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藝術基因的「裂變」與「重組」——藝術IP的前世今生

藝術的起源和人類的起源與進化是密不可分的,19世紀70年代,當現代人第一次看見史前洞窟壁畫時,他們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甚至認為這些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3.000年的壁畫是後人的「偽作」,這足以證明史前時期藝術作品的技藝之高超。至今,雖然我們仍然無法確定是什麼樣的原因促使人類在漫長而不為人知的時期創造了雕刻、繪畫等——被現代人稱之為藝術的產物,但顯然,它們都對人類文明的出現和進化起到了巨大的影響作用。

《受傷的野牛》約公元前15.0000-前10.000年 西班牙阿爾塔米拉

然而如今談起藝術,在絕大多數的普通大眾眼中,它似乎既近又遠。多少世紀以來,音樂、戲劇、文學等藝術作品一直都是人們長期的精神訴求;而或在辦公室、酒店、廣場、捷運站、圖書館,百貨商店乃至私人住宅中,人們都能與繪畫、雕塑等藝術品直接相遇。但是,真正個人享有或是擁有那些偉大的藝術品,對大多數人來說並非易事。在飛速發展的當代社會,博物館、美術館、畫廊、拍賣行作為傳統展示、銷售藝術品的媒介,后二者的受眾更趨於特定的人群,而前二者如今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關注和喜愛,能隨口說出「故宮」、「盧浮宮」等博物館名字的人並不在少數,而且這類人群正日益年輕化。

盧浮宮廣場上標誌性建築物玻璃金字塔前絡繹不絕的參觀者

從藝術史發展的角度來看,我們大多數時間是在談「藝術形式」的發展與流變,這其中蘊含著太多政治、經濟、哲學、美學等等因素,因而有了具象藝術、抽象藝術,架上藝術、行為藝術等等,而今藝術之於21世紀的我們有太多的可能性、可變性,但都不外乎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探討,而「藝術IP」就是解決現代人對於「藝術是什麼」、「藝術能幹什麼」這一類問題的新方法、新途徑。

當下,藝術IP產業尚處在起步階段,大多數人對這個名詞並不熟悉。IP,即「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縮寫,意為「知識(財產)所有權」或 「智慧(財產)所有權」。藝術IP這個聽起來略顯新鮮的詞,它的本質卻不那麼陌生,通俗地說,就是將已知的藝術作品或藝術形象用更符合現代大眾審美的形式呈現出來。因此,「藝術IP」對於推動藝術市場發展的重要性,也就不難理解了。

提起藝術、藝術品,我們第一時間能想到的是在博物館、美術館里去尋找,去觀看,而19世紀以前的藝術不是為在博物館、美術館展出而作,而是受雇於贊助人,用於家居、教堂或市政建築等。這類藝術品真跡,尤其是西方的,多數國人能接觸到的可謂鳳毛麟角。但是相信很多人是先於藝術品真跡獲得了相關訊息和知識,在美育尚且不夠普及的,我們看過《達·芬奇密碼》的電影、買到過梵高的《向日葵》裝飾畫,甚至鍾情於「紅黃藍」這樣的配色——而這就來源於蒙德里安的經典作品。綜上現象,這其實說明了大眾在生活中已經或多或少地從側面解讀著「藝術IP」這一看似新鮮的「物種」。

皮埃特·蒙德里安 《紅黃藍構圖》 1930年 布面油畫 50.8*50.8厘米 私人收藏

YSL在1965年發布了致敬蒙德里安的秋冬系列Mondrian Dress

改編自丹·布朗的暢銷小說《達·芬奇密碼》的電影海報,藝術IP在文學領域到大熒幕上的轉變為常見的形式

萊奧納多·達芬奇《蒙娜麗莎》 約1503-1505年 木板油畫 77*53.5厘米 巴黎盧浮宮

誠然,藝術的發展,離不開創造它們的藝術家。作為生產藝術的創造者,隨著時代的發展,藝術本身所蘊含的圖像性、語言性、符號性等在他們手中鋪陳開來,無論是新時期的藝術家對舊時的藝術所做的闡釋、批判乃至顛覆,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從理論、概念亦或是形式上的「利用」,與今天我們所談的「藝術IP」有著微妙的相關性。「機智」的現代藝術之父馬歇爾·杜尚從盧浮宮博物館買來了一幅高17.8厘米,寬12厘米的《蒙娜麗莎》複製品,並在她臉上畫了兩撇鬍子,並寫下了「L.H.O.O.Q」,法語意為:「elle a chaud au cul」,即「她的屁股熱烘烘」,以此來抨擊當時大眾對於蒙娜麗莎神秘微笑的痴迷,以及杜尚本人對於油畫代表藝術頂峰一觀念的抨擊。當然這個例子的特殊性在於杜尚這一舉動使他的蒙娜麗莎成為了藝術史上又一個經典名作,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理解偉大藝術中的圖像性、符號性等等屬性在當今生活中的運用和發展。

