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我在歐洲期間給我印象最深的一首歌,非成吉思汗樂隊的《莫斯科》莫屬。我似乎已經忘記是如何找到它的了,但這首歌的視頻絕對屬於骨骼精奇,初看如天雷滾滾,再看時兩眼辛辣,依然每次看都極其提神醒腦,適合熬夜工作昏昏欲睡時候代替懸頭髮的房梁和扎大腿的錐子。
MV地址:https://v.qq.com/x/page/t0189sq6piw.html
我第一遍看視頻的時候,信息顯示錄像拍攝於1979年,樂隊由六位藝術家組成,他們大多來自德國,所唱歌曲的原版歌詞也都是德語。在這首歌里,主唱和領舞是一位穿著聖誕老人衣服,長相酷似《加勒比海盜》里的Jack Sparrow船長的高大帥哥。以今天來看,如果說他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恐怕也只能認為,他的審美和時尚意識都領先時代三十年。而樂隊其他成員的著裝也色彩鮮明,華麗柔順並光彩照人。兩位女歌手優雅美麗,其餘三位男歌手分別是一位帥哥、一位金毛獅王和一位少林方丈。表演開始時,隨著深沉併發人深省的背景音樂響起,鏡頭首先打給聖誕Sparrow船長,之間他披著金色斗篷,表情堅毅鎮定,目光凝視遠方,於是開始原地轉圈。。。。。。然後其他人跟進,當主旋律開始,其他歌手邊唱邊齊跳熱情洋溢的俄羅斯舞蹈。船長則繼續轉若干圈,再慢慢走到前台領舞。俄羅斯舞的一大精髓在於舞者需要不停地把腿踢出並收回,所以本視頻的一大看點就是找「誰是慢半拍的人」。不出所料,所謂相貌不凡的人必有過人的本領,那麼負責一邊表情唱男低音,一邊手腳不協調反差萌的,大概就是金毛獅王兄和少林方丈兄了。其中為了表現俄羅斯廣袤的地理環境和人民開闊的心胸,歌詞中經常需要穿插「呼-哈-呼-哈」這樣的語氣詞和男歌手爽朗的笑聲,同時,為了保證歌曲在熱情的同時不失輕靈和飄渺,女歌手在中間用富有穿透力的氣聲輕呼「莫斯科」也讓人聽后及其自然地產生背後輕風拂過,冷汗淋淋的舒爽感。
想必有人說,就這樣一首歌,能接受的人應該不多,影響力也有限吧。您還別說,以youtube上的播放統計來看,儘管它被放上去的時候已經遠遠不是當紅了,但依然有1400萬次這樣一個很好的成績。事實上,儘管在1979年到今天之間,樂隊的大多數歌手已經離隊,甚至去世,但他們還是依然做到了在2011年以後加入新團員復出表演懷舊演出,而場面依然是爆滿。這首歌的中文版也許很多人也聽過,就是大張偉老師的《奮鬥》——鑒於大老師翻唱了他們的歌,我想他應該也不介意我用他專輯的名字的一部分命名我的文章。
視頻地址:http://www.le.com/ptv/vplay/302700.html
事實上,翻唱成吉思汗樂隊的藝人也不只大老師一人。在《萬萬沒想到》第二季中,充滿動感的插曲《貼膜boys》就是成吉思汗樂隊同名主打歌《成吉思汗》的翻唱。如此說來,成吉思汗樂隊實際上也是神曲產業不折不扣的靈感源泉了。
視頻地址:https://v.qq.com/x/page/e0152kyws9k.html
說了這麼多關於這個人間精品樂隊,除了搞笑,能不能有點帶有思想性,啟發性的東西?——你聽我給你編,哦不,容我慢慢想來。
我聯想到前兩天聽到的一個新聞,說有一個叫悲傷蛙,或者Pepe的表情包,因為涉及一些網友添加(非作者原創)的政治爭議,所以被抵制,然後被悲憤的作者畫死了。
悲傷蛙的故事:https://www.sohu.com/a/139344048_533282
聯繫到成吉思汗樂隊。大家知道,1979年的時候,冷戰其實還沒有結束。沒有結束就意味著,那時候的莫斯科,和它所在的國家,是成吉思汗樂隊所在的西德的敵對方。那個時候,歌頌和同情蘇聯的文化,在西方政府和很多民眾看來,不會是「政治正確」的,甚至是危險或有害的。同時,不要說蘇聯,在西方語境下,成吉思汗無論是在教科書還是民間傳說里,大體都是邪惡野蠻的黑暗魔君的代表形象。而在成吉思汗樂隊看似誇張和搞笑的表演里,俄國人和成吉思汗都不是什麼妖魔,他們只是愛唱,愛笑,愛喝酒的騎手。無論是Sparrow船長還是身後的夥伴,他們都把他們歌唱的對象看成自由,無憂無慮,敢愛敢恨的人而已。他們歌唱的,是人身上共通的人性。在他們的眼裡,抽象的符號和標籤不如實在的歌唱和舞蹈更能體現出一個人或者一個民族的性格和風貌。而成吉思汗樂隊的「冒險」是成功的,沒有證據表明,他們在當時的德國因此受到抵制和衝擊,他們裝扮成蒙古人,用德語歌唱,配合俄羅斯舞蹈的樣子是如此有生命力,以至於當年的歌手都去世了,他們的形象依然活在舞台上。
所以,也許可以思考的是:為什麼在冷戰的陰影下,人們對不同的符號和立場可以秉持的寬容,在承平已久的今天,反而更加稀缺了呢?是不是人們對於習以為常的安全和穩定反而不夠珍惜,所以更不介意捲入對立和衝突?而這種不珍惜和不介意,是否有可能成為新的大的分裂和對抗的種子?
不多說了,用一位據說長相酷似大老師的歌手的表情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