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本科生和研究生有何區別?碩士和博士又有什麼不同?

近日,全國高校2017年碩士研究所複試和2017年博士研究所入選考試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當中,近60萬碩士生和7萬名博士很快將走進理想中的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始研究所生涯的學習。

很多研究所新生常常會迷茫,大學部生和研究所到底有何區別?碩士和博士又有什麼不同?本期我們選取了清華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閻學通教授和一位研究所網友的文章,分別用文字和圖片回答了這個問題。

閻教授文章較為全面的從學習、分析、研究方法等幾個方面闡述了本、碩、博學習的區別。無論你是本、碩、博在讀,還是有這樣的升學計劃,本文都可以為你清楚的明白學習方向與要求提供指導。而另一篇文章用兩組圖片介紹了大學部、碩士和博士的區別,非常生動形象,有助於我們迅速理解本碩博之間的差異,值得我們一讀。

清華大學閻學通教授談大學部、碩士和博士的區別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先生比喻導師和研究所的關係是:導師負責給研究所指出兔子在哪裡,並指導學生學會打兔子的本領。反之,研究所則是從導師那裡了解到兔子的位置、大小、肥瘦,並採用從導師那裡學到的打兔子本領擒獲一隻兔子(就是做完論文)。

有人由此衍生出大學部生、碩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之區別的「兔子理論」:

大學部生:學習撿「死」兔子。大學部及以前所學知識都是別人已經發現、並經過了反覆驗證的知識,是固定、穩定的,屬於「死兔子」。此階段的學習訓練只是學會找到一條比較便捷的路徑把已經死在那裡的「兔子」拿回來。

碩士生:學習打一隻在視野中奔跑的活兔子。這隻兔子在哪裡?需要導師指給你,或者需要導師和學生一起來確定其位置。導師在「指兔子」的同時還應該告訴學生瞄準並射死兔子的本領。碩士生需要遵從自導師處學來的方法和技術,去把這隻尚在活動中的兔子打死,然後再通過以往已經具備的方法把兔子擒在手中。

博士生:學習打一隻看不到的活兔子。此時的兔子也是活的,但可能不在你的視野里跑著,而是在樹林里跑——導師可以確認一定有這隻兔子存在,可是,需要你先從樹林里把這隻兔子攆出來,判斷是否值得去獵取,再用更高級的獵取技術去射擊並沿用原有方法將兔子取在手中。

博士后階段此時,導師叫合作導師,他就要和博士后一起來確定究竟到哪裡去尋找兔子,此時面對的可能是不一樣的森林,需要一起商量后確定是否需要在這裡佇足,並重複以上過程。

1.大學部生學習與研究所學習的區別

大學部是素質教育,是從未成年到成人的教育,是讓他們完成文明教育的過程素質教育不在乎學什麼專業。例如,家長們對子女找配偶的要求是要找個大學生,而不是要求找學某種專業的。家長們未必能解釋為什麼,但他們知道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基本上不動手打配偶。大學部教育是培養做人的品格和修養的過程。

研究所教育不是素質教育,是專業教育這就是研究所教育和大學部生教育的最主要區別,這個區別決定了你們應注重學習什麼的問題研究所的學習帶有研究性質,這對你們畢業后的工作選擇與大學部生有了不同。大學部生畢業后終生從事其所學專業的人數比例原則上不會超過10%。這裡我說的不是上世紀50年代的大學部生畢業生,而是指有了博士生教育以後的大學部生畢業生。碩士生畢業生終生從事其碩士專業的比例就會高一點,約在15%左右。而博士畢業生以博士專業為終身職業的人數應不低於三分之二,低於這個標準則說明博士教育本身不成功。

2.博士生學習與碩士生學習的區別

碩士研究所與博士生的區別是專業水平差別,不是素質差別兩類畢業生在為人的素質上沒有差別,其區別是研究技能。碩士生教育培養的是工作技能,而博士生教育培養的是學術技能。碩士生畢業后的工作主要是從事事務性的工作,做學術研究的很少。因此碩士生要注重學習普遍性的研究技能。完成上級交待下來的任何一項事務性工作,都需要進行調查了解基本情況,判斷問題的性質,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找到實施的方案和路徑。這些解決問題的程序和學術研究的方法很相似,例如,文獻回顧、找到有意義的問題、提出假設、進行實證、做出結論。

