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珊是朋友圈裡人人羨慕的一個姑娘。嫁了個事業有成、溫柔體貼的老公,住著兩百多平米的新房。追她的時候對她呵護備至,每天車接車送。
表面上看,她過得很幸福。可是,婚後小珊的臉上卻很少露出笑容。
她經常來找我哭訴,覺得自己的老公太挑剔。
有時候,她上班忙得沒有時間回他的微信,他就會很生氣,覺得自己不重視他;小珊做的飯如果不和他的口味,他連筷子都不動一下,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像是在懲罰小珊。
她還發現丈夫完全不能忍受別人對他們的生活有一點不滿。有一次,一個朋友來看他們的新家,只是因為覺得一盞燈不好看,他差點和人家絕交。
她說,外人看上去,她的丈夫是如此光鮮亮麗,他們的生活是如此幸福和睦,可是在家裡,她卻覺得自己一點價值都沒有,總是受到他的控制。
小珊的丈夫其實就是典型的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唯我獨尊、自我感覺良好、貶低他人、要求別人誇獎、拒絕別人的不同意見、言談舉止之間都高人一等。
這樣的人在職場上通常都有所成就,因為在乎別人的評價,所以他們會比一般人更努力,更堅韌。因為自信,他們不害怕表現自己,所以往往很容易脫穎而出。
但同時,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卻往往是人際關係上的失敗者。
這樣的例子,在電影作品中屢見不鮮,比如《神探夏洛克》中的夏洛克和《鋼鐵俠》中的托尼。他們都是某個領域的頂尖人才,卻無不在親情、愛情、友情關係中遭遇重重困境。
● ● ● ● ●
過度自戀造成的最大障礙就是缺少「共情」的能力。所謂「共情」就是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體諒別人的立場。
很多人身邊都有一些朋友喜歡挑剔別人的消費觀。
以前,我有個大學同學,家境優越,化妝品、衣服、包包從來都是高檔貨,她只和有錢的同學一起玩。有一次,她看見自己一個玩伴和幾個家庭條件不好的同學在吃路邊的麻辣燙,立馬跟她絕交了。
這就是缺少共情的能力,她不能理解特殊的成長環境會造就不同性格的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和自己一樣的人。
再比如電影《穿Prada的女魔頭》里的米蘭達,作為時尚界巨頭的她對時尚有獨到的見解,完全無法理解安迪為什麼可以穿得又土又醜地上班,並且對此毫不客氣地批判。
正常人會理解作為每個人對時尚和品位的差異,而自戀型人格障礙的人則會認為別人的品味都很差。
● ● ● ● ●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庫利有一個著名的「鏡中我」理論:
一個人的自我觀念是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也就是說人們常常把別人對自己的態度當作一面鏡子,把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當作自己。而同時,人也會由內在形成一種自我形象,只有這兩種形象一致時,人才能身心健康。
自戀型人格障礙的人往往只活在自己創造的世界里,也能只能看見一個極度理想化的自己。他們常常誇大自己的能力和重要性,而無法做出客觀的評估和判斷。
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蓋茨比就是這樣一個典型。
他把自己幻想成上帝之子,不願承認自己父母的真實身份,他是個窮小子,卻喜歡上了一個遙不可及的公主。對於愛情,他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看起來,他一直在愛著黛西,為了她努力地改變命運。但後來你就會發現,黛西不過是他實現自己理想世界的一個工具。
影片里,當蓋茨比的一切掩蓋被揭穿時,他暴怒了。這種憤怒正是因為他意識到自己幻想的世界出現了一絲裂縫,本質來說,是恐懼讓他憤怒。他永遠無法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因為那隻存在於他的幻想里。
● ● ● ● ●
自戀型人格障礙的另一大危險就是他們的控制欲很強,這種控制欲體現在不允許別人存在不同的觀點,時刻要求別人對自己的關注。
比如小珊的丈夫,表面上看他很愛小珊,但從他婚後的舉動里你又會發現他溫柔體貼的表現只是為了贏得小珊的關注和愛,一旦他覺得得到了這種愛,就很容易濫用,無條件地索取。
他不能容忍生活里任何一件事不符合他的心意,甚至不希望小珊和我們這些朋友過度親密,好像我們在分割小珊的愛。
● ● ● ● ●
很多心理學家都發現,自戀型人格障礙和一個人的成長環境有很大關係。過度自戀的人通常極度在意別人的評價,身邊任何的反對聲音都會對他們的自我價值產生巨大的影響。
很多心理學家都認為,這種對認可的渴望來自於童年。
每個嬰兒都依賴於父母的養育,所以缺少父母關注,對於孩子來說是生死危機。
一旦父母沒有給出足夠的愛或者將孩子的自身價值和他們的表現聯繫在一起時,孩子就會在日後對於愛、讚賞、認可有著超乎常人的需要。一旦得不到認同,他們就會生不如死。
我們經常發現,這個社會上很多成功人士的人際關係、婚姻生活、親子關係並不理想。很多時候,這些人的身上都隱藏著許多自戀型人格障礙的特質。
雖然表面上,他們得到了人們嚮往的財富、事業、地位、權力,但是私下裡,因為病態的自戀,他們不懂得顧及別人的感受、過度強調自己的重要性,更要求親近的人無條件地滿足他們。這樣的人,往往是人際關係的失敗者。
● ● ● ● ●
為了避免陷入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泥潭,我們要學會放下自我為中心的想法。
每一次,當你聽到不同聲音或反對的意見時,不要直接作出反應,而讓自己先停下來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太以自我為中心了。嘗試著換位思考,理解別人的立場。
同時,在生活里,多去關心別人,幫助別人,讓自己體會到付出的快樂。
另一方面,自戀型人格障礙的一個重要成因就是兒時缺少愛和認可,繼而對外界有不切實際的需要。
正是因為我們不夠愛自己,所以才需要別人不斷地給予我們關注。所以,我們要培養愛自己的能力。
接納自己是一個不完美的個體,接納自己無法做到每個人都滿意,接納自己並不是無所不能的存在。慢慢地,我們就會接納別人的不完美。
—END—
作者:Jenny喬,初心客廳專欄作者。自由撰稿人,一朵八零后小花,微博讀書推薦作者。煲走心的雞湯,寫暖心的故事。理性成功,感性成長。
本內容版權歸初心客廳心理疏導平台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授權,請聯繫:初心客廳心理疏導平台(xinlishudaozixun)
情感不順心?孩子搞不定?職場壓力大?歡迎你來初心客廳心理疏導平台找我們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