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殲-16和殲-10B已大量裝備 殲-31前途更加渺茫

隨著殲-20多機編隊的亮相,關於國產隱形戰鬥機的討論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高潮,在各種社交平台上,也幾乎到了言必談「五代機」的程度。而隨著更多資料的公開,可以看到殲-10B/C戰鬥機和殲-16戰鬥機已經大批量裝備解放軍航空兵,這表明儘管殲-20這樣的五代機已經開始入列,但第四代戰鬥機和其改進型號仍將成為空中防務的主要力量,這種情況在未來10 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都不會有太大改變。

事實上,現役四代機和其改進型號在大機動作戰和近距格鬥空戰的性能上並不遜色於某些五代機,這是因為五代機在考慮隱身設計時犧牲了太多的氣動性能。此外,在預警機指揮和引導的體系支撐下,非隱身戰鬥機難以探測隱身目標的缺點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彌補。‍

殲-16這樣的「四代半」戰鬥機將成為空中防務未來10年內的主要力量

這些事實的存在以及相關發展趨勢表明,隨著殲-10B/C、殲-16、蘇-35的裝備,像FC-31「鶻鷹」這樣的中型第五代戰鬥機的生存空間將進一步被壓縮。簡單來說,殲-10B/C、殲-16、蘇-35以及未來殲-11D等型號裝備的越多,FC-31「鶻鷹」裝備解放軍的可能性就越低。

2012年3月,美國國防部在30 年軍機計劃( 2013—2042 財年) 中指出,在2017 財年後將把研發工作的重點集中到五代機的升級和六代機能力( 例如六代機F-X) 的初步研發方面。從這些資料來看,美國為保持航空武器裝備的領先優勢,已經大量開展六代機的預研工作,預計其六代機出現的時間將會在2030 年—2035年。從國家安全和利益出發,如果不想被美國拉開代差,也需要研製六代機。那麼,在未來的15-20年內,是否需要耗費大量財力和人力同時研製、裝備兩款第五代戰鬥機(殲-20/「鶻鷹」),就成為了一個需要認真討論的問題。

當部分網友在沉醉於五代機之時,航空強國的六代際已經呼之欲出了

從殲-10B/C、殲-16、蘇-35的性能特點來看,相比早期的機型主要改進之處有:向多用途發展,普遍換裝有源相控陣雷達,進一步改善飛機航程與機動性,大幅度增強態勢感知能力,提高超視距空戰和近距格鬥能力,增強防區外空對面精確打擊能力,甚至採取局部隱身改進和改善電子戰能力來提高生存能力,改善人機界面以降低飛行員任務負荷等。這些改進目標達到之後,可以達到壓制常規四代機和有效對抗五代機的基本要求。

儘管四代機想要靠常規手段彌補與五代機的差距難度很大(尤其是在隱身方面),但如果四代機的改型可以達到2倍左右的數量優勢,在整個空中力量體系的支撐下,就能基本抹平與五代機綜合戰鬥力的差距。也就是說,解放軍航空兵用大量裝備四代機改進型這種相對比較低的代價,就能實現更大規模機隊戰鬥力的增強,實現技術和規模相對平衡,這比再裝備FC-31「鶻鷹」這樣一款隱身戰鬥機的生產和維護投入小得多。‍

大量裝備四代半戰機的費效比遠高於再搞一款鶻鷹這樣的五代機,圖為J-10C戰鬥機

在剛剛結束的巴黎航展上,中航工業副總經理張新國在接受採訪時稱,每一代飛機只要形成我們的空軍或者海軍軍隊的裝備之外,還會有一種、相對來說一種輕型裝備的或者另一種的「派生型」來作為出口,每一代機型都有這麼一個過程。那我想在第四代戰機(註:也就是本文所稱的第五代)的研製過程中,也必然會有「鶻鷹」和殲-20的一個配比,「鶻鷹」出口的機率和可能性就會更大一點。

從中航工業高層人員的這番講話也可以看到,「鶻鷹」戰鬥機雖然沒有放棄國內市場,但從目前來看顯然更傾向於作為一個「出口型號」。而隨著國產殲-10系列和殲-11系列的深度改進型號繼續推進,以及殲-20的批量生產,如果FC-31「鶻鷹」不能在某些方面實現突破(比如性能或者價格),隨著時間的推移,其地位將會越來越尷尬。

從中航工業高層的談話來看,「鶻鷹」戰鬥機從目前來看顯然更傾向於作為一個「出口型號」

「鶻鷹」如果想儘快獲得國內用戶 需要在性能或者價格上實現突破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