博士畢業生所從事的工作性質不同,是學術性的,因此你們對於學術的態度不能一樣。博士生要有較強的批判精神,即發現錯誤的能力,因為發現現有知識的缺陷,才能發現值得研究的問題。碩士生如果有了這種批判精神,那你最好選擇畢業後讀博。否則,你到了工作單位,總是發現領導的決策有缺陷,你會不甘心情願的執行領導決定,你工作就做不好。

碩士生和博士生的教育時間不一樣。碩士生教育只有兩年,有些國家只有一年,而博士生教育原則上4年,但不同專業時間不一樣,很多專業都長於4年。教育時間的長短不一樣也會帶來性質上的差別。碩士教育能提高人的研究技能但不會改變人的思想觀念,而博士教育則具有異化作用,使受教育者將學習視為改善生活的方法轉變為生活的目的,即讀書學習不再是為了改善物質生活,而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了讀書學習生活手段變成了生活目的。這就是為什麼博士畢業生主體上終生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我以為,博士教育就是生產教授或研究員的工作。

博士教育重要的一點是尋求真理、發現規律、探索人類尚不知道的知識要發現新知識不僅需要研究能力,還需要學術激情和學術奉獻精神。很多學術研究所發現的知識都沒有實際用處,不能轉化成為物質財富。從經濟學的理性角度講,從事科學研究的人都屬於非理性的,因為從事這種研究的人得不到實質性的經濟收益。然而,人類的科學進步就是建立在發現了很多人們認為沒用的知識的基礎上的。發現新知識是有樂趣的事,於是很多博士選擇在低工資的大學就業而不選擇高工資的企業。家長們常說的,「這孩子讀傻了」,就是這個異化過程。社會上常說的「笨得像個博士,傻得像個教授」,就是異化的結果。當你領到博士學位證書時還沒被異化,你可能是個含金量不高的博士。80年代曾說「窮得像個教授」。如今這個說法沒了,教授們不那麼窮了,同時「甘於清貧」的教授精神也消失了。這可能與博士教育異化作用不明顯直接相關。

3.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區別

碩士研究所和博士研究所的教育共性是提高學生的研究能力。研究能力主要由兩個基本能力構成,即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觀察能力是指別人觀察不到而你能觀察得到的能力。分析能力是指別人想不到而你能想到的能力。不接受專門的科學研究方法的訓練,是不會有這種能力的。每人都有兩隻眼,但眾人的觀察能力卻不同。化驗員知道如何觀察到血液中的DNA,我就不會觀察。我知道如何觀察「全球治理」和「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差別,化驗員就不會。提高觀察能力需要學會使用觀察的工具和方法。學會統計學、民調、實地考察、訪談、使用圖書館、檔案館和網路資料庫,都能提高觀察能力。還要學習觀察角度。從第三方立場觀察能提高客觀性、從對方立場觀察能理解對方想法。不改變觀察角度的結果就是盲人摸象。普京在自由派眼裡就是獨裁者,在普通百姓眼裡就是英雄。

具備了觀察能力,你們還得學慣用邏輯思維方式分析所觀察到的現象只觀察而不分析是不會有任何研究成果的。這和有錢不花等於沒錢一樣。分析是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的邏輯的思考和判斷。要使分析判斷的結果符合客觀事物,就需要提高聯想能力、邏輯能力,歸納能力、演繹能力等。研究問題,這些能力都需要,只有一種能力是不行的。我下面單講一下邏輯分析能力。

做社會科學研究,邏輯分析能力非常重要例如,只有聯想能力而無邏輯能力就容易做出陰謀論的判斷。邏輯分析能力需要後天加以訓練才能強大,由於多數人沒有受過專門的邏輯訓練,因此陰謀論的分析方法在社會上非常流行。陰謀論之所以強大是因為,它既不能證實也不能證偽。「陰謀」是指公眾不知道的方案而且無法實證的事務。陰謀論者聲稱他們很聰明,「陰謀」被他們看出來了。其背後的邏輯是,你要是看不出來,就說明你不聰明。人們普遍認為自己是聰明的,於是也都跟著看出陰謀了。2006年有人說美國發動了貨幣戰爭,很多人不但信且用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來證明美國的確發動了貨幣戰爭。然而,依據國家行為是維護國家利益的邏輯,我們要問一下美國為何要發動破壞美國經濟的貨幣戰爭呢?2007年末美國經濟危機已露端倪,美國為何不及時停止貨幣戰爭以防止經濟危機發生呢?2008年9月美國政府正式宣布了經濟危機,美國是在此之前還是在此之後停止的貨幣戰爭呢?停止貨幣戰爭和發動貨幣戰爭的標誌是什麼呢?如果貨幣戰爭的發生的停止沒有標誌,那我們怎麼知道現胡是有貨幣戰爭還是沒有貨幣戰爭呢?當你有了強大的邏輯分析能力,你就不會盲從「陰謀論」。

