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擁有14000多款遊戲是種怎樣的體驗——走近Steam遊戲收藏世界第一人

你以為是錢的問題,但它遠遠超出了錢的範疇。

2008年12月的一個平靜夜晚,一名青年像往常一樣打開了電腦。為了和朋友們一起聯機玩GTA4,他註冊下載了Steam平台,輸入支付方式,點下了「為自己購買」。幾小時后,他便開始了和朋友愉快的遊戲。

這是21歲的粉槍第一次接觸Steam,方便的遊戲購買與下載體驗讓他非常滿意。不過當時他絕對不會想到,曾經隨手註冊的這個Steam帳號,將成為世界上遊戲數量最多的帳號,並且一直保持了很多年。

粉槍這個名字,來源於蒸汽動力論壇(SteamCN)的用戶ID「pinkgun」,這裡是國內最大的Steam討論社區。粉槍目前在澳大利亞生活和工作,從事IT行業。

工作之外,粉槍最大的業餘愛好就是收集Steam遊戲。

至截稿前,粉槍的遊戲庫中有14182款遊戲,是世界上Steam遊戲數量最多的玩家,也是第一個拿下「遊戲收藏家:14000+」徽章的用戶。

在他的一萬多遊戲收藏里,有不少遊戲早已絕版或為地區實體限定,還有隻出現過幾分鐘就下架的超稀有作品。

他在SteamCN擔任了數年管理員,經常發帖預告尚未公布的官方活動,無處不在的他曾被網友戲稱為AI。

他為人低調,Steam社區資料幾乎全年對外隱藏的,網路上基本沒有任何與他相關的報道,甚至有江湖傳說「他就是Steam的員工」……

今年是粉槍認真收集Steam遊戲以來的第7年。從2011年至今,他幾乎每天都會把Steam上架的新游照單全收,就這樣積累了一萬多款數字版遊戲。

Steam用戶素來有「喜+1」的傳統,遊戲收藏者大有人在。隨著近年來Steam上便宜的遊戲越越多,遊戲數的獲取也變得越來越容易。如果有心,收藏數量過百隻需要買10多個慈善遊戲包(Humble Bundle,經常會收錄一些大折扣的老遊戲),破千也並非難事。

但上萬的遊戲收藏量,對普通用戶依然是遙不可及的成就。根據統計網站SteamSpy的數據,用戶平均擁有遊戲數最多的國家是梵蒂岡,平均每位用戶擁有54.68款遊戲;而玩家的這一數據是13.36。遊戲上萬,意味著對Steam上架的新遊戲要照單全收,遠非打折的老遊戲能滿足。

更關鍵的是,遊戲數量超過一萬后,若想再想進一步提升收藏數量,很多時候要靠絕版遊戲和地區限定遊戲。想要弄到這類稀有遊戲,需要的不僅僅是金錢,更多的則是需要時間和經驗。

幾天前,兩位Valve的員工接受了日本媒體Gamespark的採訪。當被問到Steam平台的總遊戲數量時,官方人員的答覆是「大約13000款遊戲」——連官方人員記憶中的遊戲總數,都比粉槍的遊戲數量要少上千餘款。

在Steam的商店頁面里,當你把滑鼠懸停在一款遊戲時,會彈出遊戲的簡介、評價以及是否有好友擁有此遊戲。恐怖之處在於,差不多在商店裡任何一個遊戲的彈窗中,我都能看到粉槍的頭像。換句話說,幾乎已經不存在他的庫中沒有的遊戲了。

當庫存遊戲數達到一定數量時,玩家會獲得對應的徽章作為紀念,比如第一款遊戲是「人生第一次喜+1」,100款遊戲叫「牛逼閃閃的玩家」等等——這些都是簡中譯名。而世界上第一個拿到「5000款遊戲」的人,正是粉槍。

此時Steam官方對「遊戲收藏數量」相關的勳章,已經不會像「牛逼閃閃的玩家」那樣專門設計一個特殊命名,而是簡單得套用「收藏家(數字)+」的模式來生成勳章。隨後的6000、7000直至14000,每一千便有一個勳章。

這些勳章的「首殺」,也都是粉槍的成績,因為他的遊戲數量增長實在太快。

與多數玩家一樣,在2008年入手了GTA4后,Steam的遊戲購買方式與聯機體驗令粉槍十分滿意。只是當時的遊戲數量遠不如現在豐富,結算也只能用美元。那年GTA4在Steam的售價是49.99美元,而《潛行者:切爾諾貝利疑雲》是19.99美元,遊戲打折也並非像如今那樣頻繁多見,但是已經有了打包捆綁的售賣模式。那時他為了和朋友們打網戰,入手的多為聯機合作類遊戲,比如《求生之路》。

