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新媒體大會,聽不同的聲音

新媒體大會,聽不同的聲音

龍雨

820,北京,參加了一個新媒體大會,有一些全國著名的新媒體相關單位和個人。

作為參加者之一,我更喜歡聆聽不同的媒體,不同的人所發出的聲音,這些聲音非常有趣,有些甚至相反。

1公眾號的紅利已過,現在又是怎樣的一種現狀呢?

我印象最深的是新華社夜讀,這是一個擁有千萬冬粉的大號,有著國家乃至國際影響力的媒體。編輯小新的演講也如同這個媒體,給人一種大氣之感。

他首先說了一句,我們稿件目前是沒有稿費的,所以請跟其他有稿費的媒體投稿,然後再給我們。我們的媒體是國家級的,不方便跟錢打交道。

但是正如他說的,即使沒有稿費,這個平台的數據卻讓很多人想把自己的文章投進去。對他們來說,閱讀量達到五六十萬才是及格水平,並不是說不少寫手所追求的十萬加。這裡就是你的影響力,而非錢能衡量的。它的霸氣就是用數據來說話的,不佩服都不行。

跟時下情感號,親子號不同,新華社的稿件收取是不同的,即使市面上流行這些文章。它的取向也很簡單:我們有自己的聲音,我們應該引領市場,而不是被市場牽著走。

同樣做自媒體的當天參會的是水木文摘的老滿,這位媒體人是清華大學的。他最開始做公眾號是通過清華大學校友圈,接著經過幾年的打磨,現在已經是首屈一指的綜合大號了。

寫手圈是一個比較小眾的專門給寫手者提供的一個平台,這個平台的流失並不多,但是漲粉緩慢。

寫手圈主編,張小嫻公眾號的編輯,跟老滿一起圍坐在台上,進行著大號和小號的溝通和探討。

從這些對話里,也引起我們這些入會者的思考。作為微信這個自媒體平台,公眾號現在已經進入一個飽和的狀態,在一個制高點,甚至有些下滑的感覺。老滿說,水木文摘在2014年,2015年是漲粉的高峰期,而從2016開始,就面臨掉粉嚴重的狀態。在此之前,漲粉都是自然漲,而如今卻不得不通過策劃營銷甚至花錢來實現漲粉。

作為寫公眾號的千萬寫手來說,漲粉很慢,掉粉嚴重,好像成為一種普遍現象。這跟每年大量公眾號,大量寫手的出現息息相關。正因為門檻低,要求不高,自由,而導致大量人員的進入,而蜂擁而至必然把人們的這個自媒體市場給瓜分得非常分散。

公眾號《桃花馬上石榴裙》的作者李愛玲,這是個人號。正如作者所說,她只是糊裡糊塗的寫了情感文,就這樣在無形中迎合了這個市場,然後糊裡糊塗的成了一個大號。這話里當然有謙虛,不過也正好印證了那句話:「有心栽樹樹不成,無心插柳柳成蔭。」目前很多私人公眾號運營非常困難,她至少是已經成功的那一位。

除了這些私人公眾號,當天到會分享的還有一路向北的杜若男,這是一個矩陣,相當於一個公眾號的集團。她們矩陣里集合了幾個私人大號,有的做情感,有的做時尚等,同時還做線下活動,跟影視掛鉤。這個矩陣更像是一個多方位的產業鏈,並非簡單的文化輸出。

2從傳統媒體到自媒體到影視,最紅火的還是影視

這次參會的人里有《瘋娘》的作者王恆績。他的經歷可以說見證了媒體的變遷。他最開始寫紙媒,接著是自媒體,最後到話劇,電影。他的人生經歷里幾乎就是《瘋娘》成全了他。正如他所說的,最開始寫它不過四五千字,但是這個作品卻在歲月長河裡不斷浮出水面,不斷獲得版稅,至今版稅稿費到百萬元。

王恆績說這個劇本差點就賣給張藝謀了,只是他來遲了。他剛剛給另外一個人簽完合同,張藝謀助理就打來了電話。這是錯過的一個電影。

其實在文學圈因為一個作品而爆紅的例子並不少見,曹文軒的《草房子》可以說是最典型的一個例子。這本書獲得多項獎項,每年都再版,年年暢銷,至今幾十年,版稅百萬是有的。這無形中說明一個問題,作為精神食糧,用心的做一個成功的作品,它的影響力是深遠的。

這次請的作家還有李尚龍,他是一個非常有個性的人,這樣個性鮮明而又成功的人是不可複製的。他一開口就說了二八定律。百分之八十的財富掌握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中,百分之二十的人引領百分之八十的人。

他跟其他嘉賓不同,他說用十分鐘講完,而一講完,他就背著行囊離開了。主辦方寫手圈的編輯李喆連忙追出去,好不容易拍了他的一張照片,人就不見了。

這樣的對比給我們現場的人一種感覺,時間就是金錢,這是針對某些成功人士的。

李尚龍做公眾號,出書,也當編劇。這可能是現代自媒體人想發展得更廣闊,所追求的,也應該走的路吧。

同樣做公眾號,同時跟影視合作的有雷磊的真實故事計劃。同樣作為一個年輕的創業者,他就顯得溫和和沉穩。但是他一開口就表現了一種非主流。

他說他們的平台不喜歡做公眾號現在最流行的情感,雞湯,他們就做非主流的東西。他說了一個小細節,讓人覺得很有趣。他們編輯是一群厲害的人,從來不迎合讀者,如果讀者罵他們,他們甚至主張編輯回罵。

真實故事計劃書寫的是真實經歷,非虛構寫作,他們的文學作品跟影視直接聯繫。當他說他們的一個作品最高的一個稿費是40萬時,就有不少人驚嘆。而這種驚嘆也導致了會後他是最熱門的那個人,身邊圍繞著大量寫手。

上面這些分享人基本上沒有做公眾號的困惑和憂慮,也不去猜想公眾號是否有市場,還有多長的市場,如何才能變現。他們更像踏實而忙碌做事的那群人。

3傳統的那些媒體呢?

這次到會的傳統媒體是《知音》,還有清華大學出版社的編輯王如月。

《知音》編輯楊曉婷,開口就說帶了一個政治任務,給她們知音公眾號做宣傳。《知音》稿費高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但她是這樣介紹的,其實知音是一個集團,不僅僅是雜誌,還有房地產,化妝品等。這也讓人無形中產生一種印象,紙媒畢竟還是沒落了,即使是《知音》,目前最紅火的雜誌之一,也並不是單一的生存,由背後大集團支撐著。

清華大學出版社的編輯王如月這次來分享了兩本書,都是九零后,跟旅遊相關。雖然市面上的旅遊書籍非常多,但是她更欣賞裡面的生活態度。旅行不是過客,而是深入當地民眾。

我們當然無從知曉這些書籍是否暢銷。

從上面可以看出,作為精神領域的傳統媒體,自媒體,大IP影視是不同的,在說著文字載體的沒落或者繁榮。聽著他們不同的聲音,是非常有啟發的。不管載體在如何變化,文字是不會缺席的

PS:本文主要來自這次自媒體會議,對這個行業的分析還不全面。

圖片來自本地區一個小區,初雨後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