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政府工作報告的經濟目標 外媒怎麼看

【文 觀察者網/張珩】3月5日上午,李克強總理在全國人大做了政府工作報告,回顧了2016年政府工作的情況,並且公布了2017年的具體目標。除了國內媒體,讓我們一起看看外媒怎麼看總理的這份報告。

經濟議題幾乎是所有西方主要媒體的著重看點,彭博社、BBC、路透社、金融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外媒都在頭版刊登了對於政府報告中經濟方面的看法。

英國金融時報的報道

彭博社的報道

BBC的報道

CNN報道

華爾街日報報道

華盛頓郵報報道

紐約時報報道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結果

彭博社說,把2017年GDP增長的目標定在了6.5%左右,但是要在實際中爭取更好的結果。該數據與彭博社採訪的經濟專家的看法一致。華爾街日報說,李克強為經濟發展描繪了一條謹慎的路線,溫和下調了經濟增長目標,以便讓政府控制日益上升的金融風險。

同時,華爾街日報,路透社和彭博社都認為,李克強總理定下的6.5%只是最低目標,應該在2017年總體表現的更加出色。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馬曉河在採訪中向路透社透露:「6.5%的GDP增幅也相當於經濟增長的底線,也是完成十三五規劃提出的兩個翻番目標的基本要求。」

馬曉河認為,6.5%的GDP目標設定是合理的,今年把目標下移也更加符合經濟任然處在短期周期底部的現實。一直在改變增長模式,今年增長預期下降也是希望能夠正面引導社會。

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王軍也同意,GDP預期的下調充分體現了正在淡化GDP預期,不過分看重經濟指標的政策意圖。

最後馬曉河稱,「從1-2月的經濟數據看開局良好,今年有可能呈現前高后低的走勢,今年經濟在底部企穩,但回升還有不確定性。」

金融時報統計的2007年-2017年月度GDP變化

防控債務風險,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和積極但保持底線的財政政策

彭博社、金融時報認為和路透社均認為,去年信貸擴張過快。彭博社估計,去年底,的債務總額已經達到了GDP的260%。今年一月的最新估計數字為5450億美元。

彭博社認為,過高的債務使得系統性風險有增大的可能,政府今年決定採用更加中性的政策。新加坡AG銀行的經濟分析師認為,的政策走向已經轉變成了風險控制和擠泡沫,可以預計今年的貨幣政策將會進一步收緊。

但是的高債務並不意味著危機,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行長、前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之前就否認了債務危機。他認為,的債務和發達國家不同。家庭債務因為高儲蓄率的原因總體處於較低水平,公司和銀行債務總體可控,地方政府違約則需要監視,最大的問題是「影子銀行」,絕對不能讓「影子銀行」發展導致系統性金融危機。

在報告中,李克強總理也要求採用穩健但靈活適度的貨幣政策。總理認為,當前系統性風險總體可控,但對不良資產、債券違約、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等累積風險要高度警惕。穩妥推進金融監管體制改革,有序化解處置突出風險點,整頓規範金融秩序,築牢金融風險「防火牆」。

在5日下午國新辦舉行的解讀《政府工作報告》有關情況吹風會上,《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國務院研究室主任黃守宏也回答了紐約時報記者有關債務的問題。

紐約時報記者提問

黃守宏說,政府部門的負債率在37%左右,其中,中央政府只有16%左右,這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政府部門的負債率是最低的。從住戶部門來講,民眾的負債率也不高,有量入為出的傳統,一直有儲蓄的習慣。

從金融部門來說,金融部門的整體負債水平在國際上應該說也是不高的,而且這兩年金融機構的負債水平已經在穩定,特別是從去年以來,發生了向好的可喜變化。比如說去年年底,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是1.74%,比上個季度末降了0.02個百分點,這是2012年以來首次出現下降。就是說,它的不良貸款率風險是在降低的。

從非金融企業部門看,國有企業的槓桿率偏高一些。但是,經過努力,去年工業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是下降的,雖然下降得不多,是零點幾個點,但也是在下降的。

另外在財政政策上,根據報告,2017年的預算赤字規模為2.38億元人民幣,佔GDP的3%,比去年略微上升2000億元。目前的財政政策相對於來說比較積極,沒有突破3%的警戒線。

據路透社援引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研究室主任牛犁指出,此前擴大赤字的率的呼聲非常高,但是政府頂住了壓力,去年大規模減稅降稅後民生社保等方面的剛性支出不能減少,同時今年政府安排的基礎公共設施方面的政府投資也很大,財政收支壓力會加劇。

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的王軍還認為,去年m2的目標設定13%,實際上只有11.3%,出於防範金融風險的考量,今年將M2目標調低到12%,但考慮到目前央行有多種調控手段,這個數據的參考意義也在減弱。

來自美國的風險:貿易保護和美聯儲加息

除了內在的金融風險以外,各大外媒還關注了美國對經濟所造成的風險。首先是川普的貿易保護政策。眾所周知,貿易出口佔據了經濟發展的較大一部分。而現在川普要求使用「美國製造,美國雇傭」,並且對外國進口增加高額關稅,這都為未來的全球貿易蒙上了一層陰影。

前IMF全球副總裁,前任人民銀行副行長朱民認為,川普上台之後中美之間的貿易戰一定會爆發,但是主導權在手中。美國不可能對徵收45%的附加稅,而有足夠的手段進行反制。

另外一個風險是利率,美聯儲在3月份可能再次加息。朱民認為,這會對人民幣會造成貶值壓力,資金會從新興市場迴流到美國。也會對市場造成更大的波動性。所以公司、政策制定者應該要考慮這些問題。

而金融時報引用了人民銀行副行長易剛的話來表明政府的態度,易剛說,人民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穩定」「強勢」,人民幣匯率會在合理平衡水平保持基本穩定。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絕不會以貶值來促進出口,絕不會打貨幣戰。

就業問題、供給側改革去產能

外媒關注的第二個點是供給側改革與去產能問題,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報告中指出,要推動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去產能。

路透社和彭博社都提到了消減煤炭和鋼鐵產量的問題,李克強總理在報告中提出今年要再壓減鋼鐵產能5000萬噸左右,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以上。同時,要淘汰、停建、緩建煤電產能5000萬千瓦以上,以防範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提高煤電行業效率,為清潔能源發展騰空間。

CNBC認為,去產能也是為了支持李克強總理的供給側改革。路透社和彭博社都說,的國有「殭屍企業」佔據了大量的原本應該用於創新和支援新興行業的資源,而且還造成了大量的債務負擔。李克強總理要求加快這些企業的重組和破產進程是正常的。

另外,華盛頓郵報提出,去產能尤其是去鋼鐵產能將會幫助減少與美國、歐洲之間的貿易不平衡,為歐洲和美國新增加數以千計的工作,減少貿易衝突的可能性。

紐約時報認為,進行去產能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污染。大量的鋼鐵工業和煤炭的使用已經導致了嚴重的霧霾問題,而且工業上的排放也讓更加難以達成限制溫室效應的目標。

同時,政府報告要求新增加1100萬的城鎮人口就業,同時要安置好去產能所產生的就業分流。CNBC認為這個目標非常「有野心」,認為將會在就業問題上面臨一定挑戰,而李克強總理要求的最低6.5%的增長率也是為了保證就業而考慮的。但是據CNBC經濟學家預測,如果就業形勢不佳,可能會採取一定的刺激措施。

除了外媒,還有外國記者的看法:他們都對李克強總理表示讚賞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