馬歇爾·杜尚《蒙娜麗莎L.H.O.O.Q》 1919年 經改動的現成品 複製品上的鉛筆畫 17.8*12厘米 私人收藏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無論是藝術家,還是藝術作品,當他們作為一個形象、一個符號,甚至是一個現象出現時,也就成為了我們廣義理解上的IP。除了上述提到的梵高、達芬奇等西方的大藝術家,回看的藝術史,從古代到近現代,如王羲之、八大山人、齊白石、徐悲鴻等等藝術大師以及他們各自的代表作,早已成為我們口中的藝術IP滲透到了大眾的文化生活中。

當然,作為收藏品、甚至文物的藝術,一般人也許無法企及,但藝術品消費可以離我們很近,拋開概念來說,「藝術IP」在市場中的作用即是促進大眾藝術消費。縱觀的藝術市場、藝術行業,無論是博物館、畫廊、藝術館、美術館都在逐步轉型中,因此「藝術衍生品」和「跨界」這兩個現象被催生出來。

由美術館發行的齊白石的藝術衍生品:工筆小蟲撲克牌

「藝術衍生品」現在作為文化藝術產業環節中的一部分,它在的發展歷史不長。一個典型的「藝術衍生品」主要是圍繞著美術館的視覺形象和建築形象所開發出的衍生設計產品,從全世界大多數美術館的經驗看來,它們所開發的商品主要是一些官方紀念品,比如冰箱貼、筆記本、文具、T-Shirt等,它們都是圍繞著美術館或藝術展覽的IP開發出的周邊產品。這類藝術衍生品產業發展依靠的是美術館品牌的整合,美術館與藝術家、收藏家共同推動的結果。

由UCCA尤倫斯藝術商店發行的曾梵志作品限量版襯衫

如今,大眾藝術消費市場發展迅速,藝術衍生品產業開始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產業形態,特別是隨著「互聯網+」概念出現,更加推動了這一進程。現代人的生活早已離不開互聯網——這種全球化的生活方式,「藝術IP」作為在我們這個大時代應運而生的概念,對於它的探討,其實就是探討我們應該如何運用互聯網平台發掘IP、創造IP,讓IP輻射到各個領域,從而大大提升以IP驅動下的藝術衍生品市場規模。其實我們翻看藝術史就可以發現,藝術一直是在不同文化、社會領域的協作中展開實踐的,和今天所做的沒有本質區別。而一個成功的藝術IP,既能打造出更好的形象,塑造起更高的辨識度,同時又能使其轉化成更加強勁的藝術生產力。作為機構來說,藝術衍生品是美術館IP的重要組成部分,成功的衍生品會吸引觀眾在參觀完展覽后,將美術館的形象、符號帶回家,從而更有效地樹立自身的品牌。隨著教育程度地普遍提高,越來越多的90后、00后逐漸成為了大眾消費主體,他們並不是為了收藏、買賣去接近藝術,相反,他們之中有大量真心熱愛藝術,有獨到見解的年輕人,有著用藝術來為自己「加持」的傾向和意願。「藝術IP」通過互聯網——這一去中介化的平台,把各類藝術品進行數字化、商品化地推動,由此,對於大眾來說,藝術品消費的願望能夠被滿足,而對於那些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藝術家來說,他們作品得以被大眾熟知,被市場認同。名作不再是博物館中束之高閣的寶物,亦不是拍賣行里動輒千萬的奢侈品。

奢侈品牌愛馬仕與藝術家丁乙跨界推出的 「韻律」系列絲巾

當然,IP的概念起初作為一種單一知識產權,它在第一階段時是文本的、平面的,但當它逐漸輻射到其他領域時,通過「跨界」這種營銷概念,IP就成為形成整個產業鏈的驅動力。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藝術與時尚、設計、建築、科技、工業等等跨界案例,無不刺激著現代人的眼球,代表著當下的一種新銳的生活態度和審美方式。品牌與熱門IP跨界合作的新營銷模式現在已經逐漸成為各大品牌推廣產品的首選方案。各大商家不斷嘗試突破新模式,通過線上線下的同步合作,提高自身品牌的知名度與影響力。

圖片來源:Google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