2009年9月的Steam商城頁面

到了2011年,越來越多的發行商、遊戲廠家都開始了在Steam上發行遊戲,遊戲數量與類型都日漸豐富。粉槍的遊戲收集之路,就是在這一時期正式開始的。

他是一個標準的80后。與很多玩家一樣,伴隨著粉槍童年的除了一台Windows98電腦之外,還有電子市場5元一張的「藏經閣」光碟——這是一個盜版軟體集合的統稱。為了充分利用光碟空間,盜版廠商一般都會把CG動畫、背景音樂等內容統統刪除,好處是可以在一張盤內塞下很多遊戲。

這些光碟最終都進了垃圾桶,什麼也沒留下。

藏經閣

兒時的一些盜版遊戲體驗給粉槍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有個遊戲無論怎麼打,到了一個地方總會自動結束,但明顯感覺不是遊戲的結局。我試過各種辦法,比如替換消滅敵人所用的道具、改變攻關順序、調整地圖進入的方式,甚至眼巴巴的等待了幾個小時后再次來到那裡,依舊無果。整整了折騰一周,我最後還是放棄了。長大後學了英文才明白什麼是Demo——這張盤為了湊數送的都是試玩版。」

這種無法擁有、不能好好玩自己喜歡遊戲的失敗感,變成了一顆對遊戲收藏有著熱切渴望的萌芽,並深深埋在他的心裡。

在註冊Steam之前,粉槍基本其實並沒有多少實體遊戲收藏,正版只是「零零散散地買」。後來發現粉槍發現這個數字平台有很多玩過的老遊戲,新遊戲也會不斷上架,就逐漸養成了全部收集的習慣。

雖然遊戲數量略有增加,但在2011年的時候,遊戲上架速度遠小於現在,幾乎每天只有一兩款款遊戲和DLC上架。粉槍和遊戲中的朋友互相打趣幾句,有時候就會一起買下當天上架的遊戲。

2012年,Steam的Greenlight(即綠光)政策開始實施,獨立遊戲開發者可以以個人形式在Steam平台上發售遊戲。也是這一年開始,Steam的遊戲數量開始呈現了爆髮式發展:

2012年Steam的新遊戲數量是379,2013年是565,而到了2014年,這個數字猛增到了1771。因綠光初期遊戲審核比較嚴格,所以2013年的增長比較緩慢。

數據來源:SteamSpy

而這幾年也是粉槍買遊戲最瘋狂的時候。「那陣子空閑時間比較多,幾乎每天都會登陸Steam,買下所有新發售的遊戲和DLC。」

當時買連DLC都買的原因是,當年Steam的遊戲數量統計方式與後來並不相同,一開始很多大型DLC可以「加一」,也就是算到遊戲總數之內。但在2014年,DLC和遊戲數的計算開始分離,並且推出了新的遊戲數徽章。

但粉槍不只是一位「遊戲收藏家」。

在買買買最狂熱的時期,粉槍來到了SteamCN論壇,開始分享自己的收集經歷和遊戲經驗。而對壇友們最可貴可能是,粉槍會經常帶來一些來路不明的「內部情報」,比如何時將會有促銷,哪款遊戲即將下架,關於Steam的動態和Valve的新聞等等——這些情報99%都是國內第一時間和準確的,統統彙集在了在他發表的7000多個主題帖和5萬多個回復貼里。如果你在2012年到2015年有訪問過SteamCN尋找資訊,那麼一定看到過他分享的信息。

粉槍解釋說,其實這些信息大部分都是公開透明的,並不是什麼內部情報。海外的社交媒體、國外玩家的小圈子經常會有一些國內看不到的消息,他只不過是搬運整理。

但粉槍的貢獻依然有目共睹,他很快就成為了論壇的管理人員,現在依舊主要負責論壇的各個方面。

除了日常站務之外,作為一個有資深玩家和有著豐富的Steam發行經驗的參與者,粉槍還經常通過個人身份和SteamCN的諮詢服務,為獨立遊戲團隊提供免費答疑。比如如何更有效率把遊戲推向海外、哪些Steam特色功能值得優先加入,以及外語本地化的需求等等。

2014年10月18日,粉槍的遊戲數量與DLC都達到了4000。那天他在SteamCN論壇發了一個帖子,紀念自己收集道路上的第一座里程碑。在帖子中,他貼出了自己的一些賬單截圖和遊戲數據,說起自己每天買新遊戲/軟體的堅持,以及此前遊戲收集道路上的前輩們。

