通事故或是親子鑒定一類的日常,估計大家早切頻道了。

真正應該關注的,不是法醫的長相,而是他們探尋真相的能力和努力。十年前來自溫州的法醫張志浩可以說是最早的網紅法醫。他在新浪開設博客,撰寫法醫筆記,講述自己工作中遇到的真實案例,這些博客上的文章最終彙集為《我是法醫》一書,隨後又寫了一部法醫題材的小說《我是法醫:面具》。法醫秦明開始創作自己的法醫系列小說,同樣是通過微博讓大家先睹為快的。

越來越多的法醫工作者在網路上現身說法,即便在網路遊戲《英雄聯盟》的百度貼吧中,也能看到法醫作者腦洞大開的帖子,從法醫學來分析遊戲中各種英雄的技能。這樣的網路「普法」,既能澄清電視劇對法醫的神化,亦能讓法醫學知識得到大眾化的傳播。

在知乎網和果殼網這樣的知識網路平台,如今都有眾多法醫作者的活躍身影。比如法醫工作者吉馳,他以「死亡代言人」的網名成為知乎網的名人。今年2月,知乎推出了他的《法醫現場筆記》,是一部電子書。去年知乎還曾推出過另一本電子書《重返刑偵現場》,彙集了有關法醫和刑偵話題的一些熱門問答。

「果殼」網有個興趣小組叫「謀殺·現場·法醫」。這個小組中的話題專業性十足,彙集了一群法醫學專家和忠實的愛好者。他們不間斷地發帖討論和研究連環殺手、著名犯罪案例以及法醫學技術。今年5月,這個小組的討論精華彙集成《讓一部分人先法醫起來》一書。小組組長「饅頭老妖」是法學學士、化學博士,自稱「誤入歧途」喜歡上了犯罪史研究。其在2015年還推出過一部懸疑小說《線》。

人們應該意識到,法醫工作日常面對的是死亡,卻可以讓我們認識生命。法醫成為網紅是好事。希望人們由此少些對死亡的獵奇,多些對生命的尊重。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