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寫生界」 ,一起擁抱自然!
廖繼春 (1902 -1976)
台灣豐原人。1918年考入台灣總督府師範學校,次年開始學習油畫。1924年赴日本,入東京美術學校圖畫師範科。1927年畢業回鄉,受聘為台南私立長老教中學和女校的美術教員,同年與陳植棋、倪蔣懷發起成立赤島社。廖氏為赤島社、台陽美協創始人之一,曾任教於省立師範學院、台中師範學院、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並曾擔任各美展評審委員。
廖繼春1926年畢業於東京美術學校,返台之後積极參与畫壇的活動,三十歲以前便已經嶄露頭角,在「台展」、「帝展」等官方重要展覽會中常獲入選與獎賞。此外,他也與其他台籍畫友共同組織了「赤島社」、「台陽美術協會」等團體,相互切磋砥礪。日本戰敗后,他輾轉遷居台北,既作育英才之餘,又創作不輟,直到過世之前,畫架上仍然擺放著進行中的畫作。
威尼斯
日月潭
湖上艷色
觀音山
淡水觀音山
廖先生的個性樸實木訥,但在畫作中卻常藉由燦爛亮麗的顏色,傳達出奔放明朗的活潑情調。他的風格和西方的後期印象派和野獸派關係最為密切,這是緣自他求學時代奠下的基礎,但畫家對於顏色敏銳的感受與掌握,使得他卓然出眾,可以說是位「顏色的魔術師」。
窗邊
厝門前
春秋閣
一九六○年代,受邀赴歐美旅遊之後,由於抽象表現主義盛行的影響,他嘗試將物象化為近乎幾何的點線面,以形式構圖和顏色搭配作為表現的重點。晚年又回歸早期以明確風景為題、物象明朗的方向,但用色更為成熟而富有韻律。
西班牙古城
船
巴黎塞納河畔
阿里山雲海
以紮實的實景寫生為基礎,再去經營畫面顏色塊面的表現方式,是廖繼春創作的主要基調。他所描繪的題材通常也都是身邊尋常生活所見,或台灣各地的名勝古迹,直到赴歐美旅遊寫生之後,筆下方出現異國題材。但他卻能以自己獨特的想像力和創造性,營造出與眾不同的世界。
陽明山春色
東港古厝
善用鮮明強烈的顏色,使它們能夠調和相諧,是廖繼春畫中最冒尖的成就。他的風格源應是以馬蒂斯為代表的野獸派。廖繼春畫中粗重的輪廓線、強烈對比的顏色、不以模擬真實世界為依歸的光影表現,都充滿了野獸派的氣息,只是他的源是經過日本西畫界的轉介,狂野奔放的部分已然馴化了許多。
作 品 欣 賞
轉載須知
個人分享至朋友圈無需授權
微信公眾號轉載請後台回復「轉載」
藝術 | 推廣 | 收藏 請微信搜索
-寫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