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梁實秋和魯迅之孫做糖葫蘆兒?12位文人的秘密軼事都在這裡了

《人情之美》是一部有人情味的台灣文壇八〇年代回憶錄。作者丘彥明回憶在《聯合文學》工作時期,以動人的筆觸,充沛的感情抒寫了自己與梁實秋、白先勇、三毛、張愛玲、台靜農、高陽、西西等十二位作家的珍貴情誼。

書中從大量的交往逸事、生活細節中寫出了作家們不同於文學正史的鮮活親切:

年邁的梁實秋先生魯迅之孫周令飛一起回憶老北京糖葫蘆、三十年苦譯莎士比亞全集的故事;

在加那利島,三毛帶丘彥明一同種菜,看海,闖沙漠,天冷時三毛細心地為她加上一件披肩;

敏感纖細的白先勇,傾訴將《遊園驚夢》搬上舞台的幕後甘苦,以及他又是如何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坦誠同性戀者身份的前前後後;

還記錄了張愛玲唯一一次台灣之行前前後後,從中可以窺探張愛玲為人處世獨特的風姿和個性,在她與丘彥明的45封往來書信中,張愛玲流露出幽默和親切的情緒……

往事歷歷,丘彥明通過這些溫暖的回憶,真摯書寫出一位位作家朋友的豐滿人情,也為我們勾勒出一個燦亮的文學黃金時代。

丘彥明,曾任台灣《聯合文學》執行主編、總編輯。1987 年獲台灣金鼎獎最佳雜誌編輯獎。2000年獲《聯合報》十大好書獎及《時報》十大好書獎。在台北、比利時、荷蘭舉辦過個人畫展及參與聯展。著有《浮生悠悠》《荷蘭牧歌——家住聖安哈塔村》《在荷蘭過日子》等書。現居荷蘭,從事寫作、繪畫,養花種菜。

書中呈現了近百幅信件手跡和老照片的資料,另贈8幅舊書信折頁,精選三毛、張愛玲、白先勇、梁實秋等手跡以供紀念

白先勇與丘彥明

白先勇

白先勇手跡

梁實秋和夫人

梁實秋先生的信

三毛

三毛家中

三毛和丘彥明

右一為魯迅弟子台靜農

34歲的台靜農先生

台靜農先生的墨跡

張愛玲與王禎和母子

張愛玲

張愛玲來信

梁實秋和魯迅之孫周令飛

周令飛雖然沒讀過魯、梁論戰的文字,卻耳聞此事,很希望從梁教授口中得知一二。

但是梁先生卻淡淡地說:「以後有機會再單獨談吧。」

一餐飯中間,梁教授很少言語,周令飛忙著答覆其他人的問題,上了新菜沒工夫分心去夾;梁先生總是很自然地先為他取一些放在盤子里,然後再取自己的份。看周令飛的啤酒喝了大半杯,梁先生提起酒瓶替他斟酒,周令飛忙擋著:「不敢,這怎麼可以呢?」梁先生也不理會,只是笑著對他說:「台灣的啤酒很好。」周令飛還是把酒瓶搶了過去,回敬梁先生。

梁先生親切地問:「你平時喝不喝酒?」

「喝。」

「聽說在紹興的人喝不到好紹興酒?」梁教授問。

「以前喝不到,現在喝得到。當地人喜歡喝『原紅』,就是第一次的酒,比較淡,酒精度不高,價錢也便宜。紹興酒比較貴就是了。」周令飛解釋著,又敬了梁先生一口啤酒說:「台灣啤酒好喝,日本啤酒淡了點兒。」

周令飛又高又瘦,加上八字鬍須,外形十分突出。我問梁教授,周令飛是否與他祖父魯迅真有幾分神似?梁先生直點頭:「像!周家的人都長得很像。」

梁實秋教授在北京八道灣見過魯迅一次。其實是要去見周作人先生的,家裡傳話的人聽錯了,找出了魯迅,談了一下才知弄錯。「您後來在上海有沒有再見我祖父,或是通過信?」「沒有!沒通過信,也沒再見面。我還記得你們北京八道灣房子的院子會積水。」周令飛笑著點頭。梁先生果然事無巨細、觀察入微且記憶驚人。

這時陳紀瀅先生插話進來:「1933年,我看見過你祖父魯迅,在上海北四川路內山書店。我那時還沒弄文藝,是搞新聞,住在內山書店旁邊,魯迅常去那兒。」

因梁實秋教授提到北京八道灣,周令飛忍不住問:「梁先生,北京的西四牌樓還記得嗎?」

「記得。後來拆掉了。」

「現在牌樓只剩下一個了,在東城。」周令飛道。

梁先生說:「我有一張北京現在的地圖。地方比以前擴大了,不過仔細看還認得出來。城牆好像沒有了,護城河也變窄了。」

「為什麼護城河還在呢?北京的故宮還在,所以護城河留著,」周令飛解釋著,又忍不住問,「梁先生還記得北京有糖葫蘆?」

「琉璃廠的糖葫蘆,」實秋先生笑了起來,「現在還有啊?」

「幾乎沒有了,」周令飛說,「為什麼講沒有了呢?第一,說是不衛生。第二,說會影響交通。」

「那東西我小時候吃了不少,後來也不吃了,」梁先生說,「不好吃,又不衛生。」

「很好看,」周令飛似乎很想念糖葫蘆,「有山藥、山藥豆兒的,現在還有蘋果的。」

「台灣沒有。」 梁先生道。

「是不是沒有山裡紅?」

「不是,不是沒有山裡紅,是根本沒糖葫蘆。」

「我們自己做好了,」周令飛神氣飛揚地說,「下次我做了,一定送給您。」

「有電冰箱,應該可以在冰箱里做,」梁先生道,「不過沒有山裡紅,山藥也很少。」

周令飛想了想,幾許遺憾地說:「應該要有山裡紅才叫糖葫蘆啊。」 看來,自製糖葫蘆的「議案」不得不暫時擱淺了。

因說及吃,周令飛提到,北京在1955年有小吃店和各種飯店兩千多家,現在80年代,只剩兩百多家,因為過去很多屬於個人的,現在都是國營的。

這時服務小姐端上一大盤蟹,梁先生揀了一塊給周令飛說:「台灣沒有大閘蟹,你在上海吃過的,這裡的味道不對。」

「那我們想辦法培育一點兒。聽說日本70%的鰻魚都是台灣產的啊!既然鰻魚能在台灣培養,螃蟹也想辦法繁殖一下,讓大家都吃到大閘蟹。」周令飛充滿了信心與憧憬說。

說到了大閘蟹,憶起童年,周令飛說:「我小時候吃大閘蟹,不吃蟹黃。我媽媽告訴我說,我6歲左右吃蟹時,拿起蟹黃就往牆上扔,到處扔,牆上都是一塊一塊的黃。不過,我現在吃了,大概10歲就開始吃了。」

——圖文摘選自《人情之美》章節《綠楊門巷今在否》

《人情之美》是關於文學、友情與文藝黃金時代的珍貴回憶錄。

文學編輯丘彥明,真誠回憶了與三毛、張愛玲、白先勇、梁實秋、西西、高陽等12位作家朋友的交往情誼。

他們或可愛,或任性,或悠然,或熱情……

從大量細節逸事中,寫出作家朋友們的豐滿人情與鮮活親切。

請不要錯過~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即可購買!!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