針對一些玩家的疑問,他在回帖中做出了簡單的答覆。他說他自己並非Steam員工,遊戲都是用真金白銀買的,而且大多數都是上架第一時間按原價入——否則就會錯過很多絕版遊戲,比如一個名叫《Infected: The Twin Vaccine》的違規發行遊戲,在上架20分鐘之後就永久下架了。

「保守估計,全球買到了這個遊戲的玩家也就十幾個。」

粉槍的藏品里包含了一個從未在商店裡銷售的遊戲,名叫The Rockin' Dead

他還提到,當時他與幾個有著共同愛好的玩家們有個小圈子,其中一位朋友對下架遊戲的收集幾乎到了瘋狂的程度。「如果一個遊戲絕版了,他甚至會去買非Steam版的遊戲,然後以此為籌碼去找開發商或發行商索要Steam版激活碼,或者偽裝成業內人士,以各種的理由來索要。換成我是絕對不會這麼拚命的。」

雖然對絕版遊戲不會過度執著,但在對遊戲數量的追求上,他絲毫不遜於任何人——特別是在為了這個愛好而花錢這件事上。

粉槍的部分收藏品:Valve官方出品的傳送門2機槍哨塔

粉槍沒有具體統計過花費在Steam上的金錢,說自己大概會用掉每月生活支出的1/3左右。因為生活在澳大利亞,工作又是相對高收入的IT領域,粉槍的這項收藏並沒有太多影響到他的正常生活,也不會引起家人的不滿。

「2017年後,大概平均每周都會有幾十個新遊戲的發布,即使不算預購、DLC、軟體和影視作品的花費,差不多每個月也要1萬多人民幣。這幾年來總共的開銷,大概在30萬~40萬左右?沒有真正仔細的統計過。」粉槍說。

另一方面,雖然多數都是首發原價購買,但他有自己的購物樂趣與省錢方式。澳洲還是採用美元來定價,大部分遊戲的價格跟美區一樣,但少部分因為稅或其他緣故變得更貴。比如《使命召喚4》原版在澳大利亞還是要50美元,而在美區早已經永久降價到20美元了。遇到這種情況,買美區就會更實惠一些。

早些年Steam還沒有國區,為了省錢,粉槍還在一些第三方零售網站比如杉果平台買過一些Key。但俄區,除了獨佔的遊戲外,粉槍基本沒有接觸。因為「個人還是比較在意自己的帳號風險。」

4個不同地區的《馬克思佩恩》1代和2代,總共6份同時入庫

再後來,國區終於開放,眾所周知,價格方面要比其他區實惠不少。粉槍開始直接在本地遊戲店裡買充值卡,「然後激活時澳元會自動轉換成人民幣,很方便。」

粉槍給過我一張照片,裡面是兩摞厚厚的Steam充值卡,每張的面值基本都是50澳元(約合人民幣260元)。



「這些充值卡大概2-3公斤重吧。數字版不像實體盤那樣可以『開箱曬物』,這摞點卡就算是我的戰利品了。以後也許會扔掉吧,畢竟只是類似收據的東西,也不是全部。」

今年的6月16日,粉槍的遊戲數達到了14000,成為世界上第一位拿下「遊戲收藏家:14000+」徽章的玩家。這已經是他第10次以「首殺」身份拿到類似的徽章。

來自統計網站SteamDB的數據表明,他的賬號價值43萬人民幣,總遊玩時間超過6500小時,其中95%的遊戲從沒打開過。

*註:遊戲總數15623是因為該站計算方式與官方不同

在這些遊戲中,他玩得最久的是《全境封鎖》,總時長1205小時。排在第二的是940小時的《殺戮間》,接來下則是Valve自家的《求生之路2》。從這一列表(下圖)也可以看出,如今的粉槍和當年被GTA4吸引入坑時一樣,最熱衷的還是那些多人合作的射擊遊戲。這也是他為什麼熱衷於PC與Steam平台,而不是Xbox等遊戲主機的原因——對於FPS來說,滑鼠的精準度遠高於手柄搖桿。

