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理財監管「表內化」,銀行資管何去何從

「理財規模怎麼做出來的,今年就要怎麼還回去。」3月初和某銀行資管部老總交流時,對方說了這麼一句,還點名「不管監管怎麼具體定義空轉,理財買理財肯定是一項。」

未出其所料,銀監會近期密集下文,其中《開展銀行業「監管套利、空轉套利、關聯套利」專項治理工作》(46號文)就對「空轉」做出了明確定義,可謂一針見血。

理財部分的「空轉套利」,包括但不限於理財買理財;非銀機構利用委外資金進一步加槓桿、加久期、加風險等;理財為監管套利提供支持;理財買本行同業存單。「監管套利」部分還點名了通過理財向房地產和「兩高一剩」行業提供融資等行為。

監管打擊的是什麼,其中包含了兩個交織的問題。

其一,銀行表外資產,通過理財的形式大幅度擴張。原來的金融壓抑,因為銀行資產的表外化(形成影子銀行),逐漸向金融過度轉變,社會整體槓桿率趨高。2012年銀行業總資產規模約130萬億元,銀行理財規模不到8萬億元;2016年銀行業總資產規模約230萬億元,銀行理財規模近30萬億元;五年間,理財規模佔總資產比重從6%翻番到13%。

其二,資金在金融體系內空轉和相互交叉風險的現象嚴重化。從銀行理財的負債結構來看,其實在2014年以前,同業理財的規模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根據中債登的統計,同業理財(該口徑不含非銀金融機構)從2015年初的不到5000億元(占理財規模3.25%)暴增至當年年末的3萬億元(佔比12.77%)。截至2016年上半年末,同業理財規模超4萬億元(佔比15.08%),其中理財買理財的規模未知。

同時,銀行委外投資也是從2015年開始呈爆髮式發展,從銀行理財資金到最終投資標的,中間可能嵌套有多層通道。

規模累進,且貨幣寬鬆背景下,各類風險被隱藏;但理財規模增速下降,乃至規模收縮過程中,風險的傳導和暴露壓力陡增。

對於銀行來說,上述問題還僅僅是眼前的問題,各家銀行有自己的業務布局節奏,風險偏好也各有高低;但從行業整體發展來看,左手是影子銀行,右手是資管本源,這個選擇看似簡單,其實並不好做。

雖然監管一直強調的是回歸資管本源,打破剛兌,但一些監管措施其實並非在引導銀行理財做純粹代客理財,讓客戶承擔完全的投資風險;相反,由於會計準則的模糊,監管推動理財回表,投資人(理財客戶)對投資波動的不適應等原因交織,銀行轉型動力明顯不足。

資管本質是代客理財,風險由投資人承擔,銀行作為受託人只有盡職管理的責任,不需要佔用銀行資本金,也不應該由銀行對預期投資收益進行剛兌。

但今天的現實是,銀行理財的投資風險並沒有由投資人承擔,銀行基本是以預期收益率為限,給客戶兌付理財收益;換言之,實際投資收益再高,和理財客戶沒關係,超出預期收益都是銀行的;收益不達預期,理財客戶也不用擔心,銀行會自掏腰包,把收益勻出來剛兌。這是一個類信貸的思路,但不受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的約束。

監管在這種背景下,要求銀行表內外投資,包括銀行理財和自營投資,和投放貸款共享風控標準,納入統一授信體系,甚至曾經嘗試要求(意見徵求)理財中的非標投資回表進行風險計提,有其現實考量。

但關鍵在於,判斷銀行是否承擔實質風險的標準是否可以統一執行——關鍵在於執行,而不在於制定。如果會計準則上,能夠如實反映銀行承擔風險的實質情況,那麼擺在銀行眼前的兩個選擇就是真實有效的:你是選擇自己承擔風險,進行回表計提;還是選擇讓客戶承擔風險,完全獨立於銀行資產負債表及相關約束。

也正是在這個語境下,央行MPA將表外理財不作區分地作為整體納入廣義信貸,實際上是弱化了銀行回歸資本本源的內在動力。

這意味著,不管銀行是自己承擔真實風險,還是讓客戶承擔,還是多大程度上分擔,都無關緊要。廣義信貸一項考核的是規模增速。假如某一家銀行的表內信貸和同業投資增速很快,他要考慮是否限制理財的發展。但實際上,如果按照代客理財的定位來理解理財,一家銀行能做多大的資管規模,和他本身的體量有多大,是不直接掛鉤的。

假設有一家銀行下決心,儘管在表外理財納入廣義信貸的背景下,依然推進凈值化轉型,將投資收益波動的風險讓客戶來承擔,其所面臨的壓力就是產品波動比預期收益率產品大,客戶可能「不買賬」,因此引發劣幣驅逐良幣的局面。尤其是廣大的城商行和農商行,在客戶獲取能力上遠低於全國性銀行,給他們的選擇其實幾乎是唯一的。

今天我們討論資管行業發展,實際背後是社會融資結構的問題。

就看信貸、債券和股票的規模結構,根據wind數據統計,2016年的信貸佔比接近50%,債市約佔30%,股票市值約20%;而美國對應的佔比分別是20%、50%和30%。按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的分類看,是五五開,美國是二八開。也正是在此背景下,資管行業規模佔GDP的比重要遠遠低於美國。且穿透資管業底層資產,很大一部分是非標準化債權資產,即類信貸。

基金化投資作為資產管理的主流形態,底層可投品的形態主要是標準化的,主要是債券和股票及其衍生品,再另外加之未上市股權。全球範圍來看,貸款型基金都是少數。

因此,資管行業未來怎麼發展,銀行資管究竟轉向哪裡,除了上述提到的監管制度和會計準則等方面因素,還將受社會融資結構調整的深遠影響。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