講了這麼多,我不過是想給大家兩個建議。一是既然花費時間來學習,就真的提高一下自己的研究能力。拿個學位證書不能說明什麼現在大學、研究機構、黨校、軍隊、政府培訓機構辦了各種各樣的碩士、博士班。有錢有權就能換個學位證,甚至大街上都買得到。學位證既不表明你知識多少,也不說明是你否有研究能力。既然你們已經做出了「非理性」的選擇,來學習不掙錢的社會科學,因此,把時間用於真正提高自己研究能力上才對得起你自己的決定。二是注重學習科學的研究方法。當你掌握了科學研究方法,你不僅能提高研究能力,還能增強決策的自主性,不盲從,不輕信,不後悔。要學會我的生活我做主,與由兄姐、父母、老師、領導、政府、朋友替你決策的歷史告別。

兩組圖片告訴你大學部、碩士、博士的區別

1.用一盤紅燒肉

大學部論文

第一章:紅燒肉的定義和類型;

第二章:各種紅燒肉區別和特點;

第三章:東坡紅燒肉的具體特點;

第四章:烹制東坡紅燒肉的主要問題和對策。

結論:東坡紅燒肉可以更好吃。

碩士論文

第一章:關於豬肉做法的文獻綜述;

第二章:紅燒肉做法的歷史演變過程;

第三章:傳統紅燒肉製作和研究方式介紹和比較;

第四章:馬克思剩餘價值理論對紅燒肉做法的啟示;

第五章:剩餘價值紅燒肉的具體做法;

第六章:剩餘價值紅燒肉的創新之處和進一步研究建議。

結論:紅燒肉很好吃,但是吃的過程中注意區分,剩餘價值理論指導下的紅燒肉做得會更符合社會主義實踐發展。

博士論文

序言:歷史中豬肉食譜的文獻綜述、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不足和問題;

第一篇(第一章到第三章):豬是怎樣養成的;

第二篇(第四章到第五章):豬的各個部分肉質的區分和作用;

第三篇(第六章到第七章):馬克思理論不同發展階段對紅燒肉發展的影響和啟示;

第四篇(第八章到第十章):紅燒肉製作的實證研究(變數選取、理論模型和計量分析)。

結論:紅燒肉是不是可以吃取決於很多複雜的因素,總體來看,在滿足一定約束條件的情況下紅燒肉是不錯的營養、美容食品,但操作過程的障礙還需要通過真學、真懂、真用馬克思剩餘價值理論,有必要的情況下需要進行理論創新和政策支持,使紅燒肉更好地實現增加營養、避免增肥和促進社會和諧的作用。

2.畫個圈圈告訴你大學部、碩士、博士的區別

象這個圓圈代表了人類的所有知識。

你國小畢業時,了解了其中一小部分。

高中畢業時,了解了更多。

拿到大學部學位后,有了自己的專業。

碩士學位讓你對自己的專業有了更深的鑽研。

繼續閱讀學術論文,

你會逐漸抵達人類知識的邊界。

一旦抵達了邊界,你便專註於此。

你花幾年的時間試圖突破邊界。

終於有一天,你推動了它。

這個凸出來的部分,讓你獲得了博士學位。

當然,對你而言,這個世界看上去不一樣了。

但別忘了全局是長這樣的。

這是一組非常生動的圖畫,最後那張圖更是「意外結局」的典範。它讓人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對於走在探索知識道路上的人來說是非常必要的提醒:不要因為推動了一點邊界而洋洋自得,也不要一味沉浸在自己的領域中,忘記了這個世界的遼闊和豐富。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