幾天前,2017年的夏日特賣活動正式開始,這是近半年來覆蓋面最廣、力度最大的一次打折促銷。對於Steam玩家來說,夏促無疑是最棒的節日,對粉槍來說也是如此。

然而今年他卻沒買幾款遊戲:一方面是因為他遊戲庫中沒有的遊戲實在不多,更重要的是,他已經決定不再買下所有遊戲,從而算是半退出Steam遊戲收集的大坑了。

80后的粉槍正處在職業生涯的黃金時期,緊盯新作發售、關注遊戲下架都需要消耗大量時間和精力。「除了社區的營運之外,我現也只有時間來玩玩不需要太多思考的『突突突』了。」粉槍說,「時間永遠在前行,也沒有人能夠永遠的站住第一的位置。從最早遊戲收藏數第一的日本土豪,到後來的加拿大佬,再接著是荷蘭富翁,每個人都曾有一些獨特的收藏故事。總之童年的夢想被滿足過,對我而言這已經足夠」。

目前世界上遊戲數量第二的玩家「Kongzoola」從事著遊戲媒體行業。作為圈內人士,他有很多遊戲激活碼都是來自於廠商的免費贈送,在獲取遊戲方面有著不少的便利。「用真金白銀與這樣的遊戲計算方式來『競爭』顯然是不公平的,我也不可能為了遊戲數而轉行,對吧?」粉槍對我說。

除了這些原因之外,更為重要的是Steam遊戲的發售速度逐漸呈現出幾何倍數的增長,但平均質量卻在走低,單純的數量競賽早已違背了『收藏』的初衷。

「這早就不是收藏遊戲了,也早就不是遊戲數『喜加一』了,而是收藏App ID,App ID喜加一。」AppID就是Steam商店每一個遊戲的ID。目前Steam遊戲數的大致演算法是:每獲得一個公開發售的App ID,個人資料里的遊戲數就+1。

「綠光政策放寬之後,莫名其妙的東西就變得越來越多,甚至很多遊戲根本不配稱之為『遊戲』。因為增長實在太快,Valve官方管不過來,過去兩年遊戲的定價策略也變得愈發混亂,甚至出現了很多上架不到2周內就有了更便宜的折扣的遊戲,讓我們這些第一時間就入手的玩家很不平衡。」

不平衡下,粉槍也會選擇退款。那個時候每周平均都有幾次退款,粉槍大大小小累積了數百封退款郵件。「要不是有退款政策,我早就棄坑了。就好比付了錢,反而被打了數百次臉,換做是誰都會很不滿意。」

粉槍郵箱內的部分退款郵件

好在最近這一年,打折的亂象有所改善一些,Valve制定了新遊戲30天內不允許打折的條文,退款的事情就很少再有發生了。

近期,替代了綠光的新政策「Steam Direct」正式上架。這一規則不需要玩家來參與和投票,只要開發者交上100美元的抵押金就可以讓遊戲提交審核,進而上架Steam商城。當遊戲銷售額突破1000美金后,開發者可以收回作為押金的100美元。

見證了綠光從輝煌到結束的粉槍對新方案的評價不太樂觀:「這一政策說明Valve將繼續放低遊戲上線門檻,垃圾遊戲泛濫的情況很難改變,甚至可能更糟。」

粉槍最擔心的,是Steam最終演變成iOS與Android商店那樣的局面。「相信沒人會試圖收集iOS的所有APP,因為根本不可能。你可以買到更多的遊戲,獲得更多的遊戲數,但也絕對趕不上新品的發行速度。」

雖然目前遊戲還是要審核通過才能發行,但隨著遊戲開發門檻的降低和工具技術的完善,再加上Valve在遊戲的質量控制方面並不多以插手,所以在Steam上發行一個遊戲並非難事——現在就有很多開發者利用買來的Unity現成素材,然後翻版製作成一款「遊戲」。

採訪的最後,粉槍對我說:「從商業發展的角度來說,我還是比較贊同Valve的做法。就像當年Valve選擇做大了Steam,才會有如今這個PC平台上難以撼動的王者地位。只是以現在新作的增長方式和發行氛圍來看,買下所有遊戲所能夠帶來的價值和意義已經很小了。我以後也許會更加隨意、有所選擇的入手新作,但絕對不會照單全收。」

「特別差評」

在四年前的4000款遊戲紀念帖里,有人問他「你希望Valve把過去和將來的所有的PC遊戲都上架Steam么?」當時的他在回帖中說道:從「喜+1」的角度上來說,他並不排斥這件事,但考慮到平台質量就不敢苟同了——因為這樣下去垃圾遊戲會越來越多。

如今再回看當年的對話,一語成讖。

神考據 | 科普 | 街機 | 任天堂 | 社長說 | 勵志 | FC | 紅白機 | 長鼻君 | 黃油 | 魔獸 | 塞爾達 | 巫師 | VR | 守望先鋒 | 精靈寶可夢 | 陰陽師 | 行業 | 盤點 | 劇場 | 老四強 | 獨